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HCAg阳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东 熊家德 +3 位作者 侯干曾 郭林生 李淋 郝连杰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用直接酶标法检测 HCAg。结果 在99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检测 HCAg阳性 9例 (9.1% ) ;HCAg阳性的肝细胞呈单个散在分布或 3~ 5个呈簇状分布 ,其表达方式分...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用直接酶标法检测 HCAg。结果 在99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检测 HCAg阳性 9例 (9.1% ) ;HCAg阳性的肝细胞呈单个散在分布或 3~ 5个呈簇状分布 ,其表达方式分为三种 :胞浆均质型 (2 / 9)、包涵体型 (4 / 9)、核型 (3/ 9)。本组 HCAg阳性肝细胞少量散在分布与肝细胞本身的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可见 HCAg阳性肝细胞位于坏死灶的周边 ,在 HCAg阳性肝细胞的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g 直接酶标法 重型肝炎 免疫病理
下载PDF
直接酶标法检测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Ag-NS_3)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德庄 闫惠平 +4 位作者 郎振为 贺丽香 齐文杰 张建成 文厚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单克隆抗-HCV-NS3直接酶标法对石蜡包埋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Ag-NS3)进行测定,该抗体系应用基因重组表达丙肝抗原(HCV-NS3区-C33-C)免疫小鼠并通过细胞融合术后获得。4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以单克隆抗-HCV-NS3直接酶标法对石蜡包埋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Ag-NS3)进行测定,该抗体系应用基因重组表达丙肝抗原(HCV-NS3区-C33-C)免疫小鼠并通过细胞融合术后获得。4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测定结果,抗-HCV阳性组的HCAs-NS3检出率为51.9%(14/27),抗-HCV阴性组为13.6%(3/2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检出率最高,HCAg-NS3阳性物在肝细胞的胞核或胞浆中均可见,呈棕黄色细小颗粒状,以核型居多。直接酶标法测定HCAg与原位杂交法测定HCVRNA的比较,其符合率为81.6%(40/49)。本项技术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性、敏感性佳、图象清晰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为HCV感染的临床和发病机理研究提供重要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直接酶标法 HCV-NS3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及其相关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雷学忠 赵连三 +4 位作者 刘聪 刘丽 周思亮 王锦蓉 Wang Jinrong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抗 - HCV NS3单克隆抗体和地高辛标记的 HCV全基因组 c DNA探针 ,对 19例伴单一 HCV感染的肝细胞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了HCAg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两...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抗 - HCV NS3单克隆抗体和地高辛标记的 HCV全基因组 c DNA探针 ,对 19例伴单一 HCV感染的肝细胞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了HCAg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9.5 % (17/19)和 5 7.9% (11/19)。HCAg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 ,呈局灶或弥漫型分布 ,癌旁组织表达较癌巢显著 ,核型分布在癌旁组织中常见 ;HCV RNA仅见于癌或癌旁肝细胞的胞浆中 ,呈散在及局灶分布 ,弥漫型分布少见。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 HCV感染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观点。 HCAg在癌旁肝细胞和癌细胞胞核中的存在提示其可能对肝细胞核产生基因调节作用 ,这是否是 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之一 ,值得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cag HCV-RNA 原发性肝细胞癌 分子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