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氏锥虫HGPRT缺陷株驯化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祥生 刘小芳 +4 位作者 刘俊华 赵文忠 刘全 董文其 曲利芝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了获得伊氏锥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缺陷株,用不同浓度的8-氮鸟嘌呤(8-AG)和8-AG加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对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进行了为期60~101d诱导驯化。结果,以每毫升含8-AG40μ... 为了获得伊氏锥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缺陷株,用不同浓度的8-氮鸟嘌呤(8-AG)和8-AG加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对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进行了为期60~101d诱导驯化。结果,以每毫升含8-AG40μg的培养液培养驯化,再配合紫外线照射,以及以每毫升含8-AG60μg的培养液培养驯化,均获得了伊氏锥虫HGPRT缺陷株。试验表明,培养虫体经过2~3个死亡期后逐步进入适应期,虫数升高到(1.5~2.5)×106/mL,饲养细胞通常于2~5d变黑、崩解,应适时更换。培养驯化的13株克隆虫株,经6-巯基鸟嘌呤(6-TG)抗性测定,10株存活。克隆株在3倍量氨基喋呤的HAT选择性培养液中死亡。生物学试验表明,HGPRT缺陷株在无HT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对小鼠致病力有下隆的趋势,虫血症和小鼠死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1倍多。抗体凝集试验表明,HGPRT缺陷株未发生抗原变异现象。超微结构显示,HGPRT缺陷株的动基体、核和核仁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核膜电子密度区也明显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hgprt缺陷株 驯化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人胃癌次黄嘌呤-鸟便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株的建立
2
作者 田竟生 王爱民 +3 位作者 武纯静 金桂芳 蔡玉辉 谷钰之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本研究首先用化学突变剂MNNG处理人胃癌细胞系(BGC 823),以提高突变率。然后用递增浓度的鸟便嘌呤类似物8-AG选择次黄嘌呤-鸟便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细胞,8-AG递增浓度为1~20μg/ml,历时半年。获得抗8-AG毒性的突变细胞,在HAT... 本研究首先用化学突变剂MNNG处理人胃癌细胞系(BGC 823),以提高突变率。然后用递增浓度的鸟便嘌呤类似物8-AG选择次黄嘌呤-鸟便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细胞,8-AG递增浓度为1~20μg/ml,历时半年。获得抗8-AG毒性的突变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生存。经HGPRT酶的同位素法测定,发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BGC 823细胞有明显差别。本文还对缺陷型BGC 823的A、B、C、D、E、F株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细胞系 hgprt缺陷株 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