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herpes zoster tre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blocking, surrounding needling, prick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with bloodletting at Longyan(龙眼, Extra) acupoint 被引量:3
1
作者 石跃 张喜鱼 +2 位作者 王建峰 赵紫昊 WANG F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3年第4期15-18,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n herpes zoster tre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blocking, surrounding needling, prick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with bloodletting at Longyan (龙眼, Extra) acupoint. 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n herpes zoster tre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blocking, surrounding needling, prick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with bloodletting at Longyan (龙眼, Extra) acupoi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mumber table, 104 cases of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52 cases in each on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blocking method was used at the starting site and the ending site of herpetic zone, the surrounding needl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painful zone, with horizontal needling technique; and the local pricking and cupping methods as well as the bloodletting at Longyan (Extra) acupoint were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Jiáj (夹脊 EX-B 2) at the corresponding affected nerve segments and the local Ashi points were selected and stimul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analgesic effect 20 min, 1, 6, 12, 24 and 48 h after treatment separately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onset time of analgesic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fficacy time of duration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ssessment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blocking, surrounding needling, pricking and cupp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bloodletting at Longyan (Extra) achieves the sig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 on herpes zo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pes zoster BLOCKING surrounding needling pricking andcupping bloodletting Longyan (龙眼 Extra) acupoint analgesia
原文传递
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l7 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兰清 王建锋 +1 位作者 张虹亚 秦晓明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HZ)的疗效,分析其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l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HZ患者80例,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HZ)的疗效,分析其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l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HZ患者80例,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研究组给予火针联合刺络放血+西医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进程、治疗前后HZ症状积分(红斑、水疱、皮损疼痛)、应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l7、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Thl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TGF-βl)及神经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康复进程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d后红斑积分、水疱积分、皮损疼痛积分分别为(1.24±0.35)、(1.94±0.42)、(1.27±0.36)分,低于对照组的(1.71±0.42)、(2.30±0.45)、(1.74±0.39)分(P<0.05);研究组治疗7d后红斑积分、水疱积分、皮损疼痛积分分别为(0.82±0.24)、(0.94±0.30)、(0.68±0.22)分,低于对照组的(1.13±0.31)、(1.25±0.34)、(0.91±0.27)分(P<0.05);研究组治疗3d、7d后外周血Thl7细胞比例分别为(1.58±0.46)%、(1.05±0.33)%,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4.21±0.95)%、(3.53±0.87)%,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4.53±2.61)pg/mL、(10.12±2.14)pg/mL,IL-17水平分别为(22.68±3.86)pg/mL、(18.65±3.42)pg/mL,PGE2水平分别为(126.85±12.69)ng/L、(95.42±9.35)ng/L,5-HT水平分别为(65.32±14.19)ng/mL、(42.86±10.74)n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d、7d后TGF-βl水平分别为(0.48±0.05)pg/mL、(0.51±0.05)pg/mL,高于对照组的(0.44±0.06)pg/mL、(0.46±0.06)pg/mL(P<0.05);研究组治疗3d、7d后VAS评分分别为(3.15±0.82)、(1.87±0.59)分,低于对照组的(4.20±0.97)、(2.46±0.71)分(P<0.05)。结论: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HZ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进程,并可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Thl7/Treg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火针 刺络放血 拔罐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3
作者 邵翠丽 王悦 +1 位作者 徐炳国 张加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基础药物口服,选择局部阿是穴,双...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基础药物口服,选择局部阿是穴,双侧合谷、曲池、太冲、阳陵泉、皮损对应神经节段夹脊穴。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处理,每天1次,治疗2周;治疗组予穴位埋线处理,每周1次,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7、14 d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治疗组显愈率为73.53%,高于对照组的44.12%(P<0.05);治疗3、7、14 d后,治疗组VAS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数值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尽快缓解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穴位埋线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鸦葱疱疹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4
作者 沈德新 皇甫佳欣 李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39-143,共5页
目的鸦葱疱疹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皮肤科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观... 目的鸦葱疱疹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皮肤科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鸦葱疱疹膏阿是穴贴敷,治疗时间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估指数(PRI)、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VAS、PRI、PPI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VAS、PRI、PPI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HAMD、HAMA、PSQI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HAMD、HAMA、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HAMD、HAMA、PSQI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4周后TNF-α、IL-6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葱疱疹膏阿是穴贴敷联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葱疱疹膏 穴位贴敷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症状、血清CXCL10、NF-κB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李喜梅 王瑞 冯艳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80例HZ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经耳穴压豆+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疗效,...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80例HZ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经耳穴压豆+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疼痛症状[带状疱疹简明疼痛评估量表(zoster brief pain inventory,ZBP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免疫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水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各疼痛症状评分、CXCL10水平及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缓解HZ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针灸 耳穴压豆 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 核因子-ΚB 疼痛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鹏涛 迟瑞玲 +3 位作者 陈天丽 刘巧玲 陈士花 刘洪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AHZ)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HZ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AHZ)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HZ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疱疹临床相关指标(起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临床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B组起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分别为(5.30±1.37)、(9.50±1.94)、(15.03±1.97)d,均短于A组的(6.67±1.99)、(11.47±2.30)、(18.53±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B组VAS评分(2.63±1.15)分低于A组的(3.67±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B组痊愈率43.3%优于A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 B组PHN发生率20.0%明显低于A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Z早期使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进行干预能够对缓解疼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病起到积极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穴位注射 神经阻滞 镇痛
下载PDF
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
7
作者 刘可佳 姚伟伟 +1 位作者 韩超汝 宋世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比较2组疼痛消失时间、停疱时间、结痂时...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比较2组疼痛消失时间、停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感(VAS)评分,血清P物质、CD3^(+)、CD4^(+)、CD8^(+)水平变化;比较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停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CD8^(+)水平、VAS评分、血清P物质均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25.00%,15/60)(P<0.05),临床疗效总显效率(88.33%,53/60)高于对照组(65.00%,39/60)(P<0.05)。结论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各项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疼痛感,改善免疫水平、血清P物质,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带状疱疹 火针 穴位放血 视觉模拟评分 止疱时间
下载PDF
耳穴贴压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波 蒋存火 +4 位作者 周群英 陈前明 树瑜 李煊 路永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6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西药的同时给予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耳穴贴压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胆...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6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西药的同时给予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耳穴贴压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胆、肺及相应病变部位所对应的耳穴,两耳交替贴穴,每日进行按压;穴位注射选足三里、内关、曲池、太冲,进针得气后注射VitB12注射液。定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痛止时间。结果:综合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止痛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P<0.01)。综合组痊愈率为60.0%,愈显率为83.3%;西药组分别为28.6%、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神经痛/穴位疗法 疱疹 带状/穴位疗法 水针
下载PDF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国内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32
9
作者 虞先敏 朱国苗 +2 位作者 陈跃来 房敏 陈幼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芒刺、围刺、带状疱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芒刺、围刺、带状疱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药物,以带状疱疹痊愈率及止痛时间为测量指标,共纳入43篇文献,并对其中10篇文献采用Rev 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的痊愈率合并OR=4.27,95%CI[2.90,6.29],4篇止痛时间合并OR=-7.64,95%CI[-8.12,-7.15],治疗组对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有效,但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针灸疗法 评价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文献质量评价与施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唯娜 刘志顺 +3 位作者 邓艳华 毛湄 于金娜 杜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电子检索1994—2006年研究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临床研究类型及方法学、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估计、治疗情况、疗效判... 目的: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电子检索1994—2006年研究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临床研究类型及方法学、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估计、治疗情况、疗效判定标准、随访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在399篇纳入文献中,真正随机对照试验仅8个;半随机对照试验20个;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66个;叙述性研究共277个;明确诊断标准70篇;提及纳入或排除标准的16篇;明确疗效标准的287篇;107篇文献记录随访;2篇描述有卫生经济学指标;9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结论:目前迫切需要正确实施随机、隐藏及盲法、安慰剂对照、有公认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合理设计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同时通过文献初步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施治规律是以阿是穴刺络放血拔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疱疹 带状/针灸疗法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1
作者 张敏 邱玲 张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较佳疗法。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围针加围灸组(治疗组)38例和单纯围针组(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从带状疱疹的“蛇头”到“蛇尾”方向分别在疱疹边缘进行围针治疗,治疗组再在围针区域使用艾条对疱疹进行... 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较佳疗法。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围针加围灸组(治疗组)38例和单纯围针组(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从带状疱疹的“蛇头”到“蛇尾”方向分别在疱疹边缘进行围针治疗,治疗组再在围针区域使用艾条对疱疹进行直接灸。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多在3天内治愈,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5·3%,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消疱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疹 带状/针灸疗法 围刺 针灸疗法/方法
下载PDF
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治疗HIV携带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敏 刘金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方法:采用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及单纯针灸和 单纯封闭治疗HIV携带者患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60例。通过分组对照观察,治疗中及 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分析。结果:认为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的方法对机体 免疫力低下所伴发的严重带状疱疹后... 方法:采用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及单纯针灸和 单纯封闭治疗HIV携带者患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60例。通过分组对照观察,治疗中及 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分析。结果:认为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的方法对机体 免疫力低下所伴发的严重带状疱疹后遗留的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针灸疗法 封闭疗法 针灸 臂丛神经封闭 HIV携带者 治疗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下载PDF
夹脊穴直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娟红 李桂英 程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夹脊穴直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52例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阿昔洛韦每次0.6~0.8 g,4~5次.d-1,服7~10 d;治... 目的探讨夹脊穴直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52例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阿昔洛韦每次0.6~0.8 g,4~5次.d-1,服7~10 d;治疗组在上述服用阿昔洛韦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夹脊穴直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注射臭氧浓度25 mg.L-1,3~4 d治疗1次,治疗4~6次。使用疼痛的VAS评分、控制皮疹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1、7、30与60 d,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及60 d,对照组和治疗组VAS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分别是(3.23±1.12)d和(4.03±0.96)d,低于对照组的(5.36±1.89)d和(5.63±1.5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优良率(76.0%)高于对照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夹脊穴直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及时控制病情,迅速缓解疼痛,并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夹脊穴 阿昔洛韦 穴位注射 臭氧
下载PDF
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浮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萍 敖金波 +1 位作者 郭俐宏 吴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浮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1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浮针激光组、穴位注射组、联合组,各103例。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以静滴注射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口...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浮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1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浮针激光组、穴位注射组、联合组,各103例。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以静滴注射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口服布洛芬止痛;另出疹部位及疼痛局部照射红光。穴位注射组予基础治疗,另灯盏细辛注射曲池、阳明泉、太冲穴、内关、足三里主穴,并辅以阿是穴。浮针激光组予基础治疗,另浮针激光痛点治疗。联合组予基础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并对痛点进行浮针激光治疗。于出院前静脉采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统计患者皮疹结痂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神经痛持续时间、显效时间、治愈时间、神经痛复发率、总有效率等以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基础治疗组、浮针激光组及穴位注射组比较,观察组IL-2、IL-6、IL-8、PGE2及神经痛复发率明显降低,神经痛持续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灯盏细辛具有散寒解表及活血舒筋之功效,可抑制炎症因子刺激,减轻痛感,浮针激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组织生理机能及新陈代谢,两者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带状疱疹神经痛 穴位注射 浮针激光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被引量:7
15
作者 邹燃 张红星 +4 位作者 黄国付 周利 李璇 刘银妮 魏巍 《中国康复》 201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均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组加用患处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0d后,A组平均止痛和结痂时间均较B组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A...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均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组加用患处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0d后,A组平均止痛和结痂时间均较B组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52.5%、97.5%与27.5%、87.5%,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穴位疗法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
下载PDF
穴位按摩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农小珍 李小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营...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取支配疼痛区的神经节段相对应夹脊穴行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频率、疼痛程度、疼痛对睡眠的影响;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频率、疼痛程度、疼痛对睡眠的影响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0.80±0.50)、(0.80±0.55)、(0.85±0.51)分]均低于对照组[(1.60±0.59)、(1.70±0.62)、(1.70±0.6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穴位按摩护理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对患体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穴位按摩护理 康复
下载PDF
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疗法 热敏灸 艾灸 穴位注射 夹脊穴
下载PDF
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丹 梁育 谌莉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中老年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5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口服龙胆泻肝汤、阿昔洛韦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中老年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5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口服龙胆泻肝汤、阿昔洛韦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毒散外搽,对照组外搽二味拔毒散,共治疗10 d。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积分,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并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30/35)、66.67%(20/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PH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CD4、CD4/CD8、IL-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中老年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二味拔毒散,尤其在改善神经痛、睡眠及减少PHN发生方面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升高CD4、CD4/CD8、IL-2,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热敏化 灸法 二味拔毒散 带状疱疹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预防50岁以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挺 步怀恩 +4 位作者 贾敏 郗艳国 徐嵩淼 李璐 张玉环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评价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对预防50岁以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Wan Fang和VIP(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纳入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椎旁神经阻滞与空... 目的评价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对预防50岁以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Wan Fang和VIP(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纳入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椎旁神经阻滞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可结合或不结合基础治疗。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合计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时PHN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16,0.94)];除对照组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预防或降低50岁以上患者PHN的发生率,且安全较好,但尚缺乏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夹脊穴 糖皮质激素 神经阻滞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20
作者 谭奇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7-538,共2页
目的 :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 5 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对照组 2 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 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 :治... 目的 :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 5 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对照组 2 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 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3 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2 7%(P <0 0 1)。结论 :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华佗夹脊穴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