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坦威与法国莱俪首次携手设计特别版钢琴Heliconia
1
作者 本刊+KLASSIKOM音乐资讯中心 《音乐爱好者》 2015年第12期71-72,共2页
2015年10月14日“施坦威·莱俪特别版钢琴Heliconia全球首发仪式”在乐器展施坦威展位(E1A12)隆重举行。发布会现场,施坦威高层、来自中国各地六十余名施坦威中国代理商代表以及来自亚太地区的二十多名代理商代表、在场嘉宾和媒... 2015年10月14日“施坦威·莱俪特别版钢琴Heliconia全球首发仪式”在乐器展施坦威展位(E1A12)隆重举行。发布会现场,施坦威高层、来自中国各地六十余名施坦威中国代理商代表以及来自亚太地区的二十多名代理商代表、在场嘉宾和媒体朋友,共同见证施坦威·莱俪特别版钢琴全球首发这一重要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坦 heliconia 中国各地 胡斯曼 Claude 琴身 工艺大师 时尚品牌 手工工艺 精心打磨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in Wild Species of Heliconias(Heliconia spp)in Mexico
2
作者 Carlos Hugo Avendano-Arrazate Jorge Alberto Arrazate-Argueta +6 位作者 Simitrio Ortíz-Curiel Esaú Moreno-Pérez Leobardo Iracheta-Donjuan Delfino Reyes-López Manuel Grajales-Solís Misael Martínez-Bola?os Moises Cortés-Cruz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7年第6期1210-1223,共14页
In Mexico, the utilization of native heliconias germplasm for preser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purposes, has been limited partly because of the unawareness between their popul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 In Mexico, the utilization of native heliconias germplasm for preser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purposes, has been limited partly because of the unawareness between their popul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because of the degree of genetic divergence that exists among the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ecotype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humid tropic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wild species of the genus Heliconias in Mexico through som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orphological descriptors. Fifty-fiv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ere studied in 25 accessions from 11 native species. Characters of plant, leaf, inflorescence, flower, fruit, and seed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Data wa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Two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he first one was for the 25 accessions that included characters of flower (55 variables), whereas the second was for only 19 accessions (66 variables) concluded until seed. The first six components explained a 69.4% of the total variation based on PCA. The variables which contributed most significantly were: leaf length (p < 0.001), limb width (p < 0.001), limb's petiole length (p < 0.001), pseudostem thickness (p < 0.05)/width at 60 cm (p < 0.05), rachis width (p < 0.05)/thickness (p < 0.001), second bract width (p < 0.001), growth (p < 0.001) and type of inflorescence (p < 0.05), petiole (p < 0.05) and peduncle length (p < 0.05), rachis color (p < 0.05), and wax in limb (p < 0.05) and in pseudostem (p < 0.05). Thirty-eight descriptors were suggested to differentiate wild species of heliconias in Mexi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nia Morphological Descriptors Principal Components
下载PDF
姜目芭蕉群植物种子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景平 唐源江 +1 位作者 叶秀麟 吴七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研究了姜目芭蕉群代表植物象腿蕉属象腿蕉(Enseteglaucum)、旅人蕉属旅人蕉(Ravenalamadagascariensis)与蝎尾蕉属Heliconiafaranmansis种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象腿蕉无假种皮,种皮分化出表皮、厚壁组织细胞和石细胞层,石细胞仅内切向... 研究了姜目芭蕉群代表植物象腿蕉属象腿蕉(Enseteglaucum)、旅人蕉属旅人蕉(Ravenalamadagascariensis)与蝎尾蕉属Heliconiafaranmansis种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象腿蕉无假种皮,种皮分化出表皮、厚壁组织细胞和石细胞层,石细胞仅内切向壁与径向壁增厚;合点区具有合点室与合点堆,内种皮连续;珠孔区有珠孔领和孔盖的分化,珠孔领为同形型,孔盖只由内种皮细胞构成;珠孔区种皮延伸形成种脐腔;外胚乳1层细胞;内胚乳细胞径向延长,细胞内充满淀粉粒。旅人蕉具假种皮,种皮分化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细胞纵向延长,中种皮为7-9层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内种皮为石细胞型;合点区无合点室,内种皮在此出现缺口,缺口为整体轮廓呈喇叭形的近等径薄壁细胞群填充;珠孔区无珠孔领与孔盖的分化;外胚乳缺,内胚乳发达。蝎尾蕉属的Heliconiafaranmansis种子无假种皮,种皮无分化,由数层体积较小且径向延长并排列为栅栏状的薄壁细胞构成;珠孔端种皮向外延伸,形成类似姜科种子的种阜状结构;无孔盖与珠孔领但具有由果皮形成的硬化盖;合点区与旅人蕉相似;外胚乳约3-4层细胞,细胞壁波浪形弯曲,内胚乳发达。综合作者对兰花蕉(Orchidanhachinensis)和前人对芭蕉群的种子解剖学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解剖学 象腿蕉 旅人蕉 heliconia faranmansis
下载PDF
遮荫与露地栽培对小鸟花生长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国菊 吴筱颖 +2 位作者 陈日远 黄定华 何穗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0-90,94,共2页
关键词 小鸟花 光强度 超微结构 产量 生长 叶组织结构
下载PDF
蝎尾蕉的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禹玉华 唐源江 +6 位作者 廖景平 樊汉明 刘念 方坚平 韦强 黄坤良 陈忠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蕉引种成功的关键气候因子。不同的种类完成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最长时间的富红蝎尾蕉(Heliconia bourgaeana Petersen)从吸芽开始萌发至开花需要13-15个月,最短时间的火红蝎尾蕉(H.densifloraVerlot cv.Fire Flash)仅需3-4个月。不同种类的个体花期差异亦非常明显,假日蝎尾蕉(H.angusta Vellozo cv.Holiday)单株花期长达6个月,在所引种的蝎尾蕉中花期最长,其余花期大多为1-3个月。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或经济价值,其中黄苞蝎尾蕉(H.latispatha Benth.cv.Orange Gyro)、金咀蝎尾蕉(H.rostrata Ruiz&Pavon)、富红蝎尾蕉、翠鸟蝎尾蕉(H.hirsuta L.f.cv.Darrell)、扇形蝎尾蕉(H.librata Griggs)、假日蝎尾蕉和狭叶蝎尾蕉(H.aurantiaca Ghiesbr.exLem.)可直接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园林建设上或露天栽培以生产切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尾蕉 引种栽培 物候期 抗寒性
下载PDF
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建光 孔宝华 +2 位作者 王琳 陈海如 欧阳建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对多种碳、氮源都能利用,以蔗糖和硝酸钾、L-天冬酰胺最好,但以脲为氮源的培养基生长较差。菌丝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之间,在25... 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对多种碳、氮源都能利用,以蔗糖和硝酸钾、L-天冬酰胺最好,但以脲为氮源的培养基生长较差。菌丝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之间,在25℃时最利于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6℃;该菌在pH3-11范围内均能生长,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的最适pH 5-7,产孢量最大的pH是3,9,10;糖浓度在2%-8%菌丝能生长,在糖浓度为2%时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光照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明显影响,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不会产孢,黑暗12 h光照12 h既利于菌丝生长又利于产孢,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对5种杀菌剂的研究表明:退菌特和百菌清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它杀菌剂也能有效的抑制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里康 狗牙根平脐蠕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蝎尾蕉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宋君 郭少聪 +3 位作者 吴坤林 张奕奇 陈国华 段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以蝎尾蕉属植物的吸芽为外植体,经灭菌处理后接种到MS+BA2-10mgL-1+NAA0.2-1.0mgL-1培养基上,能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不同品种的增殖倍率相差较大,所需最适BA的浓度也不同。生根培养基以MS+NAA0.5mgL-1+0.5%活性炭的效果较好。以沙,... 以蝎尾蕉属植物的吸芽为外植体,经灭菌处理后接种到MS+BA2-10mgL-1+NAA0.2-1.0mgL-1培养基上,能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不同品种的增殖倍率相差较大,所需最适BA的浓度也不同。生根培养基以MS+NAA0.5mgL-1+0.5%活性炭的效果较好。以沙,或泥炭土:沙=1:1,或珍珠岩:河沙=1:1三种基质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尾蕉属 观赏植物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两个鹤蕉切花品种的贮藏保鲜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希强 李育容 +2 位作者 罗冠勇 杨福孙 徐诗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温度为18~28℃的条件下,研究‘巧舞女’(Choconian Dancer)和‘阳光’(Strawberries and Cream)2个鹤蕉(Heliconia psittacorum Linn.)品种的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鹤蕉‘巧舞女’预处理以花枝在... 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温度为18~28℃的条件下,研究‘巧舞女’(Choconian Dancer)和‘阳光’(Strawberries and Cream)2个鹤蕉(Heliconia psittacorum Linn.)品种的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鹤蕉‘巧舞女’预处理以花枝在浓度为1mmol/L的STS中浸泡10min的效果最佳,贮藏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6.5d;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3g/L蔗糖+400mg/L8-HQ(8-Hydroxyquinoline)+2mg/L6-BA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7d。鹤蕉‘阳光’预处理以1mmol/LSTS浸泡8min的贮藏效果最佳,贮藏寿命比对照的延长了4.5d;瓶插处理以处理组合2g/L蔗糖+200mg/L8-HQ+2mg/L6-BA的保鲜效果最好,瓶插寿命较对照的延长了5d。说明鹤蕉品种间的贮藏和瓶插寿命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蕉 切花 贮藏 预处理 瓶插液
下载PDF
金嘴蝎尾蕉切花苞片褐变的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盛爱武 刘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8-900,共3页
研究了金嘴蝎尾蕉切花最佳采收时期和对其苞片褐变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预处理保鲜液及瓶插方法。结果表明:金嘴蝎尾蕉以中蕾期采收最佳;整个花枝水平放置,完全浸泡于500mg·L-1H3BO4或500mg·L-1MgSO4中1h后,结合2mg·L-16-B... 研究了金嘴蝎尾蕉切花最佳采收时期和对其苞片褐变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预处理保鲜液及瓶插方法。结果表明:金嘴蝎尾蕉以中蕾期采收最佳;整个花枝水平放置,完全浸泡于500mg·L-1H3BO4或500mg·L-1MgSO4中1h后,结合2mg·L-16-BA+200mg·L-1Al2(SO4)3瓶插保鲜及0·1%聚乙烯醇喷洒花枝,可显著控制苞片褐变,保持组织较低水平pH值,减缓膜透性的上升。其瓶插寿命分别达12d和11·5d,显著高于对照的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嘴蝎尾蕉 采后 苞片 褐变 保鲜
下载PDF
鹤蕉属植物8个品种间的核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光穗 尹俊梅 +2 位作者 冷青云 周艳霞 张志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2期2118-2123,共6页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鹤蕉属植物8个品种的染色体数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4条,各品种的核型分别为:多毛鹤蕉2n=2x=24=24m,凯西鹤蕉2n=2x=24=10m+14sm,光辉鹤蕉2n=2x=24=10m+14sm,火鸟鹤蕉2n=2x=24=12m+12sm...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鹤蕉属植物8个品种的染色体数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4条,各品种的核型分别为:多毛鹤蕉2n=2x=24=24m,凯西鹤蕉2n=2x=24=10m+14sm,光辉鹤蕉2n=2x=24=10m+14sm,火鸟鹤蕉2n=2x=24=12m+12sm,艳红鹤蕉2n=2x=24=16m+8sm,佩德罗鹤蕉2n=2x=24=10m+14sm,绿嘴垂鸟鹤蕉2n=2x=24=10m+14sm,札昆利鹤蕉2n=2x=24=2m+22sm;多毛鹤蕉、凯西鹤蕉和火鸟鹤蕉的核型类型为"1B"型,其他5个品种为"2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蕉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鹤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羽 尹俊梅 +2 位作者 杨光穗 徐世松 黄少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589-1594,共6页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鹤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鹤蕉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鹤蕉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52份鹤蕉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共获得1534条可统计的条带...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鹤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鹤蕉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鹤蕉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52份鹤蕉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共获得1534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52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9.09%。揭示了鹤蕉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鹤蕉种质资源与其花型的大小表现出较为密切的关系;来源相同的种质基本上可聚在一起,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56处将52份种质划分为5大类。8组引物在52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鹤蕉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蕉种质 AFLP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金嘴蝎尾蕉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盛爱武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364-5365,共2页
研究了金嘴蝎尾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将花枝基部浸于浓度为2 mg/L的6-BA溶液中,并置于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中,其最大贮藏寿命可达18 d;经上述条件贮藏7 d后进行瓶插,其寿命仅有2 d;贮藏前用500 mg/L H3BO4+2... 研究了金嘴蝎尾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将花枝基部浸于浓度为2 mg/L的6-BA溶液中,并置于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中,其最大贮藏寿命可达18 d;经上述条件贮藏7 d后进行瓶插,其寿命仅有2 d;贮藏前用500 mg/L H3BO4+200 mg/L8-HQC预处理液浸泡整个花枝1 h,再按上述条件贮藏7 d,其瓶插寿命可达8 d,且瓶插期苞片褐变时间推迟,组织相对膜透性的上升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嘴蝎尾蕉 切花 贮藏 褐变
下载PDF
“火红鸟”赫蕉采后处理方法对其瓶插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金水 陆銮眉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3期78-80,共3页
观测“火红鸟”切花采收后不同离水时间和杀菌剂、糖类等不同处理对“火红鸟”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采收离水30 min后,其瓶插寿命即受明显影响;100-120mg/kg的漂白粉溶液能使“火红鸟”的瓶插寿命延长3d,糖类不能延长“火红鸟... 观测“火红鸟”切花采收后不同离水时间和杀菌剂、糖类等不同处理对“火红鸟”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采收离水30 min后,其瓶插寿命即受明显影响;100-120mg/kg的漂白粉溶液能使“火红鸟”的瓶插寿命延长3d,糖类不能延长“火红鸟”切花的瓶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红鸟”赫蕉 瓶插寿命 离水时间 杀菌剂 糖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小鸟花生长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陈国菊 陈日远 +2 位作者 吴筱颖 黄定华 何穗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观测研究了4种不同基质对小鸟花生长、切花产量及叶片组织结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泥炭作基质最理想,大田土次之,两者表现为叶片绿色,切花产量较高,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多且发育正常;泥炭+黄泥+菇渣和黄泥+菇渣+沙... 观测研究了4种不同基质对小鸟花生长、切花产量及叶片组织结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泥炭作基质最理想,大田土次之,两者表现为叶片绿色,切花产量较高,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多且发育正常;泥炭+黄泥+菇渣和黄泥+菇渣+沙作栽培基质的植株叶片有不同程度的失绿现象,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切花产量受到影响,花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产量 栽培基质 花生 生长 叶肉细胞 花质 叶片组织结构 影响 正常 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运保鲜效果
15
作者 孙君梅 杨光穗 +2 位作者 王存 杨珺 李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8期1157-1162,共6页
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鹤蕉‘富贵鸟’3个时期(蕾期、初花期、开花期)的花枝进行处理,研究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贮藏过程中衰老生理的特性。结果表明:花枝在浓度为90g/L蔗糖+1mmol/LSTS中浸泡9min的效果最佳;对不同采收期而言... 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鹤蕉‘富贵鸟’3个时期(蕾期、初花期、开花期)的花枝进行处理,研究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贮藏过程中衰老生理的特性。结果表明:花枝在浓度为90g/L蔗糖+1mmol/LSTS中浸泡9min的效果最佳;对不同采收期而言,采后贮藏寿命:蕾期>初花期>开花期,其中蕾期和初花期的贮藏寿命差异不显著,均可视为最佳采收期;富贵鸟切花衰老过程中,其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对于某些处理的某一阶段稍有上升,POD酶活性从贮藏之日起,其活性呈不断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蕉 切花 贮藏 生理
下载PDF
鹤蕉种质资源抗寒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16
作者 徐世松 杨光穗 +2 位作者 黄少华 张志群 尹俊梅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52-356,共5页
针对抗寒性、花期和观赏特性等几个农艺性状,对引进的67个鹤蕉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圃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合在海南不同区域栽培的8个有应用价值的品种。旨在为鹤蕉的品种改良、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鹤蕉 种质资源 抗寒性 农艺性状 评价
下载PDF
赫蕉植物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金水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赫蕉为一类引进植物,品种丰富,具有优良的观赏性状和应用价值,但在国内应用不多。在介绍赫蕉植物性状和观赏品种的基础上,分析赫蕉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对赫蕉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赫蕉 性状 品种 应用现状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火鸟蝎尾蕉的组织培养
18
作者 赵丽 黄海杰 田维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5-6,24,共3页
火鸟蝎尾蕉笋芽培养结果表明:火鸟蝎尾蕉笋芽在MS+6-BA 3.0 mg.L-1+NAA 0.4 mg.L-1培养上,一个月后就能分化大量芽,1/2MS+NAA 0.5 mg.L-1+椰子水50 mL.L-1培养基有利于诱导生根。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蝎尾蕉 诱导生根 芽培养 培养基 椰子水 笋芽
下载PDF
金嘴蝎尾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19
作者 胡建竹 邹璞 +1 位作者 王小宾 廖景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3,共7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蝎尾蕉科代表植物金嘴蝎尾蕉(Heliconia rostrata Ruiz&Pavon)的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皮背束在延长部的基部分裂为内外2分支,内方分支与胎座维管束汇合后进入花柱,远轴面2枚外方分支在延...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蝎尾蕉科代表植物金嘴蝎尾蕉(Heliconia rostrata Ruiz&Pavon)的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皮背束在延长部的基部分裂为内外2分支,内方分支与胎座维管束汇合后进入花柱,远轴面2枚外方分支在延长部的顶部分裂为2~4束进入远轴面2枚外轮雄蕊,而近轴面1枚外方分支则进入退化结构成为其中脉;隔膜束在延长部顶部亦分裂为3~5束,最终分别进入3枚内轮雄蕊;子房壁其它维管束最终进入花被片。本研究认为金嘴蝎尾蕉花部花瓣状退化结构与另外2枚外轮雄蕊具有完全相同的维管束系统来源,应属于雄蕊成员,且支持Kress关于蝎尾蕉科是姜群的姊妹群,区别于芭蕉群其它3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目 金嘴蝎尾蕉 维管束系统 解剖学
下载PDF
扇形蝎尾蕉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学研究
20
作者 王小宾 廖景平 邹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490-15492,共3页
[目的]对扇形蝎尾蕉进行花部维管束解剖学研究。[方法]取一个花序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花朵,经FAA固定,铁矾-苏木精整体染色,石蜡切片法制片,每朵花从花梗顶部至雄蕊群与花柱基部的一段作连续横切,切片厚度10μm;进行系统观察,共观察了5朵... [目的]对扇形蝎尾蕉进行花部维管束解剖学研究。[方法]取一个花序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花朵,经FAA固定,铁矾-苏木精整体染色,石蜡切片法制片,每朵花从花梗顶部至雄蕊群与花柱基部的一段作连续横切,切片厚度10μm;进行系统观察,共观察了5朵花。利用ZeissAxioplan-2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扇形蝎尾蕉花梗的维管束密集地排列于中央区,接近室下区大部分维管束向外移动并排列为2环,而仅少数小的维管束向上延伸进入隔膜蜜腺。环状排列的2环维管束进入子房壁,并产生分支至中轴成为胎座维管束。在子房室下区,子房壁外方的维管束已可清楚的确认出心皮背束、隔膜束及胎座维管束。心皮背束在延长部下部即分裂为内外2分支,内方的分支与胎座维管束一起进入花柱;近轴面2枚外方的分支在缢痕处分裂为2~3束,并进入近轴面2枚外轮雄蕊;而远轴面1枚外方分支进入退化雄蕊成为退化雄蕊的中脉。隔膜束在子房室区位于隔膜外端,延伸至延长部顶端时分裂为2~3束,最后进入3枚内轮雄蕊。[结论]揭示了蝎尾蕉科退化雄蕊的维管束来源,为进一步确证蝎尾蕉科及姜目系统发育学关系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蝎尾蕉 花部维管束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