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韩城矿区H3井组煤体结构测井反演及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陈博
汤达祯
张玉攀
李松
冯鹏
李宸宇
刘丁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530314,4180218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2)
-
文摘
为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研究韩城H3井组煤体结构分布特征,在分析钻井取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煤体结构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建立了煤体结构指数N和深侧向电阻率与微球聚焦电阻率比值R(LLD/MSFL)双参数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依据该反演模型完成29口井的煤体结构测井解释,厘清煤体结构纵向分布特征。进一步借助Petrel2015地质建模软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实现了煤体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可视化。结果表明:在5号煤层中,N<40且R<81为Ⅰ类煤(原生-碎裂煤),N<42且8282<?<108为□类煤(碎裂-碎粒煤),65</V<95且R<95为DI类煤(碎粒-糜棱煤);在11号煤层中,N<42且R<70为1类煤(原生-碎裂煤),28<N<47且72<R<110为H类煤(碎裂-碎粒煤),55<N<89且49<R<99为ID类煤(碎粒-糜棱煤)。韩城H3井组5号煤层煤体结构主要以ID类煤和I类煤为主,分别占43%和37%,m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侧,I类煤分布于研究区西侧和东南侧,II类煤仅占9.2%,还有少部分夹歼(占10.9%),厚度较薄;11号煤层煤体结构主要以I类煤为主,约占62%,厚度较厚,U类煤和JU类煤较少,各占20.6%和12.1%,其中II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ID类煤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二者厚度较薄,夹歼相对较少(占5.5%)O总体来看韩城H3井组5号煤层较11号煤层受构造影响大,煤体破碎严重,构造煤发育,对煤层气开采不利。
-
关键词
h3井组
测井反演
煤体结构
地质建模
-
Keywords
h3 well group
logging inversion
coal structure
geological modeling
-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复合煤层物性差异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兆丰
岳基伟
俞宏庆
李学臣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3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9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7IRTSTHN030)
-
文摘
煤层的物性特征与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瓦斯含量密切相关,为降低复合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煤层瓦斯含量,分别采用低温液氮吸附试验、压汞试验、甲烷等温吸附/扩散试验对焦作矿区复合煤层中的软硬煤物性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煤的BJH孔容及BET比表面积均大于硬煤;构造作用可使一部分可见孔或裂隙转化为中大孔,硬煤的孔隙联通性比软煤的孔隙联通性好。软煤中一端开放的细颈瓶型孔占的比例较大,造成软煤的退汞效率低,这是软煤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软煤的吸附常数a值稍大于硬煤,而比表面积却有显著差异,孔隙中吸附瓦斯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还与孔径大小、吸附层数及兰纳-琼斯势能有关;软煤的扩散系数大于硬煤,其衰减得比硬煤快,扩散系数与时间呈现出时变特性;在软硬分层进行现场取心实测煤层瓦斯含量时,应以软分层漏失量最小为基准采取抑制瓦斯漏失的措施,以实现煤层瓦斯含量的准确测定;在软分层进行瓦斯抽采时应适当加长抽采时间、减小钻孔间距,达到软分层消突效果。软硬分层的瓦斯含量与软硬煤的水分、孔隙率相关,孔隙率越大游离瓦斯含量越大,平衡水分抑制煤体瓦斯吸附,平衡水分越大其吸附量越小。如果软分层的瓦斯含量大于硬分层的瓦斯含量,在进行瓦斯抽采效果检验时,软分层是首选检验对象;如果软分层的瓦斯含量不大于硬分层的瓦斯含量,在进行瓦斯抽采效果检验时,软分层和硬分层应同时作为检验对象。
-
关键词
复合煤层
物性
差异性
孔隙结构
瓦斯含量
-
Keywords
h3 well group
logging inversion
coal structure
geological modeling
-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