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0HC轧机板形设定控制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玉礼 连家创 +2 位作者 金晓光 胡前榕 王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8-32,共5页
为了提高冷轧带材的板形质量,特别是无板形闭环控制的中小型轧机所生产带材的板形质量,必须有高精度的板形设定控制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对冷轧带材的三维弹塑性变形分析和HC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计算,以及系统的实验研究,建立了HC轧... 为了提高冷轧带材的板形质量,特别是无板形闭环控制的中小型轧机所生产带材的板形质量,必须有高精度的板形设定控制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对冷轧带材的三维弹塑性变形分析和HC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计算,以及系统的实验研究,建立了HC轧机板形设定控制的纯理论数学模型和400HC轧机板形设定控制的理论—实测回归模型。模型精度较高,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了带材的板形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轧机 板形 设定控制 数学模型 带材 冷轧
下载PDF
HC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的设计
2
作者 贾春玉 于敏之 尚志东 《重型机械》 2000年第2期21-23,29,共4页
本文以武钢冷轧薄板厂的六辊 HC轧机为对象 ,给出了液压弯辊调整量及中间辊横移量与板形偏差关系的模型 ,并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冷却液分段控制中 ,以消除高次波形 。
关键词 hc轧机 控制模型 模糊控制 板形控制系统
下载PDF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伟嵬 李海军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针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温度数学模型,并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针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温度数学模型,并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系统软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对模型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设定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10℃,表明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数学模型 卷取温度 冷却控制策略 温度设定
下载PDF
1580热轧机板形控制优化
4
作者 王锋 赵伟杰 《宝钢技术》 CAS 1998年第6期15-17,共3页
板形是热轧带钢极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宝钢1580mm热连轧机引进的PC轧机能有效地控制板形。通过对数学模型、工艺参数的优化,改善了板形控制功能,使1580mm热轧带钢的浪高基本控制在15mm以下。
关键词 板形控制 数学模型 负荷分配 PC轧机 轧机 带钢
下载PDF
宽带钢热连轧机多机架板形控制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宏伟 陈先霖 +2 位作者 张清东 魏钢城 黄四清 《冶金设备》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热轧板形自动控制系统是多机架的控制系统。根据板形生成的原理和过程,从刚度和板形控制的关系出发,研究热连轧多机架板形平坦度生成及遗传规律,建立了热连轧多机架板形控制数学模型。
关键词 宽带钢 热轧机 板形控制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超规格宽带钢生产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虎平 《轧钢》 2019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对攀钢冷轧厂酸轧机组限制设备进行技改,及对工艺参数、轧制模型进行优化,利用1 220 mm酸轧机组开发生产出超原机组设计(1 120 mm)的宽带钢产品(1 155~1 250 mm)。拓宽了酸轧机组产品结构,满足了镀锌机组及客户要求,节约了成本,提... 通过对攀钢冷轧厂酸轧机组限制设备进行技改,及对工艺参数、轧制模型进行优化,利用1 220 mm酸轧机组开发生产出超原机组设计(1 120 mm)的宽带钢产品(1 155~1 250 mm)。拓宽了酸轧机组产品结构,满足了镀锌机组及客户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合同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hc轧机 板形控制 轧制模型
原文传递
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长控制的设定分析
7
作者 张春煜 王菊 王煜 《轧钢》 2017年第5期53-56,共4页
介绍了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钢运行的循环、入口段与工艺段最大速度差,机组正常运行所需入口带钢设定的最小剩余长度。在不同机组中,根据设计控制思路的不同,分析和总结了速度差和入口速度两种控制模式,并分别就这两种控制模式对设定带钢... 介绍了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钢运行的循环、入口段与工艺段最大速度差,机组正常运行所需入口带钢设定的最小剩余长度。在不同机组中,根据设计控制思路的不同,分析和总结了速度差和入口速度两种控制模式,并分别就这两种控制模式对设定带钢剩余长度进行了计算,同时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保证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最大速度差 最小长度 控制 计算 设定的带钢剩余长度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