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Therapy of Complicated Deep Tissue Infection(with 4 Cases)
1
作者 Feng Li Hao Qin +2 位作者 Xing Zhi Wang Zhenfei Wang Ziwei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ity of abdominopelvic and perineal infections. Me...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ity of abdominopelvic and perineal infections. Methods: The technology of the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was used to treat complexity of abdominopelvic and perineal infections. Results: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can b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ity of abdominopelvic and perineal infections. It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infection control and reduces recovery time. Conclusion: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has a good effect on complexity of abdominopelvic and perineal infections; it can be used in wider surgical fields to prevent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perfusion cannula accompanied with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fec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double aerial CO_2 concentration on plant root surface area and viability and infection intensity of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被引量:8
2
作者 WANG Xingfen, LI Shiyi, BAI Kezhi KUANG Tingyun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63-64,共2页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for root research, an investigation initiated concerning effects of doubled atmospheric CO<sub>2</sub> concentration on root surface area and infection of vesicular-arbuscu...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for root research, an investigation initiated concerning effects of doubled atmospheric CO<sub>2</sub> concentration on root surface area and infection of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VAM) fungi in seedlings of maize, wheat and soybean. Results showed that doubled CO<sub>2</sub>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extended root system surface area and promoted VAM fungal infection intensity and viability. However,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existed in these respon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would be changed due to altered characteristics of roots among species in the future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d CO2 CONCENTRATION root surface area VAM infection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原文传递
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廖涛 谢思根 曹裕中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4年6月共1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使用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使用方式、方法、优缺点、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经验总... 目的分析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4年6月共1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使用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使用方式、方法、优缺点、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经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患者,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好,引流充分,换药时间短,医务人员工作大幅减轻,患者无换药恐惧及痛苦,无明显并发症,临床效果确切。结论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应用中,引流充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颈部 多间隙感染 双套管引流 负压冲洗
下载PDF
物联网双层耦合动力学信息传播模型研究
4
作者 张月霞 常凤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5-3173,共9页
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促进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物联网通信中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复杂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层耦合信息传播模型SIVR-UAD,通过分析物联网... 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促进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物联网通信中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复杂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层耦合信息传播模型SIVR-UAD,通过分析物联网中不同状态的设备和用户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建立了6种耦合状态,并利用马尔科夫方法分析耦合节点的状态变化过程,找到信息传播平衡点,最后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平衡点的唯一性以及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3组不同的初始耦合节点数下,SIVR-UAD模型中的6种耦合节点数量变化始终趋向同一稳定水平,证明了该模型的平衡点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通信 SIVR-UAD 双层耦合信息传播模型 稳定性证明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潇月 刘建英 +2 位作者 张悦 洪芹 陈琳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HBV-ACLF患者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DPMAS序贯P...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HBV-ACLF患者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DPMAS序贯PE组(n=45例)和PE组(n=47例)。PE组接受单纯PE治疗,DPMAS序贯PE组接受DPMAS序贯P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12周时的好转率及存活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时的血清炎性因子、内毒素水平(ET)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好转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好转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及12周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周及12周时,DPMAS序贯PE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ET水平低于PE组(均P<0.05);DPMAS序贯PE组治疗4周时的MELD评分低于PE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DPMAS序贯PE治疗HBV-ACLF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内毒素水平,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内毒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对结核病/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艾静 王宁 孙文峰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结核病(TB)/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72例TB/HIV双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ART分为ART组(n=40)与... 目的分析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结核病(TB)/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72例TB/HIV双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ART分为ART组(n=40)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对症治疗,AR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2周内给予ART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IV载量及治疗后转阴率、治疗失败结局。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ART组CD4+T淋巴细胞数均多于前一个时间点,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均少于前一时间点,且ART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RT组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ART组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RT组HIV载量少于治疗前,对照组多于治疗前,且ART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个月,ART组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治疗失败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增加CD4+T淋巴细胞数,减少HIV载量,提高转阴率,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双重感染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杨澜 李先辉 +4 位作者 邢业英 田宏艳 袁子璇 谭秀娟 刘娟 《全科护理》 2024年第8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病人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16例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人,根据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将其...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病人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16例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人,根据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上尿路结石病人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实际效用。结果:上尿路结石病人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9例(13.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肾积水程度是上尿路结石病人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检验χ^(2)=6.981,P=0.6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74,0.934)]。结论: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上尿路结石术后并发双J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双J管 尿路感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双J管留置时间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熊宇 朱晓峰 +2 位作者 姚爱兵 位志峰 陆烽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术前留置双J管的时长对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67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术前留置双J管的时长对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67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留置双J管后消除明显感染症状,然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根据双J管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 d)和研究组(>7d),分别为74例和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结果、无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71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38%),其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3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留置双J管前和留置双J管后第7天时的尿白细胞水平和血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在留置7 d后较留置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内无石率相似(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在暂时性低热、发热、血尿、输尿管穿孔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尿路刺激征和尿路感染在研究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留置双J管的时长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愈率无显著影响,但是较长的双J管留置时间会增加患者术后出现尿路刺激征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感染 留置双J管 糖尿病
下载PDF
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9
作者 吴利兵 曹勇 +2 位作者 庒华 厉波 李超群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尿路感染(UTI)临床预测模型,提高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治能力。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历筛选最终入组研究对象共137例,将尿路感染患者纳... 目的通过建立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尿路感染(UTI)临床预测模型,提高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治能力。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历筛选最终入组研究对象共137例,将尿路感染患者纳入UTI组,未发生尿路感染者纳入非UTI组。对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双J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史、术前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UNT)、手术时间、双J管侧别、合并肾功能不全情况进行统计,采用R-studio 4.0.2软件的“RMS”函数包完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绘制,模型及单因素对双J管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UTI组与非UTI组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双J管侧别、合并肾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双J管留置时间、术前COUNT评分、尿路感染史比例均高于非UT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双J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均为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6.753,P=0.32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ROC分析结果显示,双J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预测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47、0.750,3个单因素联合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术后尿路感染的AUC为0.925,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基于双J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在早期识别尿路感染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手术 双J管 尿路感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刚 何金戈 +3 位作者 常嚷丹 王梅引 夏勇 王丹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260-4261,4264,共3页
[目的]探索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机制。[方法]在四川省选择结核病和艾滋病疫情均较重的两个县开展为期6个月的试点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探索出了"4个一"工作协调机制和"一初筛、二转诊、三检查、四诊断、五鉴别"... [目的]探索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机制。[方法]在四川省选择结核病和艾滋病疫情均较重的两个县开展为期6个月的试点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探索出了"4个一"工作协调机制和"一初筛、二转诊、三检查、四诊断、五鉴别"的工作模式,以及并由结防人员采血、告知阴性结果,由艾防人员检测、告知阳性结果的HIV抗体检测和咨询程序。结核病人中HIV检出率为2.40%,HIV/AIDS中结核病的检出率为5.06%。[结论]在结防机构和艾防机构间建立一套有机的协作机制是做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 HIV/AIDS 双重感染 机制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120例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辛小娟 袁喆 +3 位作者 黄文祥 李崇智 朱伟民 于香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用121例18~65 a的病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国产头孢吡肟)61例和对照组(进口头孢吡肟)60例。给药方案均为2 g,iv,gtt,bid,疗程为...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用121例18~65 a的病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国产头孢吡肟)61例和对照组(进口头孢吡肟)60例。给药方案均为2 g,iv,gtt,bid,疗程为7~14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66%,98%与80%,100%,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9%与8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与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与3%(P>0.05)。结论:国产头孢吡肟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与进口头孢吡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 头孢吡肟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双轨道护理干预对3岁以下肾结石患儿MPCNL临床效果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小丽 田翠芸 +2 位作者 杨俊 李佳 姜淑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轨道护理模式对3岁以下肾结石患儿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临床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肾结石患儿及家属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的不同... 目的探讨双轨道护理模式对3岁以下肾结石患儿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临床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肾结石患儿及家属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外科护理,干预组实施双轨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儿术后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轨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3岁以下肾结石患儿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道护理 MPCNL 感染 婴幼儿 满意度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双盲对照治疗尿路感染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素芳 袁喆 +2 位作者 肖永红 李崇智 刘鸿渝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1-464,共4页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及开放试验。试验组清晨用莫西沙星 1粒和安慰剂 1粒 ,晚上 2粒安慰剂均 po ;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 2粒 ,po ,bid ;开放组用莫西沙星 1粒 ,po ,qd。疗程均为 7~...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及开放试验。试验组清晨用莫西沙星 1粒和安慰剂 1粒 ,晚上 2粒安慰剂均 po ;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 2粒 ,po ,bid ;开放组用莫西沙星 1粒 ,po ,qd。疗程均为 7~14d。结果 :各组有 2 2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可进行疗效评价者各有 2 0 ,2 0 ,18例。治疗结束后 1d ,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0 %,95 %,94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84 %,10 0 %,10 0 %。纸片法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致病菌的高敏率和敏感率相同 ,分别为 82 %和 10 0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2 3 %,2 3 %,14%。结论 :莫西沙星对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下载PDF
艾滋病与结核病患者双重感染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喜文 刘飞鹰 董柏青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457-4458,4460,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人中结核病患病率,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检出率;调查广西艾滋病患者发生结核病及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0例艾滋病患者及58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双重感染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并查看病例。[...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人中结核病患病率,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检出率;调查广西艾滋病患者发生结核病及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0例艾滋病患者及58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双重感染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并查看病例。[结果]260例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患病率为35.0%(肺结核为29.2%,肺外结核为5.8%),580例结核病患者HIV感染检出率为2.8%;影响260例艾滋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影响580例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毒和商业性行为。[结论]艾滋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机率高,月收入低者易发生结核病;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检出率高于一般人群,吸毒和商业性行为是结核病患者感染HIV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TB 双重感染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104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15
作者 桂保松 宁宁 +5 位作者 孙秀珍 李雅莉 崔社环 靳凤乐 韩雪芳 王养维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2-535,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104例,给予帕珠沙星500mg,对照组10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200mg,均bid,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7例病人,帕珠沙... 目的:评价国产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104例,给予帕珠沙星500mg,对照组10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200mg,均bid,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7例病人,帕珠沙星组104例,男性28例,女性76例,年龄(38±14)a;左氧氟沙星组103例,男性40例,女性63例,年龄(41±15)a。试验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6%和95.2%;对照组分别为79.6%和89.3%,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和9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和7.3%,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失眠、皮疹。结论: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双盲法 帕珠沙星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盐酸安妥沙星片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随机、双盲、双模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春 袁哲 +1 位作者 黄文祥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6-318,I0002,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用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盐酸安妥沙星片剂和安慰剂,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剂和... 目的评价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用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盐酸安妥沙星片剂和安慰剂,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剂和安慰剂,每日服药2次,每次间隔12h,疗程均为7~14d。结果盐酸安妥沙星片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相比,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两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妥沙星片剂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 急性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双模拟临床试验
下载PDF
河北省4个县结核病与艾滋病双向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路丽 张联英 +1 位作者 陈海峰 曹继平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0期964-965,共2页
目的提高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例的发现率。方法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合作机制。对确诊的结核病人进行咨询及HIV抗体检测;对确诊的HIV/AIDS进行结核病筛查。结果2007年1—9月,河北省4个县共确诊结核病人844... 目的提高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例的发现率。方法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合作机制。对确诊的结核病人进行咨询及HIV抗体检测;对确诊的HIV/AIDS进行结核病筛查。结果2007年1—9月,河北省4个县共确诊结核病人844例,有HIV高危行为人数51例,占7.0%,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病人。397例HIV/AIDS病例中确诊结核病人8例,TB/HIV双重感染率为2.0%。结论应在结核病人和HIV/AIDS中开展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提高TB/HIV双重感染病人发现率,防止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艾滋病 双重感染
下载PDF
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治疗肠瘘合并腹腔感染(附29例报告)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志荣 彭志洋 +2 位作者 耿忠泽 周斌 常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29例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采用了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结果 24例患... 目的探讨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29例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采用了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结果 24例患者直接更换开放式双套管,并予以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后腹腔感染得到控制,瘘口自行愈合。5例患者因经引流3~5天后仍出现高热、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无明显好转而再次手术治疗,术中重新放置开放式双套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引流,其中3例治愈,1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开放式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肠瘘合并腹腔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再次开腹手术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套管 腹腔感染 肠瘘
下载PDF
普卢利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莉 蔡永宁 +6 位作者 刘春涛 吴小侯 吴亚梅 冒国光 张道友 邵玉霞 黄旭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普卢利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普卢利沙星组200rag,左氧氟沙星组200rag,每日两次,疗程均为7~10d。结果本研究共... 目的评价国产普卢利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普卢利沙星组200rag,左氧氟沙星组200rag,每日两次,疗程均为7~10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8例,普卢利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有139例,其中普卢利沙星组FAS分析130例,PP分析123例;左氧氟沙星组进行FAS分析126例,PP分析119例。疗程结束时.FAS分析普卢利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3.85%和65.04%,PPS分析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5.56%和67.23%;FAS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92%和91.06%,PPS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68%和94.12%,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3%和87.10%。以上结果两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5%和6.57%,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及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普卢利沙星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卢利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细菌感染 双盲双模拟 多中心临床试验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泌尿系统感染98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袁喆 肖永红 +2 位作者 张唯力 王长征 金欢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53-757,共5页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 ,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 2 0 0mg ,静脉滴注 ,bid ,疗程 7~ 14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可进行安全性评价者分别有 4 8...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 ,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 2 0 0mg ,静脉滴注 ,bid ,疗程 7~ 14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可进行安全性评价者分别有 4 8,5 0例 ;可进行疗效评价者分别有 4 7,5 0例。试验组痊愈率 89%、临床有效率 10 0 %、细菌清除率 89% ;对照组分别为 90 % ,96 % ,85 %。加替沙星对革兰阳性菌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其他几种抗菌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和 12 % ,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加替沙星对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泌尿道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加替沙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