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9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银屑病关节炎表现的HIV 1例
1
作者 高爱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63-3663,共1页
患者男,38岁,因“皮疹、四肢关节疼痛、伴消瘦半个月,发热1周”于2008年11月6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颈部先出现红色皮疹,有皮肤瘙痒,并逐渐增多,发展到躯干及四肢,且膝关节疼痛,曾在外院就诊,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hiv1 膝关节疼痛 红色皮疹 皮肤瘙痒 头颈部 患者 四肢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冯龙 李青雅 +5 位作者 李寒冰 王白燕 曹珊 郑文锦 耿宇轩 李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pcDNA3.1-FOXP3真核表达载体;结合转录因子预测结果,运用Overlap PCR法扩增突变型CCR5基因片段,构建突变型CCR5启动子报告载体pFireRluc-Mt-CCR5;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转录因子FOXP3与CCR5的启动子结合位点。结果:JASPAR转录因子预测结果显示,CCR5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FOXP3存在结合位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与FOXP3的酶活区域结合;MTT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24 h后对Jurkat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IC50为34.48μmol/L;qRT-PCR和Western b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证实FOXP3能够与CCR5启动子结合,且转录因子FOXP3可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过表达FOXP3后,姜黄素对CCR5的作用结果显示:当姜黄素浓度为60μmol/L时,作用于共转染pcDNA3.1-FOXP3和pFireRluc-Wt-CCR5的HEK293T细胞CCR5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明显高于pFireRluc-Wt-CCR5+curcumin-60组(P<0.01)。结论:FOXP3能够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姜黄素通过作用于FOXP3与CCR5启动子结合位点影响CCR5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FOXP3 CCR5 hiv-1 调控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4
作者 徐瑞 宫云英 任华荣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性态由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完全确定:若基本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若基本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理论结果,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参数对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免疫损害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类基于游离病毒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的宿主体内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5
作者 徐瑞 周凯娟 白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1-782,共12页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由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决定: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大于1且免疫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免疫未激活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激活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外,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免疫损害和细胞-细胞传播对模型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饱和CTL免疫反应 免疫损害 稳定性
下载PDF
Evolution of Mother-to-Child HIV-1 Transmission Rate in Mali from 2009 to 2018
6
作者 Alou Sanogo Mohamed Ag Baraïka +9 位作者 Maïga Aminata Demba Koita Mahamadou Abdou Mamadou Guindo Clémentine N’Diaye Fatoumata Namoudou Traoré Abdoulaye Bagayoko Youssouf Diallo Flabou Bougoudogo Ibrehima Guindo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CAS 2024年第5期256-267,共12页
Despite enormous effor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liminating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it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for many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particularly Mali. Our objective is to assess c... Despite enormous effor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liminating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it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for many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particularly Mali. Our objective is to assess changes in the rate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etween January 1, 2009 to December 31, 2018 (10 years) of early diagnosis activity in newborns and children born to HIV-1-positive mothers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INSP). The samples came from health and referral centers in mali. All samples were received at the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at the INSP. Proviral DNA extraction was performed from a blood spot sample with a Roche DNA kit,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IV-1 qualitative Test, V2.0 (Roche Molecular System, Inc, USA) following the company procedures. Molecular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ame kits using an algorithm of three identical PCRs. The Epi Info version 7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with a significance threshold of 5%. A total of 10,714 samples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born to HIV-positive mothers were analyzed by PCR. Ninety-six percent of mothers were on ARV prophylaxis (AZT 3TC NVP and AZT NVP) and 60% of newborns received the same ARV prophylaxis. Of these children, 956 tested positive with an overall transmission rate of 8.92%, varying between 7.27% in 2009 and 08.01% in 2018. This rate was relatively low among children receiving prophylaxis at 2.04% and remained high for children who received breastfeeding at 5.62%. However, the transmission rate remains low for those who have benefited from mixed and artificial breastfeeding at 1.58% and 1.27% respectively.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children remained infected by their mothers during pregnancy, childbirth or breastfeeding. This stud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of HIV in children using molecular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Diagnosis Mothers-to-Child NEWBORNS PCR DNA hiv-1
下载PDF
Evolution of Viral Load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1 at Point G University Hospital
7
作者 A. Maiga D. Kone +6 位作者 D. M. Coulibaly Ag M. Baraika A. Traore S. S. Diakite I. I. Maiga I. Konate A. I. Maig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Introduction: HIV,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s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viral load in patients under treatme... Introduction: HIV,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s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viral load in patients under treatment. Methodology: This was a study carried out from July 2017 to June 2022 at the Point G University Hospital laborator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iral load of patients was carried out by PCR on the ABOTT M2000sp/rt platform. Results: A total of 129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1, aged 19 to 72 years with a mean age of 40.05 years ± 10.71;all on antiretroviral chemotherapy. The female gender predominated among our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 regimen was 2INTI + 1INNTI with 72.9% followed by 2INTI + 1INI with 13.2%. As for the combinations of molecules, the combination TDF + 3TC + EFV and TDF + 3TC + DTG predominated, respectively 65.1% and 13.2%. 89.9% of our patients had undetectable viremia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p < 0.005) with an average viral load which had evolved from 681315.65 copies/ml ± 1616908.484 to M0 at 5742.36 copies /ml ± 35756.883 at M12 (p Conclusion: Generally speaking,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had contributed to controlling viral loads,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combination TDF + 3TC + DTG had made it possible to obtain more patients with undetectable viremia inst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TREATMENT Viral Load Point G University Hospital
下载PDF
铁死亡在HIV-1 gp120 V3环致小胶质细胞炎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干李梦 王琳琳 +6 位作者 左勤 颜学勤 潘锐 王会丽 唐海杰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826,共8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与铁死亡的关系,并观察p53和铁死亡对该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CHME-5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与铁死亡的关系,并观察p53和铁死亡对该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CHME-5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 V3环组、HIV-1 gp120 V3环+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和HIV-1 gp120 V3环+pifithrin-α(p53抑制剂)组。分别采用HIV-1 gp120 V3环(终浓度2 mg/L)和随机肽段(终浓度2 mg/L)处理CHME-5细胞24 h;Fer-1(终浓度20μmol/L)和pifithrin-α(终浓度10μmol/L)预处理CHME-5细胞2 h,HIV-1 gp120 V3环(终浓度2 mg/L)再处理24 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TFR-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p53的蛋白表达;酶标仪法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1)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Fer-1组和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蛋白p53显著上调(P<0.01),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显著上调(P<0.01),SLC7A11和GPX4显著下调(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显著下降(P<0.05),SLC7A11和GPX4蛋白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Fe2+含量显著增加(P<0.01),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Fer-1组和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Fe2+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HIV-1 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中存在铁死亡,且抑制铁死亡能减轻炎症。HIV-1 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与p53蛋白调控铁死亡有关,抑制p53可减轻铁死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hiv-1 gp120 V3环 铁死亡 P53蛋白 神经炎症
下载PDF
芒果叶提取物体外抗HIV-1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倩 叶力 +6 位作者 王捷 周波 覃秋珍 詹妤婕 刘欣 刘洁 梁浩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芒果叶提取物的体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活性,为研究与开发传统中医药资源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三磷酸腺苷(ATP)法评估干预药物对TZM-bl细胞和MT-2细胞活性的影响。构建TZM-bl-HIV-1_(ⅢB)... 目的探讨芒果叶提取物的体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活性,为研究与开发传统中医药资源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三磷酸腺苷(ATP)法评估干预药物对TZM-bl细胞和MT-2细胞活性的影响。构建TZM-bl-HIV-1_(ⅢB)、MT-2-HIV-1_(ⅢB)两种细胞-病毒感染模型,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试剂检测病毒活性,评估干预药物的抗HIV-1活性。观察MT-2-HIV-1_(ⅢB)细胞系统中芒果叶提取物对细胞病变效应(CPE)的抑制情况。计算芒果叶提取物的半数毒性浓度(CC_(50))、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选择指数(SI)。结果在TZM-bl-HIV-1_(ⅢB)和MT-2-HIV-1_(ⅢB)两种细胞-病毒感染模型中,芒果叶提取物均显示出抗HIV-1活性,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在TZM-bl-HIV-1_(ⅢB)模型中,芒果叶提取物的CC_(50)为(320.00±29.44)μg/ml,IC_(50)为(8.86±0.26)μg/ml,SI为36.14。在MT-2-HIV-1_(ⅢB)模型中,芒果叶提取物CC_(50)为(174.13±22.36)μg/ml,IC_(50)为(15.23±9.99)μg/ml,SI为11.44。结论芒果叶提取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小,抗HIV-1活性显著,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叶提取物 细胞毒性 hiv-1活性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HIV/AIDS合并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长刚 张维 +3 位作者 孙艳雨 李奇穗 黄薇 袁婧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其中PD-1/PD-L1抑制剂疗效显著。癌症及各种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该类患者的特殊免疫情况,多数癌症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中,艾滋病作为一项排除标准,使免疫治疗在该类感染者...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其中PD-1/PD-L1抑制剂疗效显著。癌症及各种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该类患者的特殊免疫情况,多数癌症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中,艾滋病作为一项排除标准,使免疫治疗在该类感染者中寸步难行。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普及使艾滋病感染者寿命不断延长,因而寻找免疫治疗在艾滋病合并癌症患者中的机遇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癌症
下载PDF
自愿咨询检测门诊HIV-1新发现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特征和亚型分布
11
作者 丁群一 陈莉萍 周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了解主动咨询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探讨该人群治疗前耐药特征。方法为某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报病的HIV-1感染者中主动要求耐药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提供检测服务。所有样本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RT... 目的了解主动咨询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探讨该人群治疗前耐药特征。方法为某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报病的HIV-1感染者中主动要求耐药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提供检测服务。所有样本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得到治疗前耐药和传播性耐药情况。以MEGA 11比对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得到序列亚型。结果共纳入新发现HIV感染者61人,均为男性;年龄35岁以下占73.77%,同性性传播占93.44%;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占68.85%,其次是学生,占14.75%。61人中59人成功扩增目的序列,治疗前耐药率为20.33%,传播性耐药率为1.69%。亚型分布以CRF01_AE为主,占54.24%,其次是CRF07_BC,占32.20%;CRF55_01B、CRF67_BC、CRF68_BC均有发现。其中4条55_01B均检测出耐药株,占总亚型的6.78%,位居第一。结论VCT门诊有利于感染者早发现、早诊断,门诊新发现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率较高,应重视治疗前耐药检测,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咨询检测 hiv-1新发现 基因型耐药 亚型分布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锌指核酸酶体外切除HIV-1基因组研究
12
作者 梁智铭 杨辛毅 +8 位作者 王亚楠 王菁 沈晓婷 潘浛雨 杨金龙 陆盼盼 赵琳 梁玥 朱焕章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3-764,共1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并通过基因沉默的方式逃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etroviral Therapy,HAART),而高效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有望成功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并通过基因沉默的方式逃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etroviral Therapy,HAART),而高效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有望成功切除HIV-1前病毒基因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是基因治疗的重要载体系统,为了获得能够高效感染T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递送系统,本研究通过比较过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血清型2、血清型6、血清型DJ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血清型为6型。通过比较CMV启动子、SFFV启动子,筛选出T细胞系的偏好启动子为SFFV启动子。最后,我们通过制备过表达靶向HIV-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gion,LTR)的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的AAV6递送载体系统,感染模拟HIV-1阳性表达的细胞系Ya,T7E1检测证实HIV-1前病毒基因组被特异性切除,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切除效率约为17.1%,测序分析进一步证实靶向HIV-1 LTR的ZFN能介导从细胞基因组中切除HIV-1前病毒基因组。实验证明,6型重组腺相关病毒递送靶向HIV-1 LTR的ZFN能有效切除HIV-1前病毒基因组,为该系统未来的体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工具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锌指核酸酶 腺相关病毒
下载PDF
保定市1株新型HIV-1重组毒株的近似全长基因组鉴定分析
13
作者 张文娟 杨学刚 +3 位作者 张雨辰 王云双 于涛 石昊曦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对保定市新发现的1株pol区不能明确分型的HIV-1毒株(BD226AJ)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分析其亚型、重组模式和基因特点。方法提取患者血浆中HIV-1RNA并逆转录为cDNA,使用近末端稀释法分2段对其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测序。使用... 目的对保定市新发现的1株pol区不能明确分型的HIV-1毒株(BD226AJ)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分析其亚型、重组模式和基因特点。方法提取患者血浆中HIV-1RNA并逆转录为cDNA,使用近末端稀释法分2段对其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测序。使用jpHMM和SimPlot 3.5软件对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重组模式和重组断点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分片段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进一步确认重组断点的准确性。构建该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及各亚型片段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分析该毒株的亲本来源。结果经过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测序、序列拼接后,获得1条长度为8830 bp的HIV-1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是由CRF01_AE和B亚型重组形成的,其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被3个断点分成了4个亚型片段,分别为ICRF01_AE(HXB2,823—4224 nt)、Ⅱ_(B)(HXB2,4225—5991 nt)、ⅢCRF01_AE(HX B2,5992—9295 nt)、ⅣB(HXB2,9296—9406 nt)。各亚型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该序列的可能亲本来源为CRF01_AE和B亚型。HIV BLAST的结果显示,该序列与CRF112_01B的相似性为96%,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验证该序列与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CRF112_01B序列聚集。结论本研究在保定市MSM人群中发现了1例由CRF01_AE和B亚型重组的新型重组毒株CRF112_01B,提示HIV-1CRF112_01B已通过MSM人群传入河北,并开始在保定市传播,因此加强该亚型或者类似新型毒株的监测,对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遏制新型重组毒株在本地区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CRF01_AE hiv-1 B亚型 重组 近似全长基因组 CRF112_01B 男男性行为者
下载PDF
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酉源 胡伟 +1 位作者 张超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2期97-102,113,共7页
目的探讨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入组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与55例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HCs与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水平,... 目的探讨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入组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与55例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HCs与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水平,比较丙酮酸不同浓度组在HIV-1病毒库数量、CD8^(+)T细胞亚群比例、CD8^(+)T细胞功能间的差异。结果与HCs(中位数416.71 ng/ml)相比HIV-1感染者(中位数539.16 ng/ml)血浆丙酮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89)。与血浆低丙酮酸浓度组(低浓度组)相比,高丙酮酸浓度组(高浓度组)HIV-1细胞相关未剪接核糖核酸(HIV-1 cell associated un-spliced ribonucleic acid,HIV-1 CA RNA)、HIV-1 CA RNA/HIV-1 DNA的比值均显著升高;CD8^(+)T中央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比例显著升高;CD8^(+)T细胞表达TNF-α、IL-2、IFN-γ、CCL5的比例均降低,而表达CCL4的比例升高。血浆丙酮酸水平与CD8^(+)T细胞表达TNF-α(r=-0.3584,P=0.0106)、IL-2(r=-0.4975,P=0.0002)、IFN-γ(r=-0.4101,P=0.0031)、CCL5(r=-0.5655,P<0.0001)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CL4(r=0.4711,P=0.0014)的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水平升高,且丙酮酸水平与HIV-1病毒库的活跃程度以及CD8^(+)T细胞功能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库 细胞免疫 CD8^(+)T细胞 能量代谢 丙酮酸
下载PDF
靶向EBV潜伏膜蛋白1的单克隆抗体促进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5
作者 涂小云 陈宇 +3 位作者 熊玉红 邓爱花 孙春枝 刘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5单抗。ELISA法测定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效价。7-氨基放线菌素D(7-Aminoactinomycin D,7-AAD)/Annexin V-PE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势评估单抗对BL细胞系Daudi细胞的促凋亡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测定Daudi细胞内促存活信号通路p38-MAPK/IKK/NF-κB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2轮筛选,获得R2-2-5E-6C和R2-2-8D-3A两种单抗,这2种单抗均能与TMD5发生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与GAPDH无免疫反应。与NC组相比,R2-2-5E-6C组和R2-2-8D-3A组处理后的Daudi细胞中Annexin V+7-AAD+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JC-1荧光强度<104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胞内p38-MAPK、IKK和NF-κ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筛选获得的抗TMD5单抗R2-2-5E-6C和R2-2-8D-3A可通过抑制LMP1介导的p38-MAPK/IK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BL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结构域5 潜伏膜蛋白1 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应答的差异研究
16
作者 肖青 刘春华 +2 位作者 刘佳 薛喜梅 方根成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将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医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HIV-1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两组接种... 目的研究分析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将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医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HIV-1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两组接种前、接种后4周和12周分别收集血液样本,对其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水平检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细胞的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接种结束后第4周以及第12周时,HIV-1感染者的抗-HBs水平均低于健康者;在接种结束后第4周时,HIV-1感染者呈阳性率低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结束后第12周时,HIV-1感染患者的呈阳性率与健康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在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第4周以及第12周的细胞免疫反应对比,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CD4+T细胞以及CD8+T细胞的百分比对比,HIV-1感染者均比健康者的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HIV-1感染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与健康接种者存在差异,可能与CD4+以及CD8+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感染者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应答 CD4+T 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1例出境人员HIV抗体WB不确定结果分析及口岸防控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藤 石静 +1 位作者 李思遥 马吉雪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3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1例出境人员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不确定结果,提出艾滋病相关口岸防控思考。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检测要求,回顾性分析1例HIV抗体WB不确定样本检测流程。结果筛查试验:第一次和第二次体检初筛结果均为有反应,... 目的分析1例出境人员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不确定结果,提出艾滋病相关口岸防控思考。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检测要求,回顾性分析1例HIV抗体WB不确定样本检测流程。结果筛查试验:第一次和第二次体检初筛结果均为有反应,第一次和第二次体检两种抗体试剂复检结果均为有反应,第一次体检随访筛查两种抗体试剂检测结果为一有一无反应;确证试验:第一次体检、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体检WB检测条带分别为p24和gp160、gp160、gp160,结果均为HIV-1不确定;核酸检测: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体检病毒核酸载量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结论针对HIV抗体不确定现状,建议尽快将HIV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在实际工作中联合使用。就此提出口岸艾滋病防控的思考:织牢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实验室建设;建立联防联控体系,统筹协调口岸新冠疫情与艾滋病防控,做好“多病共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不确定 蛋白印迹试验 病毒载量 口岸艾滋病防控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与HIV-1 Tat蛋白单独及协同诱导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澹忆 杨根梦 +7 位作者 张树威 张慧洁 王浩伟 苗霖 李怡 李娟 李桢 曾晓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7-1421,共5页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滥用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METH与HIV-1 Tat蛋白可单独及协同诱导神经毒性,而神经炎症是引起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滥用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METH与HIV-1 Tat蛋白可单独及协同诱导神经毒性,而神经炎症是引起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可由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NLRP3炎性小体等介导调控。该文综述了近年来METH与HIV-1 Tat蛋白单独及协同诱导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将来进一步探索两者协同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以及有效的药物干预靶点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hiv-1 Tat蛋白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细胞因子 NLRP3炎性小体 受体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转录因子TCF-1对HIV-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19
作者 康静 何家琛 +4 位作者 胡丽 郑妤好 叶树森 梁君瑜 李芝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4-808,820,共6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TCF-1对HIV-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使用HIV-1特异性抗原肽刺激病人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的数目、TCF-1和T细胞耗竭相关的标志物的表...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TCF-1对HIV-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HIV-1感染者的外周血,使用HIV-1特异性抗原肽刺激病人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的数目、TCF-1和T细胞耗竭相关的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的HIV-1病毒滴度。结果本研究发现,HIV-1慢性感染者的HIV-1特异性CD8^(+)T细胞中的TCF-1高表达的细胞亚群具有较好的细胞效应功能、较低的抑制性受体TIM3表达水平,并且TCF-1+CD8^(+)T细胞数目与血清中的HIV-1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TCF-1对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控制HIV-1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CD8+T细胞 TCF-1 PD-1
下载PDF
湖南省HIV-1低病毒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20
作者 张王君 魏秀青 +4 位作者 周珍红 邹潇白 贺健梅 郑军 陈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0-666,共7页
目的 了解湖南省艾滋病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 LLV)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 BREF)对44例LLV患... 目的 了解湖南省艾滋病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 LLV)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 BREF)对44例LLV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t检验、F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44例LLV人群中,男性29例(65.91%),45~59岁年龄组16例(36.36%),37例(84.09%)服药依从性较好,7例(15.91%)服药依从性差,存在漏服药物的情况。LLV患者生存质量总均分为(68.58±6.04)分,生理领域均分为(10.77±1.4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生活居住地、职业、月收入水平、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生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B_(心理)=0.449,P_(心理)=0.048;B_(环境)=0.851,P_(环境)=0.028)、月收入水平(B_(独立性)=1.072,P_(独立性)=0.006;B_(环境)=0.989,P_(环境)=0.026)、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B_(生理)=-1.665,P_(生理)=0.002)等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的重要因素。结论 LLV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较低,应更加重视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低病毒血症 生存质量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