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董文斌 马玉寿 +4 位作者 董全民 孙小弟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分析了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土壤全磷的变化幅度较小。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 分析了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土壤全磷的变化幅度较小。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与其各自对照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在0~10、10-20cm土层上多呈现显著差异(P〈0.05)。总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其对照的土壤,并且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贵南 退耕还(林)草 多年生栽培草地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阳 严平 +4 位作者 刘连友 杨恒华 朱孟郡 杜建会 马玉凤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4-819,共6页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沟 风水复合侵蚀 风洞实验 模拟降雨试验 威连滩
下载PDF
青海省贵南县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试点及做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秀庭 《青海草业》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通过对三年来贵南县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和分析,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青海贵南 以草定畜 草畜平衡 试点
下载PDF
2017年贵南县青稞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4
作者 达娃央宗 聂永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11-11,15,共2页
2017年青稞播种至出苗期温度适宜,降水偏少,但前期土壤墒情较好,青稞出苗率较高;出苗至拔节期,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不利于幼穗分化;拔节至开花期,气温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尤其是孕穗至开花期,贵南县以晴热天气为主,不利的水分条件,加... 2017年青稞播种至出苗期温度适宜,降水偏少,但前期土壤墒情较好,青稞出苗率较高;出苗至拔节期,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不利于幼穗分化;拔节至开花期,气温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尤其是孕穗至开花期,贵南县以晴热天气为主,不利的水分条件,加之温度持续升高,出现中度干旱,开花授粉较差;开花至乳熟期温度适宜,降水偏多;乳熟至成熟期温度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导致灌浆时间相应缩短,千粒重较2016年少1.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气象条件 生育期 农业气象灾害 青海贵南 2017年
下载PDF
1958—2017年贵南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5
作者 达娃央宗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195-196,199,共3页
利用1958—2017年贵南县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贵南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贵南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温度相差2.3℃。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青海贵南 1958—2017年
下载PDF
甘珠尔对勘本之《阿难入胎经》三版的理论结构及其影响研究
6
作者 项秀本 香多·李先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4期144-155,共12页
《甘珠尔》是集显密宗两大经律为一体的佛教原始经典,其中《阿难入胎经》为医学理论部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古往今来,藏医界学者尚未对该典籍的演变和理论结构进行专门的研究。近年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先后出版发行的《甘珠尔》对... 《甘珠尔》是集显密宗两大经律为一体的佛教原始经典,其中《阿难入胎经》为医学理论部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古往今来,藏医界学者尚未对该典籍的演变和理论结构进行专门的研究。近年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先后出版发行的《甘珠尔》对勘本汇集三种不同版本的《阿难入胎经》,在赞布赤松德赞时期,译师香•益西德将《宝积经》中的《胎藏经》和《入胎经》两部著作翻译成藏文,译师班德巴久将《毗奈耶杂事》中的《入胎经》翻译成藏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法发现,三种不同译本的理论结构无大偏差,《阿难入胎经》内容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卵-魂”三元素入胎的过程,即受孕过程,此过程是集聚繁杂并伴有痛苦意识过程;第二阶段是在因缘齐聚的条件下,由三十八种“隆”的作用促进胚胎三十八周的发育过程;第三阶段是人体如何以三十六种秽物聚于一体,“森”(微生物)、疾病等因素使人体发生病变和衰老,此过程为人体衰老和病变过程。受此《阿难入胎经》译本影响最早的医学著作是公元12世纪末的《无垢荣耀注释•日光》;公元13世纪末,入胎经阐述的“隆”种类的演变方式和三百六十种骨骼的分类开始对后期出现的《四部医典》注释颇有影响;公元15世纪中期,“森”(微生物)学说开始对《医学红卷》为首的诸多藏医学著作深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珠尔对勘版 阿难入胎经 理论结构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