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液源性病毒感染增强因子SEVI-HIV性传播中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江曼 裘佳寅 +2 位作者 谭穗懿 刘叔文 李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精液源性病毒增强因子(Semen-derived enhancer of viral infection,SEVI)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phosphatase,PAP)位于PAP248-286的多肽片段,可增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感染性。SEVI促进HI... 精液源性病毒增强因子(Semen-derived enhancer of viral infection,SEVI)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phosphatase,PAP)位于PAP248-286的多肽片段,可增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感染性。SEVI促进HIV感染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富含阳离子氨基酸残基的SEVI能通过静电作用降低HIV病毒颗粒与靶细胞之间的静电排斥;②SEVI在人体液中呈无序状态,利于病毒与靶细胞膜相互作用;③SEVI直接捕获HIV颗粒,提高病毒在靶细胞表面沉降速度,促进病毒与靶细胞的吸附和融合。目前已发现能抑制SEVI活性的物质包括:绿茶来源的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氨基喹啉类小分子化合物Surfen、ThT类似物BTA-EG6等,能通过阻断HIV与SEVI结合或阻止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降低SEVI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研究SEVI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对防治HIV感染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源病毒增强因子 hiv性传播 淀粉样纤维 静电斥力
原文传递
清远市清城区2005—2008年性病门诊就诊者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慧萍 黄金荚 +1 位作者 孙小康 陈丽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3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城区2005—2008年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行为特征分析,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连续监测的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采集血样标本和问卷调查...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城区2005—2008年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行为特征分析,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连续监测的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采集血样标本和问卷调查。结果2005—2008年在1976名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检出HIV阳性率为0.2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7.14%;就诊者中以20~40岁的男性为主;已婚者比例为74.75%、未婚为24.09%、离异丧偶为1.16%;近3个月有非婚性行为性伴者34.58%;不用安全套的比例16.58%、有时用的比例为72.31%、每次用的仅占11.11%;毒品使用为0.10%;曾经卖过血者为0.20%。结论清远市清城区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存在因性接触传播HIV的危险因素,因此须加强性病门诊规范化诊治,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长期动态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门诊 hiv/传播疾病 监测
下载PDF
HIV感染地域类型探讨——以中国某地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骆华松 程何荷 +1 位作者 敬凯 莫国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HIV感染途径不同 ,使 HIV感染对一般人群的威胁产生差异 ,因而衡量 HIV感染流行程度时必须考虑 HIV感染途径。选择性传播感染率、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 3项指标来衡量 HIV感染流行程度 ,结合 HIV感染途径对一般人群的威胁程... HIV感染途径不同 ,使 HIV感染对一般人群的威胁产生差异 ,因而衡量 HIV感染流行程度时必须考虑 HIV感染途径。选择性传播感染率、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和孕妇感染率 3项指标来衡量 HIV感染流行程度 ,结合 HIV感染途径对一般人群的威胁程度差别 ,这 3项指标对衡量 HIV感染流行程度的作用顺序为 :孕妇感染率 >性传播感染率 >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综合 3项指标的划分标准 ,从理论上把 HIV感染流行程度划分为 1 8个等级 ,并用此方法将中国某地区 HIV感染流行程度划分出高流行地域、次高流行地域、中度流行地域和低流行地域 4个HIV感染地域类型 ,最后探讨了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hiv性传播感染率 hiv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 hiv孕妇感染率 地域类型 艾滋病
下载PDF
杀微生物剂——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新思路
4
作者 李雯 陆路 姜世勃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等城市最先报道艾滋病例,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艾滋病的人易发生免疫缺陷,之后并发一系列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由法国... 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等城市最先报道艾滋病例,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艾滋病的人易发生免疫缺陷,之后并发一系列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蒙塔尼耶(L.Montagnier)和巴蕾-西努西(F.Barre-Sinoussi)于1983年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发现并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性传播杀微生物剂预防
下载PDF
常德市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黎雅娟 刘保湘 +2 位作者 黄道平 罗承君 谢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经性传播的2 300例HIV/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 目的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经性传播的2 300例HIV/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他们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300例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29.97±3.319)个月,1、5、10、16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4%、60.0%、48.1%、4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和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是性传播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HIV抗体阳性时的年龄>49岁死亡风险高于年龄17~24岁组(HR=2.774,95%CI:1.768~4.353,P=0.000);异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大于同性传播病例(HR=3.065,95%CI:1.972~4.763,P=0.000);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风险高于治疗组(HR=7.414,95%CI:6.193~8.876,P=0.000)。结论常德市经性传播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一般。年龄、传播途径、治疗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49岁和异性传播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减少AIDS的死亡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hiv/AIDS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Review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in China
6
作者 蔡于茂 曾序春 董时富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2年第3期54-57,共4页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HIV It has been epidemic formore than 20 years, but there is no cure of it. Health education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re some of the mo...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HIV It has been epidemic formore than 20 years, but there is no cure of it. Health education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re some of the most effectiveapproaches in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AIDS. China is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fastest growing HIVseroprevalence rate, and is facing a widespread epidemic ofAIDS. Currently, high-risk populations such as individualswith multiple sexual partners and intravenous drug users arethe main foci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in China. Encouraging resul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many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must emerge from scientific evidence, follow a series ofstrategies, be carried out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ndrequire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ocietal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health educ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