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origin of acid mine drainage and its computer simulation with Phreeqc—A case study of Zibo coal mining district 被引量:1
1
作者 Yaoguo WU Zhaoli SHEN Zuoshen ZHO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煤矿 矿山酸性排水 化学热力学 计算机模拟 环境管理
下载PDF
Sulfur in Coal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桂建 彭子成 +1 位作者 杨萍玥 王桂梁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1年第3期273-281,共9页
Sulfur is one of the hazardous elements in coal.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lfur are relatively high in coal. The major forms of sulfur in coal are pyritic, organic and sulfate. Pyritic and organic sulfur generally accou... Sulfur is one of the hazardous elements in coal.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lfur are relatively high in coal. The major forms of sulfur in coal are pyritic, organic and sulfate. Pyritic and organic sulfur generally account for the bulk of sulfur in coal. Elemental sulfur also occurs in coal, but only in trace to minor amounts. When coals are burned, leached and washed, sulfur will be released in the form of sulfide and H\-2S, which then react with O\-2, water and other substances to change into vitriol, and in some places it may form acid rain. And they will impact water environment, acidify the soil and do great harm to plants and human health.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the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sulfur are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forms of sulfur are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sulfur and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s also are described when coal is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中国 有害元素 地质构造 硫化铁矿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shes in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and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m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桂建 彭子成 +2 位作者 杨萍玥 桂和荣 王桂梁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1年第4期357-367,共11页
In the process of combustion of coal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in it will undergo a complex variation. Part of them will become volatiles and, together with coal smoke, enter into atmosphere, some will remain in... In the process of combustion of coal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in it will undergo a complex variation. Part of them will become volatiles and, together with coal smoke, enter into atmosphere, some will remain in micro-particulates such as ash and dust and find their way into atmosphere in the form of solid particles, and the rest will be retained in ash and slag. Coal ashes are the residue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substances in coal left after coal combus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oal ashes is dependent on that of minerals and organic matter in coal.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 ashes,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m and their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eld of coal ash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addi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is also undertaken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 ashes. As viewed from the analyses of coal as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it can be seen clearly that coal ashes from the region studied are composed chiefly of crystalline materials, glassy materials and uncombusted organic matter and the majo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SiO 2, Al 2O 3, Fe 2O 3, and CaO, as well as minor amounts of SO 3, P 2O 5, Na 2O, K 2O and TiO 2. During the combustion of coal, its trace elements will be redistributed and most of them are enriched in coal ash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trace elements in flying ash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bottom ash, i.e., with decreasing particle-size of coal ashes their concentrations will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So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are negatively proportional to the particle-size of coal ashes. There has been fou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ce elements Th, V, Zn, Cu and Pb and the yield of coal ashes whil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l and the yield of coal as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 地球化学特征 示踪元素 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
下载PDF
关于双碳战略下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4
作者 李甲 高蕊 +1 位作者 张园园 郭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文章基于双碳战略视角,解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双碳战略的内涵及关联,在总结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治理规划引领、完善治理规范体系、深化治理技术研究、加强破坏源... 文章基于双碳战略视角,解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双碳战略的内涵及关联,在总结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治理规划引领、完善治理规范体系、深化治理技术研究、加强破坏源头控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采煤沉陷区 综合治理 济宁市任城区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煤层采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5
作者 姜永东 李腾 +2 位作者 邹勇 刘华君 杨启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005-1010,1020,共7页
为了实现急倾斜煤层智能化开采,需弄清急倾斜煤层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规律,以石洞沟煤矿313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现场矿压监测、微地震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煤层采场矿山压力岩层移动范围。获得了急倾斜煤层工... 为了实现急倾斜煤层智能化开采,需弄清急倾斜煤层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规律,以石洞沟煤矿313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现场矿压监测、微地震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煤层采场矿山压力岩层移动范围。获得了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采动影响下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应力集中系数、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得到了急倾斜煤层垮落带的自动充填特性与充填高度,采场“三区三带”的分布范围,弄清了急倾斜煤层采场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岩层的移动范围,进一步揭示了急倾斜煤层老顶断裂形成的“厂型”结构。研究结果为石洞沟煤矿实施智能化综采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矿山压力 三区三带 来压步距 岩层移动
下载PDF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cleaning potential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mining district 被引量:5
6
作者 WANG Wenfeng1, QIN Yong1, SONG Dangyu2, SANG Shuxun1, JIANG Bo1, ZHU Yanming1 & FU Xuehai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Combus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2期2142-2154,共13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sulfur and 41 other elements in 8 channel samples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China and 4 samples from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this mine, th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sulfur and 41 other elements in 8 channel samples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China and 4 samples from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this 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in the seam profile, their geo-chemical partitioning behavior during the coal cleaning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th are studied.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Th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 was probably invaded by sea water during the post-stage of peatific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fact that the contents of As, Fe, S, etc.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sea water tend to increase toward the top of the seam, and that the kaolinite changes into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in the coal-sublayer near the roof. These elements studied are dominantly associated with kaolinite, pyrite, illite, montmorillonite, etc., of which the As, Pb, Mn, Cs, Co, Ni, etc.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sulfides, the Mo, V, Nb, Hf, REEs, Ta etc. mainly with kaolintie, the Mg, Al etc. mainly with epigenetic montmorillonite, and the Rb, Cr, Ba, Cu, K, Hg, etc. mainly with epigenetic illite. The physical coal cleaning is not only effective in the removal of ash and sulfur, but also in redu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 U, Sb, W, Br, Se, P, etc. are largely or partly organically bound showing a relatively low removability, while the removability of the other elements studied is more than 20%, of which the Mg, Mn, Hg, Fe, As, K, Al, Cs, and Cr associ-ated mostly with the coarser or epigenetic minerals show a higher removability than that of as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in the seam profile controls their partitioning behavior to a great degree during the coal clean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IBAO mining district NO.11 coal seam element geochemistry cleaning.
原文传递
塔拉壕矿井优化设计与扩能改造
7
作者 宋国忠 付小敏 +1 位作者 王正超 王中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1,共5页
为了提升塔拉壕矿井生产能力,依据矿井现场地质条件,论述了塔拉壕矿井基本情况,并分别从工业场地选择、地形利用、开拓方式、井筒支护、辅助运输、巷道布置、永磁电机应用、工作面产量等8个方面对矿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应用了1个钻孔... 为了提升塔拉壕矿井生产能力,依据矿井现场地质条件,论述了塔拉壕矿井基本情况,并分别从工业场地选择、地形利用、开拓方式、井筒支护、辅助运输、巷道布置、永磁电机应用、工作面产量等8个方面对矿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应用了1个钻孔向多层巷道下料、掘锚一体机软岩应用、三软地层长距离工作面巷道支护等技术,给出了三软地层矿井生产能力提高的途径和决定参数,为今后同类型矿井建设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设计 矿井开拓 采区布置 三软煤层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过区段集中煤柱矿压显现机理及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罗文 贾士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以神东矿区复合煤层开采条件为研究对象,对采空区、区段煤柱下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区段煤柱下采煤工作面静载模型与动载模型;在静载模型中推导了上组煤与下组煤的应力解算方法;在动载模型中计算了因采动破坏... 以神东矿区复合煤层开采条件为研究对象,对采空区、区段煤柱下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区段煤柱下采煤工作面静载模型与动载模型;在静载模型中推导了上组煤与下组煤的应力解算方法;在动载模型中计算了因采动破坏、煤柱失稳导致上组煤基本顶岩块垮落所带来的附加载荷,分析了采煤工作面进出区段煤柱时对液压支架受力的影响规律。以神东哈拉沟煤矿工作面地质条件与采动条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采煤工作面进出煤柱时顶煤压力变化规律,经分析煤壁前方5~10 m处顶板应力监测数据,得到出煤柱比进煤柱应力提高超10%以上的结论;该结论一方面验证了动载模型推导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为动载模型中进出煤柱动载系数的选择提供依据。神东哈拉沟煤矿工作面对即将经过的B煤柱区采取水力压裂卸压措施进行岩层软化卸压处理,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进出B煤柱其液压支架阻力由A煤柱区域的22333 kN减小至19616 kN,周期来压步距由21.7 m减小至18.28 m,有效缓解了进出区段煤柱其压力变化对液压支架支护状态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同或相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复合煤层 区段煤柱 矿压显现 水力压裂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遥感生态环境调查的黄河中游矿群地表覆盖及景观格局研究
9
作者 李莉 张祺 +1 位作者 仇丰 王韶伊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0期69-74,82,共7页
黄河中游拥有中国最大的井工煤矿基地,井下采煤影响地表覆盖及景观格局的规律尚不明确,生态修复工作缺乏理论支撑。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调查,研究矿群裸地、草地、林地和人造地表等的空间分布规律,讨论生态修复措施对景观格局的... 黄河中游拥有中国最大的井工煤矿基地,井下采煤影响地表覆盖及景观格局的规律尚不明确,生态修复工作缺乏理论支撑。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调查,研究矿群裸地、草地、林地和人造地表等的空间分布规律,讨论生态修复措施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矿群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灌木和草本植物互生形成的灌木草地,占总面积的63.1%,乔木林占比11.8%,主要呈带状,沿冲沟、沉陷区、河流分布,在地表形成“绿脉”,香农多样性指数高,是天然的生态廊道;矿区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高,主要河流乌兰木伦河渠化程度高,部分河段蓄水形成水库,部分河床裸露,遥感影像呈现人造地表的特征,表明经过防渗处理;2022年5月30日拍摄的卫星影像显示,矿区植被覆盖度均值0.45,乌兰木伦河西岸和东岸南部植被覆盖度主要呈现高—高聚类特征,乌兰木伦河东岸大部分区域呈现低—低聚类特征。研究成果可为井工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修复 井工煤矿 遥感 地表覆盖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兖州矿区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桂建 杨萍玥 +2 位作者 彭子成 王桂梁 曹增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90,共6页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其在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释放的难易程度和毒性,弄清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对准确评价元素的工艺性能、环境影响、作为副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在地质意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有机亲合性,采用数理...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其在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释放的难易程度和毒性,弄清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对准确评价元素的工艺性能、环境影响、作为副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在地质意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有机亲合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了微量元素与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三态硫、灰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浮沉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通过研究可知,Ge、Ga、U、V、Cu、Th、Pb和Zn主要以无机态存在于煤中,F和Cl可能以有机态存在为主,As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机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兖州矿区 有机显微组分 灰分
下载PDF
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桂建 杨萍玥 +1 位作者 彭子成 王桂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62,共8页
通过对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21个样品中全硫、硫化物硫、有机硫和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Cu、Pb、Zn、As、U、Th含量的测试,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研究区煤层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并发现煤层中所选的微量元素、硫化物硫及全硫... 通过对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21个样品中全硫、硫化物硫、有机硫和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Cu、Pb、Zn、As、U、Th含量的测试,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研究区煤层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并发现煤层中所选的微量元素、硫化物硫及全硫在煤层顶、底或煤层夹矸样品中含量相对较高。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全硫的相关系数表明,所研究的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和全硫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研究区3煤层中全硫的含量取决于硫化物硫的含量。同时还研究了原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灰产率的关系,并将研究区微量元素同世界和中国同类煤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兖州矿区 山西组 煤层 微量元素 硫化物 有机硫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寿阳—阳泉煤矿区控气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傅雪海 王爱国 +1 位作者 陈锁忠 杨永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寿阳—阳泉煤矿区主力煤层含气量的区域分布规律和中奥陶统灰 岩、太原组灰岩和山西组砂岩的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特征,探讨了煤层含气量与地下水水位或矿化度之间的耦 合关系,得出了地下水滞流地区,... 基于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寿阳—阳泉煤矿区主力煤层含气量的区域分布规律和中奥陶统灰 岩、太原组灰岩和山西组砂岩的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特征,探讨了煤层含气量与地下水水位或矿化度之间的耦 合关系,得出了地下水滞流地区,矿化度高、煤层含气量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矿化度 地下流体力学 水化学 含气量 水文地质条件 寿阳—阳泉煤矿区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煤中微量元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窦廷焕 肖达先 +2 位作者 董雅琴 张遂安 张庆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集神府东胜矿区延安组5个可采煤层732个煤心煤样,应用光谱、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测定了煤中23种微量元素。阐述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含量分布和微量元素相对于地壳丰度的富集系数,并对有害元素和有用元素进行了初步... 采集神府东胜矿区延安组5个可采煤层732个煤心煤样,应用光谱、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测定了煤中23种微量元素。阐述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含量分布和微量元素相对于地壳丰度的富集系数,并对有害元素和有用元素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分布规律 东胜矿区 煤矿床
下载PDF
皖北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陆望 桂和荣 +2 位作者 胡友彪 许光泉 袁文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0,共4页
分析了皖北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常规离子水化学特征,并采用常规离子水质浓度梯度和Ca^(2+)水化学平衡两种分析方法,对皖北矿区岩溶系统水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岩溶水系统在矿区内TDS和△[Ca^(2+)]值由北向南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北部有... 分析了皖北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常规离子水化学特征,并采用常规离子水质浓度梯度和Ca^(2+)水化学平衡两种分析方法,对皖北矿区岩溶系统水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岩溶水系统在矿区内TDS和△[Ca^(2+)]值由北向南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北部有一个低TDS与△[Ca^(2+)]值带,南部有两高TDS与高△[Ca^(2+)]值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底板 岩溶水 钙离子 水化学 皖北矿区
下载PDF
古交邢家社勘探区煤中镓的分布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新花 秦勇 王文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依据煤炭资源勘探资料,探讨了山西古交矿区邢家社勘探区石炭-二叠系煤中镓的分布状况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镓的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5.87×10-6,比全球平均值要高0.5~3倍;煤层层位降低,镓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同... 依据煤炭资源勘探资料,探讨了山西古交矿区邢家社勘探区石炭-二叠系煤中镓的分布状况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镓的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5.87×10-6,比全球平均值要高0.5~3倍;煤层层位降低,镓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同时,煤中镓含量与灰分产率、灰分组成、硫含量及煤层厚度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些特征表明,区内煤中镓的矿物载体主要为粘土矿物,水动力较强和还原性较弱的泥炭沼泽条件可能有利于镓在煤中富集,且成煤期地壳的稳定程度也可通过一定方式影响到煤中镓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石炭-二叠系 地质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陷预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茂强 谢艾伶 +2 位作者 黎朋红 杨赟 陈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5-227,230,共4页
为治理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土地沉陷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促进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万盛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使用三区划分法对项目区进行分类,对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陷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为治理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土地沉陷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促进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万盛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使用三区划分法对项目区进行分类,对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陷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可分为稳定区、非稳定区、未来影响区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定义的项目补充区。针对这4种区域,提出了各自对应的土地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土地整治 沉陷预测 万盛区
下载PDF
煤灰基本特征及其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桂建 杨萍玥 彭子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6,共6页
对兖州矿区煤灰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分布及灰的岩石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对灰产率与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影响煤灰化学成分的因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兖州矿煤灰的采样分析可知 ,研究区煤灰由结... 对兖州矿区煤灰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分布及灰的岩石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对灰产率与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影响煤灰化学成分的因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兖州矿煤灰的采样分析可知 ,研究区煤灰由结晶物质、玻璃状物质和未燃尽有机质组成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 Si O2 ,Al2 O3,Fe2 O3和 Ca O及少量的 SO3,P2 O5,Na2 O,K2 O和 Ti O2 .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发生了再分布 ,多数微量元素在煤灰中富集 .同时它们在飞灰中富集的浓度明显高于底灰 ,即随着煤灰粒度的变小 ,它们在其中富集的浓度越高 ,其含量与煤灰的粒度成反比 .微量元素 Th,V,Zn,Cu,Pb与灰产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 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兖州矿区
下载PDF
攀枝花龙洞煤矿地下水运移的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华 张远明 +2 位作者 覃嘉铭 李强 杨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5-728,共4页
攀枝花市西区龙洞煤矿经过十余年的生产,不但在地下形成了较大范围的采空区,而且通过影响地下水形成了较大范围的疏干,致使矿区内大部分泉点断流。因而,为确定矿山地下水长期疏干对龙洞泉流域的影响程度,笔者通过比较水库水、大气降水... 攀枝花市西区龙洞煤矿经过十余年的生产,不但在地下形成了较大范围的采空区,而且通过影响地下水形成了较大范围的疏干,致使矿区内大部分泉点断流。因而,为确定矿山地下水长期疏干对龙洞泉流域的影响程度,笔者通过比较水库水、大气降水、地下水与渗漏水之间的同位素特征,区分出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并为查明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确定矿坑地下水疏干的影响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大气降水 同位素 龙洞煤矿 攀枝花
下载PDF
基于SBAS技术的煤矿采空区探查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丰 刁鑫鹏 +2 位作者 谭秀全 李爱军 杨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大面积采空区的存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煤矿沉陷区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高精度和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地探查与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工作,有利于缓解地下采空与地面建设间日益... 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大面积采空区的存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煤矿沉陷区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高精度和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地探查与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工作,有利于缓解地下采空与地面建设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nSAR技术能够通过历史影像实现大覆盖面积、毫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反演,具有常规测量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深入探究该技术在煤炭资源采空区调查和稳定性评价工作中的可用性,以济宁城市规划区为例,采用2018-09-12—2019-03-11的14景Sentinel-1影像,利用短基线集技术(SBAS)反演了研究区域的形变时间序列,成功探明了采煤塌陷地的空间分布,并结合相应时间段内的地表实测数据进行了解译精度的评价。对解译结果综合和研究分析发现:(1)探测到济宁城市规划区10余处采煤塌陷地,监测成果与水准实测数据间的最大中误差为5.8 mm;研究区内大部分范围内地表形变速率低于10 mm/a,表明相应位置的老采空区已基本趋于稳定。(2)所提取老采空区地面点的变形曲线符合开采沉陷的基本规律;形变解译结果能够显著区分不同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变形的特征。(3)研究成果能够查明目标区采煤沉陷地的空间分布位置,指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高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可以为老采空区稳定性的初步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 煤炭资源 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济宁城市规划区 采煤沉陷 地质测量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煤矸石特征及综合利用途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大锰 葛宝勋 +1 位作者 黄志明 邓寅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4-381,共8页
在查明平顶山矿区煤矸石占地面积、矸石积存量及年排矸量的基础上,作者系统地采集了全矿区井上和井下煤矸石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工业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岩矿鉴定和扫描电镜测定。查明了本矿区煤矸石的成分、矿物及微量元素... 在查明平顶山矿区煤矸石占地面积、矸石积存量及年排矸量的基础上,作者系统地采集了全矿区井上和井下煤矸石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工业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岩矿鉴定和扫描电镜测定。查明了本矿区煤矸石的成分、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综合利用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