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amilies in Which Children and Both Parents Are Diagnosed with Malignant Tumors: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3
1
作者 Ju Liu Zhijian Xu +2 位作者 Xiaofeng Bi Ping Sun Jiaqin Hu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Chinese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and at least one child are diagnosed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ancer screening or early detection in people whose both parents ...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Chinese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and at least one child are diagnosed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ancer screening or early detection in people whose both parents are diagnosed with cancer.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all clients to the center of canc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Cance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February 2018 were screened to select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and at least one child were diagnosed with malignant diseases.The cancer profiles of fathers,mothers,sons and daughters,their age distribution at diagnosis,and similarity of cancers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were analyzed.The proportions of each cancer in males and females of the cohort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Registry of China(NCCRC)in 2013.Results Totally 13S famil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records of 33200 clients.Proportion of lung cancer in fathers(40/135,29.6%)and in mothers(38/135,28.1%)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data(23.9%in males and 14.9%in females,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breast cancer in daughters(35/109,32.1%)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thers(14/135,10.4%)and the national data(17.1%),In 71 father-son pairs of cancer,46.5%(33/71)were of the same systematic disease,and 16.9%(12/71)were of the same cancer.These two indexes were 31.2%(n=34)and 10.1%(n=l 1),respectively in the 109 father-daughter pairs of cancer,36.6%(n=26)and 8.5%(n=6)respectively in the 71 mother-son pairs of cancer,and 31.2%(n=34)and 20.2%(n=20)respectively in the 109 mother-daughter pairs of cancer.Sons we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cancers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system as father s cancer than daughters(χ^(2)=4.299,P<0.05),and daughters we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the same cancer as their mother's cancer than sons(χ^(2)=4.506,P<0.05).The age(mean±standard deviation)of the daughters(52.4±12.7)and the sons(59.4±10.9)at diagnosis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e fathers(65.5±12.2)and the mothers(65.7±12.5)(all P<0.001)・Conclusions For people whose both parents are diagnosed as cancer,screening or early detection examinations should cover a full range of cancers rather than the cancers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have suffered,or cancers stemmed from the same system as their parents cancers.We suggest screening or early detection program for these special population start earlier than that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with emphasis on cancers derived from digestive system for males and women-specific cancers,i.e.,breast cancer,ovarian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uterine cancer for fe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y history PARENTS DAUGHTER SON early detection malignant tumor
下载PDF
Clinically detected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re on the rise: Epidemiological changes in Germany 被引量:16
2
作者 Hans Scherübl Brigitte Streller +8 位作者 Roland Stabenow Hermann Herbst Michael Hopfner Christoph Schwertner Joachim Steinberg Jan Eick Wanda Ring Krishna Tiwari Soren M Zapp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7期9012-9019,共8页
AIM: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 changes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in Germany,we analyzed two time periods 1976-1988 and1998-2006.METHODS:We evaluated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GEP-NET from t... AIM: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 changes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in Germany,we analyzed two time periods 1976-1988 and1998-2006.METHODS:We evaluated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GEP-NET from the former East German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DDR Krebsregister,1976-1988)and its successor,the Joint Cancer Registry(GKR,1998-2006),which was founded after German reunification.Due to a particularly substantial database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from the federal states of Mecklenburg-Western Pomerania,Saxony,Brandenburg and Thuringia,covering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0.8 million people,were analyzed.Survival probabiliti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life table analysis.In addition,GEP-NET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one or more second(non-GEP-NET)primary malignancies.RESULTS:A total of 2821 GEP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two registries.The overall incide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1976 and2006 from 0.31(per 100.000 inhabitants per year)to2.27 for men and from 0.57 to 2.38 for women.In the later period studied(2004-2006),the small intestine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Neuroendocrine(NE)neoplasm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showed the largest absolute increase in incidence,while rectal NE neoplasms exhibited the greatest relative increase.Only the incidence of appendiceal NET in women showed little change between 1976 and 2006.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varied for sex,tumor site and the two periods studied bu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Interestingly,about 20%of the GEP-NET patients developed one or more second malignancies.Their most common location wa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GEP-NET patients without second malignancies fared better than those with one or more of them.CONCLUSION:The number of detected GEP-NET increased about 5-fold in Germany between 1976 and2006.At the same time,their anatomic distribution changed,and the survival of GEP-NET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Second malignancies are common and influence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GEP-NET patients.Thus,GEP-NET warrant our attention as well as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ir tumori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ENDOCRINE Tumor Epidemiology GASTRINOMA INSULINOMA Endoscopy German history REUNIFICATION Second malignancy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个人史分类编码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3
作者 隗和澎 隗和红 +1 位作者 鲁杨 季新强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某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个人史编码存在的问题,分析编码错误原因,为编码员更好地掌握恶性肿瘤个人史编码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某肿瘤专科医院2020年1月1日一2021年12月31日具有疾病诊断编码Z85的病案,依据ICD-10分类...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某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个人史编码存在的问题,分析编码错误原因,为编码员更好地掌握恶性肿瘤个人史编码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某肿瘤专科医院2020年1月1日一2021年12月31日具有疾病诊断编码Z85的病案,依据ICD-10分类原则逐一核查,统计编码Z85使用错误的情况。结果具有编码Z85的病案共1632份,其中Z85编码使用错误共计160例,错误率为9.80%;160例错误病历中,Z85编码亚目出现错误66例,占错误病历总数的41.25%;Z85使用情况错误94例,占错误病历总数的58.75%。编码错误的原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史肿瘤部位归类错误(26.25%)、编码员滥用残余类目Z85.9(15.00%)、肿瘤处于现患状态、观察期(38.75%)、临床医师填写不规范导致编码错误(20.00%)。结论恶性肿瘤史分类复杂,使用情况复杂,编码员要避免使用残余类目,熟练掌握Z85的使用情况,多与临床医师沟通,准确进行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个人史 国际疾病分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后嚼口香糖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光葵 路启芳 +1 位作者 佘远萍 蒋妮娜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提高术后护理水平。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4例,均接受全面分期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5...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提高术后护理水平。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4例,均接受全面分期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咀嚼口香糖法进行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蠕动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46±3.08)h、(37.62±3.77)h、(39.20±4.15)h、(2.82±0.16)d和(11.29±0.69)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分别为(84.93±5.98)分和(96.82±7.1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后嚼口香糖对能够显著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具有一定的护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全面分期术 口香糖 肠功能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卫红 张少群 刘付奔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妇科二区住院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的1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妇科二区住院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的1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妇科 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 化疗
下载PDF
中国内陆地区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雷星 金犇 +1 位作者 杨薇粒 单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和关联强度,为构建中国内陆地区胃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检索2000-2015年国内有关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资料,采用meta... 目的研究我国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和关联强度,为构建中国内陆地区胃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检索2000-2015年国内有关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资料,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CI。结果综合18篇文献结果,得出胃癌家族史与胃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3.25(95%CI:2.48-4.27),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1.37(95%CI:1.18-1.59)。结论恶性肿瘤家族史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其中胃癌家族史高于整体肿瘤的风险,对于有胃癌家族史人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家族史 胃癌 发病风险 META分析
下载PDF
行为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素莲 李雪华 李少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A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行为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行为组在手术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行为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行为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行为组在手术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行为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测定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F)。结果:行为组SCL-90评定总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行为护理可明显地消除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护理 妇科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PICC置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艺文 李青青 葛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0期151-153,共3页
目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资料46例开展PICC置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接受BD留置针穿刺妇科恶性肿瘤化... 目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资料46例开展PICC置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接受BD留置针穿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总结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留置时间(86.6±8.7)天,创面疼痛评分(1.3±0.4)分,对照组留置时间(47.5±7.5)天,创面疼痛评分(3.4±0.5)分,两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留置时间、创面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93.5%高于对照组7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其提供PICC置管,能够对患者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妇科 化疗 PICC置管 应用方法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春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3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I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宫颈癌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内膜癌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 目的观察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I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宫颈癌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内膜癌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内膜癌均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取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11.0±1.0)个月,不存在穿刺口和切口以及外阴肿瘤转移情况。结论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腹腔镜淋巴结切除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良珍 吴志全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卵巢癌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3例。结果:全组随访3~4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超声和CT检查6例肝内未再发现肿瘤、1例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肝切除 女性生殖器肿瘤 栓塞治疗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维凤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结果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萍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间入住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间入住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治疗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治疗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栓塞;对照组患者共有1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出现肺部栓塞,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同时治疗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颜根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同期收治的42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比较分析2组直系亲属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直系亲属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同期收治的42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比较分析2组直系亲属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直系亲属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1%(67/303),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直系亲属恶性肿瘤发病率为4.9%(2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恶性肿瘤家族史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家族史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立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索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总不良反... 目的探索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健康教育 应用 效果 护理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勤勇 秦俭 +4 位作者 黄羿航 黄宝芹 陈小贤 周小燕 陆合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无恶性肿瘤史患者胸膜孤立性病变(P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9例无恶性肿瘤史患者PSL的资料,分析病理和影像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此类病灶定性诊断的可能。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9例PSL中转移性病变10例,非转... 目的探讨无恶性肿瘤史患者胸膜孤立性病变(P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9例无恶性肿瘤史患者PSL的资料,分析病理和影像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此类病灶定性诊断的可能。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9例PSL中转移性病变10例,非转移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66例。不同病理类型PSL与病灶大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余影像特征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性病变、非转移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三组不同类型PSL与病灶的形态特征、边缘是否清晰、是否伴有胸水、冰冻症、病灶内部是否坏死及大小等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L的形态特征、边缘是否清晰、是否伴有胸水、冰冻症、病灶内部是否坏死及大小等影像特征,可以作为PSL定性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恶性肿瘤史 计算机成像 胸膜孤立性病变
下载PDF
妇科肿瘤161例围手术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婉婷 王宝彦 方芸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61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VTE预防措施、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61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VTE预防措施、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1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接受机械联合药物预防的患者有32例(19.9%),接受机械预防的患者有129例(80.1%)。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妇产科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而合并恶性肿瘤者尤甚。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分级,采取措施预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评估患者风险、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仍待权威"指南"提供统一方案,以便参照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手术期 综合预防
下载PDF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鹏 蔡钦波 +1 位作者 李广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讨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5年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0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一级亲属无恶性肿瘤家族史者954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目的探讨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5年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0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一级亲属无恶性肿瘤家族史者954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11例,包括有胃癌家族史者53例,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且无胃癌家族史者58例。采用双侧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胃癌患者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胃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和肿瘤长径显著低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P<0.05)。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呈现高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的趋势。其中,有胃癌家族史患者的OS和PFS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且无胃癌家族史的患者,OS和PFS均显著高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分期和N分期后,胃癌家族史和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与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死亡风险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有、无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的胃癌患者之间存在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且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但其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恶性肿瘤家族史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广东省居民职业体检中恶性肿瘤重点筛查人群环境暴露风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崇 何兴祥 +2 位作者 肖平 蔡凯航 张敏 《广州医药》 2019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居民肿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评价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7月—9月间对2018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广州、肇庆、梅州、汕头进行职业体检的广东省内居民进行肿瘤发病相关症状和职业暴... 目的分析广东省居民肿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评价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7月—9月间对2018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广州、肇庆、梅州、汕头进行职业体检的广东省内居民进行肿瘤发病相关症状和职业暴露的面访式调查。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自我报告职业暴露程度和肿瘤重点筛查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共调查5861名职业人群,其中男占85.8%;女占14.2%;职业环境暴露种类(程度)(OR=1.374,P<0.001)、工作压力(OR=2.268,P<0.001)、是否饮食规律、年龄及恶性肿瘤家族史均与肿瘤重点筛查人群相关。结论肿瘤重点筛查人群分类重要的依据是环境暴露种类数、工作压力及肿瘤家族史,应限制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期遭受3种以上的职业环境暴露,关注肿瘤家族史及高工作压力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 恶性肿瘤 肿瘤家族史 体检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沛仪 黄咏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18年1—9月于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4—12月于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18年1—9月于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4—12月于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非同期对照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肢肿胀与DVT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术前、术后2d)D-二聚体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下肢肿胀与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dD-二聚体数值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2dD-二聚体数值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给予集束化护理可明显缩短卧床与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明显抑制D-二聚体数值升高,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妇科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组,分为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以及良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 h、24 h、3 d、7 d采血检测...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组,分为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以及良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 h、24 h、3 d、7 d采血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P选择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等。观察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组术前凝血系统分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 h和24 h vWF、GMP-140、TAT均明显升高,术后3 d各指标逐渐下降。在术前及术后1 h、24 h、3 d恶性肿瘤组各指标与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高凝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到术后7 d会逐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