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应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华芳 熊开钧 +2 位作者 曾令兰 何生松 杨泽川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本文报道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乙肝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进行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为无环鸟苷第一周按25~20mg/kg/d计后改17~15mg/kg/d×... 本文报道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乙肝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进行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为无环鸟苷第一周按25~20mg/kg/d计后改17~15mg/kg/d×53天,共60天;人白细胞干扰素1×106U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1.0×106U肌注每周2次×6周,共10周;HBIG400U肌注隔日1次,共10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保肝”药物。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进行治后半年到2年追踪观察,结果近、远期HBcAg、DNAP、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近、远期HBcAg,HBV-DNA阴转率均达4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近、远期各有4例及2例HBsAg阴转,而对照组则无一例阴转,从近、远期综合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全阴率分别为33.3%、44.4%,而对照组分别为3.79%及0%,P<0.01,治疗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对比单用无环鸟苷,全阴率31.8%;无环鸟苷加干扰素两药联合全阴率37.5%,均有所提高,达到44.4%,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ig 无环鸟苷 干扰素 抗病毒药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干扰素-α治疗初期的免疫应答:副反应和抗病毒疗效分析
2
作者 卜露 耿陶然 冯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879-885,共7页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干扰素-α治疗,研究治疗初期的抗病毒疗效和副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95例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4周内的治疗情况,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前后对照研究。结果:(1) 95例患者接...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干扰素-α治疗,研究治疗初期的抗病毒疗效和副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95例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4周内的治疗情况,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前后对照研究。结果:(1) 9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α治疗4周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VDNA定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患者有乏力症状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无乏力症状时相比明显降低(P<0.001)。(3)治疗4周内血清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消化道症状显著相关(P<0.01和P<0.001)。(4)治疗4周内HBV DNA差值与ALT差值呈线性正相关(P<0.05)。(5)治疗4周内HBsAg差值与血清ALT差值呈立方关系(P<0.01)。结论:治疗4周内,干扰素-α的副反应与免疫应答和抗病毒疗效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副反应 抗病毒 疗效
下载PDF
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应观察
3
作者 黄华芳 熊开钧 +5 位作者 何生松 李瑗 王萍 蔡淑清 曾令兰 王心禾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1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文报道了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23例慢乙肝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结果,并与12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作对照(Ⅲ组),其中病毒唑与干扰素联合组(I组)12例,病毒唑组(Ⅱ组)11例。近期HBeAg、DNAP及HBV·DNA阴转率,I组分别为(41.... 本文报道了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23例慢乙肝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结果,并与12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作对照(Ⅲ组),其中病毒唑与干扰素联合组(I组)12例,病毒唑组(Ⅱ组)11例。近期HBeAg、DNAP及HBV·DNA阴转率,I组分别为(41.6%、55.5%及28.s%,Ⅱ组45.4%、100%及33.3%,Ⅲ组8.3%、16.6%及8.3%。远期HBeAg及DNAP阴转率在I组分别为70%、83.7%。Ⅱ组60%、100%,Ⅲ组8.3%,50%。综合抗病毒效应,近期有效率在I、Ⅱ、Ⅲ组分别为50%、72.7%及16.6%。远期则分别为70%、55.5%及8.3%。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均完成疗程。上述结果提示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慢乙肝均有一定抗病毒效应,联合应用并不优于单一用药,但毒副反应也未见加重,而且病毒唑药源较方便,使用较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唑 干扰素 抗病毒性
下载PDF
拉米夫定优化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4
作者 杨彬菲 钱方兴 +6 位作者 赵钢德 项晓刚 徐玉敏 安宝燕 张琴 谢青 王晖 《肝脏》 2014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评价短期加用拉米夫定优化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0.1 g/d,加IFN-α隔日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 目的评价短期加用拉米夫定优化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0.1 g/d,加IFN-α隔日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8周,随访24周。定期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肝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血清学和病毒学应答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8周、7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42.1%(37/88)、40.9%(36/88),高于对照组的23.3%(10/43)、23.3%(10/43),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P=0.0468)。治疗组和对照组中24周病毒学应答不佳的病例(HBV DNA较基线下降≤2 lg IU/mL),前者在第36、48和72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4.6%(31/48)、64.6%(31/48)和68.8%(33/48);高于后者的13.04%(3/23)、26.1%(6/23)和26.1%(6/23),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前者在48周、7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45.8%(22/48)、43.8%(21/48),高于后者的13.0%(3/23)、17.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8;P=0.0295)。前者在第36、48和72周HBsAg血浆浓度分别为(3.25±0.46)、(3.12±0.64)和(2.92±0.97)lg IU/mL;低于后者的(3.54±0.50)、(3.54±0.52)和(3.44±0.41)lg IU/mL,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0.0177、0.0090)。结论 HBeAg阳性的CHB患者接受规范的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24周病毒学应答不佳的患者短期加用拉米夫定,能提高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增强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优化 抗病毒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