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9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Soil Hot-Water Extractable C,N and P Fractions During Vegetative Restoration in Zhifanggou Watershed on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2
1
作者 UE Sha LI Peng +2 位作者 LIU Guo-bin LI Zhan-bin ZHANG C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250-2259,共10页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Zhifanggou Watershed,Shaanxi Province,China,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hot-water extractable C,N and P fractions,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hot-water extr...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Zhifanggou Watershed,Shaanxi Province,China,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hot-water extractable C,N and P fractions,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change in Loess Plateau.The six vegetation types established in 1975 were(i) Robinia pseudoacacia L.,(ii) Caragana korshinkii Kom.,(iii)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v) P.tabulaeformis-Amorpha fruticosa L.,(v) R.pseudoacacia-A.fruticosa,and(vi) grassland.A cropped hillslope plot and 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native forest plot were used as referenc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native forest to cropl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hot-water extractable C,N and P fractions.Hot-water extractable C,N,and P increased when cultivated land was revegetated,but after 30 years the amount of hot-water extractable C,N,and P in revegetated fields was still much lower compared to native forest.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increased more under mixed-forest than under pure-forest stands.Furthermore,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and soi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change on the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 vegetative restoration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Effects of hot-water extract of <i>Paecilomyces hepiali</i>on hypertension parameter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2
作者 Alfred Chioza Shoji Ohg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4年第8期436-443,共8页
In this study, effects of hot water extract of Paecilomyces hepiali mycelia on hypertension parameter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sted parameters included blood pressure, blood a... In this study, effects of hot water extract of Paecilomyces hepiali mycelia on hypertension parameter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sted parameters included blood pressure, blood and urin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renin and angiotensin II levels in the blood. Prior to these tests, the extract was examined for toxicity. The fungus was cultivated in a solid medium composed of 40 g brown rice, 0.32 g glucose, 0.65 g sucrose, 2 g peptone and 65 ml corn steep liquor. No abnormality or harmful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oxicity test. Administration of a continuous-dose, once daily, to SHR for 27 weeks (from 13 weeks of age) decreased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significantly.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β-lipoprotein lipid peroxides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eated groups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Urinary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middle and high dose group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0 mg/kg/10ml/day),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were obtained for total cholesterol in groups that were given middle (170 mg/kg/10ml/day) and high (250 mg/kg/10ml/day) dosages. In all dosages (low, middle and high) the values for triglycerid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alu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angiotensin II levels, the valu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values in the other group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ot water extract of P. hepiali mycelia has ability to control hypertension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water EXTRACT PAECILOMYCES hepiali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下载PDF
Effect of pH Control with Acetic Acid/Sodium Acetate Buffer on Hot-water Extraction of Poplar Wood
3
作者 Yanru Liua Yingjuan Fu +2 位作者 Zhiyong Shao Fengshan Zhang Menghua Qin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EI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Poplar wood chips were extracted in an acetic acid/sodium acetate(SA/AA)buffer solution at 180ºC for 60 minutes,with a solid-to-liquid ratio of 1:6,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H on the extraction performance in... Poplar wood chips were extracted in an acetic acid/sodium acetate(SA/AA)buffer solution at 180ºC for 60 minutes,with a solid-to-liquid ratio of 1:6,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H on the extraction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extract.The pH was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acetate and acetic acid in the buffer system.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AA system could promote the dissolution of hemicellulose,obtaining more oligosaccharides and monosaccharides,and could also inhibit the excessive decomposition of monosaccharides.When extracting poplar wood chips in a SA/AA system of pH=3.7,the yield of oligosaccharides was the highest,while the contents of furfural and hydroxymethyl furfural decreased by 25%and 30%,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water extraction systems.Moreover,the amount of lignin extracted in the S/AA process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a conventional hot water extra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water extraction Acetic acid/sodium acetate buffer POPLAR OLIGOSACCHARIDE Degraded by-products
原文传递
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油水渗流特征
4
作者 孙宝泉 杨勇 +4 位作者 吴光焕 赵红雨 张民 孙超 张贺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针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开发过程中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油水渗流特征不明的问题,利用微观可视化实验和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热水和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水和驱油剂驱油的致效机理和交... 针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驱开发过程中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油水渗流特征不明的问题,利用微观可视化实验和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热水和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水和驱油剂驱油的致效机理和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70℃时,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较小;温度为150℃时,热水和驱油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热水驱转高温驱油剂驱和直接高温驱油剂驱的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均明显增大;温度超过200℃后,驱油剂在高温限制下驱油作用减弱,热水对驱油效率的提升大幅增加。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热水驱和高温驱油剂驱均可提高驱油效率;随着温度升高,热水对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大,驱油剂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先增大后减小;热化学驱通过热水、驱油剂在不同温度区域的接替驱油和协同作用,能够实现超稠油油藏效益开发。该研究可为热化学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热水驱 热化学驱 驱油机理 渗流特征
下载PDF
便携式锂钾分析仪现场测定热泉水中的锂
5
作者 刘晓 詹秀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23,共7页
锂是绿色能源和轻质合金的理想原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备受各国重视。热泉水中富含锂,储量可观,然而热泉水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样品运输与实验室测试成本高、效率低,锂资源勘查急需现场分析技术的支持。热泉水一... 锂是绿色能源和轻质合金的理想原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备受各国重视。热泉水中富含锂,储量可观,然而热泉水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样品运输与实验室测试成本高、效率低,锂资源勘查急需现场分析技术的支持。热泉水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钠、钾等元素,基体效应显著。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锂钾分析仪,搭配负性滤光片,选择锂的分析谱线波长670.78nm,通过优化测量条件,建立了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现场测定热泉水中锂元素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解质是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工作电流为70mA,进样流速为3.0mL/min时,锂检出限为4.07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3%。对热泉水样品进行加标测试,加标回收率为81.6%~115.9%。当热泉水样品基体组成较简单时,直接采用标准曲线法即可获得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当样品基体组成较复杂或者基体浓度高时,采用标准加入法可有效地减小基体效应,获得的分析结果相对更准确。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基体的热泉水中锂含量的分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锂钾分析仪 热泉水 现场测定 电解质酸度 工作电流 进样流速
下载PDF
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条件优化及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溱博 廖森泰 +4 位作者 杨琼 刘吉平 肖阳 李庆荣 邢东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目的】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处理条件,并测试以不同来源水处理蚕种的孵化效果,为热水浴法在蚕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出可替代传统盐酸孵化法且更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的蚕种人工孵化方法。【... 【目的】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处理条件,并测试以不同来源水处理蚕种的孵化效果,为热水浴法在蚕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出可替代传统盐酸孵化法且更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的蚕种人工孵化方法。【方法】选用两广二号为供试蚕种,以卵龄(A)、处理时间(B)和处理温度(C)为变量,以蚕卵实用孵化率(Y)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处理条件;选择自来水、纯净水及矿泉水等不同来源的水,并选取萨尼斯、932、湘晖和春5等4个蚕种品种,分别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对蚕卵进行热水浴处理,检验热水浴法解除蚕卵滞育的效果。【结果】蚕卵实用孵化率对3个变量因素的二项式拟合方程为:Y=91.03-2.01A-4.60B+22.89C+0.040AB+4.03AC+0.89BC-10.46A~2+3.25B~2-19.60C~2,响应面设计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各因素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排序为处理温度(C)>处理时间(B)>卵龄(A),其中,处理温度影响极显著(P<0.01),处理时间影响显著(P<0.05,下同),卵龄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两因素间交互作用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排序为AC>BC>AB。修正后的热水浴法最佳处理条件:卵龄17.5 h,处理时间13 s,处理温度50℃,此条件下的实际蚕卵实用孵化率为97.94%,与理论预测值(98.81%)接近。不同来源水对两广二号正、反交种进行热水浴处理后的实用孵化率均在95.00%以上,仅阳山自来水和纯净水1在热水浴处理两广二号正交种时的实用孵化率显著低于盐酸即时浸酸法,但其实用孵化率仍高于93.00%;萨尼斯、932、湘晖、春5等4个家蚕品种的热水浴实用孵化率与盐酸即时浸酸法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热水浴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结论】热水浴法能有效解除蚕卵滞育,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作为蚕业生产上替代传统盐酸孵化法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浴法 二化性家蚕品种 蚕卵 解除滞育 人工孵化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温室传热水道与土壤换热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7
作者 甄琦 杜嘉玮 +2 位作者 塔娜 闫彩霞 孙云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263,共7页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对温室土壤的换热强度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埋管深度越深对土壤地面温度影响越小,管道间距越宽则土壤的温度分布越分散,使土壤不容易达到温度扩散的饱和值,管温越高对管道以下的土壤影响越大,造成资源浪费;当埋管深度为30cm、管间距为20cm时,土壤的换热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温室传热水道对土壤加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计算流体力学 传热水道 换热强度 日光温室
下载PDF
贮前延迟联合热水处理对黄瓜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贾淼 张敏 +3 位作者 李奇勋 李玉申 王红婷 陈一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 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在(4±1)℃,相对湿度(80±5)%的冷库贮藏期间冷害(chilling injury,CI)症状、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 d时,各组冷害指数最高仅为0.37,然而贮藏9 d时,CK和T3组果实冷害指数迅速升高至0.76和0.71,此时CK组冷害指数为T1和T2的1.25倍和1.21倍。而且T1和T2组能显著减缓果实失重率和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的上升以及硬度的下降,同时能使果实保持较好色泽,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轻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_(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对果实的损伤;到贮藏末期,相比于CK,T1和T2组果实的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7.86%和11.64%。此外,T1和T2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T1和T2处理组对于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缓解品质劣变均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用性更高的处理方式。该研究对黄瓜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前延迟 热水处理 黄瓜 抗氧化系统 冷害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刺槐豆胶多糖结构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王帅 孔博洋 +5 位作者 李婷 贾小艳 肖红 位张坤 张继 王俊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一系列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MAE-LBGP的分子量(2.744〜3.777×10^(6) g/mol)显著高于HWE-LBGP(1.222〜1.593×10^(6) g/mol),且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不均一性的增强使得糖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及更为紧密的构象特征,而HWE-LBGP的构象则表现得相对单一和松散。经由两种提取方式得到的LBGP具有相同的单糖组成种类(甘露糖和半乳糖)和糖苷键类型(1→4与1→6位连接键)。以上结果归因于在微波效应的作用下,溶剂的极化作用增强,提取能力增加,并通过增强溶剂的传质能力,获得了高分子量和更宽分布的多糖所致。本研究为微波技术在多糖提取应用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豆胶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热水浸提 微波效应 糖链构象
下载PDF
热水化学驱体系与稠油组分间相互作用及其理论模拟研究
10
作者 韩玉贵 刘长龙 +3 位作者 赵鹏 郑雯雯 刘岳鹏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为了探究温度和聚合物化学剂对稠油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流变仪对稠油组分进行了分析.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沥青质表面形态不规则,胶质表面粗糙且具有孔道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出3种稠油... 为了探究温度和聚合物化学剂对稠油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流变仪对稠油组分进行了分析.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沥青质表面形态不规则,胶质表面粗糙且具有孔道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出3种稠油组分具有芳香烃的特征吸收峰.通过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聚合物化学剂的投加量、矿化度、温度和pH值对稠油流变性能和体相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投加量对稠油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有显著影响,而矿化度的增加则增强了稠油的复数黏度,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稠油的黏弹性较中性条件更强.通过理论计算研究发现,添加聚合物化学剂可以降低稠油的黏度,在较高的温度下效果更加显著.沥青质与聚合物化学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其次为胶质,与油分的相互作用最弱.聚合物化学剂对稠油组分的径向分布函数无明显影响,主要影响界面处的稠油组分.聚合物化学剂与沥青质可以形成氢键,添加聚合物化学剂后,沥青质内部的氢键数量减少,与聚合物化学剂之间的氢键数量增加.温度升高会减少氢键数量,尤其是沥青质与聚合物化学剂之间的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化学驱 流变性能 理论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饲用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尚朝利 白泽方 樊轻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5,共4页
试验以饲用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提高桑叶中多糖提取率为优化目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并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桑叶多糖的... 试验以饲用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提高桑叶中多糖提取率为优化目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并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桑叶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优生产工艺参数组合为液料比30 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桑叶多糖提取率为6.69%。桑叶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22、11.74 mm,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0 g/L。研究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桑叶多糖可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桑叶 多糖 热水浸提法 抑菌活性
下载PDF
24h全日集中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贮热水箱容积的分析探讨
12
作者 欧阳力 栗心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中,贮热水箱容积的计算至关重要。介绍并分析了现行标准规程贮热水箱容积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公式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空气源热泵定时运行、24 h全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根据热泵运行时间与用水高峰持续时... 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中,贮热水箱容积的计算至关重要。介绍并分析了现行标准规程贮热水箱容积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公式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空气源热泵定时运行、24 h全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根据热泵运行时间与用水高峰持续时段的覆盖关系,分情况分析并推导了贮热水箱容积的计算公式。在设计取值范围内,对上述推导公式计算的贮热水箱容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贮热水箱容积在方案阶段的估算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全日集中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热泵定时运行 贮热水箱容积
下载PDF
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13
作者 刘星辰 黄锋 +2 位作者 陈树汪 王安民 杨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滇西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部分隧道工程在穿越水热活动带时会面临高温挑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揭示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以腾越隧道为例,采用地质构造勘察法和温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的水热活动循环模式进行了研... 滇西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部分隧道工程在穿越水热活动带时会面临高温挑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揭示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以腾越隧道为例,采用地质构造勘察法和温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的水热活动循环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大地热流值对区域地温带进行了划分,利用SiO_(2)地热温标对隧道热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受地质构造影响,该区域水热活动的热源来自火山岩浆,褶皱与断裂是热水循环增温的主要通道,水源补给则来自大气降雨,热水循环、增温、径流期间的水岩反应导致水体Ca^(2+)上升;腾越隧道沿线以中、低温地热系统为主,该区域内的热量传递以热传导为主,隧道全线的热害占比高达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质工程 隧道热害 水热活动带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热水循环模式
下载PDF
赣北与赣南地区典型中温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14
作者 施兴华 白细民 +5 位作者 孙占学 刘金辉 叶海龙 庞龙龙 关燕鹤 陈功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为践行“双碳”目标,助力中国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采用同位素手段和多矿物平衡模拟法,研究了赣北的白岭温泉与赣南的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白岭温泉(85℃)为弱碱性HCO_(3)-Na型硅-氟水,其总溶解固体(TDS... 为践行“双碳”目标,助力中国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采用同位素手段和多矿物平衡模拟法,研究了赣北的白岭温泉与赣南的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白岭温泉(85℃)为弱碱性HCO_(3)-Na型硅-氟水,其总溶解固体(TDS)含量、H_(2)SiO_(3)含量和主要离子浓度均低于汤湖温泉(89℃,弱碱性HCO_(3)-Na型硅-氟水)和白石温泉(85℃,弱碱性SO_(4)-HCO_(3)-Na型硅-氟水)。三个温泉虽均来源于大气降水,但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水的地下滞留时间更长,而白岭温泉的循环深度更大。白岭温泉和汤湖温泉的水岩作用强烈,均存在明显的氧漂移现象,而白石温泉则发生水气同位素交换作用,导致热水的δ^(18)O值降低。长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的溶解和H_(2)S的氧化为温泉中主要离子来源。白岭温泉、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的平均热储温度分别为125、135和149℃,属于中温地热资源,其补给高程分别为1455、1790和10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温泉 水化学特征 水-岩相互作用 同位素
下载PDF
住宅户内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循环恒温能耗分析
15
作者 何江 徐琰 +2 位作者 俞佳祺 王凌燕 李峰 《浙江建筑》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基于3个住宅户型案例的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对系统配水管道采用循环恒温方式维持热水用水温度时的管道散热量进行计算评估,分析了循环恒温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增量能耗和电耗,提出当前全装修住宅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应集成管道恒温循环... 基于3个住宅户型案例的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对系统配水管道采用循环恒温方式维持热水用水温度时的管道散热量进行计算评估,分析了循环恒温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增量能耗和电耗,提出当前全装修住宅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应集成管道恒温循环装置及控制装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户内 热水循环 能耗 空气源热泵
下载PDF
“光热+燃气”技术在油田活动洗井作业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博超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前,化石燃料占油气田生产过程能耗70%以上,其中活动洗井作业中主要采用燃气供热方式,采用燃气锅炉方式加热存在天然气消耗量大、碳排放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光热+燃气”联合供热方案,以及其在国内某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分... 目前,化石燃料占油气田生产过程能耗70%以上,其中活动洗井作业中主要采用燃气供热方式,采用燃气锅炉方式加热存在天然气消耗量大、碳排放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光热+燃气”联合供热方案,以及其在国内某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光热供热系统可节省天然51.10×10^(4) m^(3),年减排二氧化碳1107.3 t.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因此,该技术在油田活动洗井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燃气 活动洗井 热水站 碳排放 燃气供热
下载PDF
城市集中供热水处理专家帮助系统的开发
17
作者 胡莉莉 王淑勤 马健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随着智能城市的不断发展,专家帮助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和热水管网水处理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将热源厂水处理中常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制作成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在windows环境... 随着智能城市的不断发展,专家帮助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和热水管网水处理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将热源厂水处理中常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制作成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在windows环境下,将数据库与Visual Basic6.0软件对接,开发出供水管网故障诊断专家帮助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有查询数据库中的供热管网故障类型、解决方案、即时更新数据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管网水处理 故障诊断 专家帮助系统 知识库 数据库
下载PDF
乏燃料棒M5锆合金包壳的透射电镜分析
18
作者 钱进 卞伟 +2 位作者 郭一帆 王鑫 梁政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压水堆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在服役期间会经受高中子注量辐照,其微观组织将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其宏观性能,因此锆合金包壳的中子辐照行为研究一直是核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由于材料经中子辐照后具有较强的放射性,相关的实验必须在热... 压水堆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在服役期间会经受高中子注量辐照,其微观组织将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其宏观性能,因此锆合金包壳的中子辐照行为研究一直是核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由于材料经中子辐照后具有较强的放射性,相关的实验必须在热室内进行,因此针对辐照后燃料包壳微观组织的研究也一直是工作的难点。本文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热室设施上,通过透射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M5锆合金包壳材料中子辐照后的微观组织。样品来源于国内商业压水堆AFA3G型乏燃料棒,其燃耗分别为14 GW·d/tU和41 GW·d/tU。从燃料棒上截取长度约10 mm的包壳样品,在热室内完成去芯块与化学清洗,获得空包壳样品,然后通过机械制样方法,制备出?3 mm薄片状包壳基体样品,最后采用电解双喷减薄方法,制备出包壳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样品。另外,为对比锆包壳辐照后的组织变化,采用同样方法制备了相同材料的冷态观察分析样品。冷态样品与辐照样品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冷态Zr合金包壳基体组织内部存在原生的第二相粒子,基体内部整体较为干净,纳米析出相稀少,未观察到明显的位错结构;辐照后,基体内原生的第二相粒子尺寸和分布与冷态样品差异不明显,但出现了明显的纳米析出相和高密度位错组织;随着燃耗的增加,纳米析出相尺寸有增加的现象;低燃耗与高燃耗样品位错组织具有相似性,表明在14 GW·d/tU燃耗下,锆合金包壳内由辐照产生的位错组织已基本趋于饱和状态;电子选取衍射结果表明,辐照后,基体内原生的第二相粒子虽存在一些非晶组织,但仍以bcc晶体结构为主,表明在41 GW·d/tU燃耗下,第二相粒子保持了一定的辐照稳定性;另外,第二相的EDS结果表明,随着燃耗的增加,Nb元素的含量有贫化趋势;分析认为,Zr合金经中子辐照,第二相粒子中的Nb原子扩展至Zr基体内,将促进Nb元素以纳米富Nb相形式在Zr基体中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后检验 透射电镜 压水堆 锆合金 燃料棒 中子辐照 热室
下载PDF
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高温腐蚀行为研究
19
作者 陈伟 张大路 +3 位作者 胡素影 马北一 陈永君 解志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通过设计高温氧化试验、高温热盐腐蚀试验、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试验,系统开展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的高温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Ti_(2)AlNb合金物相结构特征、微观腐蚀形貌及腐... 通过设计高温氧化试验、高温热盐腐蚀试验、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试验,系统开展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的高温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Ti_(2)AlNb合金物相结构特征、微观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经650℃氧化400 h后,Ti_(2)AlNb合金的氧化增重仅为0.507 mg/cm^(2),表面原位生成均匀致密的氧化层,其厚度约3μm。经650℃热盐腐蚀400 h后,Ti_(2)AlNb合金增重高达4.049 mg/cm^(2),表面氧化层呈棕黄色且厚度高达150μm。热盐试验过程中混合盐共晶反应产生的Cl_(2)作为催化载体加速合金腐蚀降解,其诱导形成的气态氯化物及腐蚀产物(如NaNbO_(3)和Na_(2)TiO_(3))最终导致氧化层的严重开裂和剥落,使合金整体严重失效退化。经650℃热盐-水汽协同腐蚀400 h后,Ti_(2)AlNb合金的腐蚀损伤进一步加剧,水汽环境导致其表面氧化层腐蚀降解及HCl形成,而HCl内渗进一步加速了基体合金降解。此外,混合盐的内扩散及其共晶反应所产生的Cl_(2)会与水反应再次形成HCl,而HCl进一步加速Ti_(2)AlNb腐蚀降解进程,并导致大量疏松腐蚀产物堆积和脱落,即高温热盐-水汽强耦合效应严重威胁Ti_(2)AlNb合金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高温氧化 高温热盐腐蚀 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 腐蚀与降解机理
下载PDF
播期和热水浸种对油用牡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
20
作者 范挺秀 郝明扬 +1 位作者 王嘉欣 范丙友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8,28,共3页
以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播期和热水浸种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种子收获1个月后含水量显著降低;8月是油用牡丹‘凤丹’适宜播种期,9月之后播种会显著降低出苗率;热水浸种能显著提高‘凤丹’种子的含水量,但随着... 以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播期和热水浸种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种子收获1个月后含水量显著降低;8月是油用牡丹‘凤丹’适宜播种期,9月之后播种会显著降低出苗率;热水浸种能显著提高‘凤丹’种子的含水量,但随着储存时期的延长,‘凤丹’种子的吸水能力显著下降;‘凤丹’种子的发芽率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热水浸种能够显著提高8月下旬及9月上旬播期‘凤丹’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热水浸种 播期 发芽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