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树林 李育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3-35,共3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脏与心俞穴、内关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提示心脏和心俞穴、内关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联系;支配心脏和内关穴的...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脏与心俞穴、内关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提示心脏和心俞穴、内关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联系;支配心脏和内关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此结果为穴位一内脏相关的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支配穴 内关穴 心俞
下载PDF
“内关”“神门”“心俞”间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学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19-821,共3页
目的 :探讨作用相似的腧穴间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 :选用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指标 ,观察“内关”、“神门”、“心俞”单用及合用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内关”、“神门”、“心俞”单用有... 目的 :探讨作用相似的腧穴间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 :选用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指标 ,观察“内关”、“神门”、“心俞”单用及合用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内关”、“神门”、“心俞”单用有显著疗效 ,且作用相近 ,合用后疗效无显著提高或下降。结论 :作用相似且作用强度相近的腧穴间不易出现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神门穴 心俞穴 针灸效应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电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梦 蔡荣林 +5 位作者 胡玲 吴子建 孙旭 汪克明 何璐 彭传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7-823,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腧穴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择2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和针刺预处理组,每组12只。其中针刺预处理组大鼠和其余36只大鼠饲喂高脂饲料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腧穴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择2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和针刺预处理组,每组12只。其中针刺预处理组大鼠和其余36只大鼠饲喂高脂饲料12周,复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每组12只。电针预处理组穴取"内关"和"心俞",用华佗牌SDZ-Ⅳ型电子针疗仪进行电针刺激,刺激电流1mA,频率2Hz,每次刺激30min,隔日1次,共干预14周;针刺治疗组取穴及针刺方法同针刺预处理组,治疗2周;药物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灌胃给药,0.25mg/kg,每天1次,治疗2周。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物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LOX-1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oxLDL含量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针刺预处理组、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血清oxLDL含量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穴可以有效地降低CHD模型大鼠血清oxLDL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及其特异性受体系统可能是针刺防治CHD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内关 心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1
原文传递
内关、心俞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连登 张宇霞 郑艳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内关、心俞贴敷,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每次3丸,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疗效、24h动态心电图改...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内关、心俞贴敷,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每次3丸,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疗效、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两组24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疗效相当。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显著提高患者24h平均心率水平,其改善患者症状与心率水平的程度与心宝丸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吴莱萸 穴位敷贴法 内关 心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