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地化与遗产化:文化振兴视野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实践与传承研究
1
作者 陈雪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0,156,共11页
节日是文化振兴的必要载体,正以活态的方式赓续传统、面向现代。以黔东南鼓藏节为例,两个不同村寨的鼓藏节实践存在“在地化”与“遗产化”两类模式,呈现出“内生型”与“外向型”发展特点,节日既可以通过地方生活实践进行区域整合,也... 节日是文化振兴的必要载体,正以活态的方式赓续传统、面向现代。以黔东南鼓藏节为例,两个不同村寨的鼓藏节实践存在“在地化”与“遗产化”两类模式,呈现出“内生型”与“外向型”发展特点,节日既可以通过地方生活实践进行区域整合,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介入开展现代转型。节日传承与文化振兴的发展需从拓展主体行动范围、把握资源开发限度、促进节日文化共享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此实现文化振兴与社会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振兴 鼓藏节 节日实践 在地化 遗产化
下载PDF
乐舞表演“场景”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于贵州雷山黄里村、大龙村苗族鼓藏节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李星星 赵书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105-113,共9页
贵州雷山县黄里村、大龙村鼓藏节节庆文化空间中的乐舞表演由村寨建筑(有形客体)、芦笙场(文化设施)、歌舞活动(艺术实践)、各身份人群(多样性人群)构成,这四项客观结构要素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三个主维度及其十五个子维... 贵州雷山县黄里村、大龙村鼓藏节节庆文化空间中的乐舞表演由村寨建筑(有形客体)、芦笙场(文化设施)、歌舞活动(艺术实践)、各身份人群(多样性人群)构成,这四项客观结构要素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三个主维度及其十五个子维度的主观认识要素之间相互驱动、协同,促成了该节庆活动中“起芦笙”“讨花带”“跳篝火”三种核心的乐舞表演场景类型。这些场景直观地体现了各类乐舞交织的形态,同时作为各身份人群共建、共享、共融的互动空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表征与文化缩影。多样性人群通过身体实践以期待的、想象的且关涉到实质空间的、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去思考、行动、抉择,在鲜活的体验与共同的表演中随乐舞表演场景的变化逐渐深入,因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该过程中表现出从“圈层扩展”到“互嵌互融”,再到“多元碰撞”的递进特征,并形成多元主体间连续的、稳定的社会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乐舞表演 场景 鼓藏节
下载PDF
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大旬 刘慧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5,137,共5页
民族认同不仅是各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寄托。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牯脏节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形成并强化苗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民族认同不仅是各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寄托。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牯脏节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形成并强化苗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牯脏节 苗族 高排村
下载PDF
礼物、耗费与社会延续——黔东南乌寨鼓藏节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丹 庄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74-83,154,155,共12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藏节具有内聚和统合家族、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作用,然而鼓藏节中大量的杀牲献祭和连日的长桌宴饮行为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经济行为,是“无谓的消耗”。通过对乌寨鼓藏节的田野调查发现,民众通过礼物的...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藏节具有内聚和统合家族、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作用,然而鼓藏节中大量的杀牲献祭和连日的长桌宴饮行为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经济行为,是“无谓的消耗”。通过对乌寨鼓藏节的田野调查发现,民众通过礼物的流动与“物”的耗费,表达了对祖先的群体性哀思。鼓藏节作为一种集体祭祖仪式,强化了家族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那些正跌出社会秩序之人或正处于裂变之中的家庭,通过参与鼓藏祭祖仪式而重新回到社会秩序中来,使社会延续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耗费 鼓藏节 共餐 社会延续
下载PDF
民间仪式与国家在场——贵州苗族大乌烧村“鼓藏节”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靳志华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民间仪式的展演有国家符号的参与和作用,进而成为规范与形塑的主要力量而存在。国家在场体现在对民间仪式的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影响;民间仪式也通过对国家符号的应用使自身获得了某种复兴和生存合法性。民间仪式的国家视角,为探讨民间与... 民间仪式的展演有国家符号的参与和作用,进而成为规范与形塑的主要力量而存在。国家在场体现在对民间仪式的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影响;民间仪式也通过对国家符号的应用使自身获得了某种复兴和生存合法性。民间仪式的国家视角,为探讨民间与国家、传统与现代化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仪式 国家在场 苗族 鼓藏节
下载PDF
贵州控抗苗寨鼓藏节:“非遗”概念实践的地方性文本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杰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2,共8页
在现代性为背景的"非遗"的双重语境下,控抗村鼓藏节一方面呈现出传统信仰根基逐渐淡化,节日的展演与狂欢功能不断强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显现出传统文化的强健的再生能力:它不断利用、吸纳时代的合理性因素得以重构与再生。传... 在现代性为背景的"非遗"的双重语境下,控抗村鼓藏节一方面呈现出传统信仰根基逐渐淡化,节日的展演与狂欢功能不断强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显现出传统文化的强健的再生能力:它不断利用、吸纳时代的合理性因素得以重构与再生。传统本身构成了现代性的有机构成,它不仅为现实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注入了动力。控抗苗寨鼓藏节为考察当下"非遗"概念的国内实践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地方性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抗苗寨 鼓藏节 杀牛祭祖 传统困境 文化重构
下载PDF
苗族古歌传承研究——以格细村鼓藏节民族志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龙仙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苗族古歌的口语诗学特性使得其传承研究除了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之外,更需要对其所寄生的苗语生活世界的民俗语境进行共识梳理和历时比较,因此,以鼓藏古歌为例,展开基于民族志基础上的苗族古歌传承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苗族古歌 鼓藏节 传承
下载PDF
民间仪式权力运作与乡村社会秩序构建——以黔东南苗族D村鼓藏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靳志华 王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民间仪式始终在国家与传统两种力量的交织下进行,并渐变为一种权力资源符号影响着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从民间仪式中的权力关系入手,以黔东南苗族D村鼓藏节为分析个案,关注民间节日的运作与传统力量对维持村寨生活秩序的重要作用。对传... 民间仪式始终在国家与传统两种力量的交织下进行,并渐变为一种权力资源符号影响着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从民间仪式中的权力关系入手,以黔东南苗族D村鼓藏节为分析个案,关注民间节日的运作与传统力量对维持村寨生活秩序的重要作用。对传统与国家两种制度模式在村寨生活中的关系作一探讨,认为民间传统力量在构建乡村秩序中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制度要素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运作 乡村秩序 鼓藏节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百鸟衣服饰艺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臻 于佐君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46-449,共4页
黔东南苗族百鸟衣服饰有其独特的纹样特征,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融合产生的艺术形式。苗族人民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对鸟的崇拜演化为抽象、丰富多变的鸟纹图案,并以服饰为载体,用精湛的手工艺传承下来。通过对百鸟衣形制、面料、... 黔东南苗族百鸟衣服饰有其独特的纹样特征,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融合产生的艺术形式。苗族人民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对鸟的崇拜演化为抽象、丰富多变的鸟纹图案,并以服饰为载体,用精湛的手工艺传承下来。通过对百鸟衣形制、面料、纹样、色彩的分析,得出苗族人传承的百鸟衣蕴含着其民族历史和道德规范,是苗族人民信仰的具像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百鸟衣 鼓藏仪式 鸟纹图案 服饰艺术
下载PDF
月亮山地区苗族鼓藏节的文化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池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基于贵州省从江县月亮山区加勉乡的田野调查,再现"登麦"支系龙氏宗族间隔30年举办持续三年的鼓藏节仪式。该节日以祛病除厄为目的,由蛋卜和造鼓仪式、宗族祭祖和归魂仪式及立耶规、椎猪和送鼓仪式等巫术性质浓厚的重要仪式和... 基于贵州省从江县月亮山区加勉乡的田野调查,再现"登麦"支系龙氏宗族间隔30年举办持续三年的鼓藏节仪式。该节日以祛病除厄为目的,由蛋卜和造鼓仪式、宗族祭祖和归魂仪式及立耶规、椎猪和送鼓仪式等巫术性质浓厚的重要仪式和若干次要仪式组成。通过鼓藏节的举办,"登麦"苗人建立了临时性、宗族性的仪式领导组织,表达了对祖先的群体性哀思,实现了宗族内部的礼物流动,宣泄了生活中被压抑的情绪。同时,这一鼓藏节也展示了苗族保存完好、形式各异的祭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山 苗族 鼓藏节 宗族祭祖
下载PDF
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交通线路复原研究——以悬泉汉简Ⅴ1611③:39A、B为基础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海洋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
以悬泉汉简Ⅴ1611(3):39A、B记载为基础,建立了西汉晚期长安通姑臧南道的时空框架。利用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调查和谷歌地球模拟测量等方法和手段,复原了长安通姑臧南道主干道走向,即由长安城北墙中门厨... 以悬泉汉简Ⅴ1611(3):39A、B记载为基础,建立了西汉晚期长安通姑臧南道的时空框架。利用出土文献、传世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调查和谷歌地球模拟测量等方法和手段,复原了长安通姑臧南道主干道走向,即由长安城北墙中门厨城门出发,过中渭桥至渭城驿,沿渭河北岸西行,经扶风厩、细柳观、槐里、斄县、郿县、郁夷至虢县,折西北行,经千河流域的蕲年宫、雍县、隃麋县、汧县至大震关,过陇山西行,经陇关、凉州刺史治、略阳、奉捷、成纪、平襄、兰干、勇士、榆中至石城津或郑伯津,北渡黄河,经枝阳、令居至允街,翻越今乌鞘岭,西北经苍松、鸾鸟、小张掖至武威,全程实际地面距离988.8千米,合二千三百七十八汉里,与Ⅴ1611(3):39A、B记载的里程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晚期 长安通姑臧南道 线路 汉简 高精度复原
下载PDF
自我想象与他者表达——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来看西江鼓藏头“苗王”文化符号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宁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7-42,共6页
近年来,"苗王"一词在西江苗寨出现的频率较为频繁,几乎成为了西江苗族"鼓藏头"的代名词。从西江苗族的文化传统根基来看,"苗王"并不存在于其文化传统体系中,也就是说这是后来的文化建构实践结果。关于&qu... 近年来,"苗王"一词在西江苗寨出现的频率较为频繁,几乎成为了西江苗族"鼓藏头"的代名词。从西江苗族的文化传统根基来看,"苗王"并不存在于其文化传统体系中,也就是说这是后来的文化建构实践结果。关于"苗王",是在旅游场域中由多重逻辑力量的推动建构起来的关于西江苗族"鼓藏头"的一个身份符号。从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视角出发来看,"苗王"符号的建构具有其特定的建构资本逻辑。研究发现,依照西江苗族的文化传统根基论,"苗王"符号的建构行为难免成为建构者的"自我想象",作为西江苗族文化主体的"他者表达"与建构群体的建构事实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王” 鼓藏头 旅游场域 布迪厄实践理论 西江苗寨
下载PDF
贵州榕江高排村苗族“鼓藏节”文化内涵分析
13
作者 吴再林 程太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7,共4页
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 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程和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藏节 文化内涵 苗族
下载PDF
李益籍贯新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叔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6-39,49,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李益是陇西姑臧人,详考其家世发现,李益不是姑臧人,而是祖籍陇西,本支世居郑州,陇西当为籍,郑州为“占籍”。
关键词 李益 唐代 诗人 李揆 姑臧 籍贯 陇西
下载PDF
苗族“鼓藏节”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保护路径——以贵州省榕江县高排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龙源 《河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7-62,共6页
"鼓藏节"是贵州黔东南苗族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有机组合。"鼓藏节"不仅作为一种既具有神圣性,又具有娱乐性功能的节日文化存在于苗族社区社会,而且它... "鼓藏节"是贵州黔东南苗族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有机组合。"鼓藏节"不仅作为一种既具有神圣性,又具有娱乐性功能的节日文化存在于苗族社区社会,而且它还是当地苗族族群认同和群落认同的重要判据。长期以来,"鼓藏节"对于苗族社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现代化强势布控的今天,深入挖掘和研究苗族"鼓藏节"的文化内涵及功能,对于建构苗族和谐社区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鼓藏节” 文化内涵 族群认同 传承保护路径
下载PDF
雷山苗族鼓藏节语言禁忌研究
16
作者 范威 《科教文汇》 2015年第18期158-159,共2页
雷山苗族鼓藏节是该地区最大型也是最独特的祭祖仪式,在仪式过程中鼓藏节特有的语言禁忌值得关注,本文就鼓藏节的语言禁忌内容、形成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 鼓藏节 语言禁忌 雷山苗族
下载PDF
苗族牯藏节中的新媒体与族群认同
17
作者 石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7-63,共7页
牯藏节是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本文通过对牯藏节中新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游客与本地村民的互动,来分析新媒体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创造了另外一个族群地景(ethnoscapes),并使得族群认同的边界被更有力地刻画出来。
关键词 苗族 牯藏节 新媒体 族群认同
下载PDF
丝路重镇姑臧城的历史演变
18
作者 邵晓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10,共6页
姑臧不仅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自汉以来丝绸之路河西段最为著名的都市之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李轨大凉的国都曾在此立国。关于姑臧城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颇丰,但尚存争议... 姑臧不仅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自汉以来丝绸之路河西段最为著名的都市之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李轨大凉的国都曾在此立国。关于姑臧城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颇丰,但尚存争议,且大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指向姑臧城地理位置的考释,鲜有学者涉及姑臧城的政区沿革、变迁的指向因素。本文拟就姑臧城的地理位置,建制沿革及其历史变迁的指向因素做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臧 地理位置 历史演变
下载PDF
李益生平及诗歌研究辨正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佘正松 王胜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53,共11页
本文纠正了前人和今人对李益生平及诗歌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论述 ,认为 :李益非“陇西姑臧人” ,非“大历十才子”成员。所谓李益“征人歌”、“早行篇”实乃“征人歌且行”篇之误 ,“五原饮马泉”非“九原饮马泉”。此外 ,还考辨了《夜上... 本文纠正了前人和今人对李益生平及诗歌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论述 ,认为 :李益非“陇西姑臧人” ,非“大历十才子”成员。所谓李益“征人歌”、“早行篇”实乃“征人歌且行”篇之误 ,“五原饮马泉”非“九原饮马泉”。此外 ,还考辨了《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七首误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李益 陇西姑臧 籍贯 历史考证
原文传递
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20
作者 谭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综观苗族整体文化研究,鼓藏节仪式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研究成果颇丰,然而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却极其匮乏,亟待发展。本文主要是对1840年以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研究成果的学术总结,笔者通过对所获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 综观苗族整体文化研究,鼓藏节仪式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研究成果颇丰,然而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却极其匮乏,亟待发展。本文主要是对1840年以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研究成果的学术总结,笔者通过对所获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将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研究历程分为萌芽期(1840年之前)、初建期(1840—1949年)、发展期(1950—1999年)、拓展期(2000—2016年)四个阶段,分别从学术背景、学理渊源、学术内容、学术价值等方面对百余年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鼓藏节 仪式音乐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