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等)压合成氨的最佳H_2/N_2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2 位作者 胡樟能 岑亚青 傅冠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高压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在压力分别为7.0,10.0和15.0MPa,温度分别为350, 400和450℃条件下,在H2/N2为1.6~3.0范围内研究了H2/N2对A301,ZA-5和A110-2型催化剂的活性和合成塔出口氨浓度的影响.在压力和空速一定的条件下,最佳H2/N... 采用高压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在压力分别为7.0,10.0和15.0MPa,温度分别为350, 400和450℃条件下,在H2/N2为1.6~3.0范围内研究了H2/N2对A301,ZA-5和A110-2型催化剂的活性和合成塔出口氨浓度的影响.在压力和空速一定的条件下,最佳H2/N2随反应温度而异.在350,400和450℃下,最佳H2/N2分别为1.8~2.2, 2.2~2.5和2.5~3.0.由此可见,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佳H2/N2值与反应的进程有关.为此提出了催化剂效率K (Catalysis efficiency) 的概念来表征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器出口氨浓度趋近平衡的程度,即K=CNH3 / C*NH3.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最佳H2/N2与催化剂效率的定量关系:(H2/N2)m = 1.5(1+ CNH3 / C*NH3) = 1.5(1+K).由此可以根据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效率来确定最佳H2/N2.凡是会降低催化剂效率的因素,都会使最佳H2/N2降低.各种影响因素对最佳H2/N2的影响中,反应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空速和催化剂的活性,而压力和惰性气体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低温(低压)下合成氨,宜采用较低的H2/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催化剂 h2/n2 等压合成 低压合成 合成氨工业 催化活性 氮气 氢气 比例最佳化
下载PDF
PI/TiO_2纳米复合膜的H_2/CH_4和H_2/N_2分离性能
2
作者 杜宏伟 孔瑛 +1 位作者 史德青 文玲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8-100,共3页
以可溶性聚酰亚胺为基质 ,经乙酸修饰后的钛酸丁酯为TiO2 溶胶前体 ,NMP为共溶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PI/TiO2 纳米复合膜。采用XPS、TEM和气体透气性能测试等手段 ,对复合膜的结构和H2 分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膜中钛酸... 以可溶性聚酰亚胺为基质 ,经乙酸修饰后的钛酸丁酯为TiO2 溶胶前体 ,NMP为共溶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PI/TiO2 纳米复合膜。采用XPS、TEM和气体透气性能测试等手段 ,对复合膜的结构和H2 分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膜中钛酸丁酯已转化为TiO2 ,PI与TiO2 两相结合完好。TiO2 以颗粒状均匀分布在PI基质中 ,其颗粒粒径约为 1 0nm。复合膜的H2 ,N2 和CH4 透气系数随着TiO2 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当TiO2 含量为2 2 3 %时 ,对H2 的透气系数为 1 4 .1Barrer,对H2 /N2 和H2 /CH4 的分离系数分别为 1 87.5和 1 4 3 .2 ,因此 ,该复合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iO2纳米复合膜 h2/Ch4 h2/n2 分离性能 聚酰亚胺 二氧化钛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氢分离 回收 复合膜
下载PDF
InP衬底表面的H_2/N_2等离子体清洁技术
3
作者 谭满清 茅冬生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电子回旋共振(ECR)H2/N2 等离子体去除InP衬底表面的氧、碳原子的方法,并保持了InP衬底表面原有的有序结构,给出了这种处理方法的工艺条件,对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InP衬底表面 磷化铟 等离子体清洁 h2/n2 实验
下载PDF
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玉艳 蒋榕培 +3 位作者 李智鹏 徐森 潘峰 解立峰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2,共9页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2(2.4%,质量分数)后,火焰加速进程明显延缓,点火初期处于稳定燃烧阶段;预混气体的稳定爆速为2 207 m/s,爆压为3.92MPa,与理论值一致;常压下预混火焰在小直径不锈钢管中的临界淬熄管径为0.5~0.7 mm,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越大,管径越大,淬熄越困难。依据淬熄管径、湍流火焰速度和淬熄管道长度的关系,可计算防回火管道的有效长度,从而为防回火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爆速 爆压 淬熄 C2h4/n2O
下载PDF
不同结构聚芳醚的H_2/N_2透过选择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忠刚 陈天禄 徐纪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一系列聚芳醚的H_2/N_2透过选择性能,详细讨论了温度和结构的系列变化对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系列聚合物H_2和N_2的透过系数与聚合物的自由体积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结构变化以调节聚合物的自由体积... 研究了一系列聚芳醚的H_2/N_2透过选择性能,详细讨论了温度和结构的系列变化对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系列聚合物H_2和N_2的透过系数与聚合物的自由体积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结构变化以调节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可以有效地控制聚合物的透H_2系数和H_2/N_2选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 氮氢分离膜 膜分离 膜材料
下载PDF
Pd/陶瓷复合膜分离器中H_2/N_2混合气的分离过程
6
作者 蒋久乐 张栋强 范益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采用光催化沉积法结合化学镀制备出有效膜长为33 cm、膜厚约10μm的致密Pd膜.单气体测试表明,该膜有良好的H2/N2选择性,H2渗透系数在350、400、450及500℃时分别为0.7×103、1.1×103、1.4×103及1.9×103L/(m2.min.MPa... 采用光催化沉积法结合化学镀制备出有效膜长为33 cm、膜厚约10μm的致密Pd膜.单气体测试表明,该膜有良好的H2/N2选择性,H2渗透系数在350、400、450及500℃时分别为0.7×103、1.1×103、1.4×103及1.9×103L/(m2.min.MPa0.5).通过H2/N2混合气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流体传输对Pd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渗透总流量随着原料气总流量、温度及膜两侧的总压差的增加而增大.采用活塞流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膜 h2分离 h2/n2混合气
下载PDF
H_2/N_2同轴喷射湍流火焰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周乃香 艾旭 +1 位作者 冷学礼 荣启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6-1090,共5页
利用Ansys Fluent模拟了H2/N2的同轴喷射湍流燃烧情况,采用雷诺时均法(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处理燃料与氧化剂的湍流流动,涡扩散概念(Eddy Dissipation Concept,EDC)模型用来耦合湍流与化学反应。得到了燃烧室内部的温... 利用Ansys Fluent模拟了H2/N2的同轴喷射湍流燃烧情况,采用雷诺时均法(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处理燃料与氧化剂的湍流流动,涡扩散概念(Eddy Dissipation Concept,EDC)模型用来耦合湍流与化学反应。得到了燃烧室内部的温度(T)、混合分数(f)、H2、O2以及H2O的质量分数(F),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沿轴向方向逐渐增大,f沿轴向逐渐降低。在火焰区域沿径向,T和F(H2O)先增大后降低,F(H2)逐渐降低,F(O2)逐渐升高,最后均稳定于伴随流的入口值。虽有一定偏差,但模拟结果较好地预测了实验结果的趋势。综合考虑两种RANS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吻合情况,推荐RSM湍流模型结合EDC模型来研究类似的喷射燃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火焰 h2/n2燃烧 数值模拟 EDC模型
下载PDF
N_2/H_2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碰撞电离的Monte Carlo模拟
8
作者 张连珠 王增波 刘俊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4-248,321,共6页
采用N2/H2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综合的Monte Carlo模型,通过计算N2/H2混合气体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碰撞电离及离解电离率,电子密度及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研究了H2的浓度对氮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碰撞电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 采用N2/H2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综合的Monte Carlo模型,通过计算N2/H2混合气体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碰撞电离及离解电离率,电子密度及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研究了H2的浓度对氮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碰撞电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2浓度的升高,电子的电离及离解电离碰撞率减少;但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加入少量的H2,可以提高电子碰撞电离及离解电离率,即选取合适的放电参数,加入少量的氢,可以提高放电空间的电子及离子的密度.模型考虑了12种和电子相关的反应,在氮气中加氢的比例为0-30%.这些影响能通过放电中发生的碰撞过程及鞘层厚度的改变得到解释.研究结果为认识N2/H2混合气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过程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h2辉光放电 MOnTECARLO模拟 e^--n2电离率
下载PDF
H_2-O_2(N_2)混气着火过程非线性特性研究
9
作者 李卓毅 张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700,共4页
本文采用基元反应模拟H2-O2(N2)混合气体的着火过程,得到了不同散热和不同燃料-氧化剂初始浓度比条件下着火临界曲线。结果表明: H2/O2摩尔比相同时,不同散热条件下的着火临界曲线非常相似,可近似看成同一曲线在第二区的“延伸线”上滑... 本文采用基元反应模拟H2-O2(N2)混合气体的着火过程,得到了不同散热和不同燃料-氧化剂初始浓度比条件下着火临界曲线。结果表明: H2/O2摩尔比相同时,不同散热条件下的着火临界曲线非常相似,可近似看成同一曲线在第二区的“延伸线”上滑移。临界曲线第二区的P—T关系符合2k1=ks[Ms]。散热对着火极限的影响和着火延迟时间有密切关系,在临界曲线第二区延迟时间最小,导致散热对该区的影响最弱,从而使着火临界曲线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反应 着火临界曲线 着火 h2-O2(n2)混合气体
下载PDF
合成回路H_2/N_2比控制及其模拟试验
10
作者 董伟成 《炼油化工自动化》 1992年第5期8-12,共5页
合成回路H_2/N_2比控制是大型氨厂重要的节能控制回路之一。开发这个控制系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里仅介绍其中的模拟试验,並对试验结果分析讨论文章还介绍利用可编程序调节器作控制系统模拟试验,这是一次尝试。实线证明,这比计算机模... 合成回路H_2/N_2比控制是大型氨厂重要的节能控制回路之一。开发这个控制系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里仅介绍其中的模拟试验,並对试验结果分析讨论文章还介绍利用可编程序调节器作控制系统模拟试验,这是一次尝试。实线证明,这比计算机模拟更简单、更直观、更适合于生产一线的开发与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回路 控制 模拟 h2/n2
下载PDF
循环气H_2/N_2的测定和计算法之我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传皎 《小氮肥》 2004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合成氨 循环气 h2/n2 奥氏仪 计算方法
下载PDF
N_2O-C_2H_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光荣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9,共4页
提出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的测定,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重现性,同时具有步骤简单、操作容易掌握、干扰少等特点.测定样品含钙量时,... 提出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的测定,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重现性,同时具有步骤简单、操作容易掌握、干扰少等特点.测定样品含钙量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100%(n=5),适用于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的测试,此方法达到了实验室的仪器分析质量与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C2h2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法 特规氢氧化钾 含量
下载PDF
《银川化肥厂合成氨生产线H_2/N_2配比自调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鉴定
13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87年第1期51-51,共1页
一九八六年八月,由我校和银川化肥厂共同研制的《合成氨生产线氢氮配比自调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区级鉴定。该系统是一个通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采用美国MOTOROLA公司MC6800系列OEM模板,通过MM6850串行接口与智... 一九八六年八月,由我校和银川化肥厂共同研制的《合成氨生产线氢氮配比自调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区级鉴定。该系统是一个通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采用美国MOTOROLA公司MC6800系列OEM模板,通过MM6850串行接口与智能视频显示终端TEC—630连接;CPM—80针式打印机定时打印输出动态工艺参数和自动统计H2/N2合格率。主机箱、D/A输出控制机箱、开关量输出机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h2/n2 合成氨生产 银川化肥厂 开关量输出 智能视频 定时打印 针式打印机 显示终端 输出控制
下载PDF
动态模型辨识在H_2/N_2调节方面的应用
14
作者 张健伦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989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以小合成氨厂的微机氢氮比控制为例,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动态模型的建模、辨识及此种模型的特点,阐述了使用此种模型来解决氫氮比控制这个课题的方法,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文中还对这种控制方法在化工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本文以小合成氨厂的微机氢氮比控制为例,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动态模型的建模、辨识及此种模型的特点,阐述了使用此种模型来解决氫氮比控制这个课题的方法,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文中还对这种控制方法在化工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范围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型辨识 h2/n2调节
全文增补中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法检测SF6/N2混合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玉新 刘海波 +1 位作者 宋天斌 刘晓波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6期40-44,共5页
H2S气体是SF6/N2混合电气设备潜伏性故障的特征分解组分之一。现有的现场技术均需标定,腔衰荡光谱法无需标定且能检测到低极限的H2S浓度。根据光腔衰荡光谱的检测原理,对激光器、光隔离器、低损耗光学腔、光电探测器等光路和电路器件进... H2S气体是SF6/N2混合电气设备潜伏性故障的特征分解组分之一。现有的现场技术均需标定,腔衰荡光谱法无需标定且能检测到低极限的H2S浓度。根据光腔衰荡光谱的检测原理,对激光器、光隔离器、低损耗光学腔、光电探测器等光路和电路器件进行选型和设计,配合软件设计、编程和数据处理完成了装置的研制,研制的光腔衰荡光谱法检测H2S装置无需光开关,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试验,光谱图正确,H2S气体检测低限值达到1 μL/L,符合现场检测的需要,为现场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光谱 特征组分 h2SSF6/n2 混合电气设备 光学无源腔 加权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H_2S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Film SnO_2 Sensor with N_2 Treatment 被引量:2
16
作者 Jong-Won Kim Kwang-Hyun Yun +3 位作者 Geon-Young Cha Gi-Hong Rue Duk-Dong Lee Jeung-Soo Huh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3期385-388,共4页
<正>SnO_2 thin film sensors were fabricated by a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The sensors were heated for thermal oxidation.For high porosity,SnO_2 thin film sensors were treated in a N_2 atmosphere.The sensors th... <正>SnO_2 thin film sensors were fabricated by a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The sensors were heated for thermal oxidation.For high porosity,SnO_2 thin film sensors were treated in a N_2 atmosphere.The sensor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O_2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N_2 showed 70 % sensitivity for 1×10~ -6) of H_2S,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sensors that were only treated with O_2.The Ni metal,as a catalyst,was evaporated on the thin film Sn on the Al_2O_3 substrate.The sensor was heated to grow the Sn nanowire in a tube furnace with N_2 flow.Sn nanowire was heated for oxidation.The sensitivity of SnO_2 nanowire sensor was measured for 500×10~ -9) of H_2S.The selectivity of the SnO_2 nanowire sensor was compared with the thin film and the thick film SnO_2.Each sensor was measured for H_2S,CO,and NH_3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gas sensor n2 nAnOWIRE h2S
下载PDF
Diffusion of H2, CO, N2,O2 and CH4 Through Nanoporous Carbon Membranes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志强 刘志平 +2 位作者 汪文川 范益群 徐南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09-714,共6页
Diffusion of pure H2, CO, N2,O2 and CH4 gases through nanoporous carbon membrane is investigated by carrying out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NEMD) simulations. The flux, transport diffusivity and activation ... Diffusion of pure H2, CO, N2,O2 and CH4 gases through nanoporous carbon membrane is investigated by carrying out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NEMD) simulations. The flux, transport diffusivity and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pure gases diffusing through carbon membranes with various pore width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ransport diffusivity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and pore width, and its values have a magnitude of 10^-7 m^2·s^-1 for pore widths of about 0.80 to 1.21 nm at 273 to 300 K.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gases diffusion through the membrane with various pore widths are about 1-5 kJ·mol^-1, The results of transport diffusivities are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Rao and Sircar (J. Membr. Sci., 1996), indicating the NEMD simulation method is a good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transport diffusivities for gases in porous materials, which is always difficult to be accurately measured by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carbon membrane transport diffusivity flux activation energy
下载PDF
00Cr22Ni5Mo3N中合金双相不锈钢的热处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乐平 刘雪燕 +1 位作者 郁凉峰 黄海清 《热处理》 CAS 2009年第5期50-55,共6页
00Cr22N i5Mo3N中合金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强度,但不能热处理相变强化。离子渗氮可大大提高其表面硬度。研究了离子渗氮介质、工艺参数对00Cr22N i5Mo3N钢渗氮层硬度、深度、脆性和均匀性的影响,介绍了已成功应用于该... 00Cr22N i5Mo3N中合金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强度,但不能热处理相变强化。离子渗氮可大大提高其表面硬度。研究了离子渗氮介质、工艺参数对00Cr22N i5Mo3N钢渗氮层硬度、深度、脆性和均匀性的影响,介绍了已成功应用于该钢的离子渗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 离子渗氮 n2h2 脆性
下载PDF
D-23.5/131-143氮氢气循环压缩机气阀改造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朝霞 潘树林 +2 位作者 杨青山 刘鑫 欧胜芳 《中氮肥》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D-23.5/131-143氮氢气循环压缩机是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新建200 kt/a合成氨及300 kt/a尿素工程的关键设备之一。该压缩机装机试运行时,电机电流过大,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发现,该压缩机气阀通流面积过小... D-23.5/131-143氮氢气循环压缩机是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新建200 kt/a合成氨及300 kt/a尿素工程的关键设备之一。该压缩机装机试运行时,电机电流过大,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发现,该压缩机气阀通流面积过小,为此,从气阀结构型式、气流通道等方面对该压缩机气阀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气阀装机投用后,压缩机电机电流得到较大幅度下降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氢气循环压缩机 气阀 改造
下载PDF
CO_2吸收增强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逊 高峻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以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共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煤层气提供合成所需的氮组分,从而取消常规制气的补氮过程或替代空气气化;采用CO2吸收增强制气,在造气工段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粗煤气,可直接进入醇烷化或... 以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共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煤层气提供合成所需的氮组分,从而取消常规制气的补氮过程或替代空气气化;采用CO2吸收增强制气,在造气工段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粗煤气,可直接进入醇烷化或醇烃化精制岗位.为论证系统的可行性和适宜操作条件,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煤气组分随制气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提出可一步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制气反应条件和煤层气流量;根据煤层气温度、压力与爆炸极限的关系,确定催化转化/脱氧反应器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以合成原料气组分衡量,基于CO2吸收增强气化的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制气方法可行,且有利于简化调比和气体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吸收增强制气 煤和煤层气共气化 CO2+CO含量 氢氮比 制气操作条件 煤层气脱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