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untreated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indeterminate phase
1
作者 De-Liang Huang Qin-Xian Cai +4 位作者 Guang-De Zhou Hong Yu Zhi-Bin Zhu Jing-Han Peng Jun Chen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6期920-931,共12页
BACKGROUND Studies with large size samples on the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indeterminate phase chronic hepatitis B(CHB)patients were not previously conducted.AIM To assess the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 BACKGROUND Studies with large size samples on the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indeterminate phase chronic hepatitis B(CHB)patients were not previously conducted.AIM To assess the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determinate phase CHB patients using liver biopsy.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1532 untreated CHB patients were collected,and all patients had least once liver biopsy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21.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phases of CHB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te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significant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analyzed by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Among 1532 untreated CHB patients,814(53.13%)patients were in the indeterminate phase.Significant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defined as biopsy score≥G2 and/or≥S2)were found in 488/814(59.95%)CHB patients in the indete-rminate phase.Significant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age,platelets(PLTs),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subgroup in indeterminate patient.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ge≥40 years old[adjust odd risk(aOR),1.44;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6-1.97;P=0.02],PLTs≤150×10^(9)/L(aOR,2.99;95%CI:1.85-4.83;P<0.0001),and ALT≥upper limits of normal(aOR,1.48;95%CI:1.08,2.05,P=0.0163)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ignificant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CHB patients in the indeterminate phase.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ignificant liver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not rare among the untreated CHB patients in indeterminate phase,and additional strategies are urgently requir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Indeterminate phase Gray-zone liver biopsy Pathological histology risk factors
下载PDF
Risk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to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during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18
2
作者 Ling Yuan Bai-Mei Zeng +7 位作者 Lu-Lu Liu Yi Ren Yan-Qing Yang Jun Chu Ying Li Fang-Wan Yang Yi-Huai He Shi-De 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9期2327-2337,共11页
BACKGROUND Acute exacer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results in different severities of liver injury.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progression to hepatic decompensation(HD) and acute-... BACKGROUND Acute exacer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results in different severities of liver injury.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progression to hepatic decompensation(HD) an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A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remain unknown.AIM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progression to HD and ACLF in compensated patients with SA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METHODS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164 patients with SA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to HD and ACLF were identified. The predictive values of our previously established predic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AE model) and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 score in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LF were evaluated.RESULTS Among 164 patients with SAE, 83(50.6%) had 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LC),43 had progression to HD without ACLF, and 29 had progression to ACLF within 28 d after admissio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to HD were LC and low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to ACLF were LC, high MELD score, high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levels, and low prothrombin activity(PTA).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AE model [0.844, 95%confidence interval(CI): 0.779-0.89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ELD score(0.690, 95%CI: 0.613-0.760, P < 0.05) in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LF.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A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LC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ogression to both HD and ACLF. High MELD score, high AST, and low PTA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to ACLF. The AE model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ACLF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SAE than MELD s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c DECOMPENSATION liver CIRRHOSIS risk factors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
下载PDF
基于肝脏病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抗病毒治疗适应证探讨
3
作者 徐翔 倪佳丽 +4 位作者 秦旨文 郑齐 吴佳俊 马雯娜 盛国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08-912,919,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进展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0岁CHB患者决策是否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收治的285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进展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0岁CHB患者决策是否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1年10月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收治的285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记录肝脏穿刺病理结果、血液学指标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炎症程度(G)、纤维化程度(S)分期(合称GS分期)分组,G≤1和S≤1患者纳为A组(123例),G>1和(或)S>1患者纳为B组(16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及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GS分期进展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CHB患者肝脏GS分期进展的诊断效能。结果降低ALT阈值后ALT诊断肝脏GS分期进展的灵敏度升高,而特异度下降。两组年龄、WBC、PLT、白蛋白、ALT、AST、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DBil、PT、国际标准化比值、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基于ALT、AST、PLT和患者年龄的纤维化指数(FIB-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DBil、HA、ⅣC是CHB患者肝脏GS分期进展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HA、ⅣC诊断肝脏GS分期进展的AUC分别为0.616、0.655,白蛋白和DBil诊断肝脏GS分期进展的AUC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ALT阈值可提高诊断肝脏GS分期进展的灵敏度;对年龄<30岁CHB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凝血功能等血液学指标,可有效评估其肝脏GS分期进展,有助于及时开启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穿刺 肝脏病理 危险因素 适应证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患者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丽 于海滨 +1 位作者 闾军 韩大康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了解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HBVDNA载量、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炎症纤维化程度的构成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年来行肝活检的17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对上述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多数患... 目的了解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HBVDNA载量、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炎症纤维化程度的构成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年来行肝活检的17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对上述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多数患者30岁以前即开始进入免疫清除期,中重度纤维化多见于40岁以上;男女发病人数比值约为3.5:1,男性G≥2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但男女之间纤维化构成比无差别;HBVDNA处于104~106copies/ml水平时,中重度炎症(G≥2,76.5%)最为显著,HBVDNA<104copies/ml的患者中重度纤维化比例(S≥2,62.5%)最高。有家族史的患者约占40%,较无家族史者G≥2比例更高(71.2%vs.61%),但纤维化程度方面无差别。结论HBeAg阳性患者年龄、性别、HBVDNA水平、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不同水平间炎症纤维化程度存在构成比差异,对<40岁、女性、HBVDNA<104copies/ml及无乙肝家族史的患者,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一平 陈四清 陈红 《内科》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收集...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8.78%。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有糖尿病史例数比例、有高血压史例数比例、有高脂血症史例数比例、有肝硬化例数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高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较为常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抗病毒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嘉鑫 程娜 +3 位作者 向天新 李淑悦 肖金平 邬小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9-1303,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新型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预测模型:MACLF,并评价MACLF评分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0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 目的建立一个新型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预测模型:MACLF,并评价MACLF评分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0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个月的病情随访情况分为生存组(n=153)和死亡组(n=117),对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再次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ACLF评分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T、ALT、AST/ALT、TBil、Alb、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钠(Na)、AFP、血清铁蛋白(SF)、Child-Tuncotte-Pugh(CTP)评分、MELD评分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TBil(OR=1.007,P=0.001)、INR(OR=5.750,P <0.001)、FT3(OR=0.084,P=0.003)、PLT(OR=0.987,P=0.022)、肝肾综合征(OR=7.146,P=0.045)及肺部感染(OR=3.816,P=0.023)均是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因素;由此为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创建新模型(MACLF):Logit(P)=0.007×[TBil(umol/L)]+2.181×INR-2.762×[FT3(pg/ml)]-0.014×[PLT(×10^9/L)]+1.797×[肝肾综合征(有:1;无:0)]+1.339×[肺部感染(有:1;无:0)]-2.29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ACLF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934)、Youden指数(0.774)均明显高于CTP、MELD、MELD-N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884、0.893,Youden指数分别为0.433、0.654、0.715)。结论创建的MACLF新模型对HBV-ACLF患者3个月的短期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肝脏病理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ibroTouch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正鑫 陈洋溢 +3 位作者 赵志敏 吕靖 陈高峰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CD34、CK7、CK19免疫组化阳性染色量以及纤维胶原沉积量的变化特点,阐述影响FibroTouch测量值的病理基础。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就诊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CD34、CK7、CK19免疫组化阳性染色量以及纤维胶原沉积量的变化特点,阐述影响FibroTouch测量值的病理基础。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就诊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计算CD34、CK7、CK19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染色量,Masson三色染色的纤维胶原沉积量,FibroTouch所测定的肝脏硬度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肝脏硬度值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炎症程度的增加,CD34阳性染色量无明显变化(P> 0. 05),CK19阳性染色量、纤维胶原沉积量呈现升高趋势(H值分别为9. 02、14. 12,P值分别为0. 011、0. 001)。随着纤维化分期的进展,CD34阳性染色量、CK7阳性染色量、纤维胶原沉积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H值分别为10. 26、16. 29、22. 97,P值分别为0. 016、0. 001、<0.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7阳性染色量、纤维胶原沉积量均是FibroTouch测量值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值分别为4. 756、4. 757,P值分别为0. 029、0. 029)。结论纤维胶原沉积量和CK7阳性染色量的增加可能会提高FibroTouch的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FibroTouch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近期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晨 游绍莉 +3 位作者 刘鸿凌 刘婉姝 万志红 辛绍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9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时期199例非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 目的探讨老年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9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时期199例非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对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老年患者近期(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在女性发生率、肝硬化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率、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等方面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在生存率、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钠(Na)等方面低于非老年组。根据近期预后将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死亡组在有无乙肝家族史、肝硬化发生率、肝性脑病(HE)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HRS发生率、腹水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肌酐(CRE)、乙肝抗原(HBe Ag)阳性率等方面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在PLT、ALB、CHE、Na等方面低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家族史、HE、INR、TBIL、TBA、CRE、Na是预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肝脏基础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女性发生率高,整体预后不良。乙肝家族史、HE、INR、TBIL、TBA、CRE、Na是预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近期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诺模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航 孙长峰 +3 位作者 何川 吴刚 邓存良 盛云建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91-109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诺模图模型来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短期(90 d)生存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40例HBV-ACLF患者,根据随访90 d时的转归分为死亡组(n=53)和存活组(n=187),我们使用RO...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诺模图模型来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短期(90 d)生存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40例HBV-ACLF患者,根据随访90 d时的转归分为死亡组(n=53)和存活组(n=187),我们使用ROC曲线来评估每个连续性数值变量预测HBV-ACLF预后的能力,并计算它们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使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来确定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利用这些预测因子建立诺模图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种模型对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HBV-ACLF患者90d总死亡率为22.08%(53/240)。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年龄(≥48.5岁)(HR=2.585,95%CI=1.428~4.677,P=0.002)、NEU/LYM(≥4.389)(HR=2.379,95%CI=1.279~4.425,P=0.006)、PA(<40.8 mg/L)(HR=0.490,95%CI=0.274~0.879,P=0.017)、PT(≥23.65 s)(HR=2.150,95%CI=1.106~4.180,P=0.024)、MELD(≥20.929)(HR=3.087,95%CI=1.195~7.969,P=0.020)、CTP(≥10.5)(HR=3.460,95%CI=1.726~6.938,P<0.001)是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以50%的死亡率作为分类的分界点,对应点为324来验证诺模图模型。该诺模图模型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准确率为90.9%。诺模图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4%和72.19%。诺模图模型、CTP、MELD、ICGR15的AUC分别为0.909、0.889、0.778、0.674,该诺模图模型的AUC均大于其他3个模型(Z值分别为17.852、9.193、4.384,均P<0.001)。结论该诺模图模型对HBV-ACLF患者90 d的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CTP、MELD、ICGR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诺模图 模型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后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发生急性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琼 毛小荣 +5 位作者 田爱平 毛永武 张雪梅 邱婉春 王富春 李俊峰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急性肾脏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在乙肝并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病人中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急性肾脏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在乙肝并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病人中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乙肝肝硬化后ACLF住院病人,收集初次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资料、有无部分肝硬化并发症及实验室指标,计算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数值,分析肝硬化基础上,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危险因素,并评估高危因素对HBV-ACLF病人并发AKD的区分价值。结果肝硬化基础上,AKD在HBV-ACLF病人中发生率为29.51%(36/122)。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CRP[比值比(odds ratio,OR)=1.034,95%CI:1.015~1.054]及高MELD评分(OR=1.098,95%CI:1.027~1.174)是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及MELD评分区分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最佳阈值分别为55.55 mg/L及25.00分,其中,CRP敏感度较高。结论肝硬化基础上,高CRP及高MELD评分可能是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辅助临床早期预测HBV-ACLF病人是否发生AKD,以便早期干预,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急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滴度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洁婕 蓝婧 +1 位作者 姚朝光 黄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滴度(HBV D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月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合并NAFLD的CHB患者作为NAFLD...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滴度(HBV D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月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合并NAFLD的CHB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择175例单纯CHB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ACLF的概率。NAFLD组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CLF分为ACLF组(n=84)和非ACLF组(n=91)两个亚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ACLF发生率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NAFLD组ACLF的发生率为48.00%,显著高于对照组。ACLF组和非ACLF组在年龄、MELD评分、血脂异常、HBeAg阳性、lgHBV DNA、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gHBV DNA、TBIL、PT、INR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eAg阳性、CHE、PTA是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gHBV DNA、TBIL、PT、INR与ACLF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HBeAg阳性、CHE、PTA与ACLF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年龄、lgHBV DNA、TBIL、PT、INR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分别与HBeAg阳性、CHE、PTA呈明显负相关(P<0.05)。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年龄、HBeAg阳性、PT、TBIL、PTA、INR等变量通过复杂的网络关系与ACLF建立联系,lgHBV DNA、INR、CHE与ACLF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TBIL、PTA等中间节点联系,间接影响ACLF的发生。结论 HBV DNA滴度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ACLF的发生以及控制ACLF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表明,HBV DNA水平与ACLF的发生有直接联系,且与多个节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可作为临床预判ACLF发生的重要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非酒精性脂肪肝 慢加急性肝衰竭 危险因素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下载PDF
空腹血糖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斌 李晖 +9 位作者 陈晓蕾 刘娜 李全美 邹玉 李春梅 甘井泉 吴长会 陈华仙 刘向 龚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73-2378,共6页
目的 探索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抽取曾于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109例... 目的 探索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抽取曾于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109例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FPG水平、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prothrombin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PT-INR)分组后,运用单因素ANOVA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FPG水平对HBV相关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 低FPG组HBV相关ACLF并发症(HE、低钠血症、SBP)的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高于正常FPG、高FPG组(P <0.05);中-晚期组低FPG的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均高于前-早期组(P <0.05);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与PT-INR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 <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低FPG、正常FPG是HBV相关ACLF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OR=0.174,95%CI:0.066~0.461)。结论 低FPG增加了HBV相关ACLF患者疾病进展恶化的风险,而高FPG有可能起到了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空腹血糖 危险因素 保护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极轻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马晓艳 陈云 +2 位作者 刘嘉城 李婕 吴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合并极轻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极轻脂肪变性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2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疾病科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共179例。依据脂肪变性程度...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合并极轻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极轻脂肪变性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2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疾病科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共179例。依据脂肪变性程度分为无脂肪变性组(n=98)、极轻脂肪变性组(n=81)。收集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及肝组织病理学资料,比较各观察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极轻脂肪变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极轻脂肪变性组中男性比例(69.1%vs 52.0%)及显著纤维化比例(43.2%vs 25.5%)较无脂肪变性组高(χ^(2)值分别为5.390、6.234,P值均<0.05)。极轻脂肪变性组BMI[(23.61±2.95)kg/m^(2)vs(22.13±2.67)kg/m^(2)]、尿酸(UA)[333.0(291.0~375.5)μmol/L vs 287.5(244.8~345.3)μmol/L]、TG[0.92(0.66~1.14)μmol/L vs 0.77(0.62~1.02)μmol/L]、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234(214~258)dB/m vs 218(201~237)dB/m]水平均高于无脂肪变性组(t=-4.150,Z=-3.620,Z=-2.224,Z=-2.867,P值均<0.05)。正常体质量组,极轻脂肪变性患者UA[(333.0±63.9)μmol/L vs(291.0±72.8)μmol/L]、HBV DNA[4.44(3.51~6.79)log10IU/mL vs 3.42(3.00~5.03)log10IU/mL]高于无脂肪变性患者(t=-2.395,Z=-2.474,P值均<0.05)。BMI(OR=1.223,95%CI:1.086~1.378,P=0.001)、UA(OR=1.006,95%CI:1.002~1.010,P=0.008)为CHB合并极轻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UA(OR=1.007,95%CI:1.001~1.013,P=0.022)为正常体质量CHB患者合并极轻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极轻脂肪变性的CHB患者显著纤维化比例、CAP高于无脂肪变性者。BMI、UA是CHB患者发生极轻脂肪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正常体质量CHB患者,UA升高与极轻脂肪变性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分析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值动态变化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紫茵 周伟泽 +2 位作者 黄秀明 邓振雄 利旭辉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 分析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值动态变化对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189例进行研究。所有病... 目的 分析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值动态变化对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189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人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随访2年后根据病人是否患肝癌分为肝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FIB-4等项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4等因素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肝癌风险的价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病人中有17例病例脱落,剩余病例中有41例出现肝癌,肝癌发生率为23.83%。两组性别、血压、葡萄糖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组肝硬化病程(3.15±1.05)年大于对照组(2.21±0.76)年(P<0.05);肝癌组乙肝DNA定量阳性率46.34%(19/41)高于对照组25.95%(34/131)(P<0.05)。两组入组时FI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入组6个月后FIB-4(3.92±1.06)、入组12个月FIB-4(4.03±1.11)、1~6月FIB-4值变化差值(0.49±0.11)、1~12月FIB-4值变化差值(0.64±0.19)、1~6月FIB-4值变化比(15.78±3.17)%、1~12月FIB-4值变化比(18.88±3.21)%均大于对照组3.40±0.96、3.54±1.03、0.36±0.08、0.46±0.14、(10.41±2.63)%、(14.94±3.34)%(均P<0.05);肝癌组6~12月FIB-4值变化差值(0.11±0.03)和6~12月FIB-4值变化比(2.81±0.87)均小于对照组(0.14±0.04、3.53±1.12)(均P<0.05)。两组入组时和入组6个月的肝脏弹性测定值(FibroScan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入组12个月FibroScan值(9.34±1.52)高于对照组(8.76±1.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病程[OR=4.31,95%CI:(1.34,13.82)]、乙肝DNA定量[OR=7.19,95%CI:(1.15,44.88)]和1~6月FIB-4值变化比[OR=1.92,95%CI:(1.37,2.70)]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发展为肝癌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1~6月FIB-4值变化比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诊断效能高于肝硬化病程和乙肝DNA定量,此时最佳截点为>13.32,此时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9.3%。结论 在1~6个月监测FIB-4值动态变化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癌症早期检测 肝纤维化指数 恩替卡韦 肝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莹洁 区蓝芯 +3 位作者 黄柏盛 张朝臻 萧焕明 池晓玲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肾脏功能状况,并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收集MAFLD组(n=141)和CHB-MAFLD组(n=144)患者的肝脏生化、肾脏生化等临床资料,利用eGFR...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肾脏功能状况,并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收集MAFLD组(n=141)和CHB-MAFLD组(n=144)患者的肝脏生化、肾脏生化等临床资料,利用eGFR对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85例患者中,与MAFLD组对比,CHB-MAFLD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肌酐(SCr)、eGFR、大量饮酒史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MAFLD组出现SCr异常升高(16.67%vs 3.55%,χ^(2)=13.418,P<0.001)及肾功能受损(40.97%vs 12.77%,χ^(2)=28.745,P<0.001)的比例明显高于M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尿酸、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CHB是影响患者肾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B-MAFLD患者存在亚临床型肾功能受损,可能比单纯MAFLD患者更易发生、发展早期肾功能受损。对于CHB-MAFLD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乙型肝炎 肾功能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作者 丁军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后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 目的构建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后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停用NAs后复发的CHB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ACLF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停药持续时间长、HBe Ag阳性、总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50%、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白蛋白<35 g/L是CHB患者停用NAs后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51(95%CI:0.819~0.883),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的AUC为0.847(95%CI:0.759~0.842),在2%~79%预测范围内,模型净获益。结论CHB患者停用NAs后并发ACLF的危险因素较多,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CHB患者停用NAs后并发ACLF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药物 停用药物 复发 慢加急性肝衰竭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模型验证 一致性指数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特征及显著性肝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怡君 袁筱婕 +4 位作者 张文华 王凤梅 邵中军 吉兆华 张维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9-1794,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情况及临床特征和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21年1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中心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观察肝纤维化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发生显著性肝损伤的...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情况及临床特征和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21年1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中心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观察肝纤维化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发生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3753例慢性HBV感染者中,按照LSM水平分为F0~F4五期,年龄、性别、吸烟、抗病毒治疗、HBV家族史、肝癌(HCC)家族史、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控制衰减指数(CAP)、肝脏硬度值(LSM)在肝纤维化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经治疗患者中,年龄≥45岁、乙型肝炎e抗原(HBeAg)、AFP、ALT、DBIL、GGT是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中,年龄≥45岁、AFP、AST、TBIL、DBIL、GGT及呕血黑便症状是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而CAP是显著性肝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HBeAg、AFP、ALT、AST、TBIL、DBIL、GGT、CAP水平及呕血黑便症状是显著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明确危险因素对肝纤维化早期监测并及时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显著性肝损伤 肝脏硬度值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NLR和HBD-1与M30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崔雪曼 杨赞儒 +2 位作者 付海燕 刘思嘉 钱洪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人β防御素(HBD-1)与M30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9例行人工肝...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人β防御素(HBD-1)与M30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9例行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90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36例;归纳入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检测NLR、HBD-1和M3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HBD-1、M30对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死亡组外周血NLR、血清HBD-1、M30均高于存活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NLR、HBD-1、M30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696、0.776和0.918;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60%,86.70%.结论 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存活患者外周血NLR、血清HBD-1、M30呈低表达;联合检测NLR、HBD-1、M30有助于诊断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相关ACLF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短期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人β防御素 M30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汤绍辉 黄秋燕 +1 位作者 周金梅 吴胜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G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654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236例、乙肝肝硬化356例,乙肝肝硬化伴肝细胞癌(HCC)62例,以同期住院的无...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G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654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236例、乙肝肝硬化356例,乙肝肝硬化伴肝细胞癌(HCC)62例,以同期住院的无肝脏疾病的患者(n=314)作为对照,分析各组患者GS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CHB、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硬化伴HCC患者的GS发生率分别为18.2%、29.2%、3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乙肝肝硬化及乙肝肝硬化伴HCC患者的G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HB患者,但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分析显示,CHB合并GS患者的年龄、γ谷氨酰转肽酶(GGT)值及合并饮酒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合并GS患者;Child-pugh分级B级肝硬化患者的GS发生率明显高于A级(33.3%vs 21.5%),而C级(51.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级;乙肝肝硬化合并GS患者的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水平,以及合并腹水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GS的患者;乙肝肝硬化伴HCC合并GS患者血清TBIL及IBIL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GS的患者。结论较大年龄、较高GGT水平及饮酒是CHB合并GS发生的独立危险或预测因素;较大年龄、较高血清TBIL水平及合并腹水是乙肝肝硬化并发GS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血清TBIL水平是乙肝肝硬化伴HCC并发G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肝细胞 胆结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防治肝硬变的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光曙 赵世科 +3 位作者 赵汇川 杜庆岭 于建国 林国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乙型肝炎100例经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肝活检复查证明急性乙肝平均3个月后肝组织病理基本正常者仅15.4%,明显进步61.5%,提示出院后仍需巩固治疗。慢活肝和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变者经本剂治后,肝活检复... 乙型肝炎100例经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肝活检复查证明急性乙肝平均3个月后肝组织病理基本正常者仅15.4%,明显进步61.5%,提示出院后仍需巩固治疗。慢活肝和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变者经本剂治后,肝活检复查示病理形态明显进步者,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早期肝硬变的病理改变治后可获消退,代偿期肝硬变的病理形态改变亦可获进步。因此,初步证明肝硬变的病理形态是可逆转的,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可以提高逆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乙肝胎盘 转移因子 乙型肝炎 肝活检 肝硬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