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tenberg-Richter公式和灰色理论GM模型在地震预测中的联合应用
1
作者 陆明勇 杨立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以华北地区 (33°~ 4 3°N ,10 9°~ 12 4°E)地震为例 ,用Gutenberg -Richter公式研究了地震均匀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自 1970年到 2 0 0 1年以来 ,本地区 2 0≤M <4 0的地震偏少、 4 0≤M <6 0的地震偏多... 以华北地区 (33°~ 4 3°N ,10 9°~ 12 4°E)地震为例 ,用Gutenberg -Richter公式研究了地震均匀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自 1970年到 2 0 0 1年以来 ,本地区 2 0≤M <4 0的地震偏少、 4 0≤M <6 0的地震偏多、 6 0≤M<7 0的地震偏少、M≥ 7 0的地震偏多 ;然后择其将导致本地区较大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偏少地震——— 6 0≤M <7 0级地震进行灰色理论GM模型预测。通过上面的应用 ,使两理论优点在地震预测中得到结合 ,地震预测更有的放矢 ,预测结果更可信、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enberg—richter公式 地震预测 GM模型 灰色理论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下载PDF
基于Gutenberg-Richter定律快速估算最大余震震级:以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解孟雨 孟令媛 +1 位作者 申文豪 史保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针对九寨沟M_S7.0地震之后不同时间段的余震序列目录,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结果表明,推定最大余震震级随主震后时间尺度的延长而趋于稳定,且该值与实际发生的最大余震的震级一致。需要强调的是,就九... 针对九寨沟M_S7.0地震之后不同时间段的余震序列目录,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结果表明,推定最大余震震级随主震后时间尺度的延长而趋于稳定,且该值与实际发生的最大余震的震级一致。需要强调的是,就九寨沟地震序列而言,当余震数据较为完备时,采用主震后较短时间段内(1~2天)的余震目录就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主震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实际上,主震后12h(0.5天)的余震数据已完全可以给出最大余震震级的有效下限。此外,计算中我们采用了里氏震级ML和面波震级M_S的余震目录,结果显示,2种震级类型目录的估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估算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方法不受震级类型的影响。据此,该最大余震震级快速评估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我国大陆地区中强震后强余震灾害分析评估中。目前的拟合技术也显示出随着测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余震识别能力的提高,快速评估方法可以在主震后短时间(<1天)内准确地预测可能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余震震级 推定最大余震 九寨沟MS7.0地震 gutenberg-richter定律 完备震级
下载PDF
Derivation of the Gutenberg-Richter empirical formula from the solution of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3
作者 Lev A. Maslov Vladimir M. Anokhin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8期648-651,共4页
We have written a new equation to study the stat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s. We call this equation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The Gutenberg-Richter frequency-magnitude formula was derived from the s... We have written a new equation to study the stat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s. We call this equation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The Gutenberg-Richter frequency-magnitude formula was derived from the solution of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as an asymptotic case for the approximation of large magnitud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solution of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works, it was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observe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in four different geological provinces: the Central Atlantic (40N - 25N, 5W - 35W), Canary Islands, Magellan Mountains (20N - 9S, 148E - 170E), and the Sea of Japan. This approximation showed an excell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urves and observed data for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s 1 < m <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enberg-richter FORMULA GENERALIZED LOGISTIC EQUATION EARTHQUAKES
下载PDF
The Precursory Meanings of the Deviation of the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from the Gutenberg-Richter Law
4
作者 Lu Peng Li Zhixiong +5 位作者 Tao Benzao Li Shengqiang Zeren Zhima Wu Ting Wang Lifeng Zhai Luy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6年第4期426-434,共9页
The Gutenberg-Richter law (G-R law) of the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base in seismology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actual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usually deviate... The Gutenberg-Richter law (G-R law) of the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base in seismology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actual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usually deviates from the G-R law.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ree different rock samples, which contain macro-asperity, compressional en-echelon fault and model-Ⅲ shear fault, the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r) was calculated by fitting the sequences of the acoustic emissions with the G-R law in every scanning time window. 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f the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which describes the actual deviation of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from the G-R law within the specific scanning time window.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ock samples containing macro-asperity and compressional en-echelon fault respectively, the value decreases prior to the rock fracture, meaning that the deviation of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from the G-R law tends to be larger. The result of the model-Ⅲ shear fault didn’t show obvious decrease before the final rock fracture. Actually, the studies of some earthquakes also show deviation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us with some useful clues for studying precursors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with the data of regional earthquake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fracture experiment gutenberg-richter law Deviation Earthquakeprediction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最小完备性震级测定及b值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高智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86-90,共5页
科学评估Mc是开展地震活动水平、地震发生率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该文利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区域的地震目录和基于Gutenberg-Richter(G-R)公式的多种统计地震学方法,寻找测定该区域最小完备震级Mc的最优方法。研究区域的整体完... 科学评估Mc是开展地震活动水平、地震发生率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该文利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区域的地震目录和基于Gutenberg-Richter(G-R)公式的多种统计地震学方法,寻找测定该区域最小完备震级Mc的最优方法。研究区域的整体完备性震级M_(c)=1.2、b值=0.6+/-0.00。鄂尔多斯周缘的完备性震级随时间变化明显,整体上自2008年以后,完备性震级逐年减小,说明地震台网的逐年加密,加强地震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备震级Mc G-R公式 b值时空分布 地震监测 鄂尔多斯块体
下载PDF
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高估的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静 徐晶 +6 位作者 偶奇 韩龙飞 王子君 邵志刚 张培震 姚文倩 王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9-596,共18页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0.2),与文献和大众广泛接受的M8(1/2)的数值相差较大。本文通过对震级标度及其演化历史的总结和梳理,阐述了仪器记录早期阶段基于地震波波形振幅和频率的震级标定存在系统偏差的问题,这与仪器限制、台站稀疏、标定不统一等因素有关,也使得1920年海原大地震和同时期世界上其它一些重要大地震的震级不同程度被高估。在各种震级标度中,矩震级MW与地震破裂面积和位移等物理参数关联,是地震震级的最佳标定方法。震级作为表述地震大小和能量的重要参数,被广泛地用于评估断层未来的地震潜势;震级的偏差对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样式的研究会产生重要影响,并造成基于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灾害评估等产品的可信度降低。因此,本文倡导对历史地震震级进行检验和修订,并建议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采用矩震级M_(W)(7.9±0.2)表示,修正后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与2008年汶川地震(M_(W)7.9,M_(S)8.0)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M_(W)7.8,M_(S)8.1)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 年海原大地震 历史地震 震级标定 面波震级 矩震级 同震位移分布
下载PDF
煤储层中微地震事件震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伟 杨瑞召 +1 位作者 孟令斌 王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95-3902,共8页
近年来,随着微地震技术发展,微地震的应用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如微地震监测从最初简单的震源点定位到震源机制反演、地层主应力状态以及储层渗透率等高级解释参数。在众多解释参数中,微地震事件震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震源参数,它是表征在... 近年来,随着微地震技术发展,微地震的应用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如微地震监测从最初简单的震源点定位到震源机制反演、地层主应力状态以及储层渗透率等高级解释参数。在众多解释参数中,微地震事件震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震源参数,它是表征在生产作业中诱发震源强度大小的物理量。不同地区诱发事件震级分布特点不尽相同,目前对于震级大小的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明确。以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为例,综合现有资料对该井压裂事件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压裂施工曲线定量统计了施工中油压的平均压力和峰值压力,然后分别与微地震事件震级进行交汇分析;其次,应用Gutenberg-Richter定律研究事件震级在空间和时间频率的分布特征。最后基于三维地震相干体属性解释储层天然裂缝,应用摩尔库伦破裂准则分析天然裂缝对破裂压力的影响。分析表明:①水力压裂中事件的平均震级或峰值震级都与水力压裂压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是影响微地震事件震级的大小的直接因素。②强震级集中区域表现为明显的低b值特点,表明该区域附近岩性相对更偏脆性,应力积累能力大于周围区域。③天然裂缝会降低地层的破裂压力,因此在煤层中裂缝发育区域诱发事件震级较低。水力压裂施工中诱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限于资料的限制,尚有一些影响震级的因素未进行分析,如地应力、储层脆性等。下一步工作将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对震级影响进行更全面的分析。通过对水力压裂事件震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掌握事件震级的发生规律,从而保障水力压裂施工安全以及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事件震级 水力压裂 压裂施工曲线 gutenberg-richter定律
下载PDF
地震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忠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1979年ImperialValley地震、1989年LomaPrieta地震、1992年Landers地震、1994年Northridge地震、1995年阪神地震的地震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 ,满足分段的Gutenberg Richter定律 .对于小位错 ,b值约为 1;对于比较大的位错 ,b值大于 1.
关键词 地震位错gutenberg-richter定律 B值
下载PDF
滇西北中强震前震级频度分布与G—R关系式的偏离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明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8-234,共7页
本文利用 S. Okuda 等根据 Kullack Leibler 平均信息给出的表示实际地震震级- 频度分布与古登堡- 里克特 ( G- R) 关系式偏离的量度 C, 研究了滇西北自1985 年7 月有速报目录以来的中强震前 C... 本文利用 S. Okuda 等根据 Kullack Leibler 平均信息给出的表示实际地震震级- 频度分布与古登堡- 里克特 ( G- R) 关系式偏离的量度 C, 研究了滇西北自1985 年7 月有速报目录以来的中强震前 C 值偏离特征, 结果表明: C 值一般在0134 - 0157 之间, 中强震前 C值显著减小( C≤ Co , Co = 0135 为自组织临界点) , 对应率为6/7 = 086 , 概括率为6/8 =075 , 且首次临界点到发震的时间绝大部份在4 个月之内, 表明 C 值异常可作为一个较好的短临预报指标推广使用, 文章还根据 C 值的变化对1996 年2 月3 日丽江70 级大地震孕育过程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震级频度分布 G-R关系式 偏离量度
下载PDF
芦山地震余震发生及演化的自组织临界机制
10
作者 刘春琼 史凯 李思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8-674,共7页
为探讨芦山7.0级地震余震演化动力机制,应用统计地震学方法,分析了2013年4月20日—6月20日芦山地震余震序列的宏观统计分布规律;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余震模型,以期阐明相关统计地震学规律的产生动力机制,并深入讨论了该... 为探讨芦山7.0级地震余震演化动力机制,应用统计地震学方法,分析了2013年4月20日—6月20日芦山地震余震序列的宏观统计分布规律;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余震模型,以期阐明相关统计地震学规律的产生动力机制,并深入讨论了该模型的自组织临界性.该余震模型的具体算法是在经典Olami-FederChristensen地震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应力衰减因子和应力扩散各向异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7.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级分布遵循Gutenberg-Richter统计规律,幂指数值约为0.766;其余震序列的时间分布遵循Omori统计规律,幂指数值约为2.52.新建模型的数值模拟能同时对芦山地震余震序列呈现出的Gutenberg-Richter和Omori统计规律给出满意的预测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处于一种自组织临界状态,芦山地震余震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余震 自组织临界性 地震模型 gutenberg-richter统计规律 Omori统计规律
下载PDF
美国最近三代地震区划图中的断裂震源模型
11
作者 丁锐 张世民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活断层与古地震定量数据在美国近三代地震区划图中的应用基本上体现了各阶段活断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断裂震源模型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在1996年地震区划图中引入了特征地震模型与截断的G-R模型,用以表述断层的震级-频... 活断层与古地震定量数据在美国近三代地震区划图中的应用基本上体现了各阶段活断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断裂震源模型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在1996年地震区划图中引入了特征地震模型与截断的G-R模型,用以表述断层的震级-频度分布关系。在2002年地震区划图中更明确地处理了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引入逻辑树概念,同时在特征地震模型中试用了多段破裂模型。在2008年地震区划图中引用了更为广泛的逻辑树来描述地震构造几何形态、地震震级和复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其中特征地震模型包括:单段破裂和多段破裂的特征地震模型,以及给定震级的浮动地震模型(或不固定分段模型)。这些经验值得在我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区划 震源模型 断裂 特征地震 G-R模型 美国
下载PDF
劈裂条件下岩石应变空间变异性与b值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晓波 纪洪广 +3 位作者 权道路 耿景明 张改改 高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9-246,共8页
为更深入地了解岩石的破裂过程,研究了岩石在巴西劈裂条件下变形的空间差异性与声发射分数维间的关系。由于岩石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花岗岩颗粒较大,组构复杂,能够较好地表现岩石的各向异性,灰绿岩组构较为细腻,可以和花岗岩形... 为更深入地了解岩石的破裂过程,研究了岩石在巴西劈裂条件下变形的空间差异性与声发射分数维间的关系。由于岩石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花岗岩颗粒较大,组构复杂,能够较好地表现岩石的各向异性,灰绿岩组构较为细腻,可以和花岗岩形成对比。砂岩作为沉积岩的一种,可以验证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增加试验结论的普适性。以花岗岩、辉绿岩和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圆盘劈裂轴线的上、中、下3个区域布置应变片,采用3组应变片检测值的离散度统计,定义应变空间变异系数Cv,同时结合声发射监测数据,获得声发射幅值分数维b值。两者对比研究发现,岩样应变空间变异性与声发射幅值分数维关系如下:岩石劈裂过程中,应变空间变异系数Cv随加载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声发射幅值分数维b值的变化趋势相反,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756^-0.9318,以试验的手段证明了声发射幅值分数维与变形离散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b值是岩石区域间变形不协调性在破裂释能上的表现,变异系数增加的局部破裂或整体破裂阶段与b值降低阶段对应;变异系数基本不变阶段与b值基本稳定不变阶段相对应,表明空间变形处于自适应协调一致阶段,变异系数下降阶段对应b值上升阶段,表明各区域变形处于由不协调向协调一致性转变阶段;受限于统计方式,b值往往是一个时间段内的平均结果。在每次较大的破裂振动前,总会存在平静期,因此时间窗口选取不当,容易导致b值统计结果的起伏跳动,b值的跳动趋势往往给研究人员带来困惑。变形变异系数为实时监测值,其变化趋势平稳,可达到与b值同样的监测效果,且避免b值统计缺陷;岩石区域间应变的空间变异性与b值相互印证,二者皆可作为岩石破裂的一种表征,来反映岩石自身组构的均质性以及破裂的过程性。理论上,地震和矿山微震中的b值变化也应与孕震区域间变形的协调性相关,所以区域间变形协调性监测也可作为大震预报的指标之一,并能实时反映破裂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登堡-里希特公式 巴西劈裂 分数维 空间变异性 B值
下载PDF
统计地震学在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京濂 尚仕科 +1 位作者 张君 张达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5年第1期7-10,24,共5页
许多观测资料表明矿山微震事件同天然地震事件都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矿山动力灾害事件实际上是矿山岩体系统的一种自我调整,运用统计地震学研究微震事件集的演化规律,以揭示岩体所处的稳定性阶段,从而对危险性岩体动力灾害事件做... 许多观测资料表明矿山微震事件同天然地震事件都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矿山动力灾害事件实际上是矿山岩体系统的一种自我调整,运用统计地震学研究微震事件集的演化规律,以揭示岩体所处的稳定性阶段,从而对危险性岩体动力灾害事件做出预测。结合玲南金矿的微震监测数据,运用古登堡—里克特关系研究该矿山连续三个月的b值变化趋势、微震事件震级重现周期和对应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b值基本能反映当月的矿山系统稳定性情况,并能给出相应震级事件重现周期和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地震学 古登堡—里克特关系 B值 预测
下载PDF
历史时期泾洛河流域地震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曼娜 邹宝裕 +1 位作者 白雷超 罗明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6年第2期86-90,114,共6页
本文在收集整理明清及民国时期泾洛河流域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关联维分析、核密度估计法、古登堡-里克特定律等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历史时期地震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该区域震级最大是8级,大地震甚至引起地裂。其中华县发生地震次最多... 本文在收集整理明清及民国时期泾洛河流域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关联维分析、核密度估计法、古登堡-里克特定律等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历史时期地震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该区域震级最大是8级,大地震甚至引起地裂。其中华县发生地震次最多,其次是朝邑、固原、海原。空间关联分析表明,在17~153 km范围内,泾洛河流域地震关联特征显著;关联维为1.220,与其他地震区域相比,泾洛河流域地震分布相对均匀。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泾洛河流域的地震空间分布呈W型,地震高密度分布区与区域断层部分重叠。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表明,泾洛河流域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但发生的大地震数目相对较多。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地震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地震 关联维 核密度 古登堡-里克特关系
下载PDF
基于特大地震发生率的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佳 徐锡伟 陈桂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0-1182,共13页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对特大强震的风险性考虑,使用全球地震模型OpenQuake软件,建立了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新模型.首先根据构造特征划分多个震源分区,并整理出这些震源分区内断层活动特征与滑动速率;基...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对特大强震的风险性考虑,使用全球地震模型OpenQuake软件,建立了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新模型.首先根据构造特征划分多个震源分区,并整理出这些震源分区内断层活动特征与滑动速率;基于震源分区和断层模型,使用GPS应变率转换成的锥形古登堡-里克特关系作为整个区域的地震积累率,并允许超过历史最大震级的特大地震的出现,结合活动断层滑动速率所积累的地震发生率,给出震源分区内断层地震源和背景地震源的地震发生率的比率分配关系;在活动断层分段上,保留了大型断裂或其主要部分,没有根据小的阶区来对断层进行详细分段,以便分配特大地震发生率;并使用地震率平滑方法分配背景地震发生率.最后在OpenQuake中加入地震动预测方程,计算出了川滇地区的PGA分布图,为区域地震危险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川滇地区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 锥形古登堡-里克特关系 背景地震源
下载PDF
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在南北地震带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解孟雨 孟令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针对2000—2020年南北地震带21个M_(S)≥6.0地震序列,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采用不同的最小完备震级M_(C)和b值计算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分析了估算效果。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可以给出实际最... 针对2000—2020年南北地震带21个M_(S)≥6.0地震序列,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采用不同的最小完备震级M_(C)和b值计算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分析了估算效果。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可以给出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有效估计值,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估计误差逐步减小、趋于稳定。从计算方法来看,使用GFT和修正MAXC的混合方法计算最小完备震级,并且采用最大似然法计算b值时,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的估算误差较小,且估算正确的结果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 B值 南北地震带 余震序列 G-R定律
下载PDF
唐口矿井微震系统防治冲击地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营 刘虎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1期177-178,共2页
微震监测技术作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监测手段之一,是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应用技术,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微震监测系统的发展、应用及改进,微震监测技术已日臻成熟,对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震事件 冲击地压 gutenberg—richter 公式
下载PDF
The Physics Underlying Gutenberg-Richter in the Earth and in the Moon 被引量:2
18
作者 Stuart Crampin Yuan Gao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The linear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ship is well-established. In any region of the Earth, the logarithm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greater than any magnitude, is proportional to magnitude. This means that the unde... The linear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ship is well-established. In any region of the Earth, the logarithm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greater than any magnitude, is proportional to magnitude. This means that the underlying physics is non-linear and not purely elastic. This nonlinear physics has not been resolved. Here we suggest that a new understanding of fluid-rock deformation provides the physics underlying Gutenberg-Richter: where the fluid-saturated microcracks in almost all in situ rocks are so closely-spaced that they verge on failure and fracture, and hence are critical-systems which impose fundamentally-new properties on conventional sub-critical geophysics. The observation of linear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ship in moonquakes suggests that residual fluids exist at depth in the M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system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ship New Geophysics residual fluid inmoonquake shear-wave splitting shear-wave time-delay.
原文传递
对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中最大余震事件的讨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孟雨 史保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本文针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W7.9地震后的余震目录,采用2004年Shcherbakov和Turcotte提出的最大余震震级推断法,给出了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结果表明,采用现有的余震数据,在大震级区间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余震缺失,这造成了余震... 本文针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W7.9地震后的余震目录,采用2004年Shcherbakov和Turcotte提出的最大余震震级推断法,给出了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结果表明,采用现有的余震数据,在大震级区间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余震缺失,这造成了余震数据与GutenbergRichter定律曲线在大震级区间的差异,导致推断的最大余震震级与使用目录中的最大余震震级存在明显差异。利用震级与断层长度或地表破裂长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可以看出,由灌县—江油断裂的破裂尺度得到的震级与推断最大余震震级基本一致。根据前人给出的断层摩擦失稳时间模型和Brune近断层质点运动模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汶川地震北川—映秀断裂对灌县—江油断裂的触发作用,认为北川—映秀断裂破裂所辐射出的S波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灌县—江油断裂发生失稳,进而产生宏观破裂并形成地震,因此由灌县—江油断裂破裂形成的地震可能为汶川地震的最大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动态触发 震级 余震 gutenberg-richter定律
下载PDF
Recent Seismicity in Mozambique and Its Effects to South Africa
20
作者 Tebogo Pule Ian Saunders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8-48,共1页
The seismic pattern of the southem extension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in Mozambique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7.0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23 February 2006.Tectonic seismicity in ... The seismic pattern of the southem extension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in Mozambique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7.0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23 February 2006.Tectonic seismicity in Mozambique is associated with activity along the East African Rift,which forms the boundary between African(Nubian) plate in the west and the Somalian plate in the east.Simplified,the R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and gutenberg-richter FREQUE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