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H反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金荣疆 朱天民 +3 位作者 罗荣 郑重 杨红 冯媛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H反射潜伏期以及H反射恢复曲线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H反射潜伏期以及H反射恢复曲线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最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最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阳陵泉 h波潜伏期 h反射恢复曲线 脑梗死 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