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热井空气洗井钻进过程中H2S的去除
1
作者 Bede.,SA 谭礼国 《新能源》 1989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地热井 h2s去除 空气洗井钻进
下载PDF
基于模型建构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以“天然气中CO2和H2S的协同去除”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8期116-118,共3页
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高中利用真实情境和适当的模型建构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更多更持久的动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真实情境“天然气中CO2和H2S的协同去除... 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高中利用真实情境和适当的模型建构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更多更持久的动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真实情境“天然气中CO2和H2S的协同去除”为例,进行基于模型建构的项目式教学,阐述项目式教学和模型建构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模型建构 真实情境 CO2h2s的协同去除
下载PDF
Bio-SR工艺去除硫化氢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叶姜瑜 沈秀红 +1 位作者 王琳 窦建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采用Bio-SR工艺,利用铁盐吸收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联合作用对H2S进行脱除实验。通过改进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减少了83.9%的沉淀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挂膜后生物填料塔易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填料塔的连续运行。在实验选取工况下,硫化氢脱除率... 采用Bio-SR工艺,利用铁盐吸收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联合作用对H2S进行脱除实验。通过改进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减少了83.9%的沉淀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挂膜后生物填料塔易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填料塔的连续运行。在实验选取工况下,硫化氢脱除率可达到98.4%以上,当吸收液中Fe3+浓度为5.5~6 g/L、H2S进气浓度为1 g/m3、通气量为0.08~0.12 m3/h时效果最佳,反应器可持续高效地运行。此外,对进气浓度、通气量与硫化氢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果有利于反应器及运行参数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R 铁盐吸收 氧化亚铁硫杆菌 h2s去除
原文传递
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生物氧化过程中氮源对溶解性Fe(Ⅲ)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薛琳 秦松岩 +3 位作者 刘宗瑜 吴莉莉 肖菊芳 解永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44-2349,共6页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于脱除H2S,同时实现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循环利用和H2S的脱除。而溶解性Fe3+较高的生成量是保证该处理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在充足氮源和K+条件下大...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于脱除H2S,同时实现了含硫酸亚铁废溶液的循环利用和H2S的脱除。而溶解性Fe3+较高的生成量是保证该处理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在充足氮源和K+条件下大量Fe3+以黄铁矾沉淀形式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控制氮源种类及投加浓度,减少沉淀生成,增大溶解性Fe3+生成量,以期提高H2S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NH4)2HPO4可替代以往研究中的(NH4)2SO4作为氮源,确定适宜菌体生长的氮源浓度范围为0.33~1 g·L-1。在1 g·L-1(NH4)2HPO4条件下细菌生长无明显停滞期、Fe2+平均氧化速率为0.221~0.229 g·(L·h)-1,Fe3+生成量为7.62~7.72 g·L-1,沉淀量为1.17 g·L-1,因此确定(NH4)2HPO4为1 g·L-1时最能保证H2S的脱除效率。为降低工艺成本,最低可采用0.33 g·L-1为运行浓度。该优化方案不仅保证了菌体的Fe2+氧化活性,而且有效地减少了菌体培养过程中沉淀的产生,获得了较高的Fe3+生成量和增速,为使用含硫酸亚铁废溶液处理H2S的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酸亚铁废溶液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h2s去除 Fe2%PLUs% 氧化 溶解性Fe3%PLUs% 沉淀
下载PDF
不同固体含量下牛粪和秸秆厌氧发酵中微氧法原位脱硫效果研究
5
作者 于美玲 周岩 +2 位作者 于洋 张大雷 寇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2-876,共5页
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研究固体含量(TS)为10%,15%和20%的3种发酵底物,采用微氧法原位脱硫对厌氧发酵的产气量、H2S去除率、甲烷体积分数和O_(2)残留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氧法原位脱硫后的3组发酵试验的日产... 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研究固体含量(TS)为10%,15%和20%的3种发酵底物,采用微氧法原位脱硫对厌氧发酵的产气量、H2S去除率、甲烷体积分数和O_(2)残留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氧法原位脱硫后的3组发酵试验的日产气量都有所提高;尤其是TS20%组,通入空气后,日产气量(VS)提高了2 mL/g,说明微氧法原位脱硫对干发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TS15%和TS 20%两组试验的脱硫效果显著,H2S的去除率均大于90%;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甲烷体积分数相差不大;试验组通入空气后,O_(2)的残留量一般在0.5%左右,满足《车用天然气标准》的要求,表明微氧法原位脱硫不会影响沼气的厌氧发酵系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沼气脱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浓度 微氧法原位脱硫 甲烷体积分数 h2s去除 氧气残留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