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春生 胡小龙 李雪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心率变异性,根据住院期间病人低血压发生情况将病... 目的:探讨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心率变异性,根据住院期间病人低血压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及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发生组病人24 h心率变异性与血压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4 h心率变异性与CHF病人发生低血压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心率变异性对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2例CHF病人,其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57~79(68.17±2.98)岁;病人住院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为14.29%。发生组入院时24 h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低频(LF)、LF/高频(HF)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生组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LF、LF/HF与发生低血压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rMSSD、pNN50、LF/HF是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SDNN、rMSSD、pNN50、LF、LF/HF预测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AUC>0.90,预测价值高。结论:24 h心率变异性是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可预测CHF病人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力衰竭 低血压 24 h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4h心率、脑钠肽、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苟怀宇 陈艳秋 吴哓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心率(24h HR)、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心率(24h HR)、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及伊伐布雷定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抗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伊伐布雷定组加服伊伐布雷定。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测定两组24 h HR、BNP、6MWD。结果治疗7 d后,伊伐布雷定组和对照组BNP水平以及6MWD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7 d后比较,伊伐布雷定组24h HR、BNP水平以及6MWD均明显改善,[(82.54±10.33)次/min vs.(73.45±12.21)次/min]、[(4326±845)pg/m L vs.(3462±786)pg/m L]、[(162.01±57.36)m vs.(198.70±56.3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伊伐布雷定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 HR和BNP水平,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急性失代偿收缩性力衰竭 24h心 脑钠肽 6分钟步行距离
下载PDF
掺硫NaCl晶体中(F2^+)H心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3
作者 林碧洲 许承晃 +1 位作者 邱继展 吴季怀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51-656,共6页
报道了掺硫NaCl晶体(F_2 ̄+)_H心的制备过程以及(F_2 ̄+)_H心的室温避光稳定性。讨论了S2-对F_2 ̄+的稳定作用和(P_2 ̄+)H制备过程中的缺陷化学反应.研究表明.促使F3心热分解成F心和控制好转型... 报道了掺硫NaCl晶体(F_2 ̄+)_H心的制备过程以及(F_2 ̄+)_H心的室温避光稳定性。讨论了S2-对F_2 ̄+的稳定作用和(P_2 ̄+)H制备过程中的缺陷化学反应.研究表明.促使F3心热分解成F心和控制好转型光的辐照剂量是制备高浓度、高纯度(F_2 ̄+)_H心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掺杂 氯化钠晶体 (F2^+)h心 稳定性
原文传递
NaCl:OH^—晶体生长及(F^+2)H心制备
4
作者 王人淑 张贵芬 +1 位作者 陈杏达 钟鹤裕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报道了低非激活损耗NaCl:OH-晶体生长及高浓度(F2+)H心的制备并和法国同种晶体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晶体生长 氯化钠晶体 氢氧根 掺杂 (F^+2)h心
原文传递
24h动态心电图检测6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毛小琼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1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24h动态心电监测的冠心病患者626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时段平均心率、心率变异、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改变情况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老年组房性心律失...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24h动态心电监测的冠心病患者626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时段平均心率、心率变异、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改变情况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老年组房性心律失常341例,占99.13%;室性心律失常279例,占81.82%;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173例,占50.29%;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13例,占32.85%,窦性心律失常50例,占14.53%,其发生率大大高于中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缺血多发生在凌晨,发生缺血时间最长,依时间长短的顺位依次是0:00~6:00、6:00~12:00、12:00~18:00、18:00~24:0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24h动态心电检测是唯一能在日常动中检测心肌是否具有缺血性改变的检查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检测,针对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电检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心宝丸辅以护理干预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24h平均心率与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淑玲 冼献洁 +2 位作者 杨康泉 梁伟清 袁丹 《北方药学》 2020年第9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究心宝丸辅以护理干预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方法:将9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予以心宝丸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对照组予以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24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不... 目的:探究心宝丸辅以护理干预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方法:将9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予以心宝丸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对照组予以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24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予以心宝丸治疗同时,辅以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型律失常 宝丸 24h平均 安全性
下载PDF
NaCl(OH ̄-或O ̄-_2):(F ̄+_2)_H色心激光研究的进展
7
作者 黄妙良 许承晃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文中介绍了近几年来NaCl(OH^-2或O^-2):(F^+2)H色心激光研究的进展,简要说明了它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NaCl(Oh^-2) NaCL(O^-2) (F^+2)h 激光
下载PDF
心脏康复干预对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敏 宋婷婷 冯丽丽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干预对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5例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干预对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5例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H型高血压合并HFPEF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左房容积/体表面积(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小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二尖瓣E峰和A峰流速比值(E/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干预能够降低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左房泵血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康复 h型高血压 射血分数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 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24 h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赵伟 侯晓 +2 位作者 夏营营 王建秋 赵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9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24 h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餐后低血压分为餐后低血压组(PPH组,n=70)和非餐后低血压组(非PPH组,n=51),测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完善24 ...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24 h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餐后低血压分为餐后低血压组(PPH组,n=70)和非餐后低血压组(非PPH组,n=51),测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完善24 h动态心电图获得24 h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SDNN,SDNN Index,rMSSD,PNN50),经彩超测定颈动脉斑块,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计算斑块Crouse斑块积分,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PPH组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明显大于非PPH组(P<0.01)。PPH组24 h平均心率较非PPH组明显增快(P<0.01),PPH组SDNN、SDNN Index、rMSSD明显低于非PPH组(P<0.01)。PPH组Crouse积分、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PPH组(P<0.05)。PPH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较非PPH组明显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4 h平均心率、年龄、高血压病程、SDNN、SDNN Index、Crouse积分是影响餐后低血压的因素。结论24 h平均心率增快、年龄越大、高血压病程长、心率变异性降低、Crouse积分高均与餐后低血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平均 餐后低血压 率变异性 Crouse积分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1万次以上的分析
10
作者 梁苏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24h动态 图室性早搏 PVS 频度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出现长R-R间期的探讨分析
11
作者 王晓梅 李德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以前的教科书及杂志中记载,当心房颤动(AF)时如心电图出现】1.50s的长R-R间期即可诊断为AF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我们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对82例慢性肝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Hoher),检出有】1.5s的长R-R间期56例,占患者总数... 以前的教科书及杂志中记载,当心房颤动(AF)时如心电图出现】1.50s的长R-R间期即可诊断为AF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我们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对82例慢性肝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Hoher),检出有】1.5s的长R-R间期56例,占患者总数的68%,其出现情况各不相同,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电图 长R-R间期 慢性房颤动 探讨分析 24h动态电监测 电解质紊乱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阿-斯综合征 房室结 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刁军 祁春梅 蔡文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36-837,共2页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发展,如何识别高危人群,为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延长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存活率,一直是医生们关注的热点。近年的研究发现,窦性心率震荡检测作为心梗后高危患者预测的一种新的...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发展,如何识别高危人群,为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延长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存活率,一直是医生们关注的热点。近年的研究发现,窦性心率震荡检测作为心梗后高危患者预测的一种新的指标和方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回顾了2007年3-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98例24h动态心电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窦性率震荡 临床意义 检测 24h动态 血管疾病 危险度分层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早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红娟 郭燕 周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8期918-919,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早搏患者20例,口服稳心颗粒9 g,每日2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早搏减少的百分率2、4 h平均心率、空腹血糖和血脂。结果治疗早搏的总有效率为75.0%。治...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早搏患者20例,口服稳心颗粒9 g,每日2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早搏减少的百分率2、4 h平均心率、空腹血糖和血脂。结果治疗早搏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血糖和血脂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早搏有效,不减慢治疗前后的24 h平均心率,对血糖、血脂无不良影响,适合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早搏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过早搏动 窦性动过缓 24h平均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海若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0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n=39)则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比2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n=39)则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24 h心率。结果 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2治疗组治疗后24 h心率是(65.5±2.1)次/min,高于对照组的(51.7±2.4)次/min(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胶囊 缓慢性律失常 24 h心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树森 林继红 徐炳柱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室性律失常 颗粒 临床观察 无器质性脏病 律失常药物 室性早搏 治疗有效率 24h动态电监测 中药制剂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与心律失常
16
作者 史惠强 朱萍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病毒性肝炎(VH)是一种全身性传染病,病变不但累及肝脏,还累及其它脏器,包括心脏。它所致的心律失常,早在50年代Horsters已有描述,并命名为肝-心综合症。 1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类型 VH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各家报导不一,在(41.2~71.4)... 病毒性肝炎(VH)是一种全身性传染病,病变不但累及肝脏,还累及其它脏器,包括心脏。它所致的心律失常,早在50年代Horsters已有描述,并命名为肝-心综合症。 1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类型 VH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各家报导不一,在(41.2~71.4)%之间,平均50%左右。可能与患者年龄、病期、病变严重程度及判定心电图(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失常 病毒性肝炎 膜电位 钾离子 自律性 免疫复合物 全身性传染病 h心 慢性活动性
下载PDF
动态心率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鑫丽 范贵娟 +1 位作者 张琪 徐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心率(24hAHR)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24hAHR...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心率(24hAHR)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24hAHR、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心率(dHR)、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心率(nHR)、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数据。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非早期肾损害组及早期肾损害组。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分析UAC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肾损害组高血压病史、血肌酐、尿素氮、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24hAHR、dHR、nHR均高于非早期肾损害组(均P<0.05)。非早期肾损害组的慢心率患者比例(80.1%)大于早期肾损害组(66.3%),而早期肾损害组的快心率患者比例(33.7%)大于非早期肾损害组(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CR与高血压病史、24hAHR、24hSBP、24hDBP、dSBP、dDBP、dHR、nSBP、nDBP、nHR、血肌酐均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AHR(OR 1.053,95%CI 1.018~1.089,P=0.003)、24hSBP(OR 1.037,95%CI 1.021~1.053,P=0.000)及高血压病史(OR 1.039,95%CI 1.015~1.064,P=0.001)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显著相关,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24hAHR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存在相关性,快心率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24 h动态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下载PDF
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与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英杰 秦地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人群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对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24h动态心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人群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对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24h动态心电监测检查者,其中健康人群组466例,尖端扭转型室速组7例,特发性室颤组10例,通过QT间期自动分析系统对每份动态心电监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QT]=A[RR]+B(A为斜率、B为截距),并对各组中的斜率、截距,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健康受试者的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中,女性人群斜率明显大于男性(0.185±0.036vs.0.161±0.033,P<0.001),其截距明显小于男性(0.229±0.028vs.0.240±0.027,P<0.001)。所有健康受试者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与截距所组成的散点图显示:两者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B=-0.62A+0.34,r=-0.79)。健康受试者、尖端扭转型室速与特发性室颤患者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与截距所组成的散点分布显示,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特发性室颤患者散点图位于健康受试者散点图左上角,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散点图位于健康受试者上方。结论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与截距指标,能够较有效地预测异常心室复极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复极动态变化 24h动态电监测 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初诊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心率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素兰 匡泽民 +4 位作者 葛良清 梁莉 郭宁 余振球 周权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分析初诊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心率分布情况及其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初诊高血压患者456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然后根据患者24 h平均心率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快心率组(24 h... 目的分析初诊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心率分布情况及其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初诊高血压患者456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然后根据患者24 h平均心率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快心率组(24 h心率>75次/min,n=203)和非快心率组(24 h心率≤75次/min,n=253),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压参数等;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心率和肾功能情况;并探讨24 h平均心率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定性关系。结果快心率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29.5(13.3~58.4)比23.0(10.9~36.3)mg/g]、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08.5±27.3)比(101.0±21.8)mL/(min·1.73 m^2)]、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24 h、白昼、夜间平均心率高于非快心率组;快心率组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均高于非快心率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非快心率组(均P<0.05)。随着诊室血压水平升高,24 h心率有上升趋势,ACR也增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很高危组高血压患者ACR明显高于低中危组,eGFR低于低危组(均P<0.05)。24 h平均心率、静息心率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169、0.265,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压分级(B=17.798,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B=-1.766,P<0.01)和24 h平均心率(B=0.564,P<0.01)是影响尿微量白蛋白的因素。结论24 h平均心率与初诊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高血压 24 h平均 早期肾损害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诊治现状研究
20
作者 王恒恒 夏志伟 樊东升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5期415-420,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将住院及随访期间未完善24 h心电监测(Holter)但已...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将住院及随访期间未完善24 h心电监测(Holter)但已完成其他评估并符合ESUS标准者,定义为可疑ESUS(suspected ESUS,sESUS),将完善了包括24 h心电监测等在内全部评估并符合ESUS诊断标准者,定义为"确定ESUS"(definite ESUS,dESUS),以上均划分为ESUS组;其他卒中亚型为非ESU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并随访ESUS组患者二级预防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900例,按照住院资料诊断d ESUS 9例(1.0%),sESUS 95例(10.6%),合计104例(11.6%);非ESUS组796例。ESUS患者活动中起病85例(81.7%)、病情波动58例(55.8%)、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0(0,4.0)分,非ESUS组分别是538例(67.6%),245例(30.8%)和3.0(1.3,5.0)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别为0.010、<0.001、<0.001)。对ESUS组患者急性期及二级预防抗栓药物使用的调查发现,随访d ESUS患者均为抗血小板治疗,其中6例出现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sESUS患者也全部为抗血小板治疗,其中10例出现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结论目前ESUS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非ESUS患者相比,其病情波动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较轻。对该类患者应该加强24 h心电图的监测以助查找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 24 h心电监测 抗栓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