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瘤内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头颈部及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夏忠军 常建华 +14 位作者 张力 姜文奇 管忠震 刘基巍 张阳 胡晓桦 吴国华 王华庆 陈正常 陈建超 周清华 陆建伟 樊青霞 黄建瑾 郑晓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66-16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H101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的一种删除了E1B部分基因片段的溶瘤腺病毒,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比较H101瘤内注射联合顺铂(cisplatin,DDP)+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或阿霉素(adriam... 背景与目的:H101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的一种删除了E1B部分基因片段的溶瘤腺病毒,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比较H101瘤内注射联合顺铂(cisplatin,DDP)+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或阿霉素(adriamycin,ADM)+5-FU方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头颈、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160例入选患者,根据过去化疗史分别选定不同化疗方案。未用过PF方案化疗或用过PF方案有效者采用PF方案化疗,已用过PF方案无效者则采用AF方案化疗。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分组,分别加用(A组)或不加用(B组)肿瘤浅表病灶内注射H101。两组均为21天一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完全符合方案标准的病例123例,A1组(PF+H101)有效率为78.8%,B1组(PFonly)为39.6%,A2组(AF+H101)为50%(7/14),B2组(AFonly)50%(2/4)。A1、B1组间以及A1+A2、B1+B2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00)。45.7%病例出现轻~中度发热,28.3%出现注射局部反应,9.8%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H101注射液瘤内局部注射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比单纯化疗组高,显示H101瘤内注射对于头颈、食管鳞癌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B敲除腺病毒(h101) 头颈肿瘤 食管肿瘤 瘤内注射 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雪飞 张伟 +3 位作者 徐新纽 王俊文 李君 阮彪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三开井段安集海河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因泥岩水化膨胀、分散造浆而造成高密度钻井液维护处理困难、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为此设计应用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根据安集海河组地层的特点、油基钻井液的...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三开井段安集海河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因泥岩水化膨胀、分散造浆而造成高密度钻井液维护处理困难、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为此设计应用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根据安集海河组地层的特点、油基钻井液的实践及钻井要求,确定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配方,并对其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H101井三开井段钻进安集海河组地层过程中,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密度最高达2.46kg/L,除出现几次阻卡现象外,未发生其他井下故障。与邻井相比,三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6倍以上,钻井周期缩短100d以上。这表明,使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可以解决安集海河组地层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卡钻、井漏等井下故障,并能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高密度 钻井液性能 井下故障 h101
下载PDF
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4
3
作者 徐瑞华 袁中玉 +11 位作者 管忠震 曹烨 王华庆 胡晓桦 冯继峰 张阳 李方 陈正堂 王杰军 黄建瑾 周清华 宋三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共入选50例,在全身化疗的同时,对目标病灶给予H101瘤内注射,每天1次,每次1支(0.5ml,含5×1011病毒颗粒),连续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同时联合常规化疗。记录疗效并与未注射H101的自身瘤灶对比,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46例患者中,注射病灶的总有效率为30.4%,而按ITT人群分析有效率为28.0%(14/50),其中CR为3例,PR为11例;对照病灶的总有效率为13.0%,其中CR为1例,PR为5例。注射病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病灶(P<0.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26.9%)和发热(30.2%),有4例出现Ⅰ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Ⅱ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Ⅳ级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Ⅳ级血液学毒性。结论:在全身化疗的同时,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其毒副作用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内注射 E1B缺失腺病毒 h101 化疗 联合治疗 恶性肿瘤 Ⅱ期 临床试验
下载PDF
p14^(ARF)、p53蛋白表达与H101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永强 胡晓桦 +7 位作者 谢伟敏 刘志辉 周文献 陆永奎 岑洪 黄鼎智 谭晓虹 廖小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0-392,401,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状态与E1B缺陷型腺病毒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系,探讨E1B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H101治疗的晚期鼻咽鳞癌病例进行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 目的:观察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状态与E1B缺陷型腺病毒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系,探讨E1B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H101治疗的晚期鼻咽鳞癌病例进行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分析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H101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和p14ARF蛋白在36例晚期鼻咽鳞癌中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44.4%;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蛋白无缺失)患者均无治疗有效病例;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蛋白有缺失)患者中有4例有效;结论:对于p53基因无突变的恶性肿瘤,p14ARF基因缺失可能是H101能在肿瘤细胞内有效复制并杀死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肿瘤抑制蛋白质p14^ARF h101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治疗胰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颖炜 龚镭 +5 位作者 吴高珏 胥明 胡臻 唐学军 彭晓斌 张丽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6-1169,118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治疗胰腺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92例中晚期胰腺癌根据意愿分为H101组(n=40)及化疗组(n=52)。其中H101组给予EUS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治疗胰腺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92例中晚期胰腺癌根据意愿分为H101组(n=40)及化疗组(n=52)。其中H101组给予EUS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化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分析治疗后瘤体变化、KPS及VAS评分、生存分析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H101组治疗4、12个月后部分缓解(PR)率及有效率(40.0%,62.5%)均显著高于化疗组(16.7%,20.0%)(P〈0.05)。H101组及化疗组12个月内存活患者KPS评分在治疗4、8、12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2组之间相比各时间点VAS及KP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H101组12个月内病死率(60.0%)较化疗组(80.8%)显著降低(χ2=4.810,P=0.028)。H101组中位生存期为(8.8±0.5)个月(95%CI:7.87~9.68),较化疗组(7.6±0.4)个月显著延长(χ2=3.976,P=0.046)。结论:EUS引导下瘤体内注射H10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瘤体内注射 h101 胰腺癌 疗效
下载PDF
我国新药自主创新一种可行模式研究--以抗肿瘤新药“H101”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敏 谢富纪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9,共6页
我国所谓新药目前以仿制为主,进行新药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意义重大.在对我国新药技术创新模式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药自主创新模式,并以抗肿瘤新药"H101"的研发过程为例,具体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我国所谓新药目前以仿制为主,进行新药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意义重大.在对我国新药技术创新模式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药自主创新模式,并以抗肿瘤新药"H101"的研发过程为例,具体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 自主创新 h101
下载PDF
P14ARF、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H101治疗头颈部鳞癌疗效的关系
7
作者 李永强 胡晓桦 +6 位作者 谢伟敏 廖萍 周文献 刘志辉 谭晓虹 陆永奎 廖小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状态与E1B-55K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治疗头颈部鳞癌疗效关系研究,进一步探讨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6例H101治疗的晚期头颈部鳞癌病例进行肿瘤组织P14ARF... 目的:通过对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状态与E1B-55K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治疗头颈部鳞癌疗效关系研究,进一步探讨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6例H101治疗的晚期头颈部鳞癌病例进行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分析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与H101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和P14ARF基因蛋白在36例头颈部鳞癌中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20/36)和44·4%(16/36)。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基因蛋白无缺失)患者均无有效病例;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基因蛋白有缺失)患者8例中有4例有效(P>0·05)。结论:对于p53基因无突变的恶性肿瘤,P14ARF基因异常可能是H101能在肿瘤细胞内有效复制并杀死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1 恶性肿瘤 P14ARF P53
下载PDF
H101腺病毒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8
作者 练诗梅 张阳 曹锡煌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E1B缺陷型腺病毒(H101)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不同浓度H101腺病毒,体外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株,通过白血病细胞感染率、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蓝染细胞数、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等检测细胞的增殖受抑和细胞毒作... 目的探讨E1B缺陷型腺病毒(H101)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不同浓度H101腺病毒,体外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株,通过白血病细胞感染率、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蓝染细胞数、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等检测细胞的增殖受抑和细胞毒作用情况。结果H101腺病毒转导K562细胞随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但为很低的转染率;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株死亡效率很低,仅在高剂量组达到30%的死亡率;对K562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与未转染组比较,随剂量加大,生长受抑制程度逐渐明显,高剂量组第4天为19.5%;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提示随剂量加大,对K562细胞抑制程度逐渐加大,高剂量组抑制率为22.7%。结论E1B缺陷型腺病毒(H101)在体外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杀伤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白血病细胞 h101腺病毒 作用
下载PDF
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璐璐 张秀 +2 位作者 金萧萧 王彩莲 陈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和索拉非尼分成单用组及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 G2细胞,另设不加药对照组。CCK-8法检测Hep G2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和索拉非尼分成单用组及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 G2细胞,另设不加药对照组。CCK-8法检测Hep G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及DAPI染色检测Hep G2细胞凋亡。结果: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及索拉非尼均可显著抑制Hep 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或索拉非尼单用相比,两药联合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索拉非尼单用及联用均能体外抑制Hep 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在特定索拉非尼浓度范围内两药联合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 索拉非尼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生物学分布研究
10
作者 马璟 钱蓓丽 +5 位作者 梁旻 张玥 杨琛懋 叶义豪 浦瑞麟 韩岭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腺病毒 h101 生物学分布
下载PDF
溶瘤性腺病毒H101的长期毒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璟 钱蓓丽 +5 位作者 杨琛懋 梁旻 叶义豪 浦瑞麟 韩岭 张玥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溶瘤性腺病毒 h101 毒理学 生物学分布
下载PDF
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瘤内注射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永奎 胡晓桦 +8 位作者 黎福祥 刘志辉 谢伟敏 周文献 李永强 谭晓虹 廖小莉 廖萍 黄秉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观察瘤内注射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54例,给予H101瘤内注射,每天一次,每次一支(5×1011病毒颗粒/0.5ml),连续5天,同时联合PF方案(DDP20mg/m2静滴,d1~5,... 目的:观察瘤内注射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54例,给予H101瘤内注射,每天一次,每次一支(5×1011病毒颗粒/0.5ml),连续5天,同时联合PF方案(DDP20mg/m2静滴,d1~5,5-FU500mg/m2静滴,d1~5)或AF方案(ADM50mg/m2静注d1;5-FU500mg/m2静滴,d1~5)化疗,21天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在可评价的54例患者中注射病灶的总有效率为77.7%,其中CR10例,PR3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20.4%,非感染性发热40.7%,流感样症状9.3%,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全身化疗的同时瘤内注射基因工程腺病毒(H101)对鼻咽癌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低,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B缺失腺病毒 鼻咽癌 瘤内注射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Intra-tumor injection of H101,a recombinant adenovirus,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s:A pilot phase Ⅱ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19
13
作者 WeiLu ShuZheng +3 位作者 Xu-FengLi Jian-JinHuang XiaoZheng Zhen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3634-3638,共5页
AIM: HI01, an EIB 55 kD gene deleted adenovirus, has been shown to possess oncolysis activity experimentally and proved to be safe in preliminary phase I study.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its anti-tumo... AIM: HI01, an EIB 55 kD gene deleted adenovirus, has been shown to possess oncolysis activity experimentally and proved to be safe in preliminary phase I study.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it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toxicity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ate stage cancers.METHODS: H101 5.0×10^11 virus particles were given by intra-tumor injection daily for five consecutive days at every three-week cycle, combined with routine chemotherapy,to one of the tumor lesions of 50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alignant tumors. Tumor lesions without H101 injection in the same individuals were used as controls.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were recorded.RESULTS: Forty-six patients were evaluable with a 30.4% response rate. H101 inj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duced three complete response (CR) and 11 partial response (PR), giving an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28.0% (14/50) among intention-to-treat patients. The response rate for the control lesions was 13.0%, including one case with CR and five cases with PR,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or the injected lesions (P<0.05).Main side effects were fever (30.2%) and pain at the injected sites (26.9%). Grade 1 hepatic dysfunction was found in four patients, grade 2 in one patient, and grade 4 in one patient. Hematological toxicity (grade 4) was found in four patients.CONCLUSION: Intra-tumor injection of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adenovirus H101 exhibits potential anti-tumor activity to refractory malignant tumors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Low toxicity and good tolerance of patients to H101wer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注射剂 h101 重组细胞腺病毒 化合物 化学疗法 消化系统 老年性 肿瘤 飞行员 定向Ⅱ 临床作用
下载PDF
H10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14
作者 邵苏 徐鹏飞 占小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803-809,共7页
背景溶瘤病毒作为治疗癌症的新手段,具有疗效快,靶向性强,无细胞毒性等特点,H101作为商品化上市的溶瘤病毒表现出了稳定的抗癌特效,为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腹膜转移治疗提供了可能.目的探讨H10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相... 背景溶瘤病毒作为治疗癌症的新手段,具有疗效快,靶向性强,无细胞毒性等特点,H101作为商品化上市的溶瘤病毒表现出了稳定的抗癌特效,为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腹膜转移治疗提供了可能.目的探讨H10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BGC-823和SGC-7901两种胃癌细胞系培养在6孔板中,分别加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值为1、5、10、15的H101,作用48 h后,用MTS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腺病毒早期区1(adenovirus early region 1,E1A)的表达.选取SGC-7901细胞,用划痕法检测各组细胞48 h的迁移率,Hoechst33342染液,观察H101作用48 h后凋亡小体的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WB结果显示,H101中的EIA表达量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S结果显示与MOI值为1时相比,MOI值为15的时候,H101在体外可以明显杀伤BGC-823和SGC-79012种胃癌肿瘤细胞(P<0.05).在增殖实验中发现相对于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对H101的敏感性更差,因此选取敏感性相对较差的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重点.48 h后,与对照组和MOI=1组的迁移距离相比,MOI=5组,MOI=10组和MOI=15组的迁移距离明显更低,(P均<0.05).与MOI=1组相比,MOI=5、MOI=10和MOI=15组的凋亡小体数量更多(P均<0.05),与对照组和MOI=1组相比,MOI=5、MOI=5和MOI=10组的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量较低(P均<0.05),而凋亡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表达量均更高(P均<0.05).结论H101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提高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加速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1 胃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Transarterial injection of H101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embolization overcomes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8
15
作者 Qing He Yang Liu Qing Zou Yong-Song Gu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8期2353-2355,共3页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modality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Nonetheless,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CC are oft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modality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Nonetheless,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CC are often unsatisfactory,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recurrent HCC. H101, an E1B gene deleted adenovirus, is kn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addition, local injection of H101 can enhance the effect of antitumor therapie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Transarterial H101 gene inj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ACE may help to control refractory and recurrent HCC.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 55-year-old patient with recurrent HCC which was treated with transarterial injection of H101 in combination with TACE, leading to a good clinical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肝癌 复发 栓塞 化疗 抗肿瘤治疗 临床疗效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溶瘤病毒H101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一项早期单臂临床研究(TROJAN 2201)
16
作者 杨静 王辉 +6 位作者 周箴 牛晓敏 曲超 郭献灵 吴建国 陆舜 许青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3年第2期183-184,共2页
本研究已在2022年12月7—9日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大会上进行壁报交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产学研医项目”(18DZ191010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远远不能令人满意[1]。
关键词 肺癌肝转移 h101 溶瘤病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单抗治疗 临床疗效 科学技术委员会 瑞士日内瓦
原文传递
曲古菌素A(TSA)通过抑制MAPK/ERK途径上调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AR)表达增强H101病毒在胸腺癌中的抗肿瘤活性
17
作者 何占锋 王伟 +6 位作者 郑天亮 刘东雷 杨洋 朱登彦 吴恺 王丽萍 赵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8-634,共7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adenovirus receptor,CAR)在胸腺癌中的表达和溶瘤腺病毒H101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胸腺癌组织和细胞中CAR的基...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adenovirus receptor,CAR)在胸腺癌中的表达和溶瘤腺病毒H101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胸腺癌组织和细胞中CAR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量。H101病毒感染Bcap-37、MP59和T1889细胞后,RT-qPCR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法检测细胞中H101的表达及上清中病毒滴度。不同感染复数(MOI)H101感染T1889细胞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T1889细胞后检测细胞中CAR的表达量;TSA处理细胞后,感染H101,检测细胞中H101的表达量及病毒滴度,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SA处理或TSA+ERK激活剂TBHQ处理细胞后检测T1889细胞中MARK、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CAR的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胸腺癌组织中CAR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胸腺癌MP59细胞和T1889细胞中CAR表达量明显低于胸腺上皮细胞(TEC)和Bcap-37细胞(P<0.01),H101表达量及上清中H101滴度明显低于Bcap-37细胞(P<0.01);H101感染细胞48 h后,MP59和T1889细胞活性与Bcap-37细胞相比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TSA处理后,T1889细胞中CAR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0.25μmol/L TSA处理T1889细胞后,H101基因表达量和病毒滴度明显升高(P<0.05),MAPK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不断下降,CAR表达不断升高;和TSA处理组相比,TSA+TBHQ处理组细胞内CAR蛋白质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p-ERK1/2/ERK1/2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TSA通过抑制MARK/ERK1/2通路上调CAR在胸腺癌中的表达,从而增强H101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菌素A MARK/ERK1/2 h101 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 胸腺癌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与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建发 王艺辉 +2 位作者 代玉娟 纪荣佳 陈大朝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9期3742-3745,共4页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与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并分析其具体机制。方法:选择索拉非尼、重组腺病毒H101分别组成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并分别作用于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细...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与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并分析其具体机制。方法:选择索拉非尼、重组腺病毒H101分别组成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并分别作用于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细胞库的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以及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G0-G1期与G2-M期细胞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S期细胞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两药联合组较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两药联合组又明显高于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腺病毒H101组、索拉非尼组、两药联合组的p-ERK1/2、Mcl-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两药联合组又明显低于重组腺病毒H101组与索拉非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重组腺病毒H101均可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控制VEGF表达,联合应用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二者协同作用有效抑制p-ERK1/2、Mcl-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株HEPG2 细胞凋亡 索拉非尼 重组腺病毒h101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调控食管癌癌胚抗原基因表达对溶瘤腺病毒H101抗癌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郑红 李明善 +1 位作者 赵国强 董子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2-826,共5页
目的研究调控食管癌癌胚抗原(CEA)基因表达对溶瘤腺病毒H101抗癌作用的影响,探讨影响H101敏感性的内在因素。方法选择CEA低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706.SCEA)和CEA过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06-CEA)复苏培养,细胞生长实验检测调... 目的研究调控食管癌癌胚抗原(CEA)基因表达对溶瘤腺病毒H101抗癌作用的影响,探讨影响H101敏感性的内在因素。方法选择CEA低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706.SCEA)和CEA过表达的EC9706细胞株(EC9-06-CEA)复苏培养,细胞生长实验检测调控EC9706细胞CEA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裸鼠体内实验检测H101对不同CEA表达水平EC9706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细胞生长实验表明,EC9706-SCEA、EC9706-CEA和EC9706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0.9±2.0)h、(31.1±2.5)h和(29.1±2.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当感染复数(MOI)〉10.01PFU时,H101对EC9706-SCEA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EC9706、EC9706-CEA、EC9706-siCon和EC9706-Con细胞(P〈0.05)。不同时间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测定显示,H101对治疗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对EC9706-SCEA治疗组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1.5%~74.5%)显著强于EC9706治疗组(抑瘤率为35.5%~44.8%)和EC9706-CEA治疗组(抑瘤率为32.3%~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瘤病毒H101对EC9706-SCEA细胞的杀伤力明显增强。沉默CEA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提高溶瘤病毒H101抗癌效果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胚抗原 溶瘤腺病毒 食管癌细胞系EC9706 裸鼠
原文传递
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青 陆舜 +10 位作者 朱蕙燕 郑磊贞 姜斌 梁晓华 赵任 周箴 王梅 陈健华 徐宇 秦环龙 魏于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溶瘤病毒是一类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天然或重组病毒[1]。与传统免疫治疗相比,溶瘤病毒治疗具有靶向性好、不良反应小、杀伤肿瘤途径多、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多项临床研究[2-3]显示,溶瘤病毒可为不同类型... 溶瘤病毒是一类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天然或重组病毒[1]。与传统免疫治疗相比,溶瘤病毒治疗具有靶向性好、不良反应小、杀伤肿瘤途径多、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多项临床研究[2-3]显示,溶瘤病毒可为不同类型、不同进展阶段,甚至转移性和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h101 T-VEC 肿瘤 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