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S10对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王雪婷 齐欣 +2 位作者 魏小军 杨爱清 周钢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细胞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NTS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接着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和BrdU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分析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结果显示:过表达INTS10可显著抑制HCC细胞的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促进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而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的表型.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周期相关通路被显著富集,过表达INTS10后,CDC25A和CDK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减少,而CDKN1A的水平显著增加,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INTS10在HCC细胞中可能通过影响G1/S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为下一步更为深入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S10) CDC25A CDKN1A CDK4
下载PDF
当归酰天芥菜定对L_(1210),HepG_2和HCC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跃虎 王建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 :研究当归酰天芥菜定 (AH)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 .方法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分析AH对L12 10 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MTT比色法 ,测定AH对L12 10 ,HepG2 和HCC细胞的抑制率 ;通过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AH对L12 10细胞周期的影响 ... 目的 :研究当归酰天芥菜定 (AH)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 .方法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分析AH对L12 10 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MTT比色法 ,测定AH对L12 10 ,HepG2 和HCC细胞的抑制率 ;通过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AH对L12 10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在AH作用下 ,L12 10 细胞生长曲线斜率和最大生长密度降低 .AH 80mg·L-1对L12 10 细胞的抑制率为 18.18% ;AH 32 0mg·L-1对HepG2 和HCC细胞抑制率分别为 12 .2 8%和 10 .2 4 % .FCM检测表明 ,AH 80mg·L-1作用 2 4h后 ,L12 10 细胞的G2 M期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1) .结论 :AH对L12 10 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epG2 和HCC细胞抑制作用较差 .AH对L12 10 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生在细胞周期的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酰天芥菜定 L1210细胞 HEPG2细胞 hcc细胞 MTT法 流式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MAGE-1相关肽抗原致敏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HCC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3
作者 蔡兵 赵翼 +2 位作者 吴鸣宇 严承铨 张嵩海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MAGE-1九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HCC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确定MAGE-1九肽负载DC作为HCC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MAGE-1九肽负载DC并活化T淋巴细胞,以不同效靶细胞的比例对正常肝细胞、黑色素瘤细胞、HCC细胞进行杀伤... 目的观察MAGE-1九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HCC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确定MAGE-1九肽负载DC作为HCC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MAGE-1九肽负载DC并活化T淋巴细胞,以不同效靶细胞的比例对正常肝细胞、黑色素瘤细胞、HCC细胞进行杀伤实验,3H掺入法测定杀伤率。结果用MAGE-1九肽负载DC并活化T淋巴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及HCC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杀伤作用;无关抗原负载的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对三种细胞均无杀伤作用;无抗原负载的DC其活化淋巴细胞对靶细胞亦无杀伤作用。结论MAGE-1九肽致敏DC活化淋巴细胞对HCC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MAGE-1基因可作为免疫治疗HCC的攻击靶点,MAGE-1九肽与DC联合可成为免疫治疗HCC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hcc细胞 体外杀伤作用 MAGE-1 树突状细胞活化 肿瘤 实验
下载PDF
IL-17RA表达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对HCC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妍 谢晓莺 +2 位作者 陈荣新 任正刚 张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5-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IL-17R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对肝肿瘤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对HCC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63例HCC组织并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7RA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IL-17R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对肝肿瘤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对HCC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63例HCC组织并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7RA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采用siRNA瞬时转染高侵袭性肝癌细胞株MHCC-97H和Huh7以下调IL-17RA的表达,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MHCC-97H和Huh7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用CCK8方法检测转染前后奥沙利铂对MHCC-97H和Huh7细胞株的抑制率。结果肿瘤直径大于10 cm (HR=1.820, P =0.028)、合并癌栓(HR=2.087, P=0.003)以及IL-17RA高表达(HR=1.579, P =0.042)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siRNA瞬时转染下调HCC细胞株MHCC-97H和Huh7的IL-17RA表达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奥沙利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显著提高。结论 IL-17RA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抑制其表达可以降低HCC细胞株的迁移、侵袭能力,提高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株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IL-17RA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
5
作者 陈柯宇 张暕 +3 位作者 伍次春 蒋川 彭仕芳 傅蕾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36-347,363,共13页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的预后极差。鉴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选用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风险模型。首先,结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支持向量机、随机...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的预后极差。鉴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选用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风险模型。首先,结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析、LASSO回归分析3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预后关键基因,并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其次,在数据库中对模型的预后价值进行验证;再次,利用基因富集分析探讨高低风险组间预后差异的可能机制,并比较两组间的免疫微环境及治疗反应;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验证关键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PDE2A、TREM2、BMP6、NQO1、CPS1、EPO、MAPT、G6PD、SFN、HMOX1十个基因。与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HCC患者预后较差(P<0.0001)。富集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等在高低风险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肿瘤免疫分析表明,肿瘤免疫浸润、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免疫治疗反应等在高低风险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RT-qPCR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正常肝组织,HCC组织中CPS1、PDE2A、BMP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G6PD、SFN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总之,本研究建立的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HCC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及准确度,可用于HCC的精准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线粒体氧化应激 机器学习 预后 风险模型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
6
作者 王鸿飞 杨柳 +1 位作者 周解平 吴爱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D-IMRT)
下载PDF
mi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丽琼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微小核糖核酸(miRNA)作为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i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旨...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微小核糖核酸(miRNA)作为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iRNA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探讨miR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微小核糖核酸(miRNA)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效能研究
8
作者 林晓冬 杨花 何丽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化ADC(eADC)值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拟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化ADC(eADC)值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拟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133例H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有无MVI将其分为MVI阳性组(62例)和MVI阴性组(71例),比较两组术前ADC值、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ADC比值(T/L)和eADC值的比值(eT/L)、血清AFP及其他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MV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VI的预测效能。结果:MVI阳性组ADC值、ADC的T/L均低于MVI阴性组,eADC的eT/L高于MVI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2、5.297、3.521,P<0.05);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的e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阳性组血清AFP为340.25(22.34,1 154.60)/μg/L高于MVI阴性组的56.32(13.85,649.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15,P<0.05);MVI阳性组肿瘤直径、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大于MVI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86、2.083、2.923,P<0.05);多发病灶、临床分期Ⅲ期、低分化以及无完整包膜患者占比大于MVI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656、4.600、9.030、5.32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无完整包膜、AFP升高、ADC的T/L降低以及eADC的eT/L升高均是H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OR=1.382、1.423、1.043、0.815、1.14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的T/L、eADC的eT/L及AFP预测HCC患者MVI的AUC(95%CI)分别为0.721(0.442~0.988)、0.748(0.525~0.948)和0.720(0.460~0.985),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860(0.731~0.974),高于其单独预测效能。结论:术前DWI的ADC的T/L降低,eADC的eT/L及血清AFP升高是HCC患者MVI的危险因素,术前ADC的T/L、eADC的eT/L联合血清AFP对HCC患者MVI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微血管侵犯(MVI) 表观弥散系数(ADC) 指数化表观弥散系数 甲胎蛋白(AFP) 预测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婧婧 赵庆伟 +2 位作者 杨景瑞 段巨洪 于海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活性以及凋亡的影响,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法、细胞核Hochest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等多种方法,体外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活性以及凋亡的影响,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法、细胞核Hochest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等多种方法,体外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的活性、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吉西他滨(0.1~1 000 ng/m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有促凋亡效应。此外,可以将细胞阻滞在S期。在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吉西他滨可以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S期周期阻滞,其诱导的凋亡可能是其杀死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之一,此外,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 吉西他滨 BCL-2蛋白
下载PDF
紫杉醇顺铂对HCC1937人乳腺癌细胞MAPK信号通路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全斌 张华 +2 位作者 唐金海 吴建中 季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药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和MAPK通路蛋白表达状况。结果:HCC1937细胞(IC_(50) 6~9μg/mL)对顺铂敏感性显著高于MCF-7细胞(IC_(50) 18~20μg/mL)(P<0.01);而HCC1937细胞(IC_(50) 3~4.6μg/mL)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则明显低于MCF-7细胞(IC_(50) 0.12~0.3μg/mL)(P<0.01)。紫杉醇使HCC1937细胞阻断在G_2~M期,呈剂量-效应趋势,顺铂使其阻断在G_0/G_1期;紫杉醇、顺铂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P-JNK和P-P38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顺铂组P-ER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优于紫杉醇;2)紫杉醇、顺铂皆可激活HCC1937细胞JNK/SAPK、P38通路,同时不同浓度的顺铂可以抑制ERK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hcc1937细胞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清DKK1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晓路 谈绮文 +4 位作者 彭颖斐 张春燕 吴炯 郭玮 潘柏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9-595,623,共8页
目的评估血清Dickkopf-l(DKKl)水平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至2012年间72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HCC根治切除患者的术前血清以及其中43例术后1个月的血清,... 目的评估血清Dickkopf-l(DKKl)水平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至2012年间72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HCC根治切除患者的术前血清以及其中43例术后1个月的血清,随访至2013年10月。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HCC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血清DKKl水平,分析DKKl高、低组患者主要临床相关资料差异,并评价其与患者复发、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年内共有21人发生复发,1年复发率为26.92%。高DKKl组1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低DKKl组(50.0%vs.77.8%,P=0.011)。复发低危亚组中高DKKl组复发率高于低DKKl组患者,包括单个肿瘤(73.3%佻.14.0%,P=0.037)、无卫星灶(56.3%vs.14.3%,P=0.034)、无血管侵犯(37.5%叫.12.5%,P:0.002)、BCLC0+A(53.3%w.15.2%,P:0.010)。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提示高DKKl为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为3.753,95%CI为1.495-9.424,P=0.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DKKl水平对预测HCC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特异性(82.35%)。术后DKKl持续维持在高水平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50.0()%)。结论术前血清高水平DKKl预示HCC患者早期复发率高。血清DKKl水平可有效预测HCC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监测DKKl可以帮助临床制定最有效的HCC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DKK1 预后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IκB-α基因转染HCC9204细胞对NF-κB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克君 高焱明 +1 位作者 杨金镛 张炳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转染抑制性κB基因(IκB-α)后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IκB-α基因转染HCC9204细胞,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MMP-9和NF-κB的表达;通...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转染抑制性κB基因(IκB-α)后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IκB-α基因转染HCC9204细胞,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MMP-9和NF-κB的表达;通过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结果HCC9204细胞转染pcDNA3-IκB-α后,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下降,同时伴随MMP-9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明显下降。结论NF-κB活性被抑制后引起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下降可能是由于MMP-9表达下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9204细胞 细胞转染 抑制性κBα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二仙汤”对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渊 石坤和 +5 位作者 高瑛 李夏 李宁 唐晓丹 杨新伟 王开强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53-354,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转移是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冲任失调是发生乳房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病机。临床上"调摄冲任"治则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转移是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冲任失调是发生乳房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病机。临床上"调摄冲任"治则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本研究就"二仙汤"经典方剂的抗乳腺癌HCC1937细胞转移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 乳腺癌转移 hcc1937细胞
下载PDF
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金才 陈虒 +3 位作者 李灼日 周开伦 贾户亮 任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0,297,共6页
目的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 目的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型组成的HCC RNA。绝对定量PCR检测HTPAP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PAP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单体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随机选取665例HCC样本并提取DNA,焦磷酸测序方法对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单体型构建后,分析HTPAP单体型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377例HCC中有327例由上述4种主要单体型构成。基因表达分析提示,HCC中HTPAP在GCGGGT纯合子组和AGCTAC/GCGGGT杂合子组的表达低于AGCTAC/GCGGAT杂合子组、AGCTAC/AGCTGC杂合子组及AGCTAC纯合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免疫组化染色发现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的HTPAP表达显著降低(P=0.035)。Kaplan-Meier分析提示,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术后易复发且预后差(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发现GCGGGT单体型是HCC术后复发及预后差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 HCC的不同HTPAP单体型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GCGGGT单体型可作为HCC术后复发和预后差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HTPAP 单体型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同步辐射衍射增强成像(DEI)技术检测离体人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蓓蕾 张一秋 +4 位作者 蔡良 侯晓广 石洪成 袁清习 陈绍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9-282,共4页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血管成像技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血管成像技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等,然而其分辨率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衍射增强成像(DEI) 细胞癌(hcc) 肿瘤新生血管
下载PDF
姜黄素纳米粒(NanoCurc^(TM))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细胞癌(HCC)的协同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博 孙超 +2 位作者 孙鼎 孙云帆 徐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粒(NanoCurcTM,NC)单药或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体外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法检测NC和/或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LM3增...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粒(NanoCurcTM,NC)单药或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体外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法检测NC和/或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LM3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建立裸鼠MHCCLM3原位移植模型并观察NC和/或索拉非尼对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影响。应用RTPCR、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mRNA或相应蛋白表达变化;并测定ERK1/2的磷酸化变化。结果 NC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HCC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P<0.01),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和肺转移(P<0.01)。单独应用NC和索拉非尼时肺转移率分别为50.0%和66.7%,两者联合用药时则显著降低至16.7%。两药联合应用可协同抑制ERK磷酸化,从而下调MMP-9的表达。结论 NC联合索拉非尼可通过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MP-9的表达而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姜黄素纳米粒(NC) 索拉非尼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肝细胞癌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媛 崔悦 +5 位作者 王冠华 李鹏 赵也 丁莹莹 杜娟 秦绪珍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并验证肝细胞癌(HCC)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信息及血清检测资料纳入HCC组,将收集的416例非HCC患者临床信息及血清检测资料纳入非HCC...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并验证肝细胞癌(HCC)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信息及血清检测资料纳入HCC组,将收集的416例非HCC患者临床信息及血清检测资料纳入非HCC组,非HCC组患者中包括199例其他肿瘤患者、117例良性肝病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运用机器学习中的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4种模型,分别构建包含性别、年龄、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5个指标的4种肝癌诊断模型。通过独立样本库对4种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单一标志物和多指标模型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4种模型对HCC诊断效能的AUC分别为0.919、0.868、0.866和0.854,均显著优于单一标志物AFP(0.747)、AFP-L3%(0.746)和DCP(0.823);且逻辑回归模型对HCC诊断效能的AUC为0.919,显著优于支持向量机(0.868)、随机森林(0.866)和深度神经网络(0.854)3种模型。在外部验证中,逻辑回归模型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4.5%。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整合多项指标可有效提升HCC的诊断效能,为HCC的血清学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机器学习 诊断模型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伊陈禾 杨鑫 +5 位作者 王翔宇 朱迎 李建华 许达 贾户亮 陈进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66,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寻找PVTT的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肿瘤细胞...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寻找PVTT的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肿瘤细胞自身改变及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对PVTT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门静脉癌栓(PVTT) 分子机制
下载PDF
Midkine(MDK)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文伟 张巨波 +2 位作者 郭磊 张博 叶青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Midkine(MDK)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检测血清MDK对于肝癌诊断的初步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临床样本(包含肝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及7种不同肝癌细... 目的探讨Midkine(MDK)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检测血清MDK对于肝癌诊断的初步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临床样本(包含肝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及7种不同肝癌细胞系中MDK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定量检测120例不同受试人群的血清样本,分析血清MDK在诊断肝癌中的初步临床意义。结果肝癌组织中MDK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77%vs.30%,P<0.01)及正常肝组织(77%vs.0%,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DK在多株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此外,HCC患者血清MDK的中位数水平(1.195 ng/mL,0.84~1.71)较正常人(0.102 ng/mL,0.02~0.53;P<0.01)、HBV相关肝硬化(0.57 ng/mL,0.26~0.67;P<0.05)和HCV相关肝硬化(0.34 ng/mL,0.09~0.56;P<0.01)患者显著升高。结论 MDK在HCC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血清检测MDK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癌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Midkine(MDK)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自噬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秋元 满鑫宇 +1 位作者 张艳明 孙阳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164-168,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肝内外转移,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是我国第二大肿瘤致死原因。自噬是将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包裹在自噬体后被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在调节肝...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肝内外转移,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是我国第二大肿瘤致死原因。自噬是将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包裹在自噬体后被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在调节肝脏功能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自噬在HCC发生进展过程中表现出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并且自噬与HCC耐药性相关。综述自噬在HCC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和作用,旨在提高HCC的早期诊断,为HCC靶向治疗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细胞癌(hcc) 调控 转移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