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HADHB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营养应激状态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丽荣 韩高链 +3 位作者 张枫惠 李俊玲 秦健 杜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98,16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绵羊HADHB的分子特性以及在营养应激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登录的基因序列(XM_004005732.3)对HADHB基因进行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随机选取6只成年健康绵羊,分为正常组和禁食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及NormFinder软件检... 本研究旨在探索绵羊HADHB的分子特性以及在营养应激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登录的基因序列(XM_004005732.3)对HADHB基因进行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随机选取6只成年健康绵羊,分为正常组和禁食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及NormFinder软件检测2个常用内参基因ACTB和GAPDH的稳定性,然后测定HADHB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绵羊HADHB分子式为C_(2273)H_(3648)N_(630)O_(673)S_(24),由475个氨基酸组成,存在蛋白质跨膜区,该蛋白有91.3%位于线粒体;HADHB理论等电点(pI)为9.38,平均疏水性为-0.093,不稳定指数为34.16;HADHB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保守性较高,进化树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均表明绵羊和山羊、藏羚羊、牛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结果表明,ACTB更适合作为本实验的内参基因,禁食组绵羊HADHB基因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上升。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营养缺陷应激模型,为绵羊HADHB及相关通路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营养应激 hadhb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MRNA表达
下载PDF
β-miR-33a特异调控HADHB基因3′UTR靶标位点验证
2
作者 崔志倩 芦春艳 +3 位作者 郭佳 赵尧璐 邢沈阳 赵志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为验证β-miR-33a与候选基因HADHB3′UTR是否存在特异性识别的靶标关系,本试验将β-miR-33amimics、β-miR-33ainhibitor及NC质粒分别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Real-time(qPCR)验证β-miR-33a与HADHB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关系。利用... 为验证β-miR-33a与候选基因HADHB3′UTR是否存在特异性识别的靶标关系,本试验将β-miR-33amimics、β-miR-33ainhibitor及NC质粒分别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Real-time(qPCR)验证β-miR-33a与HADHB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关系。利用PCR获得奶牛HADHB3′UTR 201bp 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iR-RB-REPORTTM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获得野生型载体,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HADHB3′UTR种子区-CAATGCA定点突变-CATGTAGC,获得突变型载体。将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载体分别与β-miR-33a-mimics组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48h后测定其荧光活性。结果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转染的野生型与突变型载体的双荧光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证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β-miR-33a可以与HADHB3′UTR的靶位点-CAATGCA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hb基因3’UTR β-miR-33a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乳腺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致死型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王丹虹 唐瑜 +1 位作者 崔清洋 逯军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致死型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MTPD)患儿的临床表型、诊治和基因特点。方法对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致死型MTP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线粒体三功... 目的探讨致死型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MTPD)患儿的临床表型、诊治和基因特点。方法对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致死型MTP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线粒体三功能蛋白"、"新生儿"、"婴儿"、"致死型"和"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HADHA"、"HADHB"、"newborn"、"infant"、"lethal"为关键词,分别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Embase、BIOSIS Previews等自建库至2023年7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致死型MTP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结果本例患儿男,胎龄33^(+3)周,生后9 d出现病情变化,以代谢性酸中毒、反复呼吸暂停、休克、心肌病、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血串联质谱回报多种酰基肉碱增高,基因检测提示患儿HADHB基因存在母源性c.527C>G错义变异和新发c.1148C>T错义变异,确诊致死型MTPD,日龄12 d家属放弃抢救后患儿死亡。文献检索收集到相关文献13篇、共29例患儿资料,包括本例共30例。资料相对完整的16例患儿中,男10例,新生儿期起病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肌病、心肌酶谱异常、心力衰竭以及乳酸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明确描述死亡时间的15例患儿中,3月龄内死亡14例;仅报道1例8岁时仍存活的患儿;29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HADHA基因变异10例,HADHB基因变异19例,1例通过病理检测及质谱分析确诊。结论MTP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死型MTPD发病时间早,新生儿期发病者可表现为严重酸中毒及心力衰竭,病死率高,应尽早对高度怀疑MTPD的患儿进行酰基肉碱及HADHB、HADHA基因检测,以助于早期基因诊断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 hadhb基因 新生儿 心肌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