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2031例癌症患者HBV血清标志物特征分析
1
作者 黄浩 梁晶晶 +2 位作者 陶义丰 潘小兰 方敏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6日至2023年9月18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以肝癌、非肝癌进行分组,比较未感...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6日至2023年9月18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以肝癌、非肝癌进行分组,比较未感染(全阴或Anti-HBs阳性)、感染(除外Anti-HBs任何一项阳性)、隐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HBsAg阴性、血清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占比。结果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73.75%(67876/92031),其中肝癌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97.65%(8922/9137),非肝癌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71.12%(58954/82894),肝癌组的普通感染率和OBI率均显著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肝癌组HBV血清标志物中HBsAg、HBeAg、Anti-HBe、Anti-H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但Anti-HBs的阳性率低于非肝癌组(P<0.001)。肝癌组和非肝癌组分别有20种和27种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其中14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均有7种OBI血清组合模式,其中5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症患者HBV感染状态和血清学组合模式复杂,区分肝癌与非肝癌进行HBV感染统计更利于癌症患者的HBV感染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肝癌 hbv感染 hbv血清标志物 隐匿性感染
下载PDF
一例HBV再激活后血清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病例分析
2
作者 李萍 宁震 +1 位作者 赵莹莹 刘丽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7期71-74,共4页
回顾性分析一例HBV再激活后血清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病例。通过分析其诊断过程,以加强检验对HBV再激活的认识。为HBV再激活的发生机制和诊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hbv hbv再激活 骨髓移植
下载PDF
HBsAg ELISA+/HBV DNA NAT-献血者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景媛媛 范云 +3 位作者 郭燕 张文娟 段勇 冯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复检巢式PCR扩增HBV S区和C区基因片段。结果 双ELISA+/NAT-标本(n=30)巢式PCR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ELISA+/NAT-标本(n=41)(60%vs 24.40%,P<0.05)。前者献血者100%为初次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100%,血清学模式以1、4、5此3项阳性(80%)为主;后者献血者中31.7%为重复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仅为19.51%,血清学模式以单2项阳性(43.90%)和全阴(36.58%)为主。结论 单ELISA+结果存在较多假阳性,导致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而NAT-标本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产生漏检风险。建议针对单HBsAg ELISA+/NAT-献血者,采用多套系统多种方法追溯检测,提高献血者HBV筛查的准确度,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无偿献血者 巢式PCR hbv DNA
下载PDF
HBV RNA是什么 你查过没有?
4
作者 过建春 《肝博士》 2024年第3期23-23,共1页
乙肝患者在定期复查时,一个新的HBV标记物-HBV RNA开始出现在专科医生的检验申请里。血清HBV RN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HBV病毒学新指标,能一定程度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存在及其转录活性,因而定量检测已成为领域热点。众... 乙肝患者在定期复查时,一个新的HBV标记物-HBV RNA开始出现在专科医生的检验申请里。血清HBV RN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HBV病毒学新指标,能一定程度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存在及其转录活性,因而定量检测已成为领域热点。众所周知,cccDNA是HBV复制的模板,是导致HBV慢性持续性感染的根源所在,与慢性乙型肝炎难以治愈密切相关;但cccDNA的检测需要有创的肝穿活检,无法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生 肝穿活检 hbv复制 定期复查 CCCDNA 血清hbv hbv标记物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HBV血清学标志物联合HBV-DNA定量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陆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6-0159,共4页
探究在HBV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先后实施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 探究在HBV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先后实施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将其分成三组,即大三阳组(72例),小三阳组(72例),其他类型组(56例),通过对三组各项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诊断H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组间相比,HBV-DNA阳性率最高的为大三阳组(93.06%),最低的为其他类型组(44.44%);定量最高的为大三阳组(724.92±63.98)IU/mL,最低的为其他类型组(210.37±24.92)IU/mL。(p<0.05);分析发现,HBV-DNA阳性患者共计95例,HBsAg阳性91例,阳性率95.79%,HBeAg阳性39例,阳性率41.05%。结论 将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联合应用于HBV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不仅有助于疾病的鉴别与病情的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血清学标志物 hbv-DNA定量检测 hbv感染
下载PDF
HBV pgRNA联合HBcr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周芳 王永平 欧阳宇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水平联合HBV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水平联合HBV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3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给予足疗程的正规抗病毒治疗,停药前均检测批pgRNA与HBcrAg。根据患者停药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8例)和未复发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pgRNA及HBcAg水平等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gRNA联合HBcrAg对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饮酒史比例[47.37%(18/38)比22.86%(16/70)]、AFP[(29.64±7.18)μg/L比(20.38±6.46)μg/L]、pgRNA[(7.97±1.99)lg拷贝/ml比(4.97±1.24)lg拷贝/ml]和HBcrAg[(7.04±1.76)lg IU/ml比(5.11±1.28)lg IU/m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史(OR=5.354,95%CI:1.055~68.858,P=0.046)、AFP(OR=1.189,95%CI:1.036~1.468,P=0.015)、pgRNA(OR=1.047,95%CI:1.117~8.109,P=0.007)和HBcrAg(OR=2.152,95%CI:1.154~4.308,P=0.021)是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gRNA与HBcrAg联合预测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最佳截点为>0.128,此时敏感度为98.9%,特异度为97.1%。结论pgRNA和HBcrAg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早期监测两者水平有助于发现停药后复发高风险的患者,早期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hbv核心相关抗原 停药后复发
下载PDF
献血者HBVs基因变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范加诚 李青 +2 位作者 陈秀丽 刘世香 陈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33-939,共7页
目的分析HBV DNA+/HBsAg-献血者的传染性指标、S区基因序列突变情况及生物信息学特征变化。方法通过PCR方法筛查出1份HBV DNA+/HBsAg-的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该标本乙肝病毒5项指标,对该标本HBVs区基因片段测序并分析变... 目的分析HBV DNA+/HBsAg-献血者的传染性指标、S区基因序列突变情况及生物信息学特征变化。方法通过PCR方法筛查出1份HBV DNA+/HBsAg-的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该标本乙肝病毒5项指标,对该标本HBVs区基因片段测序并分析变异情况,应用分析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标本HBV 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s区基因序列内发生氨基酸单位点突变(P151L),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结论HBVs区基因序列空间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血清学HBsAg-/HBsAb+/HBV DN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OBI S基因 献血者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HBV C基因型有关的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S区突变对HBsAg的影响
8
作者 刘辉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727-731,747,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对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细胞功能验证,探讨OBI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对成功提取扩增的68例患者进行测序,发现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包括免疫逃逸突变(如sG145R、sK122R、sS114T、sT131P等)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突变(如sT5A、sG10D、sF20S等)。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这6个突变位点并未影响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结论通过测序发现HBsAg-/HBV DNA+患者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通过构建sG145R、sK122R、sI26N、sQ29N、sS114T和ST131P等突变质粒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并未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病毒感染(OBI)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 突变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pgRNA、PreS1抗原表达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李佳 何霞 李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病人是否患有ICP分为合并ICP组43例、未合并ICP组23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HBV pgRNA、PreS1 Ag水平,并分析两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表达与HBV DNA表达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病人妊娠结局,并分析合并ICP组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及PreS1 Ag阳性表达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V pgRNA、PreS1 Ag光密度[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效能。结果 合并ICP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3.71±0.92)log IU/mL]、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65.12%(28/43)]、HBV DNA含量[(8.03±1.69)log copies/m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68±15.73)U/L]、丙氨酸转氨酶(ALT)[(72.08±16.95)U/L]、PreS1 Ag阳性表达率[88.37%(38/43)]、PreS1 Ag D(λ)值水平(1.24±0.25)及HBV pgRNA表达水平[(5.17±1.25)log copies/mL]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2.26±0.74)log IU/mL、24.15%(57/236)、(5.19±1.07)logcopies/mL、(23.01±12.47)U/L、(21.76±10.51)U/L、67.80%(160/236)、(0.92±0.23)、(3.02±0.98)logcopies/mL](P<0.05)。血清HBV pgR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80.50%。PreS1 Ag 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AUC为0.83,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9.2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灵敏度为93.00%,特异度为78.40%。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PreS1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reS1 Ag阴性表达病人(P<0.05)。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 D(λ)值均与HBV D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合并ICP组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ICP病人血清PreS1 Ag阳性表达率、PreS1 Ag D(λ)值、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病人(P<0.05)。结论 合并ICP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PreS1 Ag阳性表达率及D(λ)值水平均明显升高,对ICP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者水平变化均与HBV DNA含量有关,并可能预示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乙型肝炎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前S1抗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关性
下载PDF
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的研究
10
作者 侯静涛 许娟 +2 位作者 闫涛涛 杨慧玲 樊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87-991,9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结局分为死亡组(n=63)和生存组(n=88),另选择7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健康组)。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后及健康受试者血清IL-18水平,分析IL-18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HBV-ACLF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是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患者入院时、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诊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90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39。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IL-18水平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高IL-18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IL-18可辅助评价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人工肝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有效性 短期预后
下载PDF
癌胚性TUFT1异常表达与HBV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姚敏 巫梦娜 +1 位作者 赛文莉 姚登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仍是亟需攻克的难题。肝炎病毒(HBV or HCV)慢性持续性感染、化学致癌物摄入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等与HCC进展密切相关。...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仍是亟需攻克的难题。肝炎病毒(HBV or HCV)慢性持续性感染、化学致癌物摄入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等与HCC进展密切相关。最新发现,在牙釉质发育和矿化中起重要作用的釉丛蛋白(Tuftelin,TUFT1)异常转录,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分布。TUFT1作为酸性、磷酸化糖蛋白可促进肿瘤进展与转移。然而,TUFT1表达与HCC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文综述了TUFT1基因结构、组织分布与肿瘤的关系,重点分析其在HBV-HCC进展中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HCC 釉丛蛋白 异常表达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基于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
12
作者 邓雪莲 臧亮 +4 位作者 刘笑春 孙鹏 王颖颖 Daniel Ca ndotti 周俊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67-674,共8页
目的基于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方法联合应用自建的高灵敏度核酸检测体系、血液核酸筛查等多种核酸检测(NAT)方法,并结合血清学检测、献血者随访,对核酸检测反应性(NAT-yie... 目的基于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方法联合应用自建的高灵敏度核酸检测体系、血液核酸筛查等多种核酸检测(NAT)方法,并结合血清学检测、献血者随访,对核酸检测反应性(NAT-yield)献血者中的HBV感染进行确认和感染状态识别。依据确认的HBV感染血浆样本,比较不同确认方法、确认指标或指标组合对HBV感染确认的效果。结果2010年11月—2021年2月,在血液筛查检出的876位NAT-yield献血者中共确认HBV感染者511人(OBI 451人,急性早期HBV感染者27人,不能确认感染者33人,无感染者30人,不能确认HBV感染者335人)。采用单检系统对混检系统检出的HBV感染血浆进行复测的检出率为96.6%,明显高于混检系统对单检系统检出的HBV DNA反应性(HBV DNA R)组和鉴别试验无反应性(NDR)组的复测检出率(76.4%和55.7%)(P<0.05)。NDR样本在模式2(ID×5+鉴别×2)下复测检出率(65.2%)高于模式1(ID×2+鉴别×1)(39.2%)(P<0.05);2种单检复测模式下的HBV DNA R样本复测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NDR样本(P<0.05)。回溯OBI献血者既往NAT数据,有46%经历多次NAT检测而未能检出。有59.1%OBI献血者随访检不出HBV DNA。OBI献血者中抗-HBc+占比为90.2%,单独抗-HBc+为49.2%,远高于不能确认感染组(P<0.05);HBeAg、抗-HBe和抗-HBc IgM在OBI和不能确认感染组中的比例极低且无差异(P>0.05)。结论近60%的NAT-yield献血者可以确认HBV感染。为保证献血者归队的安全性,需要更高灵敏度的HBV DNA确证技术提高HBV感染的确认率。抗-HBc是NAT-yield献血者OBI风险排查和归队评估最重要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献血者归队 hbv感染 确证 随访
下载PDF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13
作者 陈静 金灿灿 +2 位作者 周皓鹏 张茜蕙 梅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两对半 hbv-DNA定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情况分析
14
作者 王成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OBI的人群特征,为制定招募低危献血者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内查询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101101人次献血者的总体信息和45名OBI献血者基础信息,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21年1月—2023年3月,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平均OBI率为0.45‰(45/101101)。女性OBI率(0.23‰,11/47396)低于男性OBI率(0.63‰,34/53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OBI率(0.21‰,9/43297)低于普高及以下OBI率(0.62‰,36/5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采血点OBI率(0.31‰,16/51677)低于固定采血点OBI率(0.59‰,29/49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OBI率(0.50‰,20/40076)与再次献血OBI率(0.41‰,25/61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OBI率(0.44‰,42/95372)低于单采血小板OBI率(0.52‰,3/5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的OBI率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OBI献血者在献血次数和献血形式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本地区女性、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流动采血点的无偿献血者宜作为重点招募对象。血站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献血人群OBI情况,有助于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低危献血者的招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地区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hbv感染 OBI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并发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郭天宇 花海洋 +1 位作者 李建辉 王爱民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1-174,195,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并发结直肠息肉的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特征,探讨其癌变风险及内镜下治疗难度。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的1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3例合并HBV感染的患者设为HBV组,... 目的 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并发结直肠息肉的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特征,探讨其癌变风险及内镜下治疗难度。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的1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3例合并HBV感染的患者设为HBV组,将94例无HBV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入院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比较2组各肠段的息肉检出率、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特征、内镜下治疗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率、血清CEA水平。结果 HBV组的直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40%比25.53%,P=0.026)。HBV组的息肉最大径、息肉数目、息肉带蒂率、内镜下治疗时间、术中出血率和血清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HBV组的腺瘤性和癌性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5%比70.21%,P=0.002)。结论 与一般人群相比,慢性HBV感染并发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病理检查结果多为腺瘤性或癌性息肉,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息肉多数较大、带蒂且多发,术中出血率较高,内镜下治疗难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均较高,建议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结直肠息肉 癌变风险 治疗难度
下载PDF
合并MAFLD的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建立与验证
16
作者 区蓝芯 黄柏盛 +3 位作者 张莹洁 施梅姐 张朝臻 萧焕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究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肝组织显著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为临床启动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 目的 探究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肝组织显著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为临床启动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收治的合并MAFLD的慢性HBV感染患者445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训练队列(n=274)和验证队列(n=171)。训练队列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无/轻微肝纤维化组(<S_(2)期,n=106)和显著肝纤维化组(≥S_(2)期,n=16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显著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无创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在验证队列中验证。结果 445例患者中,肝组织显著纤维化287例(63.08%),其中训练队列168例(61.31%)、验证队列119例(69.59%)。训练队列中,≥S_(2)期组患者的年龄、ALT、AST、ALP、GGT、PT、HBsAg、HBV DNA、LSM均高于<S_(2)组,WBC、RBC、PLT、TG、Urea均低于<S_(2)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GT、HBV DNA、LSM均是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rea是保护因素(P<0.05)。根据年龄、GGT、Urea、HBV DNA和LSM建立无创模型Y=0.063×年龄(岁)+0.016×GGT(U/L)+0.246×HBV DNA(lg IU/L)+0.245×LSM(kPa)-0.484×Urea(mmol/L)-3.578,在训练队列中预测肝组织显著纤维化预测效能均高于APRI、FIB-4(P<0.05),取敏感度与特异度最大时的点的临界值Y=0.70,此时预测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2.5%;在验证队列中,预测效能均高于APRI、FIB-4(P<0.05)。结论 年龄、GGT、Urea、HBV DNA和LSM是合并MAFLD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由这些参数建立的无创模型对预测该人群发生显著肝纤维化有一定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hbv感染 显著肝纤维化 危险因素 无创模型
下载PDF
基于血清抗-HBc定量建立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无创诊断模型
17
作者 林维佳 陆伟 +1 位作者 王雁冰 张占卿 《肝脏》 202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建立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诊断模型,并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胆内科住院并进行肝活检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的457例慢性HBV感染者,收集患者的肝活检病理结果及... 目的建立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诊断模型,并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胆内科住院并进行肝活检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的457例慢性HBV感染者,收集患者的肝活检病理结果及常规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抗-HBc定量检测。依据Scheuer方法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分为显著与非显著肝坏死性炎症、肝纤维化和肝损伤组。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显著肝坏死性炎症、显著肝纤维化和显著肝损伤的数学模型,并与FIB-4、GPR、APRI、RPR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诊断价值。结果457例患者中显著肝坏死性炎症(G≥2)178例,非显著肝坏死性炎症(G<2)279例,显著肝纤维化(S≥2)248例,非显著肝纤维化(S<2)209例,显著肝损伤(G≥2或/和S≥2)264例,非显著肝坏死性炎症(G<2和S<2)193例。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建立由抗-HBc、AST、PLT、TTR等指标组成的预测显著肝坏死性炎症的数学模型M-SHN,由抗-HBc、PLT、ChE、TTR、性别等指标组成的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数学模型M-SHF,及由抗-HBc、PLT、TTR、性别等指标组成的预测显著肝损伤的数学模型M-SHI,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模型的预测价值,M-SHN模型的AUC为0.826(95%CI:0.788~0.860),M-SHF模型的AUC为0.776(95%CI:0.735~0.814),M-SHI模型的AUC为0.789(95%CI:0.748~0.825)。结论基于患者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清抗-HBc定量,建立了M-SHN、M-SHF、M-SHI模型,对于显著肝坏死性炎症、显著肝纤维化、显著肝损伤有较为可靠的预测价值,可帮助临床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抗-HBc定量 炎症 纤维化 诊断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sEVs)介导HBV感染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佳敏 张自力 +5 位作者 曾蓉 徐旭 杨艳红 彭彬 戢敏 潘万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2,共5页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代,但其并不是唯一传染途径,除受体途径外,sEVs可将游离的HBV传播给未感染的肝细胞。但sEVs介导HBV感染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主要对HBV感染后肝细胞分泌的sEVs与HBV病毒传递的关系和感染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上治疗HBV感染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小细胞外囊泡(sEVs) 感染机制
下载PDF
血清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识别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非活动性肝炎的性能评价
19
作者 黄丹 陆伟 +2 位作者 张占卿 李海聪 朱召芹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4年第1期12-26,共1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依次经历非活动性肝炎(non-aggressive hepatitis,NAH)和活动性肝炎(aggressive hepatitis,AH)2个分期,但仍缺乏界定HBeAg阳性NAH与AH的可靠...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依次经历非活动性肝炎(non-aggressive hepatitis,NAH)和活动性肝炎(aggressive hepatitis,AH)2个分期,但仍缺乏界定HBeAg阳性NAH与AH的可靠标准。本文根据179例患者的长期随访队列,以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指定了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HBV DNA识别HBeAg阳性NAH的功能截断值;在此基础上,评价了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识别HBeAg阳性NAH的性能。结果显示,ALT≤60 IU/L、HBsAg>4.602 log10IU/mL和HBV DNA>7.477 log10IU/mL为识别HBeAg阳性NAH的功能截断值。基于功能截断值,ALT串联HBsAg的患者中,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构成比均为100%,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构成比均为68.2%;ALT串联HBV DNA的患者中,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构成比均为86.2%,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构成比均为69.0%;ALT串联HBsAg识别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阳性似然比均为+∞,识别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阳性似然比均为2.034;ALT串联HBV DNA识别病理学分级≤G1和“分级≤G1且分期≤S2”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000和3.068,识别病理学分期≤S1和“分级≤G2且分期≤S1”的阳性似然比均为2.106。以上结果提示,ALT串联HBsAg和串联HBV DNA均可有效识别HBeAg阳性NAH;且ALT串联HBsAg识别HBeAg阳性NAH的性能优于ALT串联HBV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自然史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基于积雪数据的HBV模型改进及应用
20
作者 俞炜博 梁忠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大渡河流域内站点分布较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给该地区的融雪径流预报带来困难。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最新一代高分辨率陆面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平均深度引入度日因子雪量计算公式中,对HBV模型的积融雪... 大渡河流域内站点分布较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给该地区的融雪径流预报带来困难。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最新一代高分辨率陆面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平均深度引入度日因子雪量计算公式中,对HBV模型的积融雪模块进行改进,以提升融雪径流计算的可靠性。以大渡河上游为研究对象,选取1961—2018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以2019年为例进行试预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ERA5-Land再分析数据,以及对积融雪模块进行改进,发挥了其在模拟积融雪上的优势,有效提升了融雪径流预报精度,对大渡河流域具有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稀缺资料地区融雪径流模拟预报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模型 水文预报 ERA5-Land 积雪平均深度 积雪覆盖率 大渡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