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豆豉的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优化
1
作者 隋利强 王苏贵 +3 位作者 曹冬英 谢思静 王欣 徐伟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优化淡豆豉多菌种(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协同发酵工艺,为淡豆豉发酵工艺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混合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 目的优化淡豆豉多菌种(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协同发酵工艺,为淡豆豉发酵工艺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混合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查对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8 d,接种量5%,混合菌种接种比例为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1∶2∶1。结论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可避免杂菌干扰、利于工艺标准化,可为淡豆豉工艺改进和创新以及为中药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多菌种协同发酵 工艺优化 环状芽孢杆菌 黑曲霉 少根根霉
下载PDF
豆豉与淡豆豉的成分测试及微生物菌群分析
2
作者 董超 孙劲冲 +2 位作者 李若楠 薛正 王鑫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 目的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试纤溶酶活性。结果中药淡豆豉和食品豆豉的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最多,其次是霉菌和酵母;样本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差异较大,有些中药材淡豆豉低于药典标准;个别食品豆豉样本具有纤溶酶活性,中药材淡豆豉少有纤溶酶活性。结论留存于淡豆豉或豆豉中的微生物丰度顺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酵母;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的含量与发酵过程有关,样本的差异较大;溶栓不是中药材淡豆豉的主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豆豉 大豆异黄酮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纯种发酵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尚逊 姬翔 +5 位作者 翟兴媛 刘悦媛 李鑫 王丰源 王大红 李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5,共7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纯种发酵 大豆异黄酮
下载PDF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 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Fermentation Using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HPLC 被引量:2
4
作者 WENG Meizhi HE Jing +5 位作者 REN Jiaxiu LIANG Yonghong CHEN Qingfeng SU Mingsheng WANG Liyuan XIE Xiaome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GABA)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was used and G...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GABA)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was used and GABA was derivatized by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with o-phthalaldehyde(OPA).To validate this method,the precision,stability,repeatability and recovery were discussed.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0125 to 0.400 mg/m L,the calibration curve for GABA was linear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of 0.9999.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GABA exist in SSP 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GAB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fermenting process were detected.At the"yellow cladding"stage,GABA level was very low or even undetectable;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 witnessed a rapid increase of GABA content to 1.39-5.52 mg/g,which remained stable after 18 days of"secondary fermentat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ABA was generated at 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reveal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 in the fermenting process of SSP.On the other hand,it suggested the downside of taking soy isoflavones as the only measurement in existing quality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the fermenting process of 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γ-amino butyric acid(GABA) "secondary fermentation"process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原文传递
葛根参与淡豆豉发酵对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奥 段天华 +4 位作者 徐荣荣 姜晓娅 张泽昭 冯薇 牛丽颖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71-674,679,共5页
目的增加葛根作为淡豆豉发酵辅料,探讨葛根参与淡豆豉发酵对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比较分析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仅葛根辅料纯种菌发酵组、加葛根自然发酵组、无葛根自然发酵组和仅葛根... 目的增加葛根作为淡豆豉发酵辅料,探讨葛根参与淡豆豉发酵对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比较分析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仅葛根辅料纯种菌发酵组、加葛根自然发酵组、无葛根自然发酵组和仅葛根辅料自然发酵组的药效活性,同时对比纯种发酵组1~7 d的最优发酵时间。结果抗骨质疏松作用最好的为加葛根纯种发酵4 d的淡豆豉,在1×10^(-4) g·L^(-1)浓度下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最佳,增殖率可达45.8%。结论本研究证实葛根作为辅料发酵淡豆豉可有效提高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为传统中药发酵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发酵 葛根 体外活性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增殖率
下载PDF
黔产纯种发酵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果 施晓伟 +2 位作者 蔡琨 刘文 冯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18-119,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黔产纯种发酵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的含量,该测定方法下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778.83X-11.467(r=0.9999)、Y=41.074X-12.537(r=0.9999),分别在0.210~1.680μg、0.111~8.880μg与峰面...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黔产纯种发酵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的含量,该测定方法下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778.83X-11.467(r=0.9999)、Y=41.074X-12.537(r=0.9999),分别在0.210~1.680μg、0.111~8.88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98.99%,RSD分别为1.79%、0.72%。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黔产纯种发酵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及染料木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产纯种发酵淡豆豉 大豆黄素 染料木素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淡豆豉和黑豆乙醇提取物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HPLC-MS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薇 孙佳明 +4 位作者 李琛 牛丽颖 刘姣 张凯 王鑫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淡豆豉和黑豆乙醇提取物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二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对淡豆豉和黑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二者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比较分析淡豆豉和黑豆乙醇提取物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二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对淡豆豉和黑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二者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淡豆豉和黑豆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促增殖率分别可达到36.5%和28.2%,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经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个黄酮类成分。结论黑豆发酵成淡豆豉后的成分变化主要体现在由苷类成分脱糖转化为苷元,含有量显著增加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两种苷元主要由丙二酰大豆苷(大豆苷元-G-M)和丙二酰染料木苷(染料木素-G-M)脱丙二酰基和葡萄糖转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黑豆 黄酮类成分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液质联用
下载PDF
淡豆豉传统炮制工艺探微
8
作者 于大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34-38,共5页
古人在造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造豉的时间与温度,黑豆前期处理,黑豆的蒸与煮,覆盖物,发酵出现白衣与黄衣上遍,初次发酵后晾晒、簸净与清洗,二次发酵的干湿程度、覆盖物、发酵时间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现行《中华人民... 古人在造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造豉的时间与温度,黑豆前期处理,黑豆的蒸与煮,覆盖物,发酵出现白衣与黄衣上遍,初次发酵后晾晒、簸净与清洗,二次发酵的干湿程度、覆盖物、发酵时间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淡豆豉制作工艺及实践体会,提出的研究思路包括:黑豆的蒸煮之别、桑叶青蒿的入药方式、初次发酵后的晾晒、二次发酵前黑豆的含水量、初次发酵温度、二次发酵完成的标准、《本草纲目》发酵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造豉 炮制 发酵 黄衣上遍 簸净
下载PDF
在淡豆豉发酵过程中桑叶、青蒿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敏敏 廖丽娜 +1 位作者 曹尉尉 毛峻琴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在淡豆豉发酵过程中桑叶、青蒿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样品分4组:每组均含黑大豆300g,组2含青蒿30g,组3含桑叶30g,组4含青蒿、桑叶各30g。发酵21d。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 目的:研究在淡豆豉发酵过程中桑叶、青蒿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样品分4组:每组均含黑大豆300g,组2含青蒿30g,组3含桑叶30g,组4含青蒿、桑叶各30g。发酵21d。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3%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1nm。测定发酵过程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组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苷元含量呈增加趋势,12d后变化趋于稳定。组4的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显著低于组2、3(P<0.01),多数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显著高于组2、3(P<0.01)。结论:在淡豆豉发酵过程,桑叶、青蒿可以促进大豆异黄酮苷向苷元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异黄酮 桑叶 青蒿 发酵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恩施州淡豆豉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上超 程超 +3 位作者 田成 陈业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以恩施州不同产地5种细菌型淡豆豉作为实验对象,利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种淡豆豉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恩施州豆豉的微生物组成多样,共鉴定出17门、24纲、43目、78科、152属以及93种。其中核心优... 以恩施州不同产地5种细菌型淡豆豉作为实验对象,利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种淡豆豉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恩施州豆豉的微生物组成多样,共鉴定出17门、24纲、43目、78科、152属以及93种。其中核心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嗜热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和史密斯芽孢杆菌(Bacillus smithii)。各样品间,优势菌属相同,但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其余次要菌属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均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恩施淡豆豉菌群结构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 淡豆豉 Illumina PE250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异黄酮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佳琪 王满元 +3 位作者 陈红 王思齐 张海硕 付予劼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788-1795,共8页
目的:基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研究其中大豆异黄酮(SIF)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原料中SIF类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原料及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9个SIF,以乙腈和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 目的:基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研究其中大豆异黄酮(SIF)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原料中SIF类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原料及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9个SIF,以乙腈和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发酵原料马料豆中异黄酮质量分数为(3244.41±925.57)μg·g^(-1),9个SIF中苷类占99.10%,苷元占0.90%,SIF主要以丙二酰基葡萄糖苷、葡萄糖苷形式存在。经过前处理(泡、蒸),样品中苷类占95.71%,苷元占4.2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前酵结束时,样品中苷类占52.11%,苷元占47.8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和苷元形式存在。后酵阶段苷类持续减少,苷元持续增多,后酵第七天时,样品中苷类全部转化为苷元,SIF总量为(1940.20±29.12)μg·g^(-1),相较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马料豆中SIF含量损失了约38%。若继续发酵,则苷元含量减少,且以染料木素减少最为明显。结论:相较于雄黑豆,马料豆更适宜用于发酵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异黄酮苷类转化为苷元,同时伴随着苷元的破坏分解,故苷元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苷类最大程度转化为苷元时,淡豆豉达到“发透”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淡豆豉的含量测定项标准不足以评价优劣,建议结合原料种类及发酵原理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发酵工艺 大豆异黄酮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力豪 蔡琨 王晓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7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组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分别干预12、24、36、48、72h后,用MTT法观察其对MCF-7细胞的生长影响。结果:1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作用MCF-...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组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分别干预12、24、36、48、72h后,用MTT法观察其对MCF-7细胞的生长影响。结果:1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提取物作用MCF-7细胞12、24、36h,其浓度5、10、20、40mg/L(除24h 10mg/L外)均表现出对MCF-7细胞稳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纯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作用时间有依赖关系,与大豆异黄酮抑制作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种发酵淡豆豉有明确的抗乳腺癌的作用,其24h IC50为(7.58±1.5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种发酵 淡豆豉 异黄酮 MTT MCF-7细胞 乳腺癌
下载PDF
具有高溶栓活性的淡豆豉制备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俊健 黄剑钊 +3 位作者 林锦铭 高杰贤 黎攀 杜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0,21,共5页
为探究复合发酵淡豆豉生产高活力溶栓酶的制备工艺,以中国根霉12、乳酸芽孢杆菌DU-106与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以黑豆为原料,溶栓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淡豆豉的制备工艺并对豆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豆经过预蒸煮2 h后,在28℃... 为探究复合发酵淡豆豉生产高活力溶栓酶的制备工艺,以中国根霉12、乳酸芽孢杆菌DU-106与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以黑豆为原料,溶栓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淡豆豉的制备工艺并对豆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豆经过预蒸煮2 h后,在28℃下发酵7 d溶栓酶活力最高,此工艺下溶栓酶活力可达(15530.98±1832.4)IU/g。该发酵淡豆豉与市售淡豆豉相比,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和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大豆异黄酮类物质含量可明显提高,两种淡豆豉中均没有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 1,产品质量安全。该研究为复合菌种发酵提高淡豆豉溶栓酶活力提供了参考,对淡豆豉的品质提升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溶栓酶 复合发酵 工艺优化 成分分析
下载PDF
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宓月光 王伟明 +3 位作者 孙银玲 王萍 曹阳 陈丽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57-261,共5页
研究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为其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以伞枝梨头霉为发酵菌株制备淡豆豉和豆豉,分别于0、6、12、24、48、72、120、168 h取样,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研究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为其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以伞枝梨头霉为发酵菌株制备淡豆豉和豆豉,分别于0、6、12、24、48、72、120、168 h取样,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由原来的3.885、0.836 mg/g降低至0.209、0.337 mg/g,脯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升高2~5倍,其余氨基酸未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明确了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为后续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Q·Tag柱前衍生 淡豆豉 豆豉 发酵过程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中药淡豆豉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变化及优势菌的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丽艳 陈继亮 +2 位作者 刘青 方自若 王伟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71-74,共4页
本文考察了中药淡豆豉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筛选优势发酵菌,为淡豆豉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分别采集淡豆豉不同发酵阶段(25%,50%,75%,100%)的样品,采用含青蒿、桑叶提取液的培养基培养发酵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蛋白酶、β... 本文考察了中药淡豆豉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筛选优势发酵菌,为淡豆豉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分别采集淡豆豉不同发酵阶段(25%,50%,75%,100%)的样品,采用含青蒿、桑叶提取液的培养基培养发酵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和纤溶酶活性筛选优势发酵菌。结果显示,淡豆豉发酵过程首先是微球菌和酵母菌占优势,然后霉菌快速生长,细菌和酵母菌受抑制,发酵后期细菌和酵母菌再度生长;共分离筛选出9株菌,包含细菌1株,酵母菌4株和霉菌4株,其中1号酵母菌和2号毛霉的酶活总水平较高,分别为(29.510±0.008)IU/g和(29.578±0.012)IU/g。淡豆豉发酵过程菌群交替更迭,菌种多样,以霉菌和酵母菌为主,通过三种酶活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发酵过程 选择性培养基 优势菌 酶活
下载PDF
分离筛选淡豆豉发酵菌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丽艳 刘青 +2 位作者 张蕾 方自若 王伟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7期822-825,共4页
目的:优化适用于淡豆豉发酵菌种分离筛选的选择性培养基以达到科学、简便、快速获得淡豆豉优势发酵菌的目的。方法:采用含有桑叶、青蒿煎煮液的药性培养基与另外4种微生物常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孟加拉红(RA),察氏琼脂(C... 目的:优化适用于淡豆豉发酵菌种分离筛选的选择性培养基以达到科学、简便、快速获得淡豆豉优势发酵菌的目的。方法:采用含有桑叶、青蒿煎煮液的药性培养基与另外4种微生物常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孟加拉红(RA),察氏琼脂(CA),营养琼脂(NA)于(28±2)℃恒温培养淡豆豉发酵菌,比较菌群组成、比例的变化规律。结果:采用含青蒿、桑叶药性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淡豆豉发酵菌优于其他5种常规培养基,体现出科学、简便、快速、专一的特性。结论:根据不同发酵辅料,确立专属选择性培养基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各种发酵类中药优势发酵菌的分离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选择性培养基 发酵菌
下载PDF
发酵类中药饮片淡豆豉和六神曲微生物污染情况及耐热菌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柳 丁纯洁 +4 位作者 陈丽艳 孙银玲 曹阳 郑宏宇 王伟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7期39-42,共4页
目的考察中药淡豆豉和六神曲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和耐热菌的数量和种类,为建立适用于淡豆豉和六神曲等发酵类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批次淡豆豉饮片和5批次六神曲饮片,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 目的考察中药淡豆豉和六神曲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和耐热菌的数量和种类,为建立适用于淡豆豉和六神曲等发酵类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批次淡豆豉饮片和5批次六神曲饮片,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检查,并经100℃煎煮30 min考察耐热菌数量,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优势耐热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不同批次淡豆豉饮片需氧菌介于10^(4)~10^(8) cfu/g,霉菌和酵母菌介于10^(3)~10^(8) cfu/g;不同批次六神曲饮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均介于10^(3)~10^(5) cfu/g。10批次淡豆豉饮品均检出控制菌,4批次六神曲饮品被检出控制菌;耐热菌数量分别介于10^(3)~10^(8) cfu/g和102 cfu/g以内,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占比高。结论自然发酵的中药饮片内外源微生物污染严重,应采用纯菌种发酵,不同发酵类中药饮片微生物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品种制订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六神曲 发酵类中药饮片 耐热菌
下载PDF
发酵中药淡豆豉概述及新型食用豆豉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伟明 董坤 +2 位作者 霍金海 董文婷 杨启鑫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1期2073-2080,共8页
淡豆豉由豆豉演变而来,是我国发酵中药和药食同源中药的代表,具有养生保健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领域。随着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及肠道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慢病的相关性被逐渐探明,淡豆豉因具有优质益生元的健康... 淡豆豉由豆豉演变而来,是我国发酵中药和药食同源中药的代表,具有养生保健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领域。随着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及肠道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慢病的相关性被逐渐探明,淡豆豉因具有优质益生元的健康属性而备受关注,同时也为豆豉等大豆发酵食品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综述了淡豆豉的研究概况,并梳理了以淡豆豉药理药效和传统发酵工艺思路为参考的新型食用豆豉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出兼具安全与美味的新型食用豆豉等大众接受度高的大豆健康产品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 淡豆豉 新型豆豉 质量提升 功能性评价
下载PDF
淡豆豉前酵过程中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奕博 钟荣荣 +4 位作者 范亚楠 周旭 孙晓丛 陈彦琳 杜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754-1759,共6页
目的:对淡豆豉前酵过程中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活力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合发酵过程中质量损失、黄酮类成分转化,更好地阐释发酵原理。方法:以福林法测定3种蛋白酶活力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 目的:对淡豆豉前酵过程中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活力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合发酵过程中质量损失、黄酮类成分转化,更好地阐释发酵原理。方法:以福林法测定3种蛋白酶活力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滴定法测定脂肪酶活力;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酮类成分。结果:酸性蛋白酶活力在前酵第2天即达到最高[(0.385±0.123)U·g^(-1)],后续趋近消失;碱性蛋白酶活力呈先快速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前酵第5天时活力最高[(2.110±0.236)U·g^(-1)];中性蛋白酶呈稳定增加的趋势,在前酵第5天时活力超过碱性蛋白酶[(2.462±0.036)U·g^(-1)]。纤维素酶活力在前酵过程中总体呈升高趋势,仅前酵第3天时有略微下降,前酵第5天时酶活力最高[(324.036±14.868)U·g^(-1)]。前酵过程中脂肪酶活力先增加后略微下降,前酵第4天时酶活力达到顶峰[(6.299±2.955)U·g^(-1)]。中性蛋白酶和前酵过程中质量损失、黄酮苷类成分损失相关性强。结论:淡豆豉前酵4 d后微生物生长已趋于停滞,可以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对淡豆豉前酵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前酵 蛋白酶 纤维素酶 脂肪酶
下载PDF
纯种发酵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20
作者 冯驰 马书伟 +6 位作者 周立分 熊京京 李翠英 戴家齐 谢小琴 龙凯 谢小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方法制备自然发酵淡豆豉和枯草芽孢杆菌纯种发酵淡豆豉,采用显色鉴别、薄层鉴别、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测定对纯种发酵淡豆豉进行质量评价;昆明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 目的初步研究纯种发酵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方法制备自然发酵淡豆豉和枯草芽孢杆菌纯种发酵淡豆豉,采用显色鉴别、薄层鉴别、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测定对纯种发酵淡豆豉进行质量评价;昆明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阳性对照,0.01 g·kg^(-1))组、γ-氨基丁酸(GABA,0.01445 g·kg^(-1))组、异黄酮(0.00305 g·kg^(-1))组、自然发酵淡豆豉醇提水洗脱物(水洗脱物,1.82g·kg^(-1))组、自然发酵淡豆豉总提物(自然发酵,1.82 g·kg^(-1))组、纯种发酵淡豆豉总提物(纯种发酵,1.82 g·kg^(-1))组,除对照组外,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小鼠抑郁模型,边造模边给药,每日应激前1 h ig给药,连续给药28 d。实验第0、7、14、21、28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第28天给药1 h后,进行悬尾、强迫游泳、糖水偏好、敞箱实验各行为学指标检测;HE染色后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鉴定水洗脱物组、纯种发酵组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与自然发酵淡豆豉有相同的显色反应、显色斑点和GAB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在应激第14、21、28天时体质量增加明显(P<0.01),悬尾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GABA组、异黄酮组、纯种发酵组、自然发酵水洗脱物组小鼠糖水偏好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0.01);盐酸氟西汀组、水洗脱物组、GABA组、纯种发酵组小鼠敞箱实验跨格数和直立数均显著增加(P<0.05、0.01);各给药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紧密有序,边缘圆润,细胞间隙正常。纯种发酵组与自然发酵总提物组、水洗脱物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自然发酵醇提水洗脱物组、纯种发酵总提物组都含有大豆苷元、染料木素、GABA和各种氨基酸。结论纯种发酵淡豆豉具有与自然发酵淡豆豉相似的抗抑郁作用,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GABA和异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种发酵 淡豆豉 抗抑郁 异黄酮 Γ-氨基丁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