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机构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HBV/HCV共感染获理想治疗终点1例报告
1
作者 聂苑霞 胡岳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对于HBV和HCV共同感染患者,一般首选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但疗效欠佳[1]。本文报道1例核苷类似物联合IFN-α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共感染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干扰素 hbv/hcv共感染 治疗
下载PDF
HIV/HBV/HCV共感染者CD_4^+、CD_8^+T淋巴细胞计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尚良 李嘉琪 +4 位作者 李结敏 余文潮 卢少芬 罗怀雪 肖素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HIV/HB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探讨共感染对HIV感染进程及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HIV共感染样本进行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4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 目的研究HIV/HB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探讨共感染对HIV感染进程及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HIV共感染样本进行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4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感染会影响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HIV/HBV/HCV三重感染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他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bv hcv 共感染 CD4 CD8
下载PDF
HBV/HCV共感染
3
作者 谭友文 《肝博士》 2023年第6期29-30,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两种病毒的共感染就必然存在,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定义混合感染,先感染一种病毒然后再次感染,称为重叠感染。由于HBV,HCV均以慢性存在形式多见,临床很难判断是混...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两种病毒的共感染就必然存在,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定义混合感染,先感染一种病毒然后再次感染,称为重叠感染。由于HBV,HCV均以慢性存在形式多见,临床很难判断是混合感染还是重叠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慢性肝病 共感染 混合感染 hbv/hcv 再次感染 病毒
下载PDF
HBV/HCV共感染者派罗欣治疗后导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4
作者 郭霞 马燕丽 祁燕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慢性丙型肝炎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皮疹虽常见,剥脱性皮炎鲜有发生,其护理难度比较大,出现继发性感染风险高。我科收治了一例派罗欣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患者,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制定周密的...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慢性丙型肝炎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皮疹虽常见,剥脱性皮炎鲜有发生,其护理难度比较大,出现继发性感染风险高。我科收治了一例派罗欣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患者,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轻、巧、稳的护理手法处理,减少了对皮肤黏膜完整性的破坏,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最终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hcv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不良反应 皮疹 药疹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HBV共感染的肝功能指标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昌敏 赵素元 +1 位作者 田永芳 王丽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85-385,395,共2页
关键词 hcv HIV hbv 肝功能指标 静脉吸毒人群 共感染 病死率 感染 HAART 肝功能改变
下载PDF
HIV/HCV/HBV共感染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昌敏 钱文清 +1 位作者 赵素元 田永芳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115-116,共2页
目的 研究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表现。方法 采某戒毒所静吸吸毒人群中感染HIV/HCV/HBV的血清 12 4份 ,分三组 ,HIV/HCV45份 ,HIV/HCV/HBV3 4份 ,HBV/HCV45份。用ELISA法查抗 -HIV ,HBV -M ,抗 -HCV ;PCR法查HBV ... 目的 研究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表现。方法 采某戒毒所静吸吸毒人群中感染HIV/HCV/HBV的血清 12 4份 ,分三组 ,HIV/HCV45份 ,HIV/HCV/HBV3 4份 ,HBV/HCV45份。用ELISA法查抗 -HIV ,HBV -M ,抗 -HCV ;PCR法查HBV -DNA和HCV -RNA ,同步用日立 760 0 -0 2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常用的七项肝功能生化指标AST ,ALT ,ALB ,ALP ,GGT ,LDH ,m -AST。结果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AST ,ALT ,m -AST。三种病毒共感染中者以HIV感染肝功损害显著 ,HBV感染中 79%抗HBs+ ,HCV感染中RNA+ 者肝功异常明显 ,三组共感染病例肝功异常指标无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 ,P >0 .0 5 )。结论 ALT ,AST ,m -AST是反映早期肝损害的指标 ,HIV是非嗜肝病毒 ,其引发的肝功能异常与静脉吸毒导致肝损害有关。三种病毒单感染或共感染致肝功异常主要威胁是HCV ,病毒间的相互作用与肝损害表现决定病情发展中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cv hbv 感染 实验研究 静脉吸毒人群 肝功异常 共感染
下载PDF
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娇 王川林 +3 位作者 古雪 梅怡晗 李铃 梅小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CD...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CD4+T/CD8+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T细胞计数与CD8+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共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区HIV共感染HBV和HCV状况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艳敏 孙国清 +2 位作者 张郑民 高葆真 鲍玉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2-544,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区艾滋病病毒(HIV)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首先用Combas Amplicor HIV-1病毒载量检测法对从我省HIV某高发县采集的由输血感染HIV-1的130份血样进行定量测定。挑选出HIV-1病毒...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区艾滋病病毒(HIV)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首先用Combas Amplicor HIV-1病毒载量检测法对从我省HIV某高发县采集的由输血感染HIV-1的130份血样进行定量测定。挑选出HIV-1病毒载量4.28×102拷贝/mL以上的血浆样本81份,同时收集30份HIV-1阴性健康体检者血浆作为对照,再用巢式PCR法对以上样本进行HBV和HCV测定。结果:81份HIV-1阳性样本中HBV阳性32份(39.5%),HCV阳性72份(88.9%);同时感染HBV和HCV的样本为7份(8.6%)。30份HIV-1阴性对照组中,HBV阳性7份(23.3%),与HIV-1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P>0.05);HCV阳性4份(13.3%),与HIV-1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8,P<0.05);HIV-1阴性对照组中未检测出HBV和HCV共感染样本,与HIV-1阳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P>0.05)。结论:经输血感染HIV的患者具有共感染HCV的倾向;对以上途径感染HIV的患者,在进行HIV治疗时应同时进行HBV和HCV检测,阳性者应在治疗HIV-1的同时给予抗HBV和HC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载量 聚合酶链式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HIV和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覃巧玲 莫让辉 陈新怡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梧州市第三人民...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直接抗HCV治疗的HIV和HCV共感染患者21例,疗程12周,停药随访12周,分析患者基线特征,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评估患者基于抗HIV情况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以及停药12周病毒持续应答率和安全性。结果21例HIV和HCV共感染的患者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HCV治疗12周,停药随访12周,HCV病毒应答率均达到100%。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降低(P<0.01),白细胞、血小板、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和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的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和hcv共感染 含EFV方案抗HIV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hcv 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PDF
安徽、河南、山西3省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HCV共感染及HCV基因亚型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晶 潘品良 +4 位作者 王哲 乔晓春 苏斌 肖瑶 蒋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安徽、河南、山西3省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感染者中HIV/HCV共感染率及HCV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来自安徽、河南、山西3省VCT人群中HIV阳性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并对HCV阳性的样本进行HCVC/E1区RT-PCR扩增、基因测序...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安徽、河南、山西3省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感染者中HIV/HCV共感染率及HCV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来自安徽、河南、山西3省VCT人群中HIV阳性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并对HCV阳性的样本进行HCVC/E1区RT-PCR扩增、基因测序,分析HCV的亚型分布。结果在HIV阳性的382份样本中,检出HCV阳性215份,3省VCT人群HIV感染者中HIV/HCV共感染率平均为56.3%,安徽、河南、山西3省分别为50.0%、59.3%、42.9%。其中,经血传播人群的HIV/HCV共感染率为72.1%,经性传播人群为33.3%,其它途径人群为36.6%。HCV PCR扩增成功98份,1b亚型69份(70%),2a亚型28份(29%),3a亚型1份(1%)。结论安徽、河南、山西VCT人群具有较高的HIV/HCV共感染率;经性传播人群HIV/HCV共感染率高于国外水平;HIV/HCV共感染对HCV亚型分布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cv HIV/hcv共感染 基因亚型
下载PDF
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冬梅 王爱平 +7 位作者 温春阳 刘进 董岚 吴维华 费敏钢 臧立权 赵敬军 芦红智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口腔、皮肤、指甲标本,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5℃生长试验及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 目的通过研究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口腔、皮肤、指甲标本,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5℃生长试验及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有44例(43.6%)检出念珠菌,所分离到的44株念珠菌中,有19株白念珠菌(43.2%),9株近平滑念珠菌(20.5%),8株季也蒙念珠菌(18.2%),1株为热带念珠菌(2.3%),1株克柔念珠菌(2.3%),5株涎沫假丝酵母菌(11.4%),1株产朊假丝酵母(2.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念珠菌检出率的CD4计数、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检出率可能对HIV/HCV共感染患者判断临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共感染患者 念珠菌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无偿献血人群中HCV/OBI共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淏 许茹 +7 位作者 王敏 黄杰庭 廖峭 单振刚 钟惠珊 郑优荣 戎霞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中隐匿性乙肝感染(OBI)率,为进一步阐明HCV/OBI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盖立复PROCLEIX TIGRIS、罗氏cobas s 201和罗氏E601等仪器对2011年1月—2015年7月广州无偿献血者中的933(...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中隐匿性乙肝感染(OBI)率,为进一步阐明HCV/OBI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盖立复PROCLEIX TIGRIS、罗氏cobas s 201和罗氏E601等仪器对2011年1月—2015年7月广州无偿献血者中的933(人)份HCV感染者标本做HBV DNA和抗-HBc检测,比较HCV单纯感染者和HCV/OBI共感染者之间性别、年龄、民族和转氨酶的差异;巢式PCR扩增HCV/OBI共感染者HCV C区和S区,并构建进化树和基因分型,荧光定量PCR检测HCV和HBV的病毒载量;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本地HCV 6a基因型的44名单纯HCV感染者和16名HCV/HBV共感染者最为对照组,通过巢式PCR扩增各组HCV C区,并对3组对象的HCV核心蛋白氨基酸序列做比对分析。结果本组HCV感染的献血者标本中,有6(人)份HBV DNA和抗-HBc阳性,亦即OBI感染率为6.43‰(6/933);该6份HCV/OBI共感染标本的HCV基因型中6a占83.3%(5/6)、1b占16.7%(1/6),HCV病毒载量(log_(10)IU/mL)为3.8—5.7(5.0±0.69)。HCV单纯感染者和HCV/OBI共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和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HCV单纯感染者、HCV/HBV共感染者和HCV/OBI共感染者HCV核心蛋白序列氨基酸变异数分别为0.8±1.3 vs 0.7±1.5 vs 0.4±0.5(P>0.05),没有在HCV/OBI共感染者中发现一致性的结构或突变规律。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者中的OBI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隐匿性 共感染 无偿献血者 hcv基因型 PCR
下载PDF
昆明地区HIV/HCV共感染人群基因型耐药突变的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敏 李娅 +2 位作者 何增品 张慧 段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地区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共感染人群基因型耐药突变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地区接受HAART治疗的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资料,对病毒...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地区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共感染人群基因型耐药突变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地区接受HAART治疗的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资料,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HIV/HCV共感染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发生情况。结果云南省昆明地区547例接受HAART治疗的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有335例患者发生病毒学失败。HAART治疗后病毒学失败的患者中发生基因型突变182例,占病毒学失败患者的54.3%(182/335),占接受HAART治疗HIV/HCV共感染患者人群的33.3%(182/54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以及蛋白酶类抑制剂(PIs)的突变率分别为48.6%(163/335)、36.1%(121/335)、13.4%(45/335)。N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主要为K103N/S[26.6%(89/335)]、Y181C/I/V[12.5%(42/335)]、G190A/S/E[11.6%(39/335)]和V179D/E/F[12.8%(43/335];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主要为M184V/I[25.7%(86/335)]和胸苷类似物突变(TAMs)(包括K70R、D67N、M41L、T215Y和K219Q)[23.0%(77/335)];PI主要出现的是次要位点L10I/V/F[9.6%(32/335)。结论当前云南省昆明地区HIV/HCV共感染患者耐药突变的存在是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NNRTIs的耐药突变多见,因此在HAART治疗过程中,尽早进行HIV/HCV共感染患者HIV-1耐药突变检测并及时根据耐药发生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是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共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基因型耐药 突变位点
下载PDF
HBV共感染与抗HCV治疗有效性降低相关
14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10期5-5,共1页
据医业网8月28日报道(原载J Med Virol 2007;79:1075-1081),新研究提示,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的患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隐匿共感染,似乎可降低抗HCV治疗的有效性,无论病毒基因型如何。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hcv 有效性 共感染 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基因型 慢性感染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者CD4/CD8比值与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李冰洁 田小星 +3 位作者 严俊 黄长武 魏红璐 朱斌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感染者CD4/CD8比值与肝功能及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感染者CD4/CD8比值与肝功能及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1例HIV/HBV共感染者作为HIV/HBV共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1例单纯HBV感染者作为单纯HBV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IV/HBV共感染者CD4/CD8比值与肝功能指标及HBV DNA的关系。结果HIV/HBV共感染组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单纯HBV感染组,CD8^(+)T细胞计数高于单纯HBV感染组(P均<0.05)。HIV/HBV共感染组ALB水平低于单纯HBV感染组,AST、ALT、HBV DNA水平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HBV共感染者CD4/CD8比值与肝功能指标AST、ALT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5、-0.413),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455),与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r=-0.397)。结论HIV感染者合并HBV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CD4/CD8比值下降,使HBV DNA复制更加活跃,导致肝脏损伤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CD4/CD8比值 肝功能 hbv载量
下载PDF
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吸毒人群中HIV-1/HCV共感染者HIV-1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雨 陈鑫 +2 位作者 叶梅 熊思东 郑永唐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吸毒人群中HIV-1/HCV共感染者HIV-1耐药情况,为该地区该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筛查HIV-1/HCV共感染吸毒患者血液样本,对HIV-1 pol基因耐药位点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在305例HIV-1/HCV共感...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吸毒人群中HIV-1/HCV共感染者HIV-1耐药情况,为该地区该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筛查HIV-1/HCV共感染吸毒患者血液样本,对HIV-1 pol基因耐药位点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在305例HIV-1/HCV共感染吸毒者中,成功获得pol基因的有202例。其中有32例接受HIV-1抗病毒治疗,81例未接受治疗,89例治疗信息未知。治疗组的耐药发生率为40.6%(13/32),显著高于未治疗组的8.6%(7/81)(P<0.05)。治疗组主要对奈韦拉平、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司他夫定和恩曲他滨高度耐药,而未治疗组仅个别对沙奎那韦、依曲韦林和利匹韦林高度耐药。结论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吸毒人群中HIV-1/HCV共感染者HIV-1耐药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现有的一线、二线治疗方案仍行之有效,一线治疗失败者应尽早转入二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hcv共感染 耐药性 吸毒人群
下载PDF
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前后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盈盈 王江蓉 +1 位作者 廖晶 谷俊朝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827-830,共4页
目的研究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在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反应,了解此类患者在抗HCV治疗过程中HCV的损伤机制和免疫重建过程。方法收集36例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分别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 目的研究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在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反应,了解此类患者在抗HCV治疗过程中HCV的损伤机制和免疫重建过程。方法收集36例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分别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结束24周后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pot方法检测在HCV核心抗原、NS3和NS5刺激下,检测IFN-γ、IL-2、IL4和IL-10的分泌情况,分析细胞免疫反应与病毒应答的关系。结果在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治疗前非应答者IFN-γ,IL-2水平高于应答者,应答者IL-10对NS3的反应增高;治疗结束后24周应答者IL-10对HCV抗原蛋白NS3、NS5的反应显著下降,IL-2轻度下降,IFN-γ持续反应,IL-4几乎检测不到;非应答者IL-2、IFN-γ对核心抗原、NS3的反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IV/HCV共感染合并血友病患者中,IL-10、IL-2的下降,IFN-γ的持续反应与HCV病毒学持续应答相关,细胞因子在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共感染 利巴韦林 干扰素 细胞免疫反应
下载PDF
昆明地区2010年~2016年HIV/HCV共感染流行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重熙 刘俊 +2 位作者 白劲松 于闵 高成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2010年至2016年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特征,为昆明地区HIV/HCV共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筛查2010年至2016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HIV患者丙肝感染情况,收集临床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2010年至2016年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特征,为昆明地区HIV/HCV共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筛查2010年至2016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HIV患者丙肝感染情况,收集临床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6年5 142例HIV感染者中检出丙型肝炎998例,合并感染率19.4%。男性708例(占70.9%)。平均年龄(39.67±6.75)岁。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76.8%和性传播23.2%为主。地区分布以昆明城区71.1%和晋宁县12.1%居多。2013年至2016年与2010年至2012年相比,HIV/HCV共感染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χ~2=0.077,P=0.781),但HIV/HCV共感染率从28.8%降至15.1%(χ~2=133.190,P<0.001);吸毒感染丙肝的比例从81.6%降至72.5%,性传播感染丙肝的比例从18.4%升至27.5%(χ~2=11.716,P=0.001)。2010年至2016年共计204例HIV/HCV共感染者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丙型肝炎基因型主要为:3b (43.1%)、3a (26.5%)、1b (16.2%)、6a (5.9%)、未分出亚型(8.8%)、2 a (0.5%)。2010年至2012年组与2013年至2016年组相比丙肝基因型无显著差异(χ~2=2.029,P=0.730)。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男性HIV/HCV共感染者主要以3b型(41.3%)和其他型(1b、6a和不确定型共计35.5%)为主,女性HIV/HCV共感染者主要以3b型(44.9%)和3a型(36.7%)为主(χ~2=6.158,P=0.046)。AST增高的HIV/HCV共感染者主要以3b型(占48.8%)和3a型(26.4%)为主,AST正常的HIV/HCV共感染者以其他型为主(χ~2=7.180,P=0.028)。不同年龄、感染途径、ALT、TBIL的HIV/HCV共感染者丙肝基因型无差异(P>0.05),昆明与云南地州的HIV/HCV共感染者丙肝基因型无差异(P>0.05)。结论昆明地区HIV/HCV共感染率19.4%,以中年男性吸毒人群为主;丙肝基因型以3b及3a型为主;AST增高的HIV/HCV共感染者以3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共感染 丙型肝炎 基因分型 流行特征
下载PDF
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毒载量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立娜 金明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6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毒载量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乐清市血站门诊和住院部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患者1230例为单纯感染组和HIV、HBV共感染患者148例为共感染组。采用R... 目的:研究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毒载量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乐清市血站门诊和住院部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患者1230例为单纯感染组和HIV、HBV共感染患者148例为共感染组。采用RT-PCR、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进行HIV、HBV病毒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分析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和HIV RNA载量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D4+、CD8+、CD3+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CD4+/CD8+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HIV RNA载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471);CD4+/CD8+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412);CD4+、CD4+/CD8+与HIV RNA载量呈负相关(r=-0.841、-0.583)。结论 HBV可能存在促进HIV复制的功能,患者的肝损伤和免疫损伤较单纯HIV感染更为严重,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bv共感染 病毒载量 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DAAs治疗HIV/HCV共感染患者HCV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古善群 李重熙 +3 位作者 白劲松 田波 于闵 刘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HIV/HCV共感染患者使用DAAs治疗HC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患者根据HCV基因分型结果 1 b、6 a亚型使用Sofosbuvir+Ledipasvir治疗,3 a、3 b亚型及不能分型使用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疗,诊断肝硬化患者均加用利巴韦林,疗程... 目的观察HIV/HCV共感染患者使用DAAs治疗HC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患者根据HCV基因分型结果 1 b、6 a亚型使用Sofosbuvir+Ledipasvir治疗,3 a、3 b亚型及不能分型使用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疗,诊断肝硬化患者均加用利巴韦林,疗程均为12周.结果 53例患者均完成抗HCV治疗,总体DAAs治疗SVR率98.1%(52/53)失败率1.9%(1/53)),无肝硬化患者DAAs治疗SVR率100%(41/41),肝硬化患者DAAs治疗SVR率91.7%(11/12),失败率8.3%(1/11).DAAs治疗患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CD4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12例(22.6%),恶心、呕吐6例(11.3%),腹泻4例(7.6%),轻度皮疹1例(1.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例(9.4%).结论DAAs治疗HIV/HCV共感染患者HCV的总体SVR率高(98.1%),适应症广泛肝硬化患者也可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CD4水平.全口服、疗程短、安全性高,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共感染 DAAs hcv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