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59例HBsAg、Anti-HBs的测定谈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的必要性
1
作者 莫宁萍 凌锌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28-528,共1页
目的 对 15 9份血清进行HBsAg ,Anti -HBs检测 ,并进一步分析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的预防。 方法 HBsAg ,Anti-HBs的测定用ELISA法。结果 HBsAg携带者为 13人 ,无免疫力者为 78人 ,Anti-HBs阳性 6 8人。结论 血清学测定HBsAg .A... 目的 对 15 9份血清进行HBsAg ,Anti -HBs检测 ,并进一步分析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的预防。 方法 HBsAg ,Anti-HBs的测定用ELISA法。结果 HBsAg携带者为 13人 ,无免疫力者为 78人 ,Anti-HBs阳性 6 8人。结论 血清学测定HBsAg .Anti-HBs对于及早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易感者有准确的效果 ,对于乙肝的防治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anti-hbs 乙型肝炎 预防 测定
下载PDF
TERATOGENIC EFFECT OF ANTI-HBs-A CONCURRENT COHORT STUDY
2
作者 岳亚飞 张树林 +3 位作者 门伯媛 李义方 陈太平 吴玲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1994年第1期5-10,共6页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seventy six pregnant women were followed upprospectively from early pregnanc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r Anti-HBs and other 10 risk factors from pregnant women with the congenital ma...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seventy six pregnant women were followed upprospectively from early pregnanc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r Anti-HBs and other 10 risk factors from pregnant women with th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newborn.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teratogenic effect of Anti-HBs. The monofactori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ewborn congenital malformationincidence in Anti-HBs positive mother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nti-HBs negative mothers (x2=6. 0274,P = 0.0141). The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by using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pression model confirmed that Anti-HBs had a teratogenic effect (OR=5. 30952, P=0. 000302). The possibleteratogenic mechanism of Anti-HBs is discussed. It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study the teratogenic effect of Anti-HBs in eugenics. Anti-HBc may have prevention effect on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evelopment (OR= 0. 27110, P= 0. 004515). In addition, exposure to toxicants during pregnancy 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causing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R= 8. 17080, P=0. 001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anti-hbs anti-hbC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TOXICANT
下载PDF
慢性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病毒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振华 张姝 +5 位作者 刘景丽 毕永春 夏挺 许碧云 胡娅莉 周乙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相关病毒学特征。方法2002年8月~2004年7月本院诊断的慢性HBV携带孕妇,自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间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性。结果在本组...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相关病毒学特征。方法2002年8月~2004年7月本院诊断的慢性HBV携带孕妇,自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间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性。结果在本组419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中,经随访平均6.4年,失访155例。在接受随访的264例(63.0%)中,76例(28.8%)孕期在入组时HBeAg阳性,其中42例(55.3%)随访时发生自发HBeAg转换,这些孕妇孕期HBV DNA、HBeAg 和HBsAg均低于34例未转换组(P值均〈0.01)。在6例血清HBV DNA 〈1×106 IU/ml、17例HBeAg 〈700 S/CO和13例HBsAg 〈1×104 IU/ml孕妇中,随访时自发HBeAg转换分别高达100.0%、100.0%和92.3%。随访时,38例(14.4%)孕妇自发HBsAg清除,HBsAg清除组孕期HB-sAg水平明显低于226例未清除组(P〈0.001)。在25例血清HBsAg 〈100 IU/mL孕妇中,随访时56.0%自发HBsAg清除。结论外周血HBV DNA载量低(〈1×106 IU/ml)、HBeAg水平低(〈700 S/CO)或HBsAg水平低(〈1×104 IU/ml)是自发HBeAg血清转换的有利因素,而当HBsAg 〈100 IU/mL时,更易发生自发HBsAg血清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孕妇 HBEAG血清学转换 hbsag血清学清除
下载PDF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变化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月 王鲁文 +1 位作者 刘菲菲 龚作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 目的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清学转换关系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结果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67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sAg应答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4.3%,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19.8%(P<0.0001);HBsAg应答组HBsAg消失率为30.5%,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0.4%(P<0.0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HBsAg基线水平为(3.4±0.6)lg IU/mL,与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的(3.7±0.4)lg IU/mL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早期快速下降是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有效预测因素,甚至对HBsAg的消失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hbsag HBEAG血清学转换 META分析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降低HBV-DNA载量后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安红杰 何文艳 +1 位作者 徐金凤 赵崇山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降低HBV-DNA载量后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HBV-DNA≥1.0×107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降低HBV-DNA载量后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HBV-DNA≥1.0×107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mg,1次/d,并给予皮下注射peg IFNα-2a,180μg每周1次;B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mg,1次/d,当1.0×103IU/ml<HBV-DNA≤1.0×104IU/ml时给予peg IFNα-2a 180μ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48周。对比两组HBsAg阴转率及其血清学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的差异。结果治疗48周时,B组HBsAg阴转率为24.1%(7/29)稍高于A组的10.7%(3/28),B组HBsAg血清转换率为20.7%(6/29)稍高于A组的7.1%(2/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为62.1%(18/29)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35.7%(10/28)(P<0.05);A、B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HBV-DNA载量下降后联合peg IFNα-2a治疗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对HBsAg阴转率及其血清转换率也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hbsag HBeAg 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ETV治疗HBeAg阴性CHB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爱新 曹振环 +3 位作者 汪雯 张宏伟 张彤 吴昊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eg-IFNα2a(135μg/周)联合ETV(0.5 mg/d)...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eg-IFNα2a(135μg/周)联合ETV(0.5 mg/d)治疗的50例初治HBe Ag阴性CHB患者,收集基线和治疗过程中每12周的临床数据,包括HBV DNA和HBs Ag水平等,分析48周HBV DNA不可检测率、HBs Ag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48周,全部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20 IU/m L);HBs 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4%和1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脱发、食欲下降、皮疹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均可继续原方案。结论 Peg-IFNα2a联合ETV可提高HBe Ag阴性CHB的HBs Ag清除率,且安全性良好,是值得探索的优化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治疗 hbsag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完全应答者联合α-干扰素继续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玉娟 李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理想的停药方法。方法2005年至2008年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筛选出8例获得完全应答者,再接受干扰素-α继续治疗1年。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理想的停药方法。方法2005年至2008年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筛选出8例获得完全应答者,再接受干扰素-α继续治疗1年。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在8例患者中,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间为3-8年,接受十扰素治疗1年,获得HBsAg/抗-HBs血清转换4例(50%),达到临床治愈。另4例患者维持病毒学和血生化学应答,在继续随访中。结论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完全应答后给予干扰素-α继续治疗,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从而获得理想的停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Α hbsag/抗HBs血清转换
下载PDF
四种乙肝标志物ELISA试剂盒的动力学比较研究
8
作者 袁红 熊燕 +1 位作者 王智斌 杨明清 《西部医学》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四种 ELISA试剂盒的动力学过程 ,并对 4种试剂进行动力学评价。方法 将系列定值血清进行倍比稀释 ,用 4种乙肝标志物试剂盒分别检测 HBs Ag、Anti- HBs、HBe Ag、Anti- HBe和 Anti- HBc,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 观察和评价四种 ELISA试剂盒的动力学过程 ,并对 4种试剂进行动力学评价。方法 将系列定值血清进行倍比稀释 ,用 4种乙肝标志物试剂盒分别检测 HBs Ag、Anti- HBs、HBe Ag、Anti- HBe和 Anti- HBc,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种试剂盒灵敏度、线性、本底等不尽一致 ,A试剂相对较好 ;Anti- HBe和 Anti- HBc的 CO值位于成长曲线上平台附近 ;立可读 (C)试剂的灵敏度偏低。结论  ELISA反应的成长曲线与检测标本的取值范围密切相关 ,在确定拟合曲线前应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分布特性 ;所观察试剂的质量有一定差异 ,特别是 C试剂的灵敏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标志物 ELISA试剂盒 动力学 比较 hbsag anti-hbs anti-hbe anti-hbC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观察2例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乙肝五项、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例1治疗至12周出现HB... 目的:观察2例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乙肝五项、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例1治疗至12周出现HBeAg阴转,48周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同时HBV-DNA阴转;例2治疗至6周HBV-DNA阴转,12周HBsAg阴转,24周HBsAg血清学转换。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能够在有限的疗程调动免疫反应,获得血清e/s抗原的清除或转换,达到免疫控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hbsag血清学转换 免疫控制
下载PDF
安庆市农村≤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10
作者 曹玲生 李大年 +3 位作者 潘贵霞 陶艳峰 郑依伦 胡柏柳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 :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和抗 - HBs阳转率 ,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 0 0 2年 12月对安庆市农村≤ 3岁儿童进... 目的 :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和抗 - HBs阳转率 ,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 0 0 2年 12月对安庆市农村≤ 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的 930人中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4 .30 %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36 .4 5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2 9.4 6 % ,首针及时接种率以 0岁组最高 (χ2 =2 3.2 3,P<0 .0 1) ;检出阳性者 15人 ,携带率为 1.6 1% ;调查合格接种乙肝疫苗儿童 6 31人 ,抗 - HBs阳性 4 93人 ,抗 - HBs阳转率为 78.13%。平原地区的首针及时率为 38.4 0 % ,高于山区 (χ2 =4 .5 6 ,P<0 .0 5 )。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4 8.74 %、14 .6 3%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0 7.6 7,P<0 .0 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 抗-HBS阳转率
下载PDF
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宗亚 陈海 +3 位作者 张军侠 李成菊 华红梅 田更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状况。方法:检测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结果:人群HBsAg阳性标化率4.94%,Anti-HBs阳性标化率29.78%。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控制乙肝流行、降低人...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状况。方法:检测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结果:人群HBsAg阳性标化率4.94%,Anti-HBs阳性标化率29.78%。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控制乙肝流行、降低人群HBsAg阳性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hbsag anti-hbs 乙肝疫苗
下载PDF
IL-21和IFN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血清学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璇 叶俊钊 +3 位作者 廖献花 邵琮翔 李福曦 钟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985-298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和干扰素(IFN)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 200例慢性HBV感染且抗病毒治疗3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组50例,对照组150例),检测常规、生化和病毒学指标。Mass...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和干扰素(IFN)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 200例慢性HBV感染且抗病毒治疗3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组50例,对照组150例),检测常规、生化和病毒学指标。MassArray技术检测200个样本IL-21及其受体和IFN相关15个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并分析SNP与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sAg下降幅度间的关系。结果 15个位点中共7个HBeAg血清学转换阳性关联位点,分别是IL-21 rs12505138(A> G)、rs17005929(T> C)、rs6840978(C> T),IL-21R rs8057551(A> G)、rs8061992(C> A)、rs3093301(T> C)和IFNA rs1831391(A> C),以上7个位点在HBeAg血清学转换组中相应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其中IL-21 rs12505138、rs17005929和IFNA rs1831391为新发现的位点。126例继续原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完成48周随访患者数据提示携带IFNA17 rs1831391 CC基因型与HBsAg下降幅度独立相关(P=0.027,95%CI:-0.122^-0.008)。结论本研究发现7个HBeAg血清学转换阳性关联位点,包括3个新发现的位点,有助于预测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IL-21 HBEAG血清学转换 hbsag下降
下载PDF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验
13
作者 刘国栋 《湖南中医杂志》 1997年第S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黄疸 型肝炎 泻下通便法 泻下药 hbsag 肝功能 奥狄氏括约肌 尿胆红素 anti-hbe 玄明粉
下载PDF
转阴就是乙肝治愈的标志吗
14
作者 刘敏士 陈天艳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 anti-hbC anti-hbe 表面抗原 核心抗体 hbsag HBEAG “小三阳”
下载PDF
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对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娟 张文芳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对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ADV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干扰素组给予Peg-IFNα-2a治疗,ADV组...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对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ADV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干扰素组给予Peg-IFNα-2a治疗,ADV组给予ADV治疗,联合组首先给予ADV治疗控制病毒载量下降后,再进行联合Peg-IFNα-2a治疗。观察三组治疗48周后的乙肝病毒标志物转化、血清学标志物转化情况、病毒学、血清学应答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的血清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和ADV组(P<0.01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ADV组(P<0.0167);联合组的完全病毒应答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和ADV组(P<0.0167),无应答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和ADV组(P<0.0167);治疗后,三组血清INF-γ显著上升(P<0.0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干扰素组和ADV组(P<0.05);联合组和干扰素组的流感样症状、失眠、脱发、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ADV组(P<0.0167)。结论: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利于提高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和病毒学、血清学应答率,可安全推广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阿德福韦酯 HBV DNA阴转率 hbsag阴转率 HBeAg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黑龙江省卫生学校1200名中专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调查报告
16
作者 李淑洁 王颖 +1 位作者 富北欣 邓文儒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学调查 肝炎病毒 中专生 黑龙江省 卫生学校 hbsag hbsag 乙型肝炎 anti-hbe 乙肝疫苗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阳性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凤萍 王怡恺 +4 位作者 李亚萍 李梅 贾晓黎 张欣 党双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0-582,共3页
报道4例使用α干扰素治疗后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而HBeAg仍阳性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 hbsag血清学转换 HBEAG阳性
原文传递
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是慢性乙型肝炎理想的治疗终点——2017年版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庄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4-327,共4页
本文介绍了2017年版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是慢性乙型肝炎理想的治疗终点。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自然史 hbsag 血清学转移 治疗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达到HBsAg血清学转换1例报道
19
作者 刘云华 彭丹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66-366,共1页
患者,男性,29岁,发现乙肝"大三阳"10余年,曾用干扰素α-1b 5 MU,隔日1次,41周无应答,序贯阿德福韦酯(ADV)10 mg,每日1次,56周仍无应答。因"乏力3个月"于2007年9月就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4 IU/L,... 患者,男性,29岁,发现乙肝"大三阳"10余年,曾用干扰素α-1b 5 MU,隔日1次,41周无应答,序贯阿德福韦酯(ADV)10 mg,每日1次,56周仍无应答。因"乏力3个月"于2007年9月就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4 IU/L,HBV血清学:HBsAg〉22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hbsag血清学转换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下降预测 e 抗原阴性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中表面抗原消失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明慧 张璐 +7 位作者 胡蕾萍 路遥 申戈 吴淑玲 万钢 宋淑静 张书凤 谢尧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 HBeAg 阴性 CHB 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 HBsAg 水平的变化对治疗中 HBsAg 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 HBeAg 阴性 CHB 初治患者,HBsAg 阳性、血清 ... 目的:探讨 HBeAg 阴性 CHB 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 HBsAg 水平的变化对治疗中 HBsAg 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 HBeAg 阴性 CHB 初治患者,HBsAg 阳性、血清 HBV DNA 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 ALT 异常3个月以上,收集的患者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3个月以上的在治疗患者和已治疗结束的患者。入组患者给予 peg-IFN-α-2a 180μg/周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间隔3个月检测血清 HBV DNA、HBsAg 水平和抗-HBs,以 HBsAg 消失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的 HBsAg 水平绝对值和HBsAg 下降幅度对治疗96周和120周时 HBsAg 的消失。结果共有81例患者进入数据分析,根据患者治疗中 HBsAg 下降所达到的水平分为完全应答组12例(14.8%),部分应答组20例(24.7%)和应答不佳组49例(60.5%)。治疗12周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 HBsAg 水平值下降幅度分别为0.62(0.06,0.91)lg IU/mL 和0.19(-0.01,0.48)lg I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581,P =0.209),在调整基线的差异后(计算患者下降幅度的中位数),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应答不佳组的下降幅度0.00(-0.01,0.14)lg IU/mL,χ2=9.00,P <0.01]。治疗24周,3组间 HBsAg的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72,P <0.01)。无论预测治疗96周还是120周治疗的HBsAg 消失,24周HBsAg 临界值的预测能力均强于12周,ROC 曲线下面积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80和4.412,P 值分别为0.049和0.036)。结论治疗早期 HBsAg 水平变化可预测peg-IFN-α-2a 治疗 HBeAg 阴性 CHB 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t-2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