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 989名本科新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继烨 《中国校医》 2005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hbsag携带状况 本科新生 hbsag携带情况 hbsag携带 2004年 青年人群 乙肝疫苗 80年代 20世纪 变化情况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疗效
2
作者 罗杰 杜展 +4 位作者 豆小文 李俭 陈明发 李曼妮 尹燕耀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后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方法入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病门诊的IHC 58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 目的观察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后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方法入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病门诊的IHC 58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皮下注射Peg-IFN-α-2a或Peg-IFN-α-2b 180μg/周,疗程为48周。对照组未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48周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Logistic回归分析Peg-IFN-α治疗IHC发生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基线HBsAg水平分别为172.99U/ml和106.22U/ml。治疗48周,治疗组中40%(14/35)的IHC获得HBsAg清除,14.3%(5/35)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中未观察到HBsAg的清除和血清学转换。治疗组HBsAg清除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线HBsAg水平、12周HBsAg降幅及24周HBsAg降幅是影响Peg-IFN-α治疗IHC发生HBsAg清除的独立影响因素。Peg-IFN-α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Peg-IFN-α治疗IHC安全有效,提高了IHC的HBs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临床治愈
下载PDF
5538名农村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特征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樊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年第12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 hbsag携带 公共场所卫生 hbsag携带状况 结果报告 乙肝表面抗原 农村卫生 销售 特征 制定
下载PDF
深圳市罗湖区私营企业职工HBsAg携带状况分析
4
作者 朱旗莉 杨润华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hbsag携带状况 hbsag携带情况 人群 卫生管理 防制工作 深圳市罗湖区 职工体检 生存与发展 传播 必然
下载PDF
绍兴市越城区儿童青年HBsAg携带者的调查
5
作者 周齐英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7期320-321,共2页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标志,也是乙型肝炎主要传染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本地区妇女、儿童HBsAg携带状况,为搞好妇幼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7年来我院婚检的青年男女及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标志,也是乙型肝炎主要传染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本地区妇女、儿童HBsAg携带状况,为搞好妇幼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7年来我院婚检的青年男女及入托入园前健康检查儿童,进行了回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携带 儿童 调查 青年 hbsag携带状况 结果报告 乙型肝炎感染 入园 绍兴市
下载PDF
某区2005~2007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分析
6
作者 杨晓冬 李均 《医学信息》 2008年第5期732-732,共1页
为了解当地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2005~2007年对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 hbsag携带状况 hbsag携带情况 食品卫生工作 南充市顺庆区 四川省
下载PDF
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立洁 王泰龄 +7 位作者 王欣欣 孟忻 赵景民 宋晨朝 孙琳 张世杰 李俊强 金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结果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无明显异常的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但肝穿组织病理检查仅有10例无明显病变,30例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例为静止性肝硬化。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中,少数患者有较轻的肝功能异常改变;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纤维化。结论慢性HBsAg携带者主要是一组以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为主的患者,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也仅有轻度的肝功能异常;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是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同一类病变的不同诊断用词,对其诊断应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hbsag携带 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197例HBsAg携带者转归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龚晓红 王富珍 +8 位作者 李辉 刘立荣 张海艳 韩庆英 孙晓云 王化勇 苏彦平 王晨 唐耀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了解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方法对HBsAg携带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了解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及转化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的情况。结果对197名HBsAg携带者进行8年以上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 目的了解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方法对HBsAg携带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了解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及转化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的情况。结果对197名HBsAg携带者进行8年以上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2岁,回顾调查年限8~34年。在此期间2例发生HBsAg阴转;发生乙型肝炎33例、肝硬化9例,肝癌10例;死亡11例,其中9例死于肝癌,2例死于肝硬化;男性发生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男性比例(39/103)远远大于女性(13/94)(X^2=14.61,P〈0.05)。结论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的机率较小,应定期进行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hbsag携带 转归
下载PDF
HBsAg携带者血清TSGF与其他肝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建国 陆建华 +1 位作者 黄飞 倪正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HBsAg携带者血清TSGF、AFP及其他肝病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将启东市1989年建立的30~59岁男性HBsAg阳性的高危人群中HBsAg滴度在1∶64及以上,或曾出现AFP阳性的170例患者,于2003年8月采血检测血清TSGF、AFP、ALT、H... 目的探讨HBsAg携带者血清TSGF、AFP及其他肝病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将启东市1989年建立的30~59岁男性HBsAg阳性的高危人群中HBsAg滴度在1∶64及以上,或曾出现AFP阳性的170例患者,于2003年8月采血检测血清TSGF、AFP、ALT、HBVM、HCV及HDV等并随访,用Stata 7.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TSGF平均值为(70.66±11.62)U/ml,阳性率为51.76%.ALT平均值为(6.41±15.39)U/L,阳性率为16.47%. AFP、HBsAg、抗-HBc、抗-HCV、HDVAg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92.94%、98.24%、4.71%及14.12%.以TSGF作为因变量,用Logistic回归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未见其他标志物与TSGF有联系.但以AFP作为因变量,则ALT与抗-HCV进入模型,说明两者对AFP有影响(χ2=16.41,P=0.0003).结论 TSGF是一种与现有的肝病指标没有因果联系的、相对独立的生物标志物.TSGF及其他肝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组对象为肝病和肝癌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密切随访具有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TSGF 肝病 AFP hbsag携带 ALT 标志物 阳性率 因变量 意义 结论
下载PDF
洞头县海岛理发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10
作者 林海鸥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hbsag携带情况调查 理发业 洞头县 hbsag携带状况 hbsag携带 海岛 服务行业 工作人员
下载PDF
HBsAg携带者其配偶HBV血清学标志物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平 吴钟琪 +1 位作者 潘显芳 朱灵芝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 研究男、女 HBs Ag携带者其配偶经性传播感染 HBV情况。 方法 采用 EL ISA法 ,分别于婚后第 1、3、5年检测 HBV感染者的配偶血液中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 男性为 HBs Ag携带者其配偶婚后 1、3、5年 HB-s Ag阳转率分别为... 目的 研究男、女 HBs Ag携带者其配偶经性传播感染 HBV情况。 方法 采用 EL ISA法 ,分别于婚后第 1、3、5年检测 HBV感染者的配偶血液中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 男性为 HBs Ag携带者其配偶婚后 1、3、5年 HB-s Ag阳转率分别为 30 %、4 4 %、5 8% ;而女性为 HBs Ag携带者其配偶婚后 1、3、5年 HBs Ag阳转率为 10 %、18%、2 6 % ;两组间配偶 HBs Ag阳转率的差别有显著性 (P分别 <0 .0 5、0 .0 1、0 .0 1)。同时 ,男性为 HBs Ag携带者伴有 HBe Ag阳性者 ,婚后其配偶三次追踪检测 HBV感染率分别为 5 2 .6 %、73.7%、78.9% ;而女性为 HBs Ag携带者伴有 HBe Ag阳性者 ,婚后其配偶三次追踪检测 HBV感染率分别为 17.6 %、35 .3%、4 7.1% ,同样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结论 男性为 HBs Ag携带者 ,HBV传播给配偶的机率要显著大于女性 HBs Ag携带者传播给配偶的机率。伴有 HBe Ag阳性者要比仅 HBs Ag阳性者传播给配偶的机率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配偶间感染 hbsag携带
下载PDF
HBsAg携带者血清睾酮、雌二醇与HBsAg含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雁忠 刘颜 +2 位作者 邓斌 冯丽芳 梁风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85-486,共2页
目的 探讨HBsAg携带者血清睾酮 (T)、雌二醇水平 (E2 )与血清HBsAg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RIA法测定 65例HBsAg携带者血清T ,E2 ,HBsAg含量。结果 HBsAg携带者血清T上升时 ,血清HBsAg上升 ,E2 上升时 ,HBsAg下降 ,血清T含量与HBsAg... 目的 探讨HBsAg携带者血清睾酮 (T)、雌二醇水平 (E2 )与血清HBsAg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RIA法测定 65例HBsAg携带者血清T ,E2 ,HBsAg含量。结果 HBsAg携带者血清T上升时 ,血清HBsAg上升 ,E2 上升时 ,HBsAg下降 ,血清T含量与HBsAg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5 2 3 ,P <0 .0 0 1) ,E2 与HBsAg呈显著负相关 (r =-0 .864 1,P <0 .0 0 1) ,T/E2 与HBsAg呈显著正相关 (r =0 .62 12 ,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携带 睾酮 雌二醇 hbsag含量
下载PDF
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前S1抗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的存在情况及其与其它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 73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标本各 73份 ,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 ;用斑点杂交法测...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的存在情况及其与其它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 73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标本各 73份 ,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 ;用斑点杂交法测HBV -DNA。结果 :前S1抗原在血液、尿液和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5 8 9%、16 4%和 10 9% ,可以和HBeAg及前S2指标互相替换 ,血清中前S1抗原检出率高于尿液和唾液标本。结论 :前S1抗原可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中检出 ,是反映乙型肝炎传染性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hbsag携带 前S1抗原 尿液 唾液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卫平 陈婧 胡瑾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和肝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者48例,中度以上者19例,占23.75%,活动性肝硬化...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和肝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者48例,中度以上者19例,占23.75%,活动性肝硬化者12例,占15%;抗HBe阴性组纤维化程度要重于抗HBe阳性组,其中大于S3的抗HBe阴性组患者占总数的60%,阳性组为26%,但肝脏炎症程度与抗HBe水平无关;血小板和胆碱酯酶对于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结论对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应尽可能进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肝脏病理 分级分期
下载PDF
HBsAg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铁林 耿叔英 +3 位作者 王战会 周彬 侯金林 陈金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HBsAg-IaC)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CHB)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对连续收集的HBsAg-IaC(n=187)和e--CHB(n=99)采用直接序列测定法检测G1896和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结合聚合...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HBsAg-IaC)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CHB)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对连续收集的HBsAg-IaC(n=187)和e--CHB(n=99)采用直接序列测定法检测G1896和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结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判断HBV基因型。结果113例HBsAg-IaC者血清HBVDNA阳性,其中103份完成前C区测序。HBsAg-IaC群体中HBV基因B型比例高于e--CHB患者(84/113对46/99,P<0.001);HBsAg-IaC的G1896A突变比例高于e--CHB(69/103对39/99,P<0.001),但A1762/G1764突变株比例低于后者(38/103对65/99,P<0.001)。男性(OR=7.681,95%CI=2.693~20.992,P<0.001)、年龄超过40岁(OR=24.421,95%CI=5.187~114.969,P<0.001)、基因C型感染(OR=2.695,95%CI=1.240~5.859,P=0.012)以及A1762/G1764突变(OR=2.116,95%CI=1.012~4.425,P=0.046)是与e--CHB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HBsAg-IaC在病毒学特征上与e--CHB明显不同;HBV基因C型感染、发生A1762/G1764突变、年龄大的男性HBsAg-IaC群体可能需要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HBV基因型 变异
下载PDF
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阴转的调查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文利 刘月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60-36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携带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HBsAg携带者自我接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玲云 刘跃晖 陈慧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hbsag携带 自我接纳 应对 干预
下载PDF
成都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道玉 叶林 +1 位作者 李学燕 杨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374-374,共1页
本文对1997年37404例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携带状况,检出HBsAg阳性2398例,携带率为6.41%。携带状况按性别、年龄、工种、人员来源分布。结果显示:男性携带率明显高于女性;16~2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为10.20%;饮... 本文对1997年37404例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携带状况,检出HBsAg阳性2398例,携带率为6.41%。携带状况按性别、年龄、工种、人员来源分布。结果显示:男性携带率明显高于女性;16~2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为10.20%;饮食服务人员携带率最高,达9.54%;外来人员与本市人员携带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 hbsag携带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某校2005级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芝茵 朱香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222-1223,共2页
关键词 hbsag携带情况 青年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卫生保健工作 入学新生 ALT检测 身体健康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新焕 张晶 +1 位作者 张卫 柳雅立 《肝脏》 2020年第2期128-130,154,共4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s,IHC)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且至少随访一次的IHC 289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核苷类似物和(或)干扰素抗病...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s,IHC)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且至少随访一次的IHC 289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核苷类似物和(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将对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患者进行差异比较。结果289例IHC的ALT水平为(21.40±7.64)U/L,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分别为4592.00(2262.00,6741.00)COI、0.10(0.09,0.12)COI和430.05(213.25,824.25)IU/mL。血清HBsAg与HbeAg呈正相关(r=1.86,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1.82,P<0.01),与HBV DNA(r=0.09,P=0.58)无明显相关性。平均随访3年,其中17例(2.60%)患者发生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年发生率为0.87%,其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无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者(均P<0.01),而两组之间年龄、性别、肝功能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在IHC中,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较低者更易发生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hbsag滴度 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