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抗-HCV和HCVRNA二种方法对献血员HCV感染筛选的评价
1
作者 李行勇 庄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献血员 抗-hcv hcv感染率 抗一hcv RT-PCR hcvRNA检测 抗-hcv阳性 诊断价值 输血传播 假阴性率
下载PDF
HCV不同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华 龙润乡 +5 位作者 杨蓉 蒋蕊鞠 董承红 易红昆 白慧珠 谢忠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及核酸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扩增(PCR)荧光定量、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及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检测试剂盒,分别...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及核酸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扩增(PCR)荧光定量、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及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或血浆样品中的HCV-Ab、HCV-RNA、HCV-CAg和HCV-Ag丙型肝炎病毒4种标志物,对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在1551份血清或血浆样品中,共检出HCV-Ab阳性样品565份(36.43%)、HCV-Ag(游离抗原)阳性样品48份(3.09%)、HCV-RNA阳性样品317份(20.44%)、HCV-CAg阳性样品25份(1.61%),HCV-Ab及HCV-RNA检出率明显高于抗原检出率(P<0.01),其阳性样品检出率按高低顺序依次为HCV-Ab、HCV-RNA、HCV-Ag和HCV-CAg。结论 4种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联合运用,能有效降低HCV-Ab检测带来的漏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标志物 hcv—Ab hcv—RNA hcv—CAg hcv—Ag
下载PDF
2018-2022年我国18家省级血液中心献血者HCV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李雨薇 黄霞 +17 位作者 周源 刘颖 王林 邹彬彬 刘胡敏 马海莉 许婷婷 唐飞 曹铭静 侯玲华 李玉军 胡文佳 冯惟萍 刘妍妍 段勇 温涛 李明霞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38-645,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省级血液中心服务区域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数据。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18家省级血液中心,2018—2022年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者抗-HCV和HCV RNA检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献血者中抗-HCV ELIS... 目的分析我国省级血液中心服务区域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数据。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18家省级血液中心,2018—2022年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者抗-HCV和HCV RNA检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献血者中抗-HCV ELISA和抗-HCV ELISA阴性中HCV RNA检测不合格率与年度、血液中心以及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者之间的关系。结果2018年—2022年HCV总不合格率从24.61/万逐年减少至15.17/万(χ^(2)=717.71,P<0.01),西部地区为25.72/万最高,东部11.96/万最低(χ^(2)=2382.54,P<0.01);初次献血者抗-HCV ELISA不合格率(30.50/万)比重复献血者(7.42/万)高(χ^(2)=9694.63,P<0.01);各血液中心抗-HCV ELISA阴性中HCV-RNA单独不合格率范围为0~7.54/万。结论我国18家血液中心服务区域献血者的HCV检测不合格率呈逐年降低趋势;HCV检测不合格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与初次献血者相比,重复献血者为HCV检测不合格低危人群;HCV-RNA检测在血液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丙型肝炎病毒 不合格率 抗-hcv ELISA hcv RNA检测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HCV RNA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贤 刘树业 +1 位作者 周淑芬 邵新华 《肝脏》 2008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cvRNA检测 hcv感染 抗-hcv检测 hcv核心抗原 “窗口期” 临床治疗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郑州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及HCV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不同人群 HC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EL ISA)检测郑州地区 2 6 6 5例不同人群血清的抗 - HCV情况 ,再对 6 4例抗 - HCV阳性血清用逆转录 -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HCV-RNA。然后对其中 5 3例...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不同人群 HC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EL ISA)检测郑州地区 2 6 6 5例不同人群血清的抗 - HCV情况 ,再对 6 4例抗 - HCV阳性血清用逆转录 -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HCV-RNA。然后对其中 5 3例 HCV- RNA阳性者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抗 - HCV阳性在郑州地区总人口中的发生率是 0 .5 6 %~ 0 .78% ,原发性肝癌患者抗 - HCV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HCV基因型分布HCV- ,HCV- 和 HCV- / ,分别为 90 .5 6 % ,5 .6 6 %和 1.89%。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其 HCV的感染危险较高 ;HCV- 型是本地区的优势株 ;HCV各基因型在不同人口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P>0 .0 5 ) HCV基因型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情轻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人群 hcv基因型 hcv感染 郑州地区 hcv—RNA 抗-hcv阳性 原发性肝癌 情况 结论 优势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血清抗HCV IgM、ALT及HCV RNA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夏勇 唐希才 李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H C V)IgG阳性患者的血清抗-H C V IgM、丙氨酸转移酶(A LT)水平与H C V R N A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第三代E IA试剂盒检测抗-H C V IgG、抗-H C V Ig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A LT水平,荧光定量逆转录聚...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H C V)IgG阳性患者的血清抗-H C V IgM、丙氨酸转移酶(A LT)水平与H C V R N A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第三代E IA试剂盒检测抗-H C V IgG、抗-H C V Ig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A LT水平,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 R)方法检测H C V R N A,并进行比较。结果:在丙型肝炎IgG阳性患者中,抗-H C V IgM阳性率为8.3%,H C V R N A阳性率为41.7%。H C V R N A的检出在A LT异常情况下较正常明显高(P<0.05),但A LT水平与H C V R N A含量无线性相关性(r=0.346,P>0.05)。结论:抗-H C V IgM不能反映病毒复制,A LT异常情况下H C V R N A检出率高,但A LT水平与H C V R N A含量无线性相关性,H C V R N A仍是反映H C V复制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hcv 对比分析 hcvRNA 抗-hcvIgM ALT水平 血清抗-hcv RNA含量 丙氨酸转移酶 丙型肝炎患者 异常情况 试剂盒检测 分析仪检测 hcv复制 病毒复制 阳性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提取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7
作者 邓波 何彪 +1 位作者 廖亚龙 黄革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基于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方法 依据《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20-2013性能验证方案,采用Stream SP96全自动... 目的 基于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方法 依据《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20-2013性能验证方案,采用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及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CV RNA,对其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区间、检测限、定量限和抗干扰能力等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结果 低、高浓度标准物质的均值与靶值的误差分别为0.20和0.25,均小于靶值对数值±0.4 log;低浓度样本的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值分别为0.79%、1.01%,高浓度样本的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值分别为0.52%、1.22%,均<5%;线性相关系数r>0.980,线性区间可达20~1.0×10^(8),呈良好线性(R^(2)=0.997 3);检出限为20 IU/mL,最低定量限为50 IU/mL;含胆红素(300 mg/L)、血红蛋白(300 g/L)、甘油三酯(3 000 mg/L)的干扰物质对样本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HCV RNA实时荧光PCR定量法检测系统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抗干扰能力均符合厂家声明,能够满足临床对HCV RNA定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RNA 荧光法 性能验证
下载PDF
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抗HCV治疗
8
作者 张亚飞 聂青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HIV/hcv hcv 感染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hcv) HIV感染者 hcv感染 治疗 传播途径 合并感染
下载PDF
HIV和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覃巧玲 莫让辉 陈新怡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梧州市第三人民...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直接抗HCV治疗的HIV和HCV共感染患者21例,疗程12周,停药随访12周,分析患者基线特征,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评估患者基于抗HIV情况下直接抗HCV治疗的疗效以及停药12周病毒持续应答率和安全性。结果21例HIV和HCV共感染的患者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HCV治疗12周,停药随访12周,HCV病毒应答率均达到100%。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降低(P<0.01),白细胞、血小板、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和HCV共感染患者基于含EFV方案抗HIV下直接抗HCV的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和hcv共感染 含EFV方案抗HIV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hcv 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PDF
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永宏 陈新月 +4 位作者 蒋岩 肖瑶 刘震 龙小山 吴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9-271,共3页
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的原因。回顾性比较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独HCV感染患者两组的肝脏功能、病理情况、感染时间、免疫功能及综合分析HCVRNA定性检测与HCV抗体检测在两组中的异同。HI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肝功异常者... 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的原因。回顾性比较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独HCV感染患者两组的肝脏功能、病理情况、感染时间、免疫功能及综合分析HCVRNA定性检测与HCV抗体检测在两组中的异同。HI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肝功异常者占 5 8 5 % ,HCV感染组为 85 5 % ,肝功损伤程度亦较后者轻微 (P<0 0 5 ) ;两组患者在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187,0 95 4 ) ;而重叠感染患者进展到肝功能异常的时间较单独HCV感染者提前 8年 (P <0 0 0 1) ;免疫功能方面 (CD+ 4 T、CD+ 8T)重叠感染者组与单独HCV感染者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P <0 0 0 1) ;HCVRNA(+)同时HCV抗体 (+)的人数与HCVRNA(+)同时HCV抗体 (- )的人数比较在重叠感染组为 5 2∶9例 ,在HCV感染组 4 4∶1例 ,两组间差异显著P =0 0 4 3。HIV/HCV重叠感染可加速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 ,可能与HIV对机体的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HIV 患者 hcv感染 肝脏功能 hcvRNA hcv抗体 定性检测 加速 机体
下载PDF
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妙羡 王香玲 +4 位作者 吴晓康 卢洁 王小利 尹佳峰 孟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HCV抗...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技术(间接法),对4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HCV抗原和HCV-RNA检测。结果在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3.2%,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2.5%;在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45.5%。结论三种丙肝标志物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是判断丙肝感染最可靠的方法而HCV抗原诊断丙肝,仍有54.5%的漏检率,其应用于临床还有距离。所以在没有条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的医院,在用HCV抗原对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来判断HCV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时,应结合肝功能指标及临床表现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hcv抗原 hcv抗体 hcv—RNA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核心抗原的定性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欧阳奕 谭德明 +2 位作者 李铁刚 周辉 谭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6,905,共4页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以健康人血清20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0份作为对照,以证明方法的特异性;并同时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CVRNA和抗HCV。结果:健康人血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均呈阴性反应,检测值(OD值)分别为0.022±0.017,0.001±0.012;149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阳性者74例,阳性率49.66%,阳性检测值(OD值)为0.534±0.457,与阴性检测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和HCV核心抗原检测有54.36%的符合率,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检测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49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率为55.03%(82/149),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49.66%(74/14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特异性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49.66%,与HCVRN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也是反映HCV病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与HCVRNA同时检测,可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和病毒复制诊断率,但其检测的灵敏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核心抗原 hcv RNA hcv
下载PDF
经核酸试验确认HCV RNA阳性HCV抗体阴性波兰献血者的基因型及亚型频率
13
作者 杨华松 赵国胜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18-218,共1页
背景 从2002年起,波兰对献血员不仅仅要进行HCV抗体检测,还要检测HCVRNA或HCV核心抗原。这可鉴别无症状的近期感染还无HCV抗体的(窗口期)献血者。本研究旨在比较窗口期献血者、HCV抗体阳性献血者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型及亚型的... 背景 从2002年起,波兰对献血员不仅仅要进行HCV抗体检测,还要检测HCVRNA或HCV核心抗原。这可鉴别无症状的近期感染还无HCV抗体的(窗口期)献血者。本研究旨在比较窗口期献血者、HCV抗体阳性献血者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状态。研究设计和方法总共对237万献血者进行了HCVRNA检测,对34万献血者进行了HCV核心抗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USION 核酸试验 抗体阴性 亚型 波兰 hcvRNA检测 hcv核心抗原 hcv抗体 频率 hcv基因型 2002年 阳性献血者 抗体检测 近期感染 分布状态 肝炎病人 研究设计 抗原检测 窗口期 献血员 无症状
下载PDF
HIV/HCV双感患者病毒载量与生化指标研究
14
作者 冯鑫欢 张宁 +4 位作者 张静静 齐杰 迪丽胡玛尔·艾萨江 陈志强 何晓燕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期20-24,82,共6页
目的:探讨HIV/HCV双感患者与HIV/AIDS患者病毒载量、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与HIV单纯感染者HCV病毒载量(HCV-RNA)之间的关系,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水平及生化指标间相关性,为HIV/HCV共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伊宁... 目的:探讨HIV/HCV双感患者与HIV/AIDS患者病毒载量、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与HIV单纯感染者HCV病毒载量(HCV-RNA)之间的关系,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水平及生化指标间相关性,为HIV/HCV共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伊宁市传染病医院2023年入院的HIV/AIDS感染者、HCV感染者、HIV/HCV双感患者血清样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采用PCR技术检测HCV-RNA及HIV-RNA。结果:共收集HIV/AIDS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及正常人群共481例,其中HIV/AIDS感染组192例,HCV感染组162例,HIV/HCV共感染组111例,正常对照组16例。HIV/HCV组的HIV-RNA检出率(51.35%)高于HIV组(25.52%)(P<0.001),HCV-RNA检出率高于HCV组(P<0.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HIV/AIDS感染组(P<0.001),ALT和AST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HIV组、HCV组(P<0.001),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ALT、AST、GGT水平未存在相关性(P>0.05),与CD4+T%存在负相关性(P<0.05),HCV病毒载量与ALT、AST、GGT水平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HIV病毒载量与HCV病毒载量间未存在相关性(P=0.145)。结论:HCV感染机体后,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异常增高,HIV/HCV共感染后机体免疫抑制加重,免疫功能更加低下,肝脏的损伤严重,机体对HIV及HCV病毒的复制控制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 共感染 肝功能:HIV-RNA hcv-RNA
下载PDF
HCV-cAg和HCV-Ab联合检测对HCV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俊填 余晋林 +2 位作者 伍伟健 陈展泽 龚道元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HCV-cAg和HCV-Ab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HC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液标本进行HCV-cAg、HCV-Ab及HCV-RNA联合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HCV-Ab和HCV-cAg。结... 目的探讨HCV-cAg和HCV-Ab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HC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液标本进行HCV-cAg、HCV-Ab及HCV-RNA联合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HCV-Ab和HCV-cAg。结果 HCV-Ab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和99.17%;HCV-cAg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5%和100%,两者的特异度相近,但是HCV-Ab检测的灵敏度比HCV-cAg的要高。两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17%和99.17%,灵敏度明显增加。此外,HCV-Ab和HCV-cAg两者之间的检测结果无一致性。结论 HCV-Ab和HCV-cAg检测相互间无法替代,将抗-HCV和HCV-cAg两种指标结合起来检测,对临床上提高HCV感染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hcv-CAG hcv-AB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晓敏 宋宏彬 +2 位作者 李文胜 谢慈芬 齐熙堃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35-136,共2页
为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对来自北京地区不同人群1072份血清分别进行了抗HCVELISA和HCVRNA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自然人群、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抗-HCV阳... 为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对来自北京地区不同人群1072份血清分别进行了抗HCVELISA和HCVRNA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自然人群、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7%、8.3%、12.4%、27.6%、38.1%及20.7%,HCV感染者中有56.4%具有输血、献血及使用血制品史.提示经血传播是该地区HCV的主要感染途径.该地区人群HCV基因型分布以Ⅱ型为主(77.4%).其次为Ⅲ型(17.8%).并有少量ⅡⅢ混合型(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感染 抗-hcv hcv基因 丙型肝炎 基因
下载PDF
广州地区259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HCV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亚龙 姚亚男 +1 位作者 张莉滟 李文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自2019年9月至2023年4月共259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的结果,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年度各基因型感染率的差...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自2019年9月至2023年4月共259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的结果,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年度各基因型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59例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6a型和1b型,占42.47%和42.08%,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依次为3a型占6.18%,2a型占4.63%,3b型占4.25%,2b型占0.39%,未发现亚型混合感染。1b型,青年人群(41.86%)、中年人群(31.447%)分别低于老年人群的71.93%;6a型,青年人群(44.186%)、中年人群(51.572%)分别高于老年人群的1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b型63.077%、2a型10.769%分别高于男性的35.052%和2.577%,女性6a型18.462%低于男性的50.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各基因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HCV基因分型以6a型、1b型为主。1b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女性,6a型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及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基因分型 RT-PCR 广州
下载PDF
HCV RNA、HCVAb及HCVcAg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涂业桃 温先勇 黄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05-806,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丙肝病毒(HCV)RNA、HCVAb及HCVcAg 3项指标,评估三者在丙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丙肝的80例患者以及50例非丙肝感染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HCVAb以及HCVcAg检测。结果 80例丙肝患者中,HCV RNA、...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丙肝病毒(HCV)RNA、HCVAb及HCVcAg 3项指标,评估三者在丙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丙肝的80例患者以及50例非丙肝感染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HCVAb以及HCVcAg检测。结果 80例丙肝患者中,HCV RNA、HCVAb、HCVcAg阳性率分别为87.5%、81.3%、30.0%;试验组中,HCV RNA、HCVAb以及HCVcAg三种检测项目之间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HCVAb、HCVcAg三项实验敏感性分别是87.5%、81.3%、30.0%,特异性分别是98.0%、92.0%、96%,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8.6%、94.2%、93.2%。结论在诊断丙肝的三项检测指标中,HCV RNA检测对丙肝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最好;HCVAb检测次之,HCVcAg检测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 RNA hcvAb hcvcAg
下载PDF
丙肝抗体阳性者血清中HCV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熊春林 郭满盈 +1 位作者 罗媛烨 杨海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20-320,共1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经血传播的致病因子.临床常规检测以抗-HCV抗体为主.但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病人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另外.由于血清中抗-HCV存在比较长的窗口期.平均约70天.所以抗-HCV阴性也不能完全排...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经血传播的致病因子.临床常规检测以抗-HCV抗体为主.但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病人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另外.由于血清中抗-HCV存在比较长的窗口期.平均约70天.所以抗-HCV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检测 hcv抗原 丙肝抗体 血清 抗-hcv抗体 阳性者 丙型肝炎病毒 抗-hcv阴性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与逆转录PCR检测HCV RNA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英哲 金仁顺 +1 位作者 朴东明 沈哲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中的HCVRNA,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抗-HCV阳性血清样本1062份,其中481份用RT-PCR法检测,465份用FQ-PCR法检测,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结果...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中的HCVRNA,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抗-HCV阳性血清样本1062份,其中481份用RT-PCR法检测,465份用FQ-PCR法检测,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结果:RT—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9.90%(240/481),FQ-PCR法的阳性率为62.58%(291/465),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116份,RT—PCR法阳性率为49.14%(57/116),FQ—PCR法阳性率为65.52%(76/116),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的40份阴性中RT-PCR法检测出4例HCVRNA阳性.结论:FQ—PCR检测HCVRNA比RT-PCR特异性高,但RT—PCR的敏感性较FQ—PCR高,部分FQ—PCR检测的阴性结果不能排除HCVRNA阳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 比较分析 FQ-PCR检测 PCR法检测 FQ-PCR法 hcvRNA hcv阳性血清 抗-hcv阳性 RT-PCR法 显著性差异 阳性率 血清样本 临床意义 检测结果 阴性结果 特异性 敏感性 可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