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N-α抗病毒治疗11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10年随访分析
1
作者 龙林 吴志国 +5 位作者 周瑶 向海鸿 邱芳 罗小露 刘翠芸 孙水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6-10,37,共6页
目的 探讨IFN-α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为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普通IFN-α治疗且资料完整的CHB患者118例,通过门诊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诊收集患者的乙肝五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目的 探讨IFN-α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为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普通IFN-α治疗且资料完整的CHB患者118例,通过门诊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诊收集患者的乙肝五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肝DNA定量(HBV-DNA)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治疗前后、随访期间不同时间点的HBV-DNA和HBs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等。结果 HBV-DNA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24、36、48周时的阴转率明显高于第12周,HBsAg阴转率在治疗第48周明显高于第12周和2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第24~432周各随访节点HBV-DNA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呈先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治疗第48周其转换率明显高于第12周(P<0.05);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SVR随停药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停药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在各随访节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学复发率停药后先上升,在停药第144周呈现稳定趋势。ALT复常率在停药第144周呈现稳定趋势,停药第144周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停药第12周(P<0.05)。结论 IFN-α抗病毒治疗CHB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及停药后各随访节点,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HBeAb转换率均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IFN-Α 疗效
下载PDF
IFNα-2b治疗32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2
作者 徐慧丽 吴志国 孙水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IFNα-2b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接受IFNα-2b治疗的323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目的 探讨IFNα-2b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接受IFNα-2b治疗的323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将其分为3组:ALT<2×ULN(A1组,n=111)、2×ULN≤ALT≤5×ULN(A2组,n=111)以及ALT>5×ULN(A3组,n=101)。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3组间的抗病毒效果。结果 在停药时及停药后第12、24、48、72、96、144、192、240周,323例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9.9%、40.2%、39.0%、36.2%、34.1%、33.4%、31.3%、30.7%、30.7%;HBsAg阴转率分别为6.2%、6.2%、6.2%、5.9%、5.9%、5.9%、5.6%、5.6%、5.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8.2%、31.0%、32.8%、34.4%、33.7%、33.1%、32.8%、32.5%、31.6%。在各随访时间点,3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A3组显著高于A2组,A2组显著高于A1组(P<0.05);3组患者的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及类流感样症状,238例(73.7%)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35例(10.8%)甲状腺功能异常,5例(1.5%)斑秃,1例(0.3%)睡眠障碍,经过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后,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各指标均基本正常。结论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在停药时及停药后随访期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患者可耐受IFNα-2b的不良反应。IFNα-2b的抗病毒效果可能与AL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IFNΑ-2B 疗效
下载PDF
肝脏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1203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研究
3
作者 张翠霞 刘宗杰 +2 位作者 房勤茂 邓荷萍 隋鑫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目的 观察肝脏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1203 (microRNA-1203,miR-1203)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医... 目的 观察肝脏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1203 (microRNA-1203,miR-1203)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3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前瞻性研究,于治疗前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行肝脏超声检查,记录血流参数,检测患者血清miR-1203水平,实施TACE治疗,评估疗效,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患者纳入缓解组,将进展患者纳入未缓解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超声血流参数、血清miR-1203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miR-1203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 113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有85例缓解,纳入缓解组,有28例未缓解,纳入未缓解组。初步比较未缓解组与缓解组的基线资料、超声血流参数及miR-1203水平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病灶最大直径长,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肝脏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肝脏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miR-1203相对表达量高水平是TACE治疗后未缓解的危险因素(P<0.05);肝脏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高是TACE治疗后未缓解的保护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I、RI、PSV、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miR-1203单项及四项指标联合预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0.764、0.722、0.855、0.753、0.892,均>0.70,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未缓解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超声血流参数、血清miR-1203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阻力指数 搏动指数 最大血流速度 微小RNA-1203 疗效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管鹤 蒋沂晨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拟杆菌、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指标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拟杆菌、酵母样真菌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肠埃希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毒素、TNF-α、IL-1、IL-6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LB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内毒素及炎症反应,进而提升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乙型肝炎 肠道菌群 肝功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临床乙肝病毒血清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丽丽 李阳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血清 模式探讨 hepatitisb 乙型肝炎 肝炎表面抗体 肝炎表面抗原 肝炎病毒 血清学指标 HBsAg HBEAG
下载PDF
慢性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血清HBsAg和HBVDNA载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晓丽 李若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836-83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antigen,HBs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antigen,HBs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阶段的诊断和未来可能的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在我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riB)、肝硬化(Lc)、肝癌患者,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定量检测HBsAg水平,荧光PCR定量检测HBVDNA载量,并对HBVDNA水平及HBsA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sAg定量在CHB、肝硬化、肝癌3组中定量值分布不同,CHB中检测值最高,其次为肝硬化,肝癌组检测值最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定量和HBsAg呈现相同的规律,即CHB中检测值最高,其次为肝硬化,肝癌组检测值最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清HBsAg定量值在CHB、肝硬化、肝癌患者中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血清HBVDNA定量值在CHB、肝硬化、肝癌患者中呈现逐渐下降趋势3、HBsAg与HBVDNA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可以使用HBsAg与HBVDNA互补评估HBV病毒复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8urfaceantigen HBsAg)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CHB) 肝硬化(HBV—LC)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 HBV)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基因序列变异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智勇 孙剑 +2 位作者 陈金军 侯金林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5-887,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基因变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phism,RFLP)法。方法从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慢性乙肝病例中选取10例抽取血清,分别采用错配套式PCR-RFLP技术、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重组... 目的建立检测基因变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phism,RFLP)法。方法从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慢性乙肝病例中选取10例抽取血清,分别采用错配套式PCR-RFLP技术、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重组克隆测序,检测P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10个病例中,PCR-RFLP检测到7例为野毒株、1例为混合株感染、2例为变异株;PCR产物直接测序,9例为野株、1例为变异株;对2份用PCR-RFLP法检测为非野株,而PCR测序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克隆后测序,发现均为混合株感染。结论通过对几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认为克隆后测序的结果最精确;而从实用性和经济角度来看,采用PCR-RFLP进行初步筛检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耐药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型 PCR YMDD基因 RFLP
下载PDF
IL-12及HBV基因疫苗共同免疫小鼠的效果 被引量:20
8
作者 杜德伟 周永兴 +2 位作者 冯志华 姚志强 李光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观察编码鼠IL-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肌肉注射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 结果 免疫8wk后,注射pCR3.1组、注射pCR3.1-S组及共注... 目的 观察编码鼠IL-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肌肉注射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 结果 免疫8wk后,注射pCR3.1组、注射pCR3.1-S组及共注射IL-12真核表达载体的血清A(OD值)分别为0.04±0.01,0.87±0.1及1.67±0.15。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10.1%±6.4%,50.5%±6.4%及73.3%±8.8%,后两组与pCR3.1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脾细胞悬液经抗CD4^+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48.3%±5.9%,75.6%±9.1%,抗CD8^+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10.6%±1.4%,16.9%±2.3%。 结论 IL-1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真核表达载体 IL-12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与HLA-DRB1*02,07,09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钱毅 章廉 +2 位作者 梁雪梅 侯金林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与HLA-DRB1*02,07,0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1400名广东籍汉族健康大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全程接种(10μg/次,0、1、6月),末次接种后第8周用ELISA检测血清抗-HBs水平,对全部无、弱应答(共...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与HLA-DRB1*02,07,0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1400名广东籍汉族健康大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全程接种(10μg/次,0、1、6月),末次接种后第8周用ELISA检测血清抗-HBs水平,对全部无、弱应答(共118名)、100名中等应答者(随机选取)和全部强应答者(45名)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SSP)进行HLA-DRB1*02,07,09基因的检测。结果无、弱应答组携带HLA-DRB1*07基因的频率为15.25%,高于中、强应答组的3.44%(P<0.05);无、弱应答组携带HLA-DRB1*02的频率为5.08%,低于中、强应答组的17.9%(P<0.05);无、弱应答组和中、强应答组携带HLA-DRB1*09的频率分别为19.49%和17.9%,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DRB1*07与广州某大学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相关,HLA-DRB1*02与该人群乙肝疫苗中、强应答相关,HLA-DRB1*09与该人群乙肝疫苗应答水平无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下载PDF
谷氨酰转肽酶/HBsAg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旭 张振华 +5 位作者 蔡群 谢琴秀 张亚飞 江晓平 李旭 尹华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HBs Ag定量比值(Gq HBs R)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在232例进行肝穿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HBs Ag定量;将≥S2作为显著纤维化组,<... 目的评价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HBs Ag定量比值(Gq HBs R)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在232例进行肝穿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HBs Ag定量;将≥S2作为显著纤维化组,<S2组作为轻度或无纤维化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比值在不同截点时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当Gq HBs R>9.57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PPV)为84.2%、阴性预测值(NPV)为57.7%;当Gq HBs R>10时,其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当Gq HBs R>20时,其特异性和PPV均为100%;当Gq HBs R<2.4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和81.8%;当Gq HBs R<2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随着Gq HBs R逐渐增大,其特异性和PPV逐渐增大,随着Gq HBs R逐渐变小,其敏感性和NPV逐渐增大。在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敏感性和NPV分别为98.4%和81.8%时,可避免约40%患者进行肝穿刺。基于4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γ-GT、HBs Ag单独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638、0.631、0.606、0.588,而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明显优于FIB-4、APRI、γ-GT或HBs Ag。结论非创伤性诊断模型Gq HBs R能较好地区分存在显著性肝纤维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或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S Ag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肾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中乙肝病毒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俊华 王朝晖 +5 位作者 沈平雁 张文 任红 李晓 王亚娟 陈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观察肾炎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患者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中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抗病毒治疗对策以及原发病的缓解情况。方法:HBV DNA阴性组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先不加用抗乙肝... 目的:观察肾炎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患者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中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抗病毒治疗对策以及原发病的缓解情况。方法:HBV DNA阴性组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先不加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随访中如出现HBV DNA转阳性再加用拉米夫定100mg/d;HBV DNA阳性组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拉米夫定治疗失效者换用恩替卡韦1mg/d治疗。两组患者定期随访肝肾功能、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HBV DNA、HBV病毒变异情况。结果:HBV DNA阴性组8/12例出现HBV DNA转阳性,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后,6例HBV DNA转阴,2例下降;HBV DNA阳性组9例HBV DNA滴度逐步下降,但12月后3例出现病毒变异,改用恩替卡韦治疗后HBV DNA重新转阴。结论:肾炎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风险大,无论治疗前HBV DNA是否复制表达,都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严密监测肝功能和HBV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慢性乙肝 HBV DNA
下载PDF
四种基于MELD的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磊 胡辉 +2 位作者 郑晓玮 江守伟 沈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衍生模型iMELD、MELD-Na和MESO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12周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按照现行中国肝衰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67例HBV-ACLF患者,收集患者诊断成立时的相关实...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衍生模型iMELD、MELD-Na和MESO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12周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按照现行中国肝衰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67例HBV-ACLF患者,收集患者诊断成立时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分别计算MELD、iMELD、MELD-Na和MESO模型评分,应用Med Calc 15.8软件分析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MELD及其衍生评分系统对ACLF患者12周死亡风险预测的最佳截断点和约登指数,以评价不同评分预测ACLF患者短期生存的效能。结果在治疗12周内,在67例HBV-ACLF患者中,死亡45例(67.2%);入组时,生存组MELD、iMELD、MELD-Na和MESO评分分别为(22.12±3.24)、(41.59±5.30)、(22.55±4.07)和(1.64±0.24),显著低于死亡组【分别为(30.47±9.01)、(51.88±11.09)、(32.35±11.58)和(2.28±0.70),P<0.01】;MELD、i MELD、MELD-Na和MESO模型预测患者12周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02、0.806和0.817,其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2.70、47.76、22.16和1.69,约登指数分别为0.5040、0.5535、0.4808和0.4818,提示四种模型的预测效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ELD、i MELD、MELD-Na和MESO四种评分系统对于HBV-ACLF患者12周生存情况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及AFP的关系探讨(附140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金容 郑琼珍 +1 位作者 周兰 王晓怀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1-72,共2页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及AFP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检测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二对半(HBV-M)及AFP,同时期200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除外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为对照组。结...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及AFP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检测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二对半(HBV-M)及AFP,同时期200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除外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肝癌组HBsAg阳性116(82.9%),其中AFP升高73例,占62.9%,AFP正常43例,占37.1%(P<0.01),HBsAg阴性24例(17.1%),其中AFP升高4例,占16.7%,AFP正常20例,占83.3%(P<0.01);对照组HBsAg阳性21例(1.5%),AFP全部正常。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肝表面标志物阳性128例(90.1%),其中所谓"小三阳"即HBsAg。HBeAh、及HBcAb三项阳性85例(66.4%),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17例(13.3%),HBsAg、HBcAg及HBcAb三项阳性7例(5.5%),HBeAb及HBcAb二项阳性9例(7.0%),HBsAb及HBcAb项阳性7例(5.5%),HBsAb阳性2例(1.6%),对照组HBV-M阳性91例(45.4%)。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PHC患者中,AFP升高与乙型病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AFP 病因学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序贯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母婴阻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美龙 徐洪涛 +2 位作者 居红芳 咸建春 杨秀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3517-3522,共6页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携带孕妇进行孕中晚期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母婴宫内感染阻断序贯以新生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进行母婴阻断的临床意义.方法:178例入选孕妇分为替比夫定...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携带孕妇进行孕中晚期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母婴宫内感染阻断序贯以新生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进行母婴阻断的临床意义.方法:178例入选孕妇分为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HBIG组和拒绝阻断组分别阻断,妊娠12 wk进行ALT、总胆红素、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滴度、HBV DNA定量、基因分型、耐药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绝对值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在出生当天,2、4及12 wk时分别注射HBIG 200 IU,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和出生24 wk时乙型肝炎标志物情况,并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入选孕妇经药物阻断12 wk后HBV DNA滴度显著下降,在24 wk时与拒绝阻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及HBIG组分别有2例、1例、4例出生时HBs Ag阳性,24 wk复查时替比夫定组、拉米夫定组及HBIG组HBs Ag阳性分别为0例、0例、3例,与24 w k时拒绝阻断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新生儿胎龄、平均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婴儿随访至12月龄时,未发生畸形,与拒绝阻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 Ag、HBe Ag、基因分型、基因耐药和NK细胞数与阻断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BV携带孕妇进行孕中晚期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母婴宫内感染阻断序贯以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能通过抑制高病毒载量,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免疫球蛋白 HBV DNA 母婴阻断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庆杰 田慧 和振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安络化纤丸6 g/次,3次/d,拉米夫定片100 mg,1次/d,疗程48周...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安络化纤丸6 g/次,3次/d,拉米夫定片100 mg,1次/d,疗程48周;对照组66例给予拉米夫定片100 mg,1次/d,疗程48周。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HA、PCⅢ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球蛋白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CD4+T、CD4+T/CD8+T明显升高(P<0.05),CD8+T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能够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络化纤丸 联合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魏玉 李华河 张献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53-454,共2页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80例,接受ETV治疗40例,接受ADV治疗40例。观察72 w疗效。结果在治疗4 w、12 w、48 w和72 w末,ETV组...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80例,接受ETV治疗40例,接受ADV治疗40例。观察72 w疗效。结果在治疗4 w、12 w、48 w和72 w末,ET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5.02±0.62)lg copies/ml、(4.10±0.45)lg copies/ml、(3.20±0.34)lg copies/ml和(1.45±0.32)lg copies/ml,均显著低于ADV组【(5.98±0.75)lg copies/ml、(5.08±0.54)lg copies/ml、(4.02±0.41)lg copies/ml和(2.76±0.43)lg copies/ml,P<0.05】;在治疗12 w、48 w和72 w末,ETV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71.3±30.4)U/L、(45.2±23.4)U/L和(40.4±17.2)U/L,均显著低于ADV组【(101.7±34.2)U/L、(65.7±30.4)U/L和(61.2±22.3)U/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CHB患者过程中,ETV和ADV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降低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方面,ETV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治疗
下载PDF
HBV基因型(B/C)是影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金军 王战会 +3 位作者 马世武 周彬 侯金林 温淑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HBV/B和HBV/C)对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92例慢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亚培12000进行血清HBsAg定量检测,基因分型采用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将不同基因型HBV复制质粒转染Huh7细胞,比较HBsAg分泌效率。结...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HBV/B和HBV/C)对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92例慢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亚培12000进行血清HBsAg定量检测,基因分型采用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将不同基因型HBV复制质粒转染Huh7细胞,比较HBsAg分泌效率。结果HBV/B患者(n=260)血清HBsAg水平高于HBV/C(n=197)患者(P<0.001)。以全部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HBV DNA水平(B=0.098,P=0.002)、HBeAg状态(B=0.594,P<0.001)和HBV基因型(B=-0.420,P<0.001)决定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患者中(n=337),HBV DNA水平(B=0.136,P=0.001)、性别(B=0.441,P=0.011)和HBV基因型(B=-0.278,P=0.049)决定血清HBsAg水平;而在HBeAg(-)患者中(n=155),仅HBV DNA水平(B=0.195,P=0.018)是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因素。转染试验表明HBV/C的HBsAg的分泌效率仅有HBV/B的1/3(P=0.010)。结论HBV基因型因为不同的HBsAg分泌效率影响HBeAg阳性患者HBs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及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九生 邓灵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及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单胎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101例及其新生儿101例,根据脐血的检...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及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单胎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101例及其新生儿101例,根据脐血的检验结果将8例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纳入研究组(n=16),将93例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及其母亲纳入对照组(n=186)。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和ELISA法检测各组干扰素-r(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研究组中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的IFN-γ及IFN-γ/IL-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IL-4及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的CD4+CD25+Treg与IFN-γ、IFN-γ/IL-4呈负相关(P<0.01,P<0.05),与IL-4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HBV宫内感染时,孕妇和新生儿Th1型特异性反应降低而Th2型特异性反应增强,Th1/Th2间的细胞免疫失衡可能是促使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之一。HBV宫内感染与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Treg的分泌水平升高有关,CD4+CD25+Treg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发生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干扰素-γ 白介素-4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格峰 孙玉秋 +1 位作者 李程 解双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agin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6/2013-06入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60例,对其使用PEG-IFNα-2b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肿...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agin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6/2013-06入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60例,对其使用PEG-IFNα-2b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interleukin-6,I L-6)、I L-8和I L-10变化,并分析治疗后3、6、9 mo不同阶段时患者HBeAg/HBeAb与HBV DNA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各个阶段内TNF-α、IFN-γ、IL-6、IL-8和IL-10均出现变化,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治疗3 mo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患者有11例,复常率为18.33%、HBeAg转阴患者7例,转阴率11.66%、HBeAg转阴患者15例,转阴率为25.00%.患者接受治疗6 mo后ALT复常患者有32例,复常率为53.33%、HBeAg转阴患者20例,转阴率33.33%、HBeAg转阴患者26例,转阴率为43.33%.患者接受治疗9 mo后ALT复常患者有46例,复常率为76.6%、HBeAg转阴患者37例,转阴率61.6%、HBeAg转阴患者37例,转阴率为61.6%.患者接受治疗3、6、9 mo后肝功能恢复率、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b治疗CHB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分级的阈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建东 郭争捷 +2 位作者 陈小燕 张艳平 许梅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测定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各级纤维化剪切波速度的阈值。方法:测定311例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病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剪切波速度值,肝病组均经肝穿刺活检,并行病理肝纤维... 目的 :探讨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测定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各级纤维化剪切波速度的阈值。方法:测定311例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病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剪切波速度值,肝病组均经肝穿刺活检,并行病理肝纤维化分级及脂肪肝含量诊断,对不同肝纤维化分级及健康人群剪切波速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肝纤维化分级S0组间剪切波速度值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肝病组间剪切波速度值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VTQ阈值分别为1.16、1.42、1.51、1.92 m/s时,诊断肝纤维化≥S1、≥S2、≥S3、≥S4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82.9%、85.7%;82.7%、76.0%、75.7%;90.5%、81.0%、81.0%;99.1%、93.0%、99.0%。结论 :剪切波速度测值评估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有较高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声触诊组织量化 肝炎 乙型 脂肪肝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