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4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10N8禽流感病毒血凝素中和抗体的结合位点鉴定
1
作者 胡金芳 孙春昀 +1 位作者 饶木顶 谢良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制备并筛选H10N8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中和抗体,并对其抗原结合位点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10N8血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假病毒微量中和实验筛选中和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抗体结合血凝素蛋白的区域,... 目的制备并筛选H10N8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中和抗体,并对其抗原结合位点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10N8血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假病毒微量中和实验筛选中和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抗体结合血凝素蛋白的区域,Discovery Studio 3.5模拟与对接分析软件预测抗原结合位点,进而研究其在H10亚型内的保守性。结果获得1株具有假病毒中和活性的H10N8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的结合表位在HA1上,且具有H10亚型内的保守性。结论成功制备1株中和抗体,为H10N8禽流感疫苗和单克隆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n8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蛋白 中和抗体 表位
下载PDF
微生物所等提示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
2
《江西饲料》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继2013年先后在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趋势评估上取得新的突破,研究结果已经于2015年1月9日被国际杂志《自然·... 继2013年先后在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趋势评估上取得新的突破,研究结果已经于2015年1月9日被国际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研究所 禽流感病毒 分子机制 病毒感染 种间传播 中国科学院 h5n1 课题组
下载PDF
江西省3例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傅伟杰 胡茂红 +3 位作者 刘晓青 谢昀 熊英 潘欢弘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江西省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方法采用江西省2013年底及2014年年初报告的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相关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例H10N8感染患者均由重症肺炎... 目的:分析和探讨江西省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方法采用江西省2013年底及2014年年初报告的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相关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例H10N8感染患者均由重症肺炎监测发现,其中2例死亡,1例病程超过6个月;发病前均有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3例患者的含漱液或下呼吸道抽吸液标本经南昌市及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为甲型流感2009pdmH1、H3、H5、H7、H9等亚型阴性,患者1和患者2的标本为甲型流感通用引物阳性,患者3的标本为H10阳性。3份标本经国家流感中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H10N8阳性。33名密切接触者在1周的观察期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患者暴露活禽市场环境监测标本中H10N8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阳性率为5.19%;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后,无新发患者。结论江西省3例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与暴露于活禽市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人感染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检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鹏飞 燕清丽 +6 位作者 甄维 张敏会 刘纯成 时玉军 李军鹰 姚海波 何南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7-912,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方法 2013年12月江西省发现首例人感染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病例,分析其病毒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结果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A/Jiangxi... 目的了解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方法 2013年12月江西省发现首例人感染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病例,分析其病毒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结果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A/Jiangxi-Donghu/346/2013(H10N8),JX346)]HA基因与A/duck/Hunan/S11205/2012(H10N3)同源性为97.0%,NA基因与A/mallard/Korea/1041/2010(H10N8)的同源性为98.8%,6个内部基因与江西分离的H9N2病毒同源性≥99.0%;JX346的HA的氨基酸裂解位点为PELIQGR↓G,存在5个糖基化位点,在其130环处存在突变为A135T、K137R和S138A;NA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其抗原决定簇有3个氨基酸位点变异,S199A、A331S和K431N;HA有2个正向选择位点(119N,261I),NA有1个正向选择位点(263V)。结论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可能由H10N3、H10N8及H9N2禽流感病毒重排产生的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可能是人易感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 基因特征 分子进化 选择压力
原文传递
2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其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朱峻锋 刘朔 +4 位作者 尹馨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张传美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致病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HA基因与人感染的H10N8和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分别为91.4%~91.5%和95.3%~95.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属于欧亚谱系分支,可能是由包括H1、H2、H3、H4、H9、H10和H11在内的多种AIV亚型重组而来;SPF鸡感染试验显示,F1464和F1473毒株均为低致病性病毒;小鼠感染试验显示,F1464毒株可以在小鼠鼻甲、肺、脾脏中高效复制,并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F1473毒株仅在鼻甲和肺中复制,对小鼠的致病力更低。本研究为H10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n6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致病性
下载PDF
全球首例甲型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重症肺炎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万建国 张晋湘 +5 位作者 陶文强 蒋光辉 周雯 潘健 熊伟川 郭洪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甲型H10N8禽流感病例的救治经过,对比其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特点,给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1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出现首例人感染甲型H10N8禽流感死亡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症及流行病学调查,并与以往... 目的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甲型H10N8禽流感病例的救治经过,对比其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特点,给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1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出现首例人感染甲型H10N8禽流感死亡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症及流行病学调查,并与以往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病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3岁女性患者,因咳嗽、咳痰、胸闷3d,发热1d,于2013年11月30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12月2日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2月5日病情进展出现器官功能衰竭(MOF);12月6日08:30出现心脏停搏,抢救无效死亡。①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为老年人,有多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重症肌无力等)、免疫功能受损(胸腺瘤切除术后)等易感因素;且在就诊前1周有活禽经营市场暴露史,发病前患者家中有感冒症状者;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似。②临床表现:该患者有流感样症状,如咳嗽、发热(39.1℃),但没有头痛、肌肉酸痛,2-3d出现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伴呼吸窘迫,从气管插管内吸出大量血水样痰(2000mL/24h),病情迅速进展,出现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及意识障碍等,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似。③辅助检查:该患者除淋巴细胞比例降低(0.070)、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57u/LJ)、C-反应蛋白(CRP)升高(〉200mg/L)外,血小板、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肌红蛋白均不升高,白细胞总数略升高(10.34x109/L),这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特征不相符。肺部感染实变影进行性扩展;与H7N9禽流感一致。④诊疗: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肺部感染实变影进行性增大、有流行病学史,故考虑甲型禽流感可能。虽然在早期就给予治疗量的奥司他韦抗病毒,以及积极的呼吸、循环支持和抑制免疫反应等综合治疗,但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休克而死亡。⑤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证实,该患者为甲型H10N8禽流感,与该患者密切接触者经南昌市及中国CDC多次筛查均未感染。结论人感染甲型H10N8禽流感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不完全雷同,很难从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得到提示;临床病症及流行病学史是诊断的要件。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方案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H10N8禽流感患者并未逆转肺部的恶化进程。中国CDC检测发现甲型H10N8禽流感病毒导致人感染和传播的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0n8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 重症肺炎 死亡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包红梅 田国彬 +2 位作者 曾显营 王秀荣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3-1238,共6页
为建立检测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选取H10N8亚型AIV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中高度保守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针对H10N8亚型AI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 为建立检测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选取H10N8亚型AIV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中高度保守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针对H10N8亚型AI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H10N8亚型AIV的HA和NA基因,与其它亚型AIV及其他常见禽呼吸道病原均无交叉反应;能够检测到AIV的最低检出量为10-1 EID50/0.1 mL,比常规RT-PCR方法敏感100倍;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2%。SPF鸡感染试验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94.44%,与常规RT-PCR方法的符合率为88.23%,而常规RT-PCR方法与病毒分离方法的符合率为83.33%,表明该方法与病毒分离方法的准确率更接近,可以用于临床检测。本实验结果表明H10N8亚型AI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为H10N8亚型AIV的检测及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10n8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新型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SQ03株的分离鉴定与免疫原性评价
8
作者 张盼涛 朱巧艳 +4 位作者 王勋 王莹 高艳艳 高彬文 张贺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6,共9页
为研究我国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遗传变异情况,研究从江苏某商品蛋鸡群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血凝素(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SPF鸡回归试验,并采用分离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分离病毒为新型... 为研究我国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遗传变异情况,研究从江苏某商品蛋鸡群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血凝素(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SPF鸡回归试验,并采用分离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分离病毒为新型H3N8亚型(AIV),命名为A/chicken/Suqian/SQ03/2022(H3N8),以下简称SQ03株;该分离株HA基因属于欧亚禽分支,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EKQTR↓GLF,为低致病性AIV,与我国2021—2022年分离的鸡源H3N8亚型AIV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为98.6%~99.5%,而与我国2005年分离的鸭源毒株核苷酸相似性仅为87.8%,并且HA基因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SQ03株按照106.0 EID50/只滴鼻途径感染SPF鸡后第3天出现甩鼻、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感染后第5天排毒率达到100%,剖检可观察到鼻甲和气管内有黏液渗出物、肾脏肿大等病变;SPF鸡免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后14 d 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达到8.2 log2,免疫后21 d达到10.3 log2,可为免疫鸡提供针对H3N8亚型AIV的完全攻毒保护。研究表明,SQ03株为我国当前流行的新型H3N8亚型AIV,具有较强致病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新型H3N8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效力检验用毒和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 蛋鸡 hA基因 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广西鸭源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9
作者 李孟 李丹 +8 位作者 谢芝勋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华俊 粟永春 翟国胜 黄娇玲 陈智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水禽中分离到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将从活禽市场采集的水禽棉拭子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应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收取尿囊液进行血清学鉴定,然后对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 [目的]了解广西水禽中分离到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将从活禽市场采集的水禽棉拭子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应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收取尿囊液进行血清学鉴定,然后对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血清学及HA和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为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446D28/2021(H3N8)。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HA蛋白无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NA蛋白出现耐药性氨基酸位点突变;该毒株8个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同源性最高的毒株基本主要来自越南和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宁夏及江西等省(区)。[结论]该分离株可能是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相互基因交换所形成的基因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8 水禽 基因重组
下载PDF
广西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10
作者 李孟 谢芝勋 +7 位作者 李丹 徐倩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超 沈前程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N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N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油乳灭活疫苗 抗原相关性 疫苗交叉保护
下载PDF
长臂猿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报告
11
作者 冯华娟 吴俊仪 +10 位作者 曹佳媛 尤宗耀 杨露 阙腾程 黄宁 廖小英 农汝 黄泽琳 陆兵兵 李宁莉 莫亚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3-880,共8页
2022年1月,某动物园同一馆舍内饲养的6只长臂猿(Nomascus spp.)先后出现流清涕、咳嗽的症状。采集患病长臂猿鼻拭子共6份,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样本进行病原筛查,结果显示:2份样本呈AIV阳性,序列组装结果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相似性最高... 2022年1月,某动物园同一馆舍内饲养的6只长臂猿(Nomascus spp.)先后出现流清涕、咳嗽的症状。采集患病长臂猿鼻拭子共6份,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样本进行病原筛查,结果显示:2份样本呈AIV阳性,序列组装结果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相似性最高;采用qPCR法对2份阳性样本进行H1~H16基因和N1~N9基因检测验证,发现5号样本H9 Ct值为31.35、N2 Ct值为36.16,6号样本H9 Ct值为27.46、N2 Ct值为29.57,均为阳性。给予患病长臂猿化痰止咳、消炎和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环境消毒,患病长臂猿很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猿 h9n2 禽流感病毒 高通量测序 qPCR
下载PDF
人易感H10N8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主要特性及B/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分析
12
作者 于娟 李红 +3 位作者 饶华祥 卢囡囡 雷有菊 赵生仓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H10N8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的主要特性,预测可能的B/T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Prot Param预测H10N8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理化特性,SOPMA预测二级结构,Motif Scan预测翻译后修饰位点,DNASta...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H10N8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的主要特性,预测可能的B/T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Prot Param预测H10N8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理化特性,SOPMA预测二级结构,Motif Scan预测翻译后修饰位点,DNAStar分析其序列的亲水性指数、柔韧性指数、可及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推测B细胞抗原表位的可能位置,并采用SYFPEITHI的T细胞表位预测工具分别预测CTL和Th细胞表位。结果人易感H10N8禽流感病毒HA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包含218个α-螺旋、108个β-片层、64个β-转角和171个无规卷曲,具有多个糖基化、酰胺化及磷酸化翻译后修饰位点。经综合各种参数,预测出H10N8禽流感病毒HA蛋白可能存在的7个B细胞抗原表位、7个CTL细胞表位和8个Th细胞表位。结论 HA蛋白B/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为人易感H10N8染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研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n8 血凝素蛋白(hA) B/T细胞表位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一株鸽源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小鼠感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宇轩 朱欧文 +4 位作者 马逸康 秦涛 陈素娟 彭大新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4-1039,共6页
为了解从江苏某活禽市场分离鉴定出的一株鸽源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pigeon/Jiangsu/JYP090602/2019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该分离株进行空斑纯化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以10^(6) EID_(50)病毒感染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研究。序列分析... 为了解从江苏某活禽市场分离鉴定出的一株鸽源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pigeon/Jiangsu/JYP090602/2019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该分离株进行空斑纯化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以10^(6) EID_(50)病毒感染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研究。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334PEIMQGR↓GLF^(343),只含有一个碱性氨基酸,为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其HA基因与A/chicken/Zhejiang/102622/2016(H10N8)株HA基因的同源性达98.7%,NA基因与A/pigeon/Longquan/LQ67/2016(H2N8)株NA基因的同源性达96.5%,内部基因PB2、PB1、PA、M、NP和NS分别与H7N3、H1N9、H10N7、H1N2、H7N3和H11N3亚型AIV相应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具有遗传多样性。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仅引起小鼠体质量轻微变化,但能够在小鼠的肺脏和心脏中复制,肺脏病毒滴度为4.74 lg EID_(50)/mL,且可引起肺部组织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病毒株为新型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一定致病性,本研究为H10亚型禽流感的预警和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10n8亚型 序列分析 感染性
下载PDF
2019-2022年中国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14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9 位作者 施建忠 张元成 于晴晴 颜成 张亚萍 王丛丛 张洁 王燕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32,共13页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的】通过对我国H6N1亚型AIV的演化动态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为我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我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及养殖场家禽喉和泄殖腔拭子,通过接种鸡胚分离到7株H6N1亚型AIVs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遗传演化特征、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结果】遗传演化分析表明,7株病毒的基因与分离于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野鸟源病毒基因同源性较高,基因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贝叶斯演化分析表明,H6亚型AIV HA基因曾发生过多次的跨洲际传播,欧亚谱系病毒在北美地区也有着较长时间流行。1株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毒株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贝叶斯演化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在野鸟体内经历了复杂的基因重配后形成,后经野鸟传入我国。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此外,另有1株病毒的NP蛋白发生Y52H突变,据报道,该突变对AIV获得抵抗人干扰素刺激基因BTN3A3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受体结合特性分析表明,部分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但结合人源受体能力弱于结合禽源受体能力。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试验表明,鸡感染A/chicken/Jiangxi/S40445/2019(H6N1)后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排毒,并且病毒可在鸡群内通过接触传播。鸡感染A/duck/Jiangxi/S10941/2019(H6N1)后仅有少数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病毒无法在鸡群间通过接触传播。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表明,H6N1亚型AIV无需提前适应便可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但对小鼠仍呈低致病力。【结论】2019—2022年分离于我国的H6N1亚型AIV基因大部分来源于野鸟源病毒,候鸟可经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将病毒传入我国;部分病毒能够结合人源唾液酸受体并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表明该亚型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1 禽流感病毒 跨洲际传播 重配 感染性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传播的风险分析
15
作者 周婉婷 陈璐 +6 位作者 周淑宁 田杰 李晓奇 刘朔 彭程 蒋文明 刘华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为深入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对1998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以来GenBank和GISAID中公开的哺乳动物感染数据进行归纳,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报告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为深入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对1998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以来GenBank和GISAID中公开的哺乳动物感染数据进行归纳,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报告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数据最多,占87.21%,且呈增加趋势。中国的75例病例中,以湖北省报告的最多。非人类哺乳动物感染病例涉及10种哺乳动物,包括猪、水貂、貉、雪貂、犬、果子狸、蝙蝠、猫、马和鼠兔,均为陆生哺乳动物,其中有61.4%的感染病例属于猪源。数据库中的大多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均含有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研究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传播的风险高,关键氨基酸位点易发生突变,监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分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感染 监测
下载PDF
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16
作者 刘明洋 刘琳 +7 位作者 张锋宛 刘静瑞 宋亚鹏 高文明 李冰洁 曹晓阳 路文渊 李新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9,共11页
为深入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子生物学特征,试验对河南省某发病蛋鸡场疑似AIV感染的病鸡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并对分离病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2株H9N2亚型AIV,分别为A/chicken... 为深入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子生物学特征,试验对河南省某发病蛋鸡场疑似AIV感染的病鸡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并对分离病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2株H9N2亚型AIV,分别为A/chicken/Henan/HN22/2022(H9N2)和A/chicken/Shangqiu/01/2021(H9N2);2株分离株HA基因均位于h9.4.2.5谱系的分支2,内部基因与来自不同宿主的H7N9、H3N8等亚型AIV具有高度同源性且亲缘关系较近;2株分离株的HA蛋白裂解位点是PSRSSR,与低致病性AIV特性一致,其受体结合位点左侧臂发生Q234L突变,NA蛋白颈部第62~64位存在氨基酸缺失;接种2株分离株的试验鸡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没有导致气管和肺脏出血,与该亚型其他分离株不同。研究表明,试验分离的2株H9N2亚型AIV关键位点突变情况相对稳定,但仍有一些适应性突变产生,可能出现多种亚型同时感染鸡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全基因组 适应性突变
下载PDF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产生原因的分析
17
作者 乔淑媛 滕巧泱 +6 位作者 李雪松 刘芹防 张志飞 王思琪 李泽君 杨健美 王彩云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我国最主要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造成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H9N2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防控该疫病的最有效方式,然而,H9N2病毒在免疫压力下容易产生抗原变异,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其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 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我国最主要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造成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H9N2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防控该疫病的最有效方式,然而,H9N2病毒在免疫压力下容易产生抗原变异,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其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模拟H9N2禽流感免疫压力筛选出携带HA_(D201N)单点突变的逃逸株,但HA_(D201N)如何导致H9N2病毒逃逸株出现的原因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利用8质粒反向遗传技术方法拯救出1株A/Chicken/Shanghai/1/2006(H9N2)(简称SH1)及其免疫逃逸株rSH1-HA_(D201N)。为了鉴定HA_(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禽流感病毒复制能力而导致病毒发生免疫逃逸,用0.001 MOI的病毒接种MDCK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HA_(D201N)点突变可显著降低rSH1病毒的复制能力,且病毒复制能力的变化不是rSH1病毒发生逃逸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HA_(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病毒抗原变异而产生病毒逃逸株,将原毒株与突变毒株加入佐剂后免疫鸡以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利用交叉HI试验,计算R值并分析抗原变异,结果表明rSH1与rSH1-HA_(D201N)的R值为2,说明HA_(D201N)会导致rSH1发生显著的抗原变异,从而使病毒在免疫压力下逃逸。本研究为探索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规律及其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技术 点突变 免疫逃逸
下载PDF
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估
18
作者 万志敏 李亚锋 +9 位作者 孙建文 姜文杰 赵喆泓 汤婷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并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blot试验以及SPF鸡保护性试验等方法,探究此重组病毒体外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为鸡提供的保护力。结果显示:研究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H7N9禽流感亚型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命名为FAdV4-H7;FAdV4-H7能在LMH细胞高效复制,并能在LMH细胞传代15次后仍能稳定表达HA蛋白;FAdV4-H7不仅高度致弱,而且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针对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和FAdV-4的中和抗体,能为SPF鸡提供足够保护来抵抗致死性FAdV-4感染。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FAdV4-H7,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苗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 CRISPR/Cas9 疫苗
下载PDF
16株新型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19
作者 赵康宁 杨忠龙 +6 位作者 陈怡 朱春成 郭云飞 印云聪 秦涛 陈素娟 彭大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29-4040,共12页
为了解新出现的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对2022—2023年分离鉴定的H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代表株进行了抗原差异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株家禽源和1株野鸟源H3N3亚型AIV。全基因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 为了解新出现的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对2022—2023年分离鉴定的H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代表株进行了抗原差异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株家禽源和1株野鸟源H3N3亚型AIV。全基因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6株分离株均属于欧亚分支,其HA基因均源自H3N8亚型AIV,与人源H3N8亚型AIV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3%~99.2%;NA基因均源自H10N3亚型AIV,与人源H10N3亚型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1%~98.4%;内部基因片段均来自H9N2亚型AIV。分离株HA基因裂解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分离毒株存在多个能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及致病性的突变位点,如PB2蛋白的A588V和E627V突变、PB1蛋白的I368V和S375N突变等。抗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华东地区早期流行株的HI抗体滴度相差1 log2~3 log2。因此,本研究分离的16株H3N3亚型AIV均为三源重组病毒,由H9N2亚型AIV提供全部内部基因,毒株存在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及致病性增强的突变,并已传播给野禽。本研究揭示了新型H3N3亚型AIV的遗传特征、变异和多宿主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型 h3n3亚型 基因变异 抗原变异
下载PDF
5株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及遗传演化分析
20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2 位作者 施建忠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7,共8页
为了解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特点,试验对2023年采集自广东、湖北两地的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咽喉拭子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H6N3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演化情况和特殊分子标记。结... 为了解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特点,试验对2023年采集自广东、湖北两地的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咽喉拭子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H6N3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演化情况和特殊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共分离到5株H6N3亚型AIV,且均为新型重配病毒,可分为2种基因型,其中4株湖北分离株属于基因1型,NA基因进化支相对独立,其余基因片段与分离于我国家禽的H3N2、H3N3、H3N8、H6N6亚型AIV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1株广东分离株属于基因2型,与多种不同亚型野鸟源病毒高度同源;5株分离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仅有一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的特征;4株湖北分离株的NA基因全长仅有1365bp,其编码的NA蛋白出现茎部缺失;部分分离株HA蛋白获得A138S突变,一株病毒的PB2蛋白获得I292V突变。综上所述,分离的5株H6N3亚型AIV为新型重配病毒,部分分离株获得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应加强对H6亚型AIV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3 禽流感病毒 活禽交易市场 分子特征 基因重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