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sAg和HBsAb共存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和S区突变位点
1
作者 刘辉 郄恒宇 +1 位作者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寻HBsAg/HBsAb共阳性患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的284例HBsAg/HBsAb双... 目的探讨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寻HBsAg/HBsAb共阳性患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的284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519例HBsAg单阳患者,统计Age、ALT、AST、AST/ALT、TBiL、ALb、r-GT、HBsAg和HBsAg滴度、HBsAb、HBeAg、HBeAb、HBcAb、WBC,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HBV S区扩增成功的19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19例HBsAg单阳患者进行测序分析,统计高频突变位点,分析HBV S区突变特征,探寻HBsAg/HBsAb双阳患者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患者在性别、HBeAg、ALT、AST、TBiL、r-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Age、HBeAb、HBcAb、AST/ALT、Alb、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sAb双阳组患者C基因型占78.95%(15/19),其中A113D/T、A317C/S、A45T、A86G、A87T、A96V、A97P等突变频率较高,HBsAg单阳组C基因型占84.21%(16/19),V159A、M47T、I213L、A317S、E44G、Q267L突变频率较高,两组患者的高频突变位点明显不同。结论双阳和单阳CHB患者血清学和基因突变位点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HBV S区不同的突变位点进一步研究HBsAg和HBsAb共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跨膜结构域 主要亲水区 s
下载PDF
长期冷冻对ELISA法检测血浆标本中HBsAg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连斯敏 陈晓华 +2 位作者 林树波 郭自约 肖泽斌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评价献血者HBsAg阳性血液标本在-20°C冻存8年后ELISA法HBsAg检测的结果,评估血站目前留样保存方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5月—2015年3月100份经HBsAg ELISA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血浆标本,冻存在-20°C冰箱,于2023年解... 目的评价献血者HBsAg阳性血液标本在-20°C冻存8年后ELISA法HBsAg检测的结果,评估血站目前留样保存方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5月—2015年3月100份经HBsAg ELISA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血浆标本,冻存在-20°C冰箱,于2023年解冻标本并通过同种方法再次检测。结果100份血浆标本的HBsAg再检定性结果均为阳性,再检符合率100%,冻存后S/CO值降低明显(27.52 vs 19.03,P<0.05)。结论长期冻存会使HBsAg ELISA检测S/CO值下降,但不影响阳性定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s/CO值 冻存血浆标本 献血者
下载PDF
昆明地区HBsAg与抗-HBs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PreS/S基因突变特征
3
作者 白丽萍 张颖慧 +2 位作者 杨雪艳 白丽仙 马志坚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93-1797,共5页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HBsAg与抗-HBs(Anti-HBs)双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及PreS/S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4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的43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将202例HBs...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HBsAg与抗-HBs(Anti-HBs)双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及PreS/S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4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的43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将202例HBsAg(+)/抗-HBs(+)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36例HBsAg(+)/抗-HB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PreS/S基因全长序列,确定基因型并分析PreS/S基因突变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0岁及高于80岁人群中的流行率较高,而对照组在20~49岁人群中的流行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年龄、HBsAg<250 IU/mL比例、C型HBV感染及乙肝携带者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成功扩增PreS/S并测序成功的观察组样本共132例,其中B型基因81例,C型基因51例;对照组样本中B型基因110例,C型基因65例。B型基因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末端区域突变率明显增加(P<0.05)。C型基因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HR、a决定簇及N末端区域突变率明显增加(P<0.05)。在观察组中,81例B型基因患者中PreS基因缺失突变14例(17.28%),51例C型基因患者中PreS基因缺失突变19例(37.25%),而在对照组中未发现PreS基因缺失突变。结论HBsAg/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在<10岁及高于80岁HBsAg阳性人群多见,HBsAg/抗-HBs双阳性可能与HBsAg突变及PreS基因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 pres/s区基因 突变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sAb共阳性与preS区及S区突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邬兰 杜同信 +4 位作者 焦杰 王自正 瞿卫 颜宁 俞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及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6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HBV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preS和S基因的PCR扩增... 目的探讨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及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6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HBV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preS和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比较组间突变率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感染HBV均为B型或C型。试验组未检出preS区缺失突变,对照组检出1例preS1区15bp缺失。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reS/S、preS、preS1、preS2区核酸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区核酸点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氨基酸水平上,试验组与对照组preS/S、preS、S、preS1、preS2区及α决定簇点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VpreS基因的缺失及S基因的氨基酸突变均不是B型或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HBsAb共阳性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s基因 HBV pres基因 基因缺失
下载PDF
HBsAg阴性preS1Ag阳性的HBV携带者血清学标志物及其HBVDNA动态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平安 祝玲玲 +4 位作者 申群喜 谭德明 朱红秋 谭萍 陈素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了解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血清学标志物及其HBVDNA变化情况。方法采用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少见模式... 目的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了解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血清学标志物及其HBVDNA变化情况。方法采用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进行检测,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15个月。结果在研究的时间内,国产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均为HBsAg(-)/HBeAg(+)/HBcAb(+)/preS1Ag(+);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均为阳性,并随时间延续HBsAg水平逐渐下降;巢式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为阳性,病毒载量上下波动。结论该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学少见模式HBsAg为假阴性,动态观察HBsAg与HBVDNA水平,了解HBV复制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阴性 pres1抗原阳性 HBV DNA HBV s基因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的Pre-S1抗原阳性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宁 韩辉 +2 位作者 陈焕永 李庆刚 邵凤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Pre-S1抗原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和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病例各45例作为研究组,并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免疫耐受期病例各20例分别作为其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 目的探讨Pre-S1抗原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和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病例各45例作为研究组,并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免疫耐受期病例各20例分别作为其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Pre-S1抗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与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组Pre-S1抗原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121,P=0.035)。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Pre-S1抗原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921,P=0.083)。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组与免疫耐受组Pre-S1抗原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573,P=0.009)。结论 Pre-S1抗原可作为观察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是否稳定的监测指标,如出现Pre-S1抗原阳性提示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易发展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HBEAG阴性 pres1抗原 非活动期hbsag携带状态
下载PDF
四川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免疫模式与PreS1-Ag、HBV DNA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巧英 李宁 +2 位作者 陈志蛟 梁蓉 成春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3035-3036,共2页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免疫模式与PreS1-Ag、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ELISA法对51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进行HBV血清免疫模式、PreS1-Ag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 51...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免疫模式与PreS1-Ag、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ELISA法对51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进行HBV血清免疫模式、PreS1-Ag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 512例标本中: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有178例,其血清中HBV DNA、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98.31%、96.62%;B组(HBsAg、HBeAb、HBcAb阳性)有255例,其血清中HBV DNA、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1.17%、37.25%;C组(HBsAg、HBcAb阳性)有68例,其血清中HBV DNA、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35.29%、29.41%;D组(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有8例,其血清中HBV DNA、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87.50%、75.0%;E组(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3例,其血清中HBV DNA、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66.67%、66.67%。结论 HBV DNA、PreS1-Ag符合率较高,联合检测HBV血清免疫模式、HBV DNA、PreS1-Ag,能更正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状态和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 s1抗原 HBV DNA 孕妇
下载PDF
乙型肝炎Pre-S_1、HBsAg、ALT相关性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志伟 柯振符 +2 位作者 蔡维雄 肖玉梅 邱小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87-1388,共2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Pre-S1、HBsAg、ALT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28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HBV-M、Pre-S1检测,同时检测血清中ALT。结果:158例HBsAg(+)组,60例Pre-S1,阳性率38%,122例HBsAg(-)组...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Pre-S1、HBsAg、ALT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28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HBV-M、Pre-S1检测,同时检测血清中ALT。结果:158例HBsAg(+)组,60例Pre-S1,阳性率38%,122例HBsAg(-)组,11例Pre-S1,阳性率9%,HBsAg(+)组与HBsAg(-)组,Pre-S1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1)。11例Pre-S1(+),6例ALT异常,阳性率55%,98例HBsAg(+),26例ALT异常,阳率性27%。Pre-S1(+)组与HBsAg(+)组,ALT异常存在明显差异(P<0.01),反映Pre-S1具有强的免疫原性,导致肝脏损害。结论:Pre-S1能够真实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的情况,特别是HBsAg(-)、HBeAg(-)条件下的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ALT升高,与HBsAg、Pre-S1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pre-s1 hbsag ALT
下载PDF
HBsAg PreS1肽段的基因工程表达与分离纯化
9
作者 陈波 药立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S019-S022,共4页
目的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表达和纯化HBsAg-PreS1(1~65)太。方法 以HBV全基因为模板,PCR扩增PreS1(1~65)基因,导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表达载体pGEX 4T-1,构建tac启动子控制下的G... 目的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表达和纯化HBsAg-PreS1(1~65)太。方法 以HBV全基因为模板,PCR扩增PreS1(1~65)基因,导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表达载体pGEX 4T-1,构建tac启动子控制下的GST-PreS1(1~65)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宿主。结果 工程菌BL21 PreS1(1~65)产物为可溶性蛋白,表达量约为菌体总蛋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pres1肽段 融合表达 纯化 基因工程
下载PDF
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病毒PreS/S区基因序列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易维 熊翩 田德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病毒PreS/S区基因序列,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2例,其中HBV DNA阳性者12例(实验组),其余20例为HBV DNA阴性。另外选取HBsAg阳性、HBsAb阴性... 目的:分析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病毒PreS/S区基因序列,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2例,其中HBV DNA阳性者12例(实验组),其余20例为HBV DNA阴性。另外选取HBsAg阳性、HBsAb阴性和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12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体外扩增两组患者HBV PreS/S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比较两组间PreS/S基因变异情况,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HBeAg阳性率、HBsAg滴度及HBV DNA水平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亦相似(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reS1区、PreS2区、S区、MHR(主要亲水)区及"a"表位区各区域的核苷酸替换率相当(P〉0.05)。实验组中1例患者的PreS区有一长约144bp的片段缺失,位于PreS/S区nt285~428位(PreS1区末端及PreS2区起始部)。结论: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现象与PreS/S区基因突变无明显的相关性,HBsAb的出现对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且HBV DNA亦阳性的患者不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s/s基因 突变
下载PDF
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 DNA与Pre S_2关系初探
11
作者 俞树高 张立农 戴金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90-292,共3页
应用Dig-HBV DNA探针点杂交检测96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 DNA,同时检测其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Pre S_2。结果表明,HBV DNA与HBeAg及Pre S_2有着极为密切的平行关系。Pre S_2与HBV DNA阳性强度基本符合,Pre S_2可作... 应用Dig-HBV DNA探针点杂交检测96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 DNA,同时检测其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Pre S_2。结果表明,HBV DNA与HBeAg及Pre S_2有着极为密切的平行关系。Pre S_2与HBV DNA阳性强度基本符合,Pre S_2可作为HBV复制的敏感指标。HBVDNA与抗HBc无直接关系,说明抗HBc仅能作为HBV感染的一项指标。抗HBe阳性,患者传染性低,但不排除其具有传染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病毒 s2
下载PDF
含preS2免疫表位的HBsAg基因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永和 金立杰 +4 位作者 谷铁军 陈万革 李利 乔宏雷 何巍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应用表位设计构建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PCR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和分离preS2 12 0 - 146表位和S基因片段 ,将两者融合并置于载体pcDNA3 1的巨细胞病 (CMV)启动子作用之... 目的 :应用表位设计构建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PCR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和分离preS2 12 0 - 146表位和S基因片段 ,将两者融合并置于载体pcDNA3 1的巨细胞病 (CMV)启动子作用之下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 -S2S。序列分析和脂质体转染COS - 7细胞瞬时表达鉴定。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插入序列与乙型肝炎病毒中国株全基因参照序列 (adr亚型 )一致。COS - 7细胞瞬时表达鉴定实验中 ,ELISA检测到preS2 -Ag和HBsAg的OD450 分别为 0 4 6 9和 0 4 2 6。结论 :应用表位设计成功地构建了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 -S2S所构建质粒能高效表达和分泌目的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免疫表位 hbsag基因质粒 构建 表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表位设计
下载PDF
HBsAg阴性preS1Ag阳性的HBV携带者HBV S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玲玲 朱平安 +4 位作者 梁汉章 赖秀花 张松 谭萍 汪世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58-460,479,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异源双链分析(HA)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S基因进行分析,并与其母亲及参考... 目的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异源双链分析(HA)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S基因进行分析,并与其母亲及参考序列HBVS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其母亲HBVS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经SSCP、HA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两者HBVS基因多态性不明显,同源性为99.82%。与其母亲或参考序列(AF411409)比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S基因在第353位由野生型的C变为A,从而使HBsAg118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赖氨酸(aa118T→K)。结论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所感染的HBV在HBsAg第118位氨基酸上错义突变(T→K),改变了HBsAg的空间结构和抗原性,影响了HBsAg与抗-HBs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阴性 pres1抗原阳性 HBV s基因 突变
下载PDF
HBsAg阳性者Pre-S2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和荣 刘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8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hbsag阳性者 检测结果 pre HBEAG阴性 HBV感染者 慢性活动性乙肝 s2蛋白 s2蛋白
下载PDF
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对HBsAg(PreS2+S)在家蚕中表达的作用
15
作者 杨瑞丽 金勇丰 +1 位作者 吴玉澄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4,共6页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HBMp。用重组病毒BmPAK HBMp和BmPAK HBM(带有非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感染家蚕细胞及蛹 ,对两种病毒的表达产物用ELISA进行了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比非融合蛋白HBsAg活性提高了 6 0 %~ 80 % ,作为HBsAg构成部分的PreS2抗原性提高了 8~ 10倍 ;并且HBsAg和PreS2 Ag表达的时相曲线不同 ,PreS2 Ag的表达量比HBsAg早 1~ 2d达到最大值。ELISA检测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多角体基因序列的存在更有利于中蛋白全基因 (PreS2 +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序列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re-S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16
作者 马苗苗 刘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4期3698-3701,3710,共5页
目的 研究了pre-S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HBV感染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无症状HBV携带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0例作为CHB组,乙... 目的 研究了pre-S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HBV感染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无症状HBV携带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0例作为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3例作为肝硬化组。比较对照组、CHB组、肝硬化组患者的pre-S基因变异情况、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根据是否发生基因缺失变异,将HBV感染患者分为变异组和非变异组,比较变异组和非变异组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re-S基因变异类型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CHB组pre-S基因缺失变异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CHB组pre-S基因缺失变异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HB组ALT、AST、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以及Ⅲ型前胶原肽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变异组ALT、AST、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以及Ⅲ型前胶原肽水平明显低于变异组,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变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S基因缺失变异与ALT、AST、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pre-S基因缺失变异与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re-s基因变异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PreS/S基因组变异对HBsAg和HBV DNA定量检测的影响
17
作者 朱雪娟 张欣欣 《肝脏》 2013年第3期204-204,共1页
该研究收集经病毒学指标确诊、未经治疗的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40例的血清(其中HBeAg阳性11例,HBeAg阴性29例)。同时,对三种不同的PreS/S基因变异株进行表型分析,其中一株PreSl区第183位核苷酸缺失突变,一株PreS2起始密码子缺失... 该研究收集经病毒学指标确诊、未经治疗的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40例的血清(其中HBeAg阳性11例,HBeAg阴性29例)。同时,对三种不同的PreS/S基因变异株进行表型分析,其中一株PreSl区第183位核苷酸缺失突变,一株PreS2起始密码子缺失突变,另一株S区基因突变致第182位密码子出现终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 s基因 HBVDNA hbsag 基因组变异 定量检测 HBeAg阳性 HBEAG阴性 起始密码子
下载PDF
HBsAg与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Pre-S/S区基因突变研究
18
作者 王海坚 林建萍 +4 位作者 郑霜 邵伟 李超 童郁 戴显宁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与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S区、Pre-S1区、Pre-S2区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64例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双阳组),同期选择72例HBsAg单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分析两... 目的探讨HBsAg与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S区、Pre-S1区、Pre-S2区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64例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双阳组),同期选择72例HBsAg单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S区、Pre-S1区、Pre-S2区氨基酸突变情况。结果两组S区N端(aa1-99)、C端(aa170-226)、"a"决定簇第一环(aa12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基因型突变率较B基因型高。双阳组中7例发生S区无义突变(χ^(2)=6.213,P<0.05),6例Pre-S区碱基大片段缺失(χ^(2)=5.104,P<0.05),双阳组杂合突变率(54.4%)较高(χ^(2)=10.186,P<0.01)。结论发生Pre-S区碱基大片段缺失,S区无义突变、氨基酸的N端、C端、"a"决定簇第一环氨基酸的突变可能与HBsAg与HBsAb双阳性现象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sag/HBsAb双阳性 s pre-s1区 pre-s2区 基因型 氨基酸突变
下载PDF
专题研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最新研究:在HBsAg与HBsAb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到pre S/S基因变异株
19
作者 崔丹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1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 携带状态 hbsag HBsAB 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pres/s基因 变异株 血清学模式
下载PDF
减少大型低温乙烯球罐预冷过程中VOC_(S)排放
20
作者 李翠芳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9-62,I0004,共5页
对某石化企业乙烯罐区3000m^(3)低温乙烯球罐预冷过程的工艺操作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乙烯球罐需要预冷至-30℃以下才能接料投用的苛刻工艺条件及预冷操作的技术难题和安全环保风险,在理论分析可行的基础上,提出将预冷方式由“插底管进... 对某石化企业乙烯罐区3000m^(3)低温乙烯球罐预冷过程的工艺操作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乙烯球罐需要预冷至-30℃以下才能接料投用的苛刻工艺条件及预冷操作的技术难题和安全环保风险,在理论分析可行的基础上,提出将预冷方式由“插底管进液”改为“顶部喷洒液滴”。实践证明,顶部喷洒液滴的预冷方式将球罐预冷时间由56h缩短至12h,减少了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_(S))向火炬排放约30t,实现了碳减排和清洁生产目的。同时,也消除了因罐顶与罐底温差大导致球罐材质发生脆裂泄漏而引发的安全环保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乙烯球罐 预冷 温差 脆裂泄漏 VOC_(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