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键合紫杉醇纳米胶束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盛世厚 于惠秋 +4 位作者 刘铜军 柳时 郑勇辉 胡秀丽 宋祥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0-1285,共6页
以H22肝癌的balb/c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紫杉醇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肿瘤的抑制效果。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低剂量组和紫杉醇纳米胶束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0 d的肿瘤相对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2%、49%和67%,... 以H22肝癌的balb/c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紫杉醇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肿瘤的抑制效果。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低剂量组和紫杉醇纳米胶束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0 d的肿瘤相对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2%、49%和67%,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9%、45%和4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纳米胶束组呈现p53的高表达和bcl-2的低表达,说明紫杉醇纳米胶束对小鼠H22肝癌的抑制作用强于紫杉醇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小鼠 紫杉醇 纳米胶束 键合药
下载PDF
“治癌灵”穴位贴敷联合针刺对H22肝癌小鼠Nm23-H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金苗 周艳丽 《河南中医》 2017年第6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观察"治癌灵"穴位贴敷联合针刺对H22移植性肝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水平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该疗法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与提高Nm23-H1的表达有关。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采取完全随机分组法,依... 目的:观察"治癌灵"穴位贴敷联合针刺对H22移植性肝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水平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该疗法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与提高Nm23-H1的表达有关。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采取完全随机分组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小鼠,设为正常组,余者造模,经正常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贴敷组、针刺组、综合组,每组10只。于雄性昆明种小鼠前肢右腋皮下接种0.2 m L H22肿瘤细胞悬液进行造模。计算瘤重和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细胞中Nm23-H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抑制瘤体生长(P<0.05),明显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且综合组优于穴位贴敷组和针刺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明显提高Nm23-H1蛋白表达水平(P<0.01),综合组优于穴位贴敷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治癌灵"穴位贴敷及针刺均可提高H22移植性肝癌小鼠Nm23-H1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及肿瘤侵袭转移,改善生存质量,且穴位贴敷联合针刺疗法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移植性肝癌小 “治癌灵” 穴位贴敷 针刺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复合物对移植性H_(22)肝癌小鼠癌细胞Bcl-2和c-myc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东 韩晓英 孙克任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复合物对移植性H22肝癌小鼠癌细胞Bcl-2和c-myc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移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Bcl-2和c-myc蛋白,研究DHA复合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内Bcl-2和c-myc蛋白含量的...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复合物对移植性H22肝癌小鼠癌细胞Bcl-2和c-myc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移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Bcl-2和c-myc蛋白,研究DHA复合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内Bcl-2和c-myc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实验发现,DHA复合物的体内抑瘤率可高达70%以上,55.0、37.5、20.0mg/kg DHA复合物剂量组,使得小鼠H22肝癌细胞内Bcl-2蛋白含量分别降低74.72%、74.05%、70.64%(P<0.01),5-Fu(30mg/kg)组降低了30.16%;c-myc蛋白含量分别降低59.20%、49.72%、38.25%(P<0.01),5-Fu(30mg/kg)组降低了11.72%。结论DHA复合物能明显降低小鼠H22肝癌细胞内Bcl-2及c-myc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Bcl-2和c-myc蛋白 移植性h22肝癌小鼠
下载PDF
贝参茱萸方抑制H22肝癌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燕妮 王兰兰 +3 位作者 查青 史海龙 冯雪松 晁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011-2016,共6页
目的探讨贝参茱萸方抑制H22肝癌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贝参茱萸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用于治疗和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将4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空白... 目的探讨贝参茱萸方抑制H22肝癌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贝参茱萸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用于治疗和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将4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贝参茱萸方低、中、高浓度(0.25g·mL-1、0.5g·mL-1、1g·mL-1)组,每组各8只。于造模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每日一次,每次0.4 mL/只,连续给药30天。给药期间对H22荷瘤小鼠体重、饮食量及肿瘤大小进行测量;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贝参茱萸方高、中浓度组的小鼠肿瘤体积在第28天时均明显减小(P<0.05);(2)与模型组相比,贝参茱萸方高、中、低浓度组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更明显;(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内Ki67的阳性表达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小鼠体内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贝参茱萸方高、中、低浓度组下降,其中贝参茱萸方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白组相比,caspase-3、caspase-9在模型组中的表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促凋亡因子caspase-3在贝参茱萸方高、中浓度组的表达均升高(P<0.05),而促凋亡因子caspase-9在贝参茱萸方高浓度组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贝参茱萸方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其可能是通过促进促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贝参茱萸方 h22肝癌小鼠模型 细胞凋亡 KI67 caspase-3 CASPASE-9
下载PDF
独角莲醇提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展 辛华 +2 位作者 江旭东 欧芹 孙国志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内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模型,采用灌胃法给予其100 mg·kg-1·d-1独角莲醇提液,以生理盐水灌胃和5-FU腹腔注射作为对照,连续10 d,停药后第2天摘取小...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内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模型,采用灌胃法给予其100 mg·kg-1·d-1独角莲醇提液,以生理盐水灌胃和5-FU腹腔注射作为对照,连续10 d,停药后第2天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后断髓处死,取出胸腺、脾脏称重,计算小鼠的胸腺重量指数、脾脏重量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灌胃的H22肝癌荷瘤小鼠比较,5-FU腹腔注射和独角莲醇提液灌胃处理的H22荷瘤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明显升高;但胸腺重量指数、脾脏重量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角莲醇提液可提高H22荷瘤鼠的血清IL-2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莲提取液 h22肝癌荷瘤小鼠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邪毒壅盛和气虚证H22肝癌荷瘤小鼠肾上腺基因转录的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志强 方肇勤 +8 位作者 卢文丽 梁超 吴中华 刘小美 侯俐 张辉 卓少元 廖明娟 高必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4个证...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4个证候肾上腺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2个证候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结果①筛选邪毒壅盛证上调和下调基因20条和7条,气虚证上调和下调基因4条和7条。②邪毒壅盛证上调的基因涉及到信号转导与免疫应答的Pomc1、Tnfaip6、Ccrl2、Rgs1等,调控转录的Bhlhb2、Ell2、Atf3、Hivep2、Klf4等,参与代谢调节的Usp37、Chka、Dusp10等;邪毒壅盛证下调基因有Hbxip、H2-T22、Ndufs6,Tgfb1、Mgat4b、Cdkl3等。③气虚证独特上调基因有Pde10a、Ol-fr1305、Olfr46、Cyp3a13等;气虚证独特下调基因涉及到激素类Gh、Pomc1、Prl、Cga和原癌基因Junb。结论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改变,这可能是证候内在的本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荷瘤小鼠 肾上腺 邪毒壅盛证 气虚证 肾上腺基因表达
下载PDF
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对H_(22)肝癌荷瘤小鼠IL-8及VEGF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语平 李华 +1 位作者 刘光炜 陈彻 《河南中医》 2010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中IL-8和VEGF的影响及对肿瘤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肿瘤双植入模型技术制作H22荷瘤小鼠模型及中药含药血清的制备。40只6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顺铂... 目的:研究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对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清中IL-8和VEGF的影响及对肿瘤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肿瘤双植入模型技术制作H22荷瘤小鼠模型及中药含药血清的制备。40只6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顺铂组,扶正消癥方组(含药血清)。造模成功后连续3d把已制备好的含药血清分别注入对应组小鼠的右侧接种肿瘤,共给药3次。观测21d,第21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L-8和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8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组及顺铂组可降低小鼠血清中IL-8和VEGF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和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IL-8和VEGF表达水平,顺铂组(P<0.01),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组(P<0.05)。结论: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对H22荷瘤小鼠具有提高免疫作用,降低血清中IL-8和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癥方(含药血清) h22肝癌荷瘤小鼠 IL-8 VEGF
下载PDF
裴氏升血颗粒合TP-5对荷H22(肝癌)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文婷 何红珍 +1 位作者 党芸芝 李纬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裴氏升血颗粒合TP-5对荷H22(肝癌)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采用裴氏升血颗粒、裴氏升血颗粒与胸腺五肽联合、胸腺五肽分别对荷H22(肝癌)瘤小鼠进行干预,而后通过对小鼠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 目的:研究裴氏升血颗粒合TP-5对荷H22(肝癌)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采用裴氏升血颗粒、裴氏升血颗粒与胸腺五肽联合、胸腺五肽分别对荷H22(肝癌)瘤小鼠进行干预,而后通过对小鼠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血清IL-2、IL-4水平进行检测及数据处理,了解药物干预后荷H22(肝癌)瘤小鼠的免疫器官状态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PSXKL组、PSXKL+TP-5组荷瘤小鼠的结束体重、平均瘤重、抑瘤率、胸腺指数(TI)、脾脏指数(SI)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TP-5组的胸腺指数(TI)、脾脏指数(SI)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而PSXKL组、PSXKL+TP-5组荷瘤小鼠的结束体重与TP-5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SXKL+TP-5组和TP-5组荷瘤小鼠的血清IL-2和IL-4含量、脾B淋巴细胞增殖率(%)(以LPS为刺激因子)、脾T淋巴细胞增殖率(%)(以Con A为刺激因子)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结论:TP-5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有明显影响,而对荷瘤小鼠的全身状况无明显改善,使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对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有积极影响。裴氏升血颗粒及其与TP-5联合后均对荷瘤小鼠的全身状况有明显改善,同时对其免疫器官也有明显的影响,使之趋于正常;使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同时对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瘤小鼠 裴氏升血颗粒 TP-5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益气消瘤方对H_(22)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墨年 彭旦明 +4 位作者 张进 吴东风 张瑾楠 邓罗英 刘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消瘤方对H22荷瘤小鼠应用CTX(环磷酰胺)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水煎煮制备益气消瘤方,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接种后第2天开始给药,腹腔注射CTX及益气消瘤方灌胃连续8d,取脾采用酶标仪测T、B细胞活力,吸取腹腔渗出液测吞... 目的:观察益气消瘤方对H22荷瘤小鼠应用CTX(环磷酰胺)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水煎煮制备益气消瘤方,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接种后第2天开始给药,腹腔注射CTX及益气消瘤方灌胃连续8d,取脾采用酶标仪测T、B细胞活力,吸取腹腔渗出液测吞噬细胞活力。结果:与同期荷瘤CTX组相比,益气消瘤方组小鼠T、B细胞活力增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升高。结论:益气消瘤方对肿瘤及化疗药物造成的免疫功能抑制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消瘤方 h22肝癌荷瘤小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头顶一颗珠对肝癌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秀三 李玉山 詹光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9期3597-3599,共3页
目的研究头顶一颗珠(TTM)注射液对肝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2小鼠肝癌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肝癌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5-FU+TTM组和TTM组,每组10只。模型组、5-FU组每日按10 mg/kg腹腔注射生... 目的研究头顶一颗珠(TTM)注射液对肝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2小鼠肝癌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肝癌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5-FU+TTM组和TTM组,每组10只。模型组、5-FU组每日按1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5-FU,5-FU+TTM组在注射5-FU的同时每日腹腔按7.2 g/kg注射TTM,TTM组按7.2 g/kg注射TTM。给药5 d后测定各组胸腺、脾脏指数,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及CD3、CD4、CD8细胞的百分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5-FU组和TTM组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FU+TTM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外周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TTM组显著增加(P<0.05);5-FU+TTM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FU组比较,TTM组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5-FU+TTM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但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模型组,TTM组、5-FU+TTM组及5-FU组CD3、CD4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CD8百分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较5-FU+TTM组比较,TTM组、5-FU组CD3、CD4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8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模型组,TTM组、5-FU+TTM组及5-FU组IL-2、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TTM组比较,5-FU+TTM组、5-FU组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FU组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5-FU+TTM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M可以促进T细胞的成熟与迁移,提高肝癌小鼠IL-2、TNF-α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顶一颗珠 h22肝癌小鼠 免疫
下载PDF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
11
作者 盛世厚 于惠秋 +2 位作者 刘铜军 郑勇辉 景遐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8-421,I0001,I0002,共6页
目的:证实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靶向效应,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荧光显像剂罗丹明与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键合,通过罗丹明跟踪检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 目的:证实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靶向效应,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荧光显像剂罗丹明与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键合,通过罗丹明跟踪检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罗丹明胶束)在荷H22肝癌的小鼠体内分布情况。荷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注射组和游离罗丹明注射组,分别注射罗丹明胶束和游离罗丹明,于药物注射后1、3、6、12、24及48 h采用活体成像系统测定小鼠活体及离体器官中药物浓度。结果:游离罗丹明组小鼠注射罗丹明后随循环系统迅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逐渐代谢消失,无肿瘤聚集现象;罗丹明胶束组小鼠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缓慢上升,3 h肿瘤出现药物聚集现象,6 h达到最高浓度且明显高于全身其他器官,12 h仍具有较高浓度。结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具有使其键合的药物在体内缓释的效果,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减少药物代谢率,靶向到达肿瘤部位,延长在肿瘤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小鼠 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 胶束 EPR效应 被动靶向
下载PDF
参芪五味子颗粒对肝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丽君 单煜 +2 位作者 戴伟 汪丞礼 姚霏 《右江医学》 2022年第9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颗粒(SQW)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调节的影响。方法运用昆明种小鼠腋下荷瘤模型,称量荷瘤小鼠体重、肿瘤、脾脏、胸腺,计算抑瘤率与脏器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脾淋巴免疫细胞荧光表达情况。ELISA法检...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颗粒(SQW)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调节的影响。方法运用昆明种小鼠腋下荷瘤模型,称量荷瘤小鼠体重、肿瘤、脾脏、胸腺,计算抑瘤率与脏器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脾淋巴免疫细胞荧光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后荷瘤小鼠肿瘤缩小,对体重、胸腺指数无影响;但脾脏指数增加,脾脏中的CD3~+CD8~+阳性T细胞、CD19~+阳性B细胞、CD3~+CD4~+NK1.1~+阳性NK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0.01),CD4~+CD25~+Foxp3~+阳性Treg细胞比例呈微弱的减少趋势。结论参芪五味子颗粒可增加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肝癌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五味子颗粒 h22肝癌荷瘤小鼠 免疫抑制 NK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仿刺参肠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斌 袁甜 +4 位作者 张译文 王志远 秦英玲 薛仙子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采用碱解、酶解和醇沉淀法提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组织中的粗多糖(简称肠多糖),通过构建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采用腹腔给药途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肠多糖[200、100、50mg/(kg.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小鼠的脾... 采用碱解、酶解和醇沉淀法提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组织中的粗多糖(简称肠多糖),通过构建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采用腹腔给药途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肠多糖[200、100、50mg/(kg.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表明:肠多糖对患H22肝癌小鼠的实体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肠多糖中、低剂量组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90.1%、85.2%和71.7%;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脾脏指数与肿瘤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肠多糖剂量的上升,小鼠的脾脏指数也上升;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均高于肿瘤对照组,除肠多糖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3个对照组(P<0.01),而肠多糖中、低剂量组血清中的IL-2含量与肿瘤对照组、给药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与3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肠多糖 h22肝癌荷瘤小鼠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刺参酸性黏多糖对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丹丹 宋扬 代海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7,272,共6页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acidic mucopolysaccharide,SJAMP)抑制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22荷肝癌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FU(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20mg/kg)、SJAMP低...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acidic mucopolysaccharide,SJAMP)抑制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22荷肝癌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FU(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20mg/kg)、SJAMP低、中、高剂量(6.25、12.5、25mg/kg)5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连续给予对应试剂12 d。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P53、P21、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P53、P21、Cyclin D1及CDK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JAMP各剂量组H22肿瘤组织生长比较缓慢,其中SJAMP高剂量组肿瘤质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SJAMP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数目少,排列疏松,坏死区多。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JAMP中、高剂量组中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PCNA蛋白,P53、Cyclin D1及CDK4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P2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SJAMP能够抑制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SJAMP发挥抑瘤作用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内细胞增殖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营养学报,2014,36(3):263-267,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酸性黏多糖 h22肝癌小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美花风毛菊的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中天 李乐 +3 位作者 付书正 刘金平 李平亚 刘云鹤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研究探究美花风毛菊[Saussurea pulchella(Fisch.)Fisch]对肝癌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美花风毛菊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OAc extract from Saussurea pulchella,ESP)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继而建立H22肝癌... 本研究探究美花风毛菊[Saussurea pulchella(Fisch.)Fisch]对肝癌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美花风毛菊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OAc extract from Saussurea pulchella,ESP)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继而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ESP(100 mg/kg、200 mg/kg、400 mg/kg),连续给药14 d。以肿瘤重量、脏器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肿瘤和肝肾病理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测定ESP的抗肝癌作用。结果显示,ESP具有抑制HepG2细胞株增殖的作用;ESP还可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增加TNF-和IL-2含量,减少VEGF含量,回调ALT、AST、BUN以及CRE含量,缓解荷瘤小鼠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得出结论:美花风毛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风毛菊 乙酸乙酯萃取物 hEPG2细胞 h22肝癌荷瘤小鼠 肝癌活性
下载PDF
“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的抗肿瘤作用及一般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旭坤 蔡爽 +5 位作者 蒋捷 陈旅翼 舒广文 林亲雄 梅之南 高康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评价"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相关毒性,用SPF级雄性小鼠腋下接种肝癌H22瘤株建立了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模型,观察了不同剂量的"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给药10 d后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 为评价"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相关毒性,用SPF级雄性小鼠腋下接种肝癌H22瘤株建立了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模型,观察了不同剂量的"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给药10 d后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体重、免疫器官指数及血尿常规、肝肾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200 mg/kg"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的抑瘤率分别为44.9%,54.8%和62.1%."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对H22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等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故"江边一碗水"总木脂素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和较低的毒性,是其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边一碗水 木脂素 抗肿瘤 药效物质基础 h22肝癌荷瘤小鼠
下载PDF
平调饮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晋生 宋爱英 +1 位作者 毕俊芳 高磊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2-394,共3页
背景与目的:建立H22肝癌腹水瘤荷瘤小鼠模型,通过给予模型鼠平调饮灌胃评价其抗肿瘤作用。材料与方法:用H22腹水肝癌株种植于小鼠右腋皮下,致移植性肿瘤,建立H22肝癌腹水瘤荷瘤小鼠模型。将模型鼠分成阴性对照组,平调饮组,平调饮+5-Fu组... 背景与目的:建立H22肝癌腹水瘤荷瘤小鼠模型,通过给予模型鼠平调饮灌胃评价其抗肿瘤作用。材料与方法:用H22腹水肝癌株种植于小鼠右腋皮下,致移植性肿瘤,建立H22肝癌腹水瘤荷瘤小鼠模型。将模型鼠分成阴性对照组,平调饮组,平调饮+5-Fu组和5-Fu组,共4组,各组模型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平调饮、平调饮+5-Fu和5-Fu,连续灌胃10d后,观察瘤体大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和VEGF在肿瘤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平调饮组肿瘤平均瘤体、VEGF值减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抑瘤率(48.6%)及生命延长率(168.3%)增高。结论:平调饮可提高胸腺指数,降低5-Fu对免疫功能的毒性作用,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平调饮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组织中VEGF表达,而对H22腹水型小鼠肿瘤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调饮 h22肝癌腹水瘤荷瘤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抗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