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52
1
作者 孔岩 徐耑 +3 位作者 郝亚南 蔡秀英 段晓宇 董万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分析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患者在入选时及每治疗2周时,分别运用SFGS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进行评估,直至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随访至发病后12周。在入选... 目的分析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患者在入选时及每治疗2周时,分别运用SFGS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进行评估,直至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随访至发病后12周。在入选及治疗后2周,由两位医师同时应用SFGS和H-B分级评分。计算Cronbachα系数,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SFGS和H-B分级量表的Cronbachα分别为0.93和0.74;SFGS评价者间ICC≥0.84,H-B分级量表ICC≥0.77;SFGS与H-B分级中度相关(rs=0.73),Kappa系数分别为Ⅱ级0.81、Ⅲ级0.74、Ⅳ级0.49、Ⅴ级0.66、Ⅵ级0.92;SFGS、H-B评分均与痊愈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SFGS效度可靠,内部信度良好,结果可重复性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预后,可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 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面神经功能3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旭光 蔡志刚 +1 位作者 于国霞 俞光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House-Brackmann评价(HB评价)、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QFES)和面神经神经电图检查(ENoG)3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这些方法在面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9-2007年因各种原因引起面神经损伤的... 目的:通过比较House-Brackmann评价(HB评价)、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QFES)和面神经神经电图检查(ENoG)3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这些方法在面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9-2007年因各种原因引起面神经损伤的患者共81例(男52例,女29例)。根据患者病历资料,获得同一时间点的HB评价结果、QFES评价结果和ENoG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行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HB评价和QFES评价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QFES评价和ENoG之间存在弱相关;面神经解剖性损伤后1个月内,ENoG和QFES评价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r=0.523,P<0.001),1个月之后,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r<0.4,P>0.05)。结论:QFES系统测量结果和HB评价结果之间存在一致性;ENoG检查结果和QFES评价所代表的面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之间不一致;创伤性面瘫发生后1个月内,ENoG结果和面部运动功能改变之间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功能评价 HB评价 QFES评价 神经电图
下载PDF
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阳 高志强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面神经评价系统(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FNGS),这不仅使面神经疾病的疗效难以准确评价,也使面神经疾病诊疗的结果无法进行比较。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功能 面神经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计算机化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勇 蔡志刚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3-314,共2页
目的 开发一套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的计算机系统 ,简化实际工作的难度 ,使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更趋于精确简便 ,易于操作 ,便于进一步推广。方法 根据我院研制的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 (QFES)的定点方法 ,通过屏幕直... 目的 开发一套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的计算机系统 ,简化实际工作的难度 ,使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更趋于精确简便 ,易于操作 ,便于进一步推广。方法 根据我院研制的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 (QFES)的定点方法 ,通过屏幕直接对标志点进行定点操作 ,计算机自动计算给出各评价指数。结果与结论 该系统十分有助于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的实际使用 ,并缩短了操作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 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系统 就诊数据
下载PDF
面神经医源性损伤的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后军 凤麟飞 张令达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电图(eletroneurography,ENo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面神经麻痹分级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 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这两种方法来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 目的 探讨神经电图(eletroneurography,ENo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面神经麻痹分级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 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这两种方法来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损伤。选择52例需行单侧腮腺区手术患者,术前24h及术后7~14d(平均10d)进行ENoG检测,记录波幅参数,计算神经变性率(degeneration rate,DR),并在同一时间点记录患者的HB分区评价分级。结果 手术后,患侧对应区域波幅低于健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分区评价结果与DR参数在统计学上存在相关性,即HB分区评价面神经功能级别越高者DR参数越接近100%。结论 ENoG的DR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面神经功能时的客观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面神经功能 神经电图 HB分区评价系统
下载PDF
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在不同腮腺术式中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陶峰 何等旗 +3 位作者 杜洪亮 于涛 车银富 薛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在腮腺良性病变术中分别使用顺行法和逆行法解剖面神经,术后使用面神经肌电图(ENoG)及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价面神经功能损伤;探讨两种面神经解剖术式利弊及引入ENoG检查在评价面神经损伤预后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6年4月... 目的:在腮腺良性病变术中分别使用顺行法和逆行法解剖面神经,术后使用面神经肌电图(ENoG)及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价面神经功能损伤;探讨两种面神经解剖术式利弊及引入ENoG检查在评价面神经损伤预后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的36例腮腺单侧良性病变患者,由同一医师于腮腺肿物切除术中分别采用经顺行法或逆行法解剖面神经。随后统计手术时间,面瘫发生情况,面神经恢复时间;使用ENoG结合H-B量表在同一时间点评估两种解剖术式组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研究两种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腮腺良性病变术中顺行法组患者面瘫发生率及面神经恢复时间均少于逆行法组;主观的H-B量表评价与客观的ENoG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腮腺良性病变术中在面神经主干显露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提倡采用顺行法解剖面神经;建议将ENoG检查引入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作为面神经功能损伤评价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功能评价 肌电图检查
下载PDF
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曾德霞 朱先明 李巧贻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安徽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安徽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肌电检测[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瞬目反射R1潜伏期、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发生率]、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MAP波幅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1潜伏期及束颤波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束颤波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FGS量表中眼裂闭合评分、口角偏斜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表情肌功能康复训练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有效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 表情肌功能康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R1潜伏期 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
下载PDF
计算机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诚 《消费电子》 2013年第10期91-91,共1页
为了开发一套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的计算机系统,以便简化实际工作的难度,使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具有更多的精确性、易操作性,根据多地医院的临床经验,通过屏幕直接对标志点进行定点操作,计算机会自动计算给出各参数的结... 为了开发一套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指数的计算机系统,以便简化实际工作的难度,使临床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具有更多的精确性、易操作性,根据多地医院的临床经验,通过屏幕直接对标志点进行定点操作,计算机会自动计算给出各参数的结果与结论,实验证明该系统对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价十分有用,较传统方法而言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是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大量实验发现这是一个理想的量化而神经功能评价系统,该系统可在面神经功能评价领域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 面神经 功能评价
下载PDF
瞬目反射对面神经麻痹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庆广 朱祖福 +2 位作者 韩伯军 韩峰 刘定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4期273-274,共2页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病因不明,患者因其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10%-25%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终身伤害。因此,对其损害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价及积极治疗十分重要。现...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病因不明,患者因其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10%-25%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终身伤害。因此,对其损害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价及积极治疗十分重要。现将2006年-2008年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的37例患者行瞬目反射(BR)检测。探讨其在神经麻痹的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预后评价 瞬目反射 面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 积极治疗
下载PDF
面神经功能评定方法 被引量:25
10
作者 舒湘宁 马跃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4-928,共5页
面神经功能评定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估预后的主要工具。基于易掌握、易推广、成本低等因素,主观评估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客观评估系统在指标量化、可重复性、评价者间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 面神经功能评定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估预后的主要工具。基于易掌握、易推广、成本低等因素,主观评估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客观评估系统在指标量化、可重复性、评价者间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也会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回顾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在面神经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对现有各种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科学、合理地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中制定、筛选和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功能 面神经麻痹 评价 综述
下载PDF
筋针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赵铮 范晓飞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2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筋针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四白、... 目的:观察筋针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四白、迎香、颊车、下关、地仓、承浆、翳风穴,对侧合谷穴,除斜刺腧穴外其余均浅刺直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组给予筋针治疗,循足阳明之筋为主取穴。露睛流泪,以攒竹、阳白、四白、丝竹空穴区为筋穴;鼻唇沟变浅,以迎香穴区为筋穴;口角歪斜,以地仓、颊车、下关、翳风、颧髎穴区为筋穴;人中沟、颊唇沟偏歪,以承浆、水沟穴区为筋穴。无需得气,将筋针置于肌肉与皮肤之间,倒压针身向肌肉起止点方向平刺,以患者舒适度为宜。两组均留针30 min, 1次/d,治疗15 d。比较两组疗效、肌电图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社会生活功能量表(social life function scale, FDIS)、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及H-B量表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82%(27/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波幅缺失率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额肌、眼轮匝肌肌电图波幅缺失率存在均衡性(P>0.05),而口轮匝肌肌电图波幅缺失率存在差异性(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及H-B量表分级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中应用筋针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缺失率,修复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 筋针疗法 普通针刺 免疫球蛋白 h-b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面神经功能评价
12
作者 高志强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3,共5页
面神经功能评价是面神经诊疗中至关重要的工作。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主要分为主观评价系统和客观评价系统。主观评价系统简便、应用广泛,但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精准性欠佳。客观评价系统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提供更多的量化信息。... 面神经功能评价是面神经诊疗中至关重要的工作。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主要分为主观评价系统和客观评价系统。主观评价系统简便、应用广泛,但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精准性欠佳。客观评价系统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提供更多的量化信息。随着近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精准、稳定且智能化的面神经评价系统逐渐走向临床应用。在选择具体的面神经评价系统时需综合临床场景、评价目的、患者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功能 评价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听神经瘤手术切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与保护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会林 邓大丽 +1 位作者 喻廉 王黎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以及在显微外科联合应用的手术中面神经保留、预后情况分析。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179例听神经瘤患者,对术中面神经监测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听...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以及在显微外科联合应用的手术中面神经保留、预后情况分析。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179例听神经瘤患者,对术中面神经监测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3%,解剖保留率96%;其中听神经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4.0 cm有88例,小于4.0 cm 91例。结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听神经瘤治疗目的不再仅仅是切除肿瘤延长生命,而是要求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功能作为听神经瘤治疗最佳效果。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和显微内镜的联合应用,以及手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可以大大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时面神经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面神经肌电图 面神经功能评价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桂荣 吴杰 +1 位作者 孙冬 李秀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 功能评价标准 BELLS麻痹 周围神经麻痹 HUNT 神经病学 患者
下载PDF
面神经及其病变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爽 祁吉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关键词 面神经功能 面神经病变 影像解剖学 面神经损伤 影像学评价 神经 高分辨
下载PDF
听神经瘤的微骨窗手术切除面神经保护技术探讨
16
作者 陈伟轩 谭民轩 +1 位作者 刘小红 刘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骨窗切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技术,同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价。方法 130例听神经瘤患者在面神经监测下手术,治疗完成后对手术情况、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刺激强度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骨窗切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技术,同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价。方法 130例听神经瘤患者在面神经监测下手术,治疗完成后对手术情况、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刺激强度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30例患者中118例(90.8%)无神经功能障碍,9例(6.9%)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2例(1.5%)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0.8%)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60例(47.6%),Ⅲ、Ⅳ级43例(34.1%),Ⅴ、Ⅵ级23例(18.3%)。结论听神经瘤手术时,通过对面神经的监测以及提高手术的熟练度,能够加强对面神经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面神经 功能评价
下载PDF
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和满 马文 沈卫东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对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H-B分级以及总体疗效... 目的:观察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对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H-B分级以及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针治疗的痊愈率和愈显率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在提高面神经功能、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也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结论: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其整体疗效好于常规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疗法 面神经功能评分 h-b分级
下载PDF
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听神经瘤手术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会林 胡向阳 +1 位作者 郑红 牛朝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对听神经瘤患者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358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技术为监测组(n=179),未使用为对照组(n=179),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对听神经瘤患者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358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技术为监测组(n=179),未使用为对照组(n=179),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结果:监测组术后12个月面神经功能优良者158例,保留率为88%,解剖保留率为96%,其中听神经瘤最大直径≥4.0 cm 88例,<4.0 cm 91例。对照组术后12个月面神经功能优良者130例,保留率为73%,解剖保留率为82%,其中听神经瘤最大直径≥4.0 cm 73例,<4.0 cm 106例。经趋势卡方检验,两组随着时间推移,面神经功能恢复人数均呈上升趋势(P <0.001)。经卡方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监测组术后2周和12个月总的面神经等级分布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电生理医师和手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对于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时患者面神经保留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面神经肌电图 面神经功能评价 显微外科
下载PDF
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云 韩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 目的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面肌训练,基础药物治疗联合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portmann)、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功能评分和面部对称性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联合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与81.40%,P=0.014)。结论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增强病人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 反映点 面肌训练 功能评分 面部对称性评价评分
下载PDF
走罐结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晓静 王世广 毛雪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结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加用面部走罐。主要评价面神经功...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结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加用面部走罐。主要评价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的分级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及治疗4、8周末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过4、8周治疗后,对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进行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有86.67%患者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53.33%(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有96.67%患者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面部走罐能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部走罐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