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通络止痛方对小鼠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影响
1
作者 周士杰 李沐哲 +7 位作者 员浬 张天驰 牛园园 朱弈桦 周勤峰 郭杨 马勇 王礼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背景:骨骼依赖血管与骨细胞之间的密切连接来维持完整性,骨骼处在生理低氧环境中,因此在低氧环境下研究血管生成与骨生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在低氧环境下温肾通络止痛方对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影响及... 背景:骨骼依赖血管与骨细胞之间的密切连接来维持完整性,骨骼处在生理低氧环境中,因此在低氧环境下研究血管生成与骨生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在低氧环境下温肾通络止痛方对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运用酶消化法及流式分选技术,分选小鼠H型血管特异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以及缺氧培养工作站建立两种细胞低氧共培养体系,使用50,100μg/m L质量浓度温肾通络止痛方冻干粉进行干预;通过划痕迁移实验与管形成实验评估共培养体系内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成血管功能;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评估共培养体系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使用Western Blotting与q-PCR检测共培养体系内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PDGF/PI3K/AKT信号轴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划痕迁移率及新生血管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增强(P<0.05);PDGF/PI3K/AKT信号轴相关分子的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5);(2)与低氧组相比,经不同质量浓度温肾通络止痛方干预后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划痕迁移率及新生血管长度进一步提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更强(P<0.05),PDGF/PI3K/AKT信号轴相关分子的蛋白、mRNA表达也进一步升高(P<0.05)。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H型血管生成及骨生成可能与PDGF/PI3K/AKT信号轴有关,而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激活PDGF/PI3K/AKT信号轴促进“H型血管生成-骨生成”作用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通络止痛方 h型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髓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血管生成 生成
下载PDF
内皮细胞Piezo1调控H型血管生成在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中的意义
2
作者 张华 何琪 +14 位作者 杨均政 陈柏豪 陈楚仪 池伟进 潘兆丰 肖嘉聪 黎淼 黎少聪 林跃玮 王璠琛 王薪添 曾嘉旭 王海彬 孟凯 陈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79,共5页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缺失Piezo1不仅能影响骨重塑导致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而且能引起H型血管的减少;H型血管调控的成骨-成血管偶联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Piezo1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分子层面...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缺失Piezo1不仅能影响骨重塑导致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而且能引起H型血管的减少;H型血管调控的成骨-成血管偶联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Piezo1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分子层面的新思路和新视角。笔者主要对Piezo1蛋白介导的H型血管生成的机制作一综述,总结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及内皮细胞Piezo1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见解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Piezo1 质疏松症 h血管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lpha-2-巨球蛋白反义RNA 1靶向微小RNA-106b-5p调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3
作者 李薇 王丽 +2 位作者 汪志华 刘庆春 韩荣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7,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pha-2-巨球蛋白反义RNA 1(A2M-AS1)靶向微小RNA(miR)-106b-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ox-LDL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设为ox-LDL组,正常培养细胞为对照(...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pha-2-巨球蛋白反义RNA 1(A2M-AS1)靶向微小RNA(miR)-106b-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ox-LDL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设为ox-LDL组,正常培养细胞为对照(Ctrl)组;A2M-AS1过表达(pcDNA-A2M-AS1组)、空载体(pcDNA组)、miR-106b-5p抑制剂(anti-miR-106b-5p组)、阴性对照(anti-miR-NC组)、pcDNA-A2M-AS1与对照mimic NC(miR-NC组)、pcDNA-A2M-AS1与miR-106b-5p模拟物(miR-106b-5p mimics组)转染细胞后加ox-LDL处理,n=9;Real-time PCR检测A2M-AS1与miR-106b-5p表达;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A2M-AS1与miR-106b-5p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trl组比较,ox-LDL组A2M-AS1表达水平、SOD和CAT活性、Bcl-2蛋白水平降低,miR-106b-5p表达水平、MDA水平、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A2M-AS1或干扰miR-106b-5p降低ox-LDL诱导细胞后MDA水平、凋亡率与Bax蛋白水平,升高SOD、CAT活性和Bcl-2蛋白水平(P<0.05);A2M-AS1靶向miR-106b-5p;上调miR-106b-5p逆转过表达lncRNA A2M-AS1对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A2M-AS1通过靶向miR-106b-5p减轻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Alpha-2-巨球蛋白反义RNA 1 微小RNA-106b-5p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应激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流式细胞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秦宇星 任前贵 +4 位作者 李子龙 全嘉星 沈佩锋 孙韬 王浩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1,共7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分析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基于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从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前景。方法:以“股骨头坏死;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循环障碍;骨组织工程技术;microRNAs”为中文关键词,以“Necrosis of femoral head;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icrocirculation disorder;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icroRNAs”为英文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得到220篇相关文献,并通过对题目、摘要和部分文献内容的阅读,排除了时效性不强、结论模糊、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6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生成受损、细胞凋亡异常、血栓形成和脂肪栓塞均参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发展。②中药、骨组织工程技术、基于转染、MicroRNAs等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血管栓塞来预防和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③微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共移植物和支架与培养细胞之间的最佳比例需要进一步研究。④对于基因转染来说,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此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较少,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微血管内皮细胞 微循环障碍 组织工程技术 MIRNA 综述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其相关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 赵兴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54-859,共6页
H型高血压患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人群。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内皮细胞损伤是各种疾病发展的基础。故本篇综述针对同型半胱氨酸在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分别从Hcy干扰一氧化氮(NO)形成;Hcy... H型高血压患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人群。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内皮细胞损伤是各种疾病发展的基础。故本篇综述针对同型半胱氨酸在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分别从Hcy干扰一氧化氮(NO)形成;Hcy解除硫化氢(H2S)信号传导通路;Hcy增加活性氧(ROS)浓度,诱导氧化应激;Hcy可能被间接合并到蛋白质中,诱导血管损伤;Hcy介导DNA低甲基化等方面论述。同时介绍了内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更好地认识H型高血压以及以内皮细胞损伤作为靶点去治疗H型高血压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高血压 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损伤
下载PDF
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雁 徐丽群 +8 位作者 张丽君 唐浩 李萌 孙权 薛桐 胡泽兵 曹新生 石菲 张舒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究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失重性骨质丢失的防治寻求干预靶点。方法利用2D回转器对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模拟失重处理,采用低温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对... 目的探究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失重性骨质丢失的防治寻求干预靶点。方法利用2D回转器对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模拟失重处理,采用低温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及摄取实验;向MC3T3-E1细胞中转染mimic-223-3p、inhibitor-223-3p及相应的阴性对照进行功能验证;向外泌体中电转mimic-223-3p、inhibitor-223-3p及相应的阴性对照后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采用qRT-PCR检测miR-223-3p及碱性磷酸酶(ALP)、Runx2、Ocn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unx2、Ocn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ALP活性检测和ALP染色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后,可被成骨细胞摄入并导致细胞中miR-223-3p表达升高(P<0.05);MC3T3-E1细胞分别转染mimic-223-3p、inhibitor-223-3p后,过表达miR-223-3p能够显著抑制成骨细胞分化(P<0.05,P<0.01),抑制miR-223-3p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化(P<0.05,P<0.01);Con Exos电转mimic-223-3p后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可显著抑制成骨细胞分化(P<0.05,P<0.01);Clino Exos电转inhibitor-223-3p后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可显著缓解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源外泌体对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P<0.05,P<0.01)。结论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增加成骨细胞中miR-223-3p表达,进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提示miR-223-3p可以作为潜在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3-3p 外泌体 模拟失重 分化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
下载PDF
Ⅰ型Na^+/H^+交换器在LPS引起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志斌 李志超 +2 位作者 闫志强 彭利静 张齐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索Ⅰ型Na+/H+交换器(NHE1)在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MVECs。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试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BECEF-AM荧光探针染色细胞,... 目的探索Ⅰ型Na+/H+交换器(NHE1)在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PMVECs。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试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BECEF-AM荧光探针染色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酸碱度,检测NHE1的活性;PT-PCR技术检测NHE1的mRNA表达。结果LPS不仅使细胞活力降低35%(P<0.05),使上清液中LDH和MDA分别升高3倍和2.5倍(P<0.05),而且使NHE1的活性增强,mRNA表达增多(P<0.05)。但是NHE1的抑制剂———环己阿米洛利(HMA)能显著抑制LPS引起的这些变化(P<0.05)。结论NHE1的活性增强和表达增多是LPS引起大鼠PMVECs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交换器 脂多糖 微血管内皮细胞 环己阿米洛利
下载PDF
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最佳增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珮瑶 梁亭 +5 位作者 罗强 王少华 李军 徐明举 张瑞华 徐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08-1714,共7页
试验旨在确定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SIV)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PMVEC解冻、复苏、培养,取长成单层的PMVEC,在不同浓度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0.1、0.2、0.3、0.4、0.6、0.8、1.0μg/mL)、不同H9N2亚型SIV(A... 试验旨在确定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SIV)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PMVEC解冻、复苏、培养,取长成单层的PMVEC,在不同浓度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0.1、0.2、0.3、0.4、0.6、0.8、1.0μg/mL)、不同H9N2亚型SIV(A/swine/HeBei/012/2008/(H9N2)接种剂量(1∶10、1∶100、1∶1 000、1∶10 000、1∶100 000、1∶1 000 000和1∶10 000 000)及不同病毒吸附时间(0.5、1.0、2.0和3.0h)条件下观察PMVEC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9N2亚型SIV的HA滴度。在未加病毒的情况下,低于0.6μg/mL的TPCK-胰蛋白酶对PMVEC的生长未造成任何影响,但随着TPCK-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PMVEC开始出现肿胀、变圆,甚至脱落;采用含有0.6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将H9N2亚型SIV稀释为不同的浓度感染PMVEC,在0.3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10-2病毒稀释倍数感染条件下48和72h HA滴度分别为4.6log2和6.4log2;病毒吸附时间为2h且中间震荡20s的条件下H9N2HA滴度最佳。结果表明,当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浓度为0.3μg/mL、病毒接种浓度为10-2、吸附时间为2h且中间震荡20s时,H9N2亚型SIV在PMVEC中增殖最佳,达到6.8lo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 猪流感病毒(SIV) 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 增殖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损伤与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玉霞 马莉 +2 位作者 苏玉虹 马欣 郭娜娜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与炎症反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确诊的98例H型高血压患者(H型组)、患有高血压但Hcy水平正常的患者100例(高血压组,血Hcy≤15.0μmol...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与炎症反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确诊的98例H型高血压患者(H型组)、患有高血压但Hcy水平正常的患者100例(高血压组,血Hcy≤15.0μmol/L)、健康体检中血压正常的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功能指标,并分析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与IMT、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型组患者的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的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L-6、TNF-α、sICAM-1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IL-6、TNF-α-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H型组的血清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MT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高血压组的IM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均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IMT与TG、TC、IL-6、TNF-α、sICAM-1呈正相关,与HDL-C、IL-10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RHI与IL-6、TNF-α、sICAM-1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FMD与TNF-α、sICAM-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NMD与TNF-α、sICAM-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与IL-6、TNF-α、sICAM-1呈正相关(P<0.05),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受损与患者血脂异常、炎症反应增强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高血压 炎症 内皮细胞功能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下载PDF
H型血管在骨发育及骨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南 余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1-757,共7页
骨髓中的H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和CD31的高表达。H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提供适宜... 骨髓中的H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和CD31的高表达。H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新生骨的形成。由于H型血管与成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骨折愈合、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坏死以及肿瘤骨转移等骨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有H型血管的参与,而针对H型血管的治疗可以改善上述疾病的进程。本文对H型血管与其耦联的成骨活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H型血管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为从血管的角度理解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血管 发育 疾病 细胞 VEGF PDGF-BB
下载PDF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位庚 刘红利 +4 位作者 李红蓉 马柳一 尹玉洁 姚兵 贾振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方法:采用植块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CD31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辨别、鉴...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方法:采用植块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CD31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辨别、鉴定。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组、通心络低浓度组、通心络中浓度组、通心络高浓度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74.61±2.88)%vs(100.00±2.07)%],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升高[(4.10±0.18)nmol/ml vs(1.92±0.10)nmol/ml],SOD活性降低[(7.55±0.71)U/ml vs(20.77±0.68)U/ml],细胞内ROS水平升高[(38.17±10.28)%vs(19.83±2.97)%],ET-1 m RNA表达上调,e NOS蛋白表达下调;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相比,通心络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通心络能够改善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损伤,并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半胱氨酸 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文英 赵卫 +4 位作者 彭亮 余晶仪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EV71毒株感染HBMECs,并... 目的 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EV71毒株感染HBMECs,并设置阴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EV71能否感染HBMECs,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EV71能否诱导HBMECs微丝骨架的重排.结果 EV71感染后能诱导HBMECs的细胞病变,细胞内可见EV71抗原红色荧光表达及直径为20~30 nm的EV71颗粒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证实EV71能在HBMECs内复制,不同时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感染EV71后失去正常形态,变得极不规则,胞内微丝排列紊乱,极性消失,微丝聚集在细胞边缘.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明EV71可以感染HBMECs并复制,并且可以诱导部分HBMECs的骨架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血脑屏障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被引量:14
13
作者 潘垚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lar endo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of bone,GCT)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探讨VEGF和MVD与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Jeffe...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lar endo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of bone,GCT)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探讨VEGF和MVD与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Jeffe分级)及肿瘤预后等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 System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并将上述资料与Jeffe分级和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CT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MVD显著相关(P<0.001)。GCT术后复发、转移等不良预后与较高的VEGF阳性表达率(P=0.015)和MVD(P=0.015)显著相关。结论 VEGF阳性表达的GCT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和高MVD预示GCT预后不良,其可能作为评价GCT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D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GCT 细胞 阳性表达 微血管密度 二步法 分级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永辉 位庚 +1 位作者 贾振华 常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435-4437,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cy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Hcy组、TXL-L组、TXL-M组、TXL-H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线...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cy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Hcy组、TXL-L组、TXL-M组、TXL-H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线粒体活性和MMP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TXL各浓度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结论 TXL能够改善Hcy诱导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半胱氨酸 线粒体 活性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林通 徐晓 +2 位作者 王佳 马国斌 兰俊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4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观察组)47例。测定两组血管循环内皮细胞(CEC)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4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观察组)47例。测定两组血管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率(FMD)及平均动脉压(MAP)。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EC、ET-1、MAP及FMD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微血管病变指标与内皮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EC、ET-1及MAP均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24周后,患者CEC、ET-1及MAP水平下降,FMD水平上升(P均<0.05)。CEC、ET-1与F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3、-0.486,P均<0.05),与MA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7、0.516,P均<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血压升高与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二者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1 血流介导性舒张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偶联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成永霞 刘贵波 +4 位作者 颜彬 冯玉宽 郭素芬 王宏伟 杨向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在eNOS脱偶联中的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100 mg/L)与LY33531(PKC抑制剂)和DPI(NADPH抑制剂)分别作用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HPL... 目的观察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在eNOS脱偶联中的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100 mg/L)与LY33531(PKC抑制剂)和DPI(NADPH抑制剂)分别作用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HPLC法检测BH4,试剂盒检测NO和O2-生成,免疫组化检测eNOS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随着LY33531和DPI浓度(5、10和20μmol/L)的增加,eNOS脱偶联状态减轻:NO生成逐渐增加(90.7±0.3~122.6±0.3,160.6±0.6,P<0.05),而O2-生成逐渐减少(P<0.05),eNOS表达逐渐减少(126.1±3.5~112.6±1.7,114.4±1.8,P<0.05),而BH4含量逐渐增加(P<0.05)。同时,ROS表达和P47phox表达减少(P<0.05)。结论 NADPH氧化应激途径可能参与AGEs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偶联的发生。而AGEs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NADPH氧化应激的发生是依赖PKC激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PKC NADPh LY33531 DPI
下载PDF
体外震波对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伟 高福强 +3 位作者 李配瑶 孙伟 李子荣 时令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5504-5510,共7页
背景:体外震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外源性物理作用信号,通过刺激、激活内皮细胞上机械力学信号感受器,激活细胞内特殊信号传导系统,调控内皮细胞基因表达,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目的:观察不同能流密度及作用次数体外震波对股骨头... 背景:体外震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外源性物理作用信号,通过刺激、激活内皮细胞上机械力学信号感受器,激活细胞内特殊信号传导系统,调控内皮细胞基因表达,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目的:观察不同能流密度及作用次数体外震波对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能力、迁移能力及抗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关节置换患者股骨头获取股骨头骨松质,分离、培养、传代培养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D31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荧光鉴定。根据体外震波不同能流密度(低0.03 m J/mm2,高0.11 mJ/mm2)及不同作用次数(400次,800次)对细胞进行分组。通过细胞3D培养实验观察内皮细胞成血管能力,划痕实验观察内皮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从股骨头松质骨中分离、培养出的细胞均能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D31,表明这些细胞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阳性率接近100%;(2)体外震波作用于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提高其体外成血管能力及迁移能力,低能流密度组促进成血管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优于高能流密度组,高能流密度组内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促成血管能力下降;(3)对于激素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4)结果说明,体外震波对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与作用能流密度及作用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技术 微血管 内皮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震波 微血管内皮细胞 成管实验 划痕实验 流式细胞凋亡实验
下载PDF
缺氧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剑文 张更 +1 位作者 王玮 康仲涵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 typeplas minogenactivator ,TP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新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缺氧条件下培养 ,常规培养作为空白对照 ,每组各取 8例 ,... 目的 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 typeplas minogenactivator ,TP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新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缺氧条件下培养 ,常规培养作为空白对照 ,每组各取 8例 ,吸取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试TPA活性。结果 原代培养内皮细胞空白对照组、缺氧组分泌TPA活性分别为 (19.4± 1.7)× 10 -2 IU/ml,(2 2 .5± 1.5 )× 10 -2 IU/m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传代培养内皮细胞缺氧组与空白对照组分泌TPA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体外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分泌TPA ;缺氧状态下原代培养内皮细胞产生的TPA活性增高。内皮细胞分泌的TPA可能是脑缺氧缺血致不可逆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微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小鼠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文英 吴显劲 +4 位作者 彭亮 何肖龙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能否诱导HBMECs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观察EV71诱导HBMECs线粒体膜...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能否诱导HBMECs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观察EV71诱导HBMECs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情况;免疫印迹检测DJ-1蛋白在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酶联免疫方法检测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分泌情况。结果 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HBMECs的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感染时间延长,HBMECs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均有所增加,但以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增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HBMECs8 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EV71感染HBMECs 16、24 h,DJ-1表达增强(P<0.05)。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浓度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EV71能诱导HBMECs的凋亡以及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EV71还能诱导HBMECs中DJ-1的表达改变和TNF-α、IL-10、IL-4的分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DJ-1 细胞因子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旭 刘明明 +6 位作者 程明 徐进 王书合 王惠 任雅丽 修瑞娟 王素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0-1524,1530,共6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胰岛素及胰岛微血管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胰岛素及胰岛微血管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及胰岛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小鼠胰岛β细胞数量、β细胞/α细胞数量比、β细胞分泌颗粒数量及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小鼠胰岛微血管数量,CD3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微血管内皮细胞及胰岛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微血管基膜厚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1糖尿病 胰岛微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