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纤四项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剧 许琳婧 韩亚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1期119-120,125,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纤四项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V-DNA病毒载量的高低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低病...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纤四项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V-DNA病毒载量的高低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低病毒载量组,对两组纤维化主要指标肝纤四项检测结果状况、肝纤四项与HBV-DNA病毒载量关系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病毒载量中的HA、LN、PⅢP、CⅣ指标均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患者的四项检查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病毒载量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主要指标肝纤四项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抗感染治疗对降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具有促进作用,能抑制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hbv-dna病毒载量表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纤四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鲁惠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64-65,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1]。HBV的持续感染即HBV-DNA病毒载量的持续增高引起的病理损伤是导致肝硬化最主要原因。而肝纤四项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1]。HBV的持续感染即HBV-DNA病毒载量的持续增高引起的病理损伤是导致肝硬化最主要原因。而肝纤四项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已被认为是理想的诊断慢性肝病、衡量肝病患者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3]。因此,我们根据上述特点,研究鄂尔多斯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主要指标肝纤四项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 肝纤维化 DNA病毒 肝炎后 血清 hbv-dna
下载PDF
HBV-DNA病毒载量在不同HBV感染产妇产后血清、唾液、乳汁中的变化及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程苗 袁果 +2 位作者 郭宾 郑艳冰 张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HBV感染产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HBV产妇根据HBV血清标志物分为三组,比较各组的HBV-DNA载量以及ALT、 AST水平,分析HBV-DNA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产妇血清、唾液、乳汁中的HBV-DNA载... 目的 观察不同HBV感染产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HBV产妇根据HBV血清标志物分为三组,比较各组的HBV-DNA载量以及ALT、 AST水平,分析HBV-DNA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产妇血清、唾液、乳汁中的HBV-DNA载量,以及血清中ALT、 AS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 B组、 C组(P <0.05)。不同HBV感染产妇的血清、唾液、乳汁HBV-DNA载量与ALT、 AST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随着HBV感染程度的加深,产妇血清、唾液、乳汁中的HBV-DNA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产后血清、唾液及乳汁中HBV-DNA病毒载量均与肝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病毒 血清 唾液 乳汁 肝功能
下载PDF
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隋娟 钟芳芳 郑秀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48-150,154,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cAb-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cAb-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54例乙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其入院时、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乙肝患者入院时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比较抗病毒治疗6个月不同疗效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时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病毒治疗1个月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完全应答患者治疗1个月时HBV-DNA载量和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低于未完全应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载量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05]高于五者单项检测(AUC=0.779、0.802、0.792、0.739、0.831)。结论: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均呈正相关,且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HBV-DNA载量与血清HBsAg、HBeAg、HBcAb、HBcAb-IgM水平联合检测对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高于五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血清标志物 病毒疗效 检测 预测 价值
下载PDF
HBV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血甲胎蛋白、转氨酶水平与HBV-DNA载量和病情进展的关系
5
作者 段丽娟 高照伟 +1 位作者 赵芳 武伟龙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甲胎蛋白(AFP)、转氨酶水平与HBV-DNA载量和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资料并设为HCC组,另筛选同期HBV相关肝硬化...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甲胎蛋白(AFP)、转氨酶水平与HBV-DNA载量和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资料并设为HCC组,另筛选同期HBV相关肝硬化(LC)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资料各30例设为LC组和CHB组,比较三组血AFP及转氨酶水平;比较HCC组不同HBV-DNA载量患者AFP及转氨酶水平差异,并分析肝癌组患者AFP及转氨酶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HCC组患者AF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CHB组和LC组(P<0.05);50例HCC患者中,中低分化及Ⅲ~Ⅳ期患者血AFP和ALT水平高于高分化及Ⅰ~Ⅱ期患者(P<0.05);HBV-DNA高载量患者血AFP和ALT水平高于低载量患者(P<0.05),且患者HBV-DNA载量与其血AFP和AL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血AFP和ALT水平显著提升,且血AFP和转氨酶水平与HBV-DNA载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关系密切,二者对临床评估HBV感染相关性HCC病情进展有一定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转氨酶 hbv-dna 病情进展
下载PDF
血清HMGB1、GP73、IL-37与HBV-ACLF患者HBV-DNA载量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刘秀红 宋清玲 +2 位作者 郭苗 王聪 雷达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207-2212,共6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白细胞介素-37(IL-37)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白细胞介素-37(IL-37)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收治的11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BV-CALF患者入院90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2例)与生存组(7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分析HBV-CA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HMGB1、GP73、IL-37与HBV-DNA载量的关系,评价血清HMGB1、GP73、IL-37对HBV-CA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在病情分期、腹膜炎、肝性脑病、肺部感染、HBV-DNA载量、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分方面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较生存组高(P<0.05)。病情分期、腹膜炎、肝性脑病、肺部感染、HBV-DNA载量、MELD评分及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BV-ACLF患者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均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血清HMGB1、GP73、IL-37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90、0.78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4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33%、91.43%。结论血清HMGB1、GP73、IL-37水平与HBV-CALF患者HBV-DNA载量及预后密切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尔基体蛋白73 白细胞介素-37 hbv-dna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远驰 黄金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为对象,分为应用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10例与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10例,跟踪调查治疗情况5年(2002~2007年),用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为对象,分为应用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10例与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10例,跟踪调查治疗情况5年(2002~2007年),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病毒载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0例慢性乙肝患者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5年来,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10例患者平均HBV-DNA病毒载量对数水平3.56±1.12,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10例平均HBV-DNA病毒载量对数水平7.76±1.23,有显著差异(P<0.05)。2002年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82.72±30.62)μg/ml、LN(71.18±26.71)μg/ml、Ⅳ-C(93.77±69.87)μg/ml、PCⅢ(91.4±18.64)μg/ml,2002年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79.32±31.34)μg/ml、LN(70.25±28.23)μg/ml、Ⅳ-C(90.35±67.81)μg/ml、PCⅢ(85.77±20.56)μg/ml,两组间各项指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2007年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85.72±29.52)μg/ml、LN(70.18±25.4)μg/ml、Ⅳ-C(94.2±70.92)μg/ml、PCⅢ(93.4±19.32)μg/ml,2007年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105.67±28.54)μg/ml、LN(97.75±26.25)μg/ml、Ⅳ-C(132±72.13)μg/ml、PCⅢ(120.72±19.87)μg/ml,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控制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病毒载量可能是控制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病毒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丽玲 《北方药学》 2023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促进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为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所用药物为替诺...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促进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为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所用药物为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血清HBV-DNA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36周后、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4周、12周及2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ALT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及治疗24周后、治疗36周后、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ALT水平更低(P<0.05)。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两组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治疗36周后及治疗48周后两组比较,观察组TNF-α水平均更低(P<0.05)。治疗12周后及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周后及治疗48周后两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恩替卡韦相比,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更加理想,药物起效快、炎性反应轻、肝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异性肝炎 病毒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hbv-dna
下载PDF
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使用替诺福韦不同时期HBV-DNA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晓岚 李淑玲 +3 位作者 向冬梅 陈沛颖 潘红英 叶艳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使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后不同时期HBV-DNA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3例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根据HBV-DNA载量高低分为3组:A组(HBV-DNA≥1.0×10^(8)IU/mL)42例、B组(1.0×10^(7)IU/mL≤HBV-DNA<... 目的探讨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使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后不同时期HBV-DNA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3例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根据HBV-DNA载量高低分为3组:A组(HBV-DNA≥1.0×10^(8)IU/mL)42例、B组(1.0×10^(7)IU/mL≤HBV-DNA<1.0×10^(8)IU/mL)30例、C组(1.0×10^(6)IU/mL≤HBV-DNA<1.0×10^(7)IU/mL)31例,3组孕妇均自孕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后2周、4周、分娩前复查HBV-DNA,分娩当日停用抗病毒治疗。在婴儿7~12月龄时检测HBsAg和HBsAb,了解有无母婴传播。结果3组孕妇HBV-DNA在用药后均发生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HBV-DNA的下降均在用药后2周下降最明显,下降幅度为2.09~2.47log_(10) IU/mL,分娩前HBV-DNA较用药前下降3.49~3.69 log_(10) IU/mL,但3组孕妇HBV-DNA下降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在用药后2周HBV-DNA<1.0×10^(6)IU/mL的比例即可达到100%;3组新生儿出生后7~12月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均阴性。结论替诺福韦可以有效降低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HBV-DNA水平,达到母婴阻断的目的;替诺福韦降低HBV-DNA的幅度在用药后2周下降最明显;C组孕妇在用药后2周HBV-DNA<1.0×10^(6)IU/mL的比例为100%。因此,针对不同乙肝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可以考虑从不同孕周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hbv-dna 病毒 母婴传播
下载PDF
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HBV-DNA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立坤 翟玉峰 +1 位作者 朱喜增 李哲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治疗情况[HBeAg转阴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6个月后HBV-DNA病毒载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ALT、AST、DBIL、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Be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4、6个月的时候,研究组HBV-DNA病毒载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化湿活血汤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病毒
下载PDF
扶正祛毒方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的效果及对HBV-DNA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敏 李觅 段明玲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87-1393,共7页
目的:分析扶正祛毒方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的疗效和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218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 目的:分析扶正祛毒方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的疗效和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218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予以扶正祛毒方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n=109)和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n=109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HBV-DNA载量和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比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66%高于对照组的83.49%(P<0.05)。联合组患者HBV-DNA载量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HBsAg和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LT、TBIL和AST以及炎性指标TNF-α、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ALB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降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毒方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HBV相关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 扶正祛毒方 病毒治疗 hbv-dna
下载PDF
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银 肖琼 +3 位作者 王建中 孙丽萍 邹海燕 丁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88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孕产妇进行HBV-DNA检测。以HBV-DNA病毒载量是否达到1.0×10~6 IU/ml为准... 目的探讨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88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孕产妇进行HBV-DNA检测。以HBV-DNA病毒载量是否达到1.0×10~6 IU/ml为准,将入选孕产妇分为高病毒载量组(55例)和低病毒载量组(33例)。比较两组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及出生后2周、1个月、7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阳性率和DNA病毒载量。结果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感染率为23.08%,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病毒载量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个月及7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阳性率及HBV-DNA病毒载量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的HBV-DNA病毒载量越高,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感染的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hbv-dna病毒 母婴传播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与HBV-DNA病毒载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富梅 童春玲 钱留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34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与HBV-D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查体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丙氨酸氨基...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与HBV-D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查体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直接胆红素(DBi)、间接胆红素(IBi)、总胆红素(TBi)等肝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测定两组患者HBV-DNA病毒载量,观察肝功能指标与HBV-DNA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AST、ALT、DBi、IBi、TBi水平高于对照组,A/G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ALT、IBi、TBi表达水平与HBV-DNA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392,P<0.01;r=0.310,P<0.01;r=0.450,P<0.01),AST、DBi、A/G与HBV-DNA病毒载量无相关性(r=0.091,P>0.05);对照组体检者HBV-DNA病毒载量为阴性,与血清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肝功能指标正常范围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异于正常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表达水平与HBV-DNA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相对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总胆红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hbv-dna病毒
下载PDF
北京昌平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邱爽 孔卓 +3 位作者 徐东江 宗春杰 王薇 金国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1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昌平地区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为监控孕期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HB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档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五项和HBV-DNA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昌平地区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为监控孕期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HB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档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五项和HBV-DNA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91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2.09%,5年间HBsAg阳性率逐年降低(P<0.05),HBsAg阳性率随年龄组别升高而增加(P<0.05)。328例HBsAg阳性孕妇HBV标志物(HBVM)模式有7种,其中模式Ⅰ(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Ⅱ(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共有300例,占7种组合模式的91.46%。328例HBsAg阳性孕妇中,87例HBV-DNA>500copies/ml,其中模式Ⅰ、Ⅱ共79例;7种HBVM模式中HBeAg阳性的孕妇HBV-DNA阳性率(72.97%)高于HBeAg阴性孕妇(20.27%)(P<0.01);HBeAg^(+)组患者的平均病毒载量高于HBeAg-组(P<0.01)。结论HBVM与HBV-DNA阳性率及高病毒载量密切相关,产前筛查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乙肝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孕妇HBVM检测结果中HBsAg^(+)HBeAg^(+)者HBV-DNA载量较高,是防控母婴垂直传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dna 病毒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学华 陈秀兰 +2 位作者 张薇薇 陈光治 罗卉丽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44-45,I0002,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抗病毒治疗组(治疗组,n=60)和非抗病毒对照组(对照组,n=60),平行检查治疗24周时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抗病毒治疗组(治疗组,n=60)和非抗病毒对照组(对照组,n=60),平行检查治疗24周时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24周时,两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与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BV-DN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控制HBV-DNA病毒载量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hbv-dna病毒 肝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燕奎华 赵伟 张翠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慢性HBV感染者 肝损伤 临床诊断 免疫损伤 肝功能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前S抗原与病毒载量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鲂 胥飚 陈宏础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研究乙肝检测的血清标志物、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关系和运用价值。方法对1163例乙肝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1抗原和HBV-DNA水平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62.9%,显著高于前S1抗原... 目的研究乙肝检测的血清标志物、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关系和运用价值。方法对1163例乙肝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1抗原和HBV-DNA水平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62.9%,显著高于前S1抗原总检出率(53.0%),显著高于HBeAg(35.3%)。患者血中HBeAg、HBV-DNA、前S1抗原在总检出率上有关联,但在载量水平上三者不一定平行。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在判断乙肝的复制和传染性中各有优势,要综合多方面的结果,方可作出确切的判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出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 病毒 水平 结论 优势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童福易 吴建鸿 +3 位作者 吴兴福 曹文贵 费晓峰 吴妹英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与HBV载量(HBV-DNA)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诊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670例患者血清中的HBV-M和HBV-DNA。结果:HBeAg阳性模式HBV-DNA>5.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与HBV载量(HBV-DNA)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诊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670例患者血清中的HBV-M和HBV-DNA。结果:HBeAg阳性模式HBV-DNA>5.0×104 cps/mL占96.3%(363/377),HBeAg阴性模式HBV-DNA>5.0×104 cps/mL占74.8%(160/214)。HBeAg阳性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p<0.05)。1,3,5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1,4,5模式(P<0.01)。HBsAg阴性的模式中:14例HBV-DNA>5.0×104 cps/mL占18.8%(12/64),抗-HBs阳性模式中,HBV-DNA>5.0×104 cps/mL占16.7%(7/42)。结论:HBeAg阳性模式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但少数HBeAg阳性模式中病毒水平很低及HBeAg阴性模式病毒水平很高。还存在着HBsAg阴性或/及抗-HBs阳性的HBV感染。故临床上只有将HBV-M与HBV载量检测相结合,才能正确判断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病毒 荧光定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hbv-dna HBeAg阴性 HBSAG阴性 抗-HBS阳性 阳性模式 HBV-M HBV感染 科学依据 mL 临床 检测 水平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255例H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尚慧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99-400,共2页
本研究对255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CD3^+CD4^+ 实时荧光定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性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循环血miR-155水平与相关免疫细胞因子、HBV-DNA载量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敬佩 王园园 +1 位作者 李长安 赵巍峰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循环血miR-155水平与相关免疫细胞因子、HBV-DNA载量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180例HBV感染者的血样,其中包括HBV相关PHC患者(PHC组)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循环血miR-155水平与相关免疫细胞因子、HBV-DNA载量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180例HBV感染者的血样,其中包括HBV相关PHC患者(PHC组)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LC组)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30例,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HBV组)30例,同时收集健康人群血样50例。分别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得出miR-155诊断HBV相关PH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HC组患者血浆中miR-155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F=9.147,P<0.01),且血浆中miR-155水平与血清中IL-4、IL-6、IL-10水平和HBV-DNA载量、甲胎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285~0.714,P<0.05),与血清中IL-12、IFN-γ呈负相关(r=-0.595、-0.478,P<0.05)。PHC患者肝功能越差、肿瘤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直径越大,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越高(t=3.218~5.18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中miR-155对HBV相关性PHC诊断的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68.5%,AUC为0.892(95%CI=0.810~0.942)。结论miR-155在HBV相关性PHC患者血液中表达量升高,并且与HBV-DNA载量以及Th1/Th2免疫失衡密切相关,miR-155的检测对临床HBV相关PHC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循环微RNA Th1-Th2平衡 DNA 病毒 病毒 曲线下面积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