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hildhood lost? A case of Gulu Support Children Organization in Northern Uganda
1
作者 Eria Serwajj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0-60,共1页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ffected in conflicts is on the rise in Africa.All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such children are nightmares by war.The conflict in Northern Uganda continues to attract local,national and internatio...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ffected in conflicts is on the rise in Africa.All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such children are nightmares by war.The conflict in Northern Uganda continues to attract local,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Once a vibrant area,Gulu has been shuttered by the Lord Resistance Army (LRA)atrocities,a region where several vehicles were burnt and people were butchered.The purpos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CO-gulu SUPPORT CHILDREN ORGANIZATION Night COMMUTING LRA-Lords resistance army
下载PDF
西藏谷露地热田ZK401高温地热井钻井工艺技术
2
作者 吴儒杰 郑冉 +4 位作者 张松 万汉平 郝伟林 唐伟军 张健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那曲—尼木地热带上的典型水热型高温地热田,安全、经济和高效的钻井工艺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高温地热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潜力。ZK401井是在谷露地热田实施的一口优质高产探采结合井,地层以花岗岩类为主,其岩石硬度大...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那曲—尼木地热带上的典型水热型高温地热田,安全、经济和高效的钻井工艺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高温地热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潜力。ZK401井是在谷露地热田实施的一口优质高产探采结合井,地层以花岗岩类为主,其岩石硬度大,机械钻速低,钻头使用寿命短。自上而下揭露多层热储,其35~41m即可揭露124.8℃中温地热流体,汽水总量约40 t·h^(-1);50~320 m揭露超过120℃的中温热储,汽水总量约30~35 t·h^(-1);320~1320 m揭露186.9℃高温热储,汽水总量高达348 t·h^(-1),具有热储埋深浅、温度高,断裂构造发育,地层出水量大的特点,高温及水侵作用致使钻井液极易失效,井喷风险大,安全钻井难。为解决上述钻井施工难点,进行了高温地热钻井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采用异形齿PDC钻头和岩石热裂提速技术,使单只异形齿PDC钻头进尺较同规格牙轮钻头提高了23%~48%,使三开井段花岗岩类地层的平均机械钻速提升至3.18 m·h^(-1)。通过优化井身结构,采用简易控压钻井技术,利用低温清水作为二开及三开钻进循环钻井液,达到了及时发现并有效保护热储层和控制井喷风险的目的;实现了ZK401井在520 m揭露186.9℃高温热储且汽水总量达348 t·h^(-1)苛刻条件下的安全、持续钻进,且非生产时间较采用常规钻井技术的邻井缩短了37%,极大地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高温地热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潜力。为后续该区域乃至其他地区解决高温地热井钻井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地热田 钻井工艺 简易控压钻井 高温地热井 井喷
下载PDF
羊八井-谷露裂谷地热水锂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的统计分析
3
作者 陈娅奎 孔彦龙 +2 位作者 段佳斌 孙文洁 程远志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位于西藏羊八井-谷露裂谷中的地热水锂含量高于西藏温泉平均水平,但其水化学成因仍有争议,主要原因之一为该区域地热水中锂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常见的空间规律分析方法为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和协同克里金法(CO-Kriging),但... 位于西藏羊八井-谷露裂谷中的地热水锂含量高于西藏温泉平均水平,但其水化学成因仍有争议,主要原因之一为该区域地热水中锂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常见的空间规律分析方法为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和协同克里金法(CO-Kriging),但前者精度不高,后者难以获得合适的辅助变量。为此,提出2种确定辅助变量的方法:一是采用与锂相关性最强的物理化学指标Cl^(-)浓度作为辅助变量;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指标F作为辅助变量。将2种辅助变量分别耦合进CO-Kriging中,形成Cl^(-)-CO-Kriging和F-CO-Kriging方法,用以分析西藏羊八井-谷露裂谷中的地热水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Ordinary Kriging,F-CO-Kriging和Cl^(-)-CO-Kriging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其中F-CO-Kriging的E_(MA)和E_(RMS)平均提高30.3%,Cl^(-)-CO-Kriging的E_(MA)和E_(RMS)平均提高28.5%,而且显示地热水中的锂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在谷露地热区锂有明显的富集现象。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地热水中锂空间分布的水化学成因发现,高温、高TDS、低Ca^(2+)浓度、低Mg^(2+)浓度、高硼浓度的碱性环境中锂浓度更高。研究成果为探讨青藏高原地热水中的高锂乃至其他稀有金属的成因和资源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克里金法 主成分分析 羊八井-谷露裂谷
下载PDF
时序InSAR与GNSS联合约束下的亚东-谷露断裂运动特征
4
作者 周苍海 田镇 +1 位作者 石震 哈衣那尔·托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3-945,共13页
亚东-谷露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自新生代以来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拉张断裂,在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与物质运移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与转换作用。但由于以往大地测量资料的不足,导致对亚东-谷露断裂整体运动特征的定量化分析较为匮... 亚东-谷露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自新生代以来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拉张断裂,在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与物质运移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与转换作用。但由于以往大地测量资料的不足,导致对亚东-谷露断裂整体运动特征的定量化分析较为匮乏。因此,本文收集并处理了亚东-谷露断裂地区2017年10月至2022年4月的哨兵影像数据,并联合GNSS速度场,解决了不同参考系下的形变场融合问题,获取了覆盖整个亚东-谷露断裂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震间地壳形变场。进一步基于弹性微块体模型,精细厘定了亚东-谷露断裂现今活动特征:断裂整体以东倾为主,最佳倾角为68°,现今以拉张运动为主,速率为2~6 mm/a,并由南到北逐渐递增。另外,该断裂中段和北段的闭锁深度约为14 km;但南段可能受到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的影响,导致闭锁区域较浅,深度仅为4 km。最后,基于断裂的滑动亏损率与历史地震分布,分析得到断裂北段的地震危险性更高,为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谷露断裂 GNSS INSAR 拉张速率 闭锁深度
下载PDF
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地热流体碳硫硼同位素特征
5
作者 张健 郝伟林 +1 位作者 巴桑元旦 张松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地热系统深循环过程十分复杂,对该区域地热资源的评估具有较大影响。加深对地热水起源、演化和循环过程的研究,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较大的意义。地热流体中碳硫硼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是研究地热水来源、地... 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地热系统深循环过程十分复杂,对该区域地热资源的评估具有较大影响。加深对地热水起源、演化和循环过程的研究,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较大的意义。地热流体中碳硫硼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是研究地热水来源、地热水循环深度和地热水作用过程的方法之一。对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地热水进行了系统性采样,测量了碳硫硼同位素。进行了碳硫硼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稳定同位素特征源于地热流体对围岩和地层的淋滤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该地热系统中碳的主要来源为碳酸盐的溶解,与区域上分布的碳酸盐地层有关。谷露和续迈地热田δ^(34)S具有较大的分散性,显示出硫来源的非单一性,δ^(34)S均在大气碳酸盐和蒸发碳酸盐范围内,δ^(34)S同位素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和热储层中的硫酸盐矿物。谷露地热田具有较低的δ^(11)B值和较低的Cl/B比值,较高的硼含量,且硼含量和硼同位素值相对集中,表明硼主要源于地热流体对围岩的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中硼含量极少,主要起到对地热水中硼含量的稀释作用,不改变地热水中的δ^(11)B值。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地热系统地下热水的起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在深循环过程中存在少量岩浆流体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谷露断裂带中北段 地热流体 碳硫硼同位素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水热系统
下载PDF
谷露地热田热结构初探及高温异常区预测
6
作者 王闻文 巴桑元旦 吴儒杰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那曲—尼木地热带上典型的高温地热田。对其地下热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并建立准确的温度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科学价值。基于经典电阻率和温度转换经验公式,以钻孔处实测温度值和电阻率值作为估算标准,以电阻率比值...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那曲—尼木地热带上典型的高温地热田。对其地下热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并建立准确的温度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科学价值。基于经典电阻率和温度转换经验公式,以钻孔处实测温度值和电阻率值作为估算标准,以电阻率比值和深度分层约束为指导思想,建立了适用于谷露地热田的电阻率与温度转换经验公式,并确定了相关经验系数。通过评估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阻率反演结果的有效性,以及钻孔处温度实测值和估算值之间的拟合优度,评价了此次温度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并进行了反演电阻率到温度的转换计算。计算结果成功构建了两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所示区域内的地下温度结构模型,并基于此进行了成矿预测。结果表明:Ⅲ号高温异常区与已知钻探成果相符。因此,推断在两条剖面上存在4个浅部高温异常区(Ⅰ、Ⅱ、Ⅳ和Ⅴ)和3个深部高温异常区(Ⅵ、Ⅶ和Ⅸ);其中Ⅶ号异常与F4-2断裂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并存在由深部向上运移的趋势,推断该处温度异常存在较大可能为深部热储的反映。而Ⅵ和Ⅸ号异常则与F4-1断裂密切相关,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新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计算基于主要岩性为花岗岩而得出相关经验系数,在不同勘探区域使用时需根据实际岩性和钻孔测温结果重新确定转换公式中所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地热田 热结构 电阻率 温度结构 高温异常区预测
下载PDF
西藏谷露地热田地热资源前景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5
7
作者 万汉平 谢迎春 +2 位作者 王桥 郝伟林 高洪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是新生代的活动构造带,具有构造活跃、地震频繁、热泉广布、大地热流高等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实现商业开发多年的羊八井地热田和羊易地热田正是位于亚东-谷露裂谷带的中部,而位于该构造带北部的谷露地热...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是新生代的活动构造带,具有构造活跃、地震频繁、热泉广布、大地热流高等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实现商业开发多年的羊八井地热田和羊易地热田正是位于亚东-谷露裂谷带的中部,而位于该构造带北部的谷露地热田地热资源前景和勘探方向还有待深入认识。为此,本文解析了地表地热构造,对比了羊八井地热模式,分析了谷露地热田的深部热动力学背景,并结合钻井试采资料揭示谷露地热田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前景。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地电磁和重力预测了谷露地热田的地热分布具有南北分带性,即北部和中部具有深部和浅部两个层次的地热储层,而南部地热储层则以浅部为主。为深入研究亚东-谷露裂谷带的地热系统模式及指导地热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地热田 地热资源 勘探方向 大地电磁测深 重力
下载PDF
西藏谷露地热田水热系统成因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万汉平 张松 +4 位作者 高洪雷 郝伟林 胡志华 胡先才 吴儒杰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87-700,共14页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上典型的高温热田,系统剖析谷露地热田水热系统及其成因机制,对亚东—谷露裂谷带乃至整个藏南地区高温地热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指导意义。基于谷露地热田深部热动力背景、水动力条件及构造控热... 谷露地热田是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上典型的高温热田,系统剖析谷露地热田水热系统及其成因机制,对亚东—谷露裂谷带乃至整个藏南地区高温地热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指导意义。基于谷露地热田深部热动力背景、水动力条件及构造控热作用,探讨了谷露地热田水热系统成因机制,认为谷露地热田属于与岩浆囊有关的高温水热型地热系统,盆地西侧海拔介于4860~5200m之间的高山冰雪融水是谷露地热田深部地热流体的主要补给来源,冰雪融水在深循环过程中被SN向导热构造加热并混入了相当比例的残余岩浆流体,形成了深部高温地热流体,深部地热流体主要沿近NS向F_(4-2)断裂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向上运移,在地表以沸泉、温热泉等形式出露,并形成了现今的南北泉华台地,同时,地热流体也主要赋存于近NS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的张性空间内。在谷露地热田桑曲以西实施的四口钻井均成功揭露到高品位热储,钻探结果表明:谷露地热田深部水热活动主要发育于桑曲西岸,同时热田区内北部水热活动更强,热储品位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 高温地热 水热系统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地热井温度测井在热储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松 郝伟林 +2 位作者 胡先才 吴儒杰 孙国强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843-851,共9页
温度测井是了解地热井内热储层位置与特征的重要手段。采用井内恢复温度测量、流温测量和井口温压测量等方法,对谷露地热田ZK1301地热钻井内热储层温度进行了系统测量。通过测量与计算,发现该地热井可以细分为7个热储层,每个热储层的温... 温度测井是了解地热井内热储层位置与特征的重要手段。采用井内恢复温度测量、流温测量和井口温压测量等方法,对谷露地热田ZK1301地热钻井内热储层温度进行了系统测量。通过测量与计算,发现该地热井可以细分为7个热储层,每个热储层的温度与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温度最高的热储层位于375~388 m,出水温度约为174℃,出水量约为12 m^(3)·h^(-1);水量最大的热储层位于554 m,出水温度约为161℃,出水量约为82 m^(3)·h^(-1)。通过对测温曲线形态分析发现,该井温度在620 m出现温度倒转后,又继续升温,且之后无明显的含水层出现。因此,认为该井在620 m附近穿过了F4-2断裂破碎带。结合断裂在地表出露的位置计算,认为F_(4-2)断裂带在此处的倾角为63°。对热储层位置与断裂产状的认识对后续探采结合井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谷露地热田 温度测井 热储层 水量计算
下载PDF
消失在崇山峻岭:1781年川鄂湘山区啯噜及清廷的围剿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8,共20页
啯噜主要活动在四川与湖北、湖南、陕西、贵州的交界地区,这些地区是深山老林,非常适合啯噜的生存。国家的力量离得太远,派军队清剿也是鞭长莫及,啯噜子随时可以进退自如,消失在崇山峻岭。啯噜从乾隆初便在四川出现,在巴山老林不断聚集... 啯噜主要活动在四川与湖北、湖南、陕西、贵州的交界地区,这些地区是深山老林,非常适合啯噜的生存。国家的力量离得太远,派军队清剿也是鞭长莫及,啯噜子随时可以进退自如,消失在崇山峻岭。啯噜从乾隆初便在四川出现,在巴山老林不断聚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和社会生态,其扩张也应该与乾隆后期整个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关。以乾隆四十六年啯噜在川鄂湘三省交界处突然增长为导火索,在乾隆皇帝的亲自督促下,一场波及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和陕西的剿灭啯噜的活动展开,不但最终导致了四川总督文绶被谕令撤职流放伊犁,许多州县官也因此丢掉了乌纱帽。关于四川的啯噜,学界已经有若干探讨。1949年之后,不少学者的研究,把哥老会的起源与啯噜联系了起来。然而,在哥老会自己的文件中,从来没有来自啯噜的任何蛛丝马迹。把啯噜和哥老会进行勉强的比附,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采用了清廷以及清官员对哥老会污名化的那些记录。这是官方话语霸权对边缘人群研究影响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啯噜 乾隆时期 川鄂湘边界 哥老会
下载PDF
龟鹿二仙胶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毅 樊劲冲 陈俭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龟鹿二仙胶是明代王三才《医便》中治疗阴阳两虚的著名方剂,其用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中虽仅由鹿角、龟甲、人参、枸杞子4味药物组成,但却具有阴生阳长、气固血充的作用。近年来,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龟鹿二仙胶在治... 龟鹿二仙胶是明代王三才《医便》中治疗阴阳两虚的著名方剂,其用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中虽仅由鹿角、龟甲、人参、枸杞子4味药物组成,但却具有阴生阳长、气固血充的作用。近年来,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龟鹿二仙胶在治疗男性不育症、骨质疏松症、化疗后的免疫力低下症状、女性的不孕症(精血亏虚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等疾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文将此作一概述,对龟鹿二仙胶的临床应用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痹证 不孕 失眠 龟鹿二仙胶 《医便》 综述
下载PDF
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萌 蔺文静 +3 位作者 刘昭 刘志明 胡先才 王贵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通过对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的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研究其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热水为中偏碱性水,矿化度较高,化学类型主要为 Cl·HCO3-Na 型和HCO3·Cl-Na 型。热水在沿主要控热断裂上升途中与围岩发... 通过对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的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研究其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热水为中偏碱性水,矿化度较高,化学类型主要为 Cl·HCO3-Na 型和HCO3·Cl-Na 型。热水在沿主要控热断裂上升途中与围岩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水岩作用强烈,到达浅部之后,由于受到冷水的混合作用影响使得温度下降,在 Na-K-Mg 三角图上表现为局部成熟水和未成熟水。利用混合模型对热水未受到冷水混合影响之前的温度进行估算,得到热储的温度范围为195~260℃,冷水混入比例为5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 高温地热系统 水文地球化学 成因模式
下载PDF
西藏谷露热泉型铯矿床年代学及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元艺 赵希涛 +1 位作者 马志邦 邓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谷露间歇喷泉位于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谷露乡西北的桑曲西岸,海拔4700~4750m,现今仍在强烈活动中,其以硅华为主的泉华沉积形成了热泉型中型硅华铯矿床,属印度-亚洲陆陆碰撞效应的产物。本文根据野外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系统调查研究,将... 谷露间歇喷泉位于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谷露乡西北的桑曲西岸,海拔4700~4750m,现今仍在强烈活动中,其以硅华为主的泉华沉积形成了热泉型中型硅华铯矿床,属印度-亚洲陆陆碰撞效应的产物。本文根据野外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系统调查研究,将硅华分为南、北两区共5套沉积。由泉胶砾岩组成的第Ⅰ套硅华下伏于南区大硅华台地之下,并越过桑曲而延伸至河东,构成倒数第二次冰期(爬然冰期)冰水沉积的基座。第Ⅱ套硅华组成南区的大硅华台地。由泉胶砾岩组成的第Ⅲ套硅华下伏于北区硅华台地之下,也越过桑曲延伸至河东,构成末次冰期(拉曲冰期)冰水沉积的基座。第Ⅳ套硅华构成北区硅华台地,已被一东西向小沟分为南、北两个小片,均由数列小的硅华锥组成。第Ⅴ套硅华则为现今仍在活动和堆积的硅华锥。根据9个样品的U系法测年结果,并参考野外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研究结果,可将这5套硅华的铯矿床的形成,划分为如下5个阶段:第1阶段虽暂缺年龄数据,但可按地貌部位和地层层序,判断其堆积于倒数第三次冰期(宁中冰期)以后,很可能为0.5~0.4MaBP之间的大间冰期早中期;第2阶段为0.38~0.25MaBP,相当于大间冰期晚期至爬然冰期早期;第3阶段为0.22MaBP前后的爬然冰期早期;第4阶段为108.6~17.2kaBP的晚更新世的末次间冰期晚期至拉曲冰期;第5阶段为5.3kaBP的全新世中期以来。由老到新,各期泉华的SiO2含量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而铯含量则呈升高趋势,是随着矿石中SiO2有序度的降低而其他成分被保留在晶格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型铯矿床 U系法测年 硅华 谷露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水热蚀变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志华 高洪雷 +3 位作者 万汉平 张松 郝伟林 吴儒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9-373,M0003,共16页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中—北段的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田,研究其水热蚀变的时空演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藏南地热的发育特征。通过对羊八井地热田及其水热蚀变岩开展地表调查、显微特征与X衍射分析等工作,总结了其主要蚀变类型特...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中—北段的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田,研究其水热蚀变的时空演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藏南地热的发育特征。通过对羊八井地热田及其水热蚀变岩开展地表调查、显微特征与X衍射分析等工作,总结了其主要蚀变类型特征,划分出黄褐色蚀变中心带、灰白色中强蚀变带、灰白色中等蚀变带和浅灰白色弱蚀变带4个不同的水热蚀变带,并区分出红褐色—黄褐色蚀变期、灰白色蚀变期和淡黄色—灰色蚀变期共3期蚀变。研究结果揭示,羊八井地热田高温地热活动中心一直在北区硫磺沟区域,其水热蚀变活动主要受亚东—谷露裂谷内部的活动断裂构造控制,并与断裂构造活动具同步性;地热水的排泄方式早期为沿北东向断裂构造直接排泄,晚期为经浅层第四系径流后再排泄,由直接排泄向间接排泄转变;中高温地热水的排泄区由北区硫磺沟地区向南区藏布曲迁移。根据研究结果推断,硫磺沟区域的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区可作为羊八井热田北区深部地热勘查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八井地热田 水热蚀变 蚀变分带 活动断裂 亚东—谷露裂谷
下载PDF
西藏谷露热泉型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元艺 樊兴涛 +2 位作者 韩景仪 邓坚 赵希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3-954,共22页
谷露热泉型铯矿床位于西藏那曲县谷露地区,达中型规模。在前期野外地质特征与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矿石的构造类型有粗大孔隙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碎裂叶片状构造,细小孔隙状构造,致密... 谷露热泉型铯矿床位于西藏那曲县谷露地区,达中型规模。在前期野外地质特征与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矿石的构造类型有粗大孔隙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碎裂叶片状构造,细小孔隙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与鲕状构造。结构类型有粒状结构、胶状结构、生物结构、溶蚀结构、长方体状结构、被膜状结构、球状结构、管状结构等。生物结构在硅华形成的各阶段均普遍存在。硅华的主要矿物为蛋白石,但不同的形成阶段蛋白石的种类不同,第2、第3阶段均为CT蛋白石与石英,而在第4与第5阶段仅出现A-蛋白石,没有CT蛋白石。蛋白石矿物中的SiO2最高达97.48%,∑(CaO+Na2O+MgO)最高达到3.2%,Cs2O最高可达3.57%。随着由早到晚的变化,SiO2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铯含量则呈升高的趋势。其中第2~4阶段的铯平均含量已经低于铯的工业标准(500×10-6)。谷露硅华不同阶段的样品在Fe-Mn-Al图解中的位置不同,39件样品中有30件位于生物沉积物区,有9件位于热水沉积物区,硅华的稀土元素含量均比北美页岩的低,Cr、Zr的含量与Th、U的含量均相对一般的热水沉积物低。由早期到晚期,δ30Si呈由高到低、δ18OSMOW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谷露硅华δ13CPDB与87Sr/86Sr均体现出生物作用的特点,是在深源(至少是下地壳)地质作用下以生物作用为主、热水作用为辅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型铯矿床 成矿作用 硅华 西藏谷露地区
下载PDF
当雄Ms6.6地震的InSAR观测及断层位错反演 被引量:16
16
作者 乔学军 游新兆 +2 位作者 杨少敏 王琪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3景Envisat雷达遥感图像,获取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地震的震前及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前4个多月震中区未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只是地震造成震中区(20 km×20 km范围)最大近0.3 m的明显变形。形变场近南北轴向对称分布... 利用3景Envisat雷达遥感图像,获取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地震的震前及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前4个多月震中区未出现显著的地壳形变,只是地震造成震中区(20 km×20 km范围)最大近0.3 m的明显变形。形变场近南北轴向对称分布,西部沉降,东部隆升。利用均匀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和约束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断层的位错量及分布的估算表明,地震以正断破裂为主,断面最大位错达3 m,震中位于90.374°E,29.745°N,震级Mw6.35;地震发生在走向189°、倾角60°的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裂带南段的次级断层上,发震断层长12 km,宽11 km,深度9.5 km,以东西向拉伸运动为主。较浅的震源深度与断层附近的地壳热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同震形变 当雄 亚东-谷露裂谷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裂带
下载PDF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级强震的地震烈度控震构造和发震机理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中海 叶培盛 吴珍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725,共13页
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10月6日的西藏当雄Ms6.6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近南北向的亚东-谷露裂谷中羊易盆地的北部。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Ⅸ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明显受到羊易... 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10月6日的西藏当雄Ms6.6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近南北向的亚东-谷露裂谷中羊易盆地的北部。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Ⅸ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明显受到羊易地堑西侧主边界断裂的控制。地表观察和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强震活动的直接原因是藏南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羊易地堑主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而近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强震活动相对频繁的特点很可能与四川汶川Ms8.0级大地震所引发的区域应力场调整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亚东-谷露裂谷 地震烈度 控震构造 汶川大地震
下载PDF
藏南新生代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的释放通量与成因——以谷露-亚东裂谷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丽红 郭正府 +4 位作者 郑国东 张茂亮 孙玉涛 成智慧 马向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0-266,共17页
印度-亚洲大陆俯冲带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谷露-亚东裂谷是青藏高原南部规模最大、延伸最长的近NS向拉张性裂谷,裂谷内出露新生代火山岩和多处大规模地热区,正在向大气圈释放巨量的温... 印度-亚洲大陆俯冲带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谷露-亚东裂谷是青藏高原南部规模最大、延伸最长的近NS向拉张性裂谷,裂谷内出露新生代火山岩和多处大规模地热区,正在向大气圈释放巨量的温室气体。利用密闭气室法测量并计算得出的谷露和羊应火山-地热区的土壤微渗漏CO_2的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436.8g·m^(-2)·day^(-1)和99.0g·m^(-2)·day^(-1),接近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美国黄石公园火山-地热区(410g·m^(-2)·day^(-1))和加利福尼亚州Mammoth Mountain火山区(107.9g·m^(-2)·day^(-1))的CO_2平均释放通量,表明谷露-亚东裂谷的深部地热流体活动异常强烈。此外,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理论计算估算了谷露-亚东裂谷每年以土壤微渗漏的形式向当今大气圈释放的CO_2总量约为1.76×107t,与西特提斯俯冲带前缘的意大利Apennine火山区CO_2的释放总量(1.32×10~7t·a^(-1))属于同一个数量级。因此,印度-亚洲大陆俯冲带是全球地质碳脱气的重要场所。气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谷露-亚东裂谷内火山-地热气体的He同位素比值(0.10~0.29RA,RA为大气3He/4He比值)和δ^(13)CCO_2值(-7.20‰^-0.78‰)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从南至北呈逐渐递增的变化特征,显示裂谷内火山-地热区气体在南北方向上可能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具体来讲,δ^(13)CCO_2值自南向北递增的趋势,可能与裂谷南北方向地层岩性存在差异有关;裂谷内火山-地热气体的He同位素比值高于0.1RA,揭示"重要的地幔组分",同时裂谷内地幔来源的流体组分从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表明,印度大陆岩石圈的向北俯冲作用是导致谷露-亚东裂谷内剧烈的水热活动和大规模温室气体释放最终的动力来源和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释放通量 火山 地热区 大陆俯冲带 谷露 亚东裂谷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谷露盆地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静 申旭辉 +5 位作者 孟恺 陈正位 戴娅琼 徐岳仁 荆凤 洪顺英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3,共9页
该文通过遥感解译及实际地质调查,将谷露盆地西缘断裂自南向北分为6段:年波—顶莫多段、顶莫多—巴仁多段、巴仁多—得木来段、得木来东侧—过龙孔玛段、过龙孔玛—烟它段、烟它—凶欧错北段。从地质和地貌现象上证明,谷露盆地西缘断裂... 该文通过遥感解译及实际地质调查,将谷露盆地西缘断裂自南向北分为6段:年波—顶莫多段、顶莫多—巴仁多段、巴仁多—得木来段、得木来东侧—过龙孔玛段、过龙孔玛—烟它段、烟它—凶欧错北段。从地质和地貌现象上证明,谷露盆地西缘断裂既有正断的垂直运动,也有右旋的水平运动。由位错量显示,无论是垂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都是多次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露盆地 西藏 晚第四纪 断裂活动
下载PDF
2008年10月当雄M_W 6.3级地震断层参数的InSAR反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2
20
作者 冯万鹏 许力生 李振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4-1142,共9页
2008年10月6日在西藏当雄发生了Mw 6.3地震.我们从一对降轨ENVISAT ASAR资料获得了这次地震的同震位移场,通过同震位移场的反演确定了发震断层参数.并且应用一维变异理论评估了InSAR结果中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直接用于评价断层反演参数的... 2008年10月6日在西藏当雄发生了Mw 6.3地震.我们从一对降轨ENVISAT ASAR资料获得了这次地震的同震位移场,通过同震位移场的反演确定了发震断层参数.并且应用一维变异理论评估了InSAR结果中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直接用于评价断层反演参数的不确定性水平.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于羊易盆地东缘的次级断层,走向178°,倾角58°,倾向近正西,以正断层运动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且资料的误差水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大.这次地震引起震中位置地表下沉至少30 cm,似乎是亚东谷露裂谷带北段的羊易地堑下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地震 InSAR反演 不确定性 亚东-谷露裂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