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Cu_(2)O@HP-β-CD合成、表征及类芬顿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昕 汪天霄 +2 位作者 张书彬 陈振婷 陈胜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u_(2)O@HP-β-CD,通过XRD、SEM、FT-IR对Cu_(2)O@HP-β-CD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MB)的类芬顿催化降解性能。XRD图谱显示样品的衍射峰为纯Cu_(2)O,HP-β-CD与Cu摩尔比为1:1时样品SEM形貌为500 nm,大小...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u_(2)O@HP-β-CD,通过XRD、SEM、FT-IR对Cu_(2)O@HP-β-CD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MB)的类芬顿催化降解性能。XRD图谱显示样品的衍射峰为纯Cu_(2)O,HP-β-CD与Cu摩尔比为1:1时样品SEM形貌为500 nm,大小均一的球形。Cu_(2)O@HP-β-CD类芬顿体系降解MB的实验结果表明,当HP-β-CD与Cu摩尔比为1:1,加入浓度为20 mmol/L的H_(2)O_(2),100 min时MB去除率达到96.1%。相同条件下,液相法单一合成的Cu_(2)O的MB去除率为54.4%;Cu_(2)O@HP-β-CD的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02776 min^(-1),高于Cu_(2)O的反应速度常数(0.0074 min^(-1))。Cu_(2)O@HP-β-CD的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了·OH在催化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_(2)O@hp-β-cd 亚甲基蓝 过氧化氢 类芬顿
下载PDF
HP-β-CD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紫外光谱的影响
2
作者 姜怡 石东坡 +3 位作者 吴浩 李赓 朱生华 王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AEO-7还会降低SLDED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_(cmc)),当AEO-7的浓度分别为0.400、1.000 mmol/L时,SLDED的c_(cmc)由纯水中的0.320 mmol/L分别降低至0.317、0.289 mmol/L。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能有效消除AEO-7对SLDED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在复配体系中按n(SLDED)∶n(HP-β-CD)=1∶2加入HP-β-CD后,复配体系中SLDED的检测准确度明显提高。综合红外光谱表征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的结果,可推测出SLDED分子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n(SLDED)∶n(HP-β-CD)为1∶2的包结物,是HP-β-CD消除AEO-7对SLDED的干扰以及阻断SLDED分子形成胶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羟丙基-Β-环糊精 紫外光谱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胆酸-HP-β-CD包合物中胆酸的含量
3
作者 张永 孟祥学 《齐鲁药事》 2008年第9期528-529,共2页
目的建立胆酸-HP-β-CD包合物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胆酸-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提供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rom-C18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40:0.06)... 目的建立胆酸-HP-β-CD包合物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胆酸-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提供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rom-C18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40:0.06);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192nm。结果胆酸在0.0625-1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0.6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宜作为胆酸-HP-β-CD包含物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酸-hp—β—cd包合物 胆酸 hp—β—cd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LNG-HP-β-CD包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紫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大伟 刘琪 +1 位作者 刘明 刘晓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811,共4页
左炔诺孕酮(LNG)不溶于水和紫外光照易分解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鼠类不育剂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溶液法,制备出LNG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建立了准确简便的紫外光谱定量检测方法;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了HP-β-CD与LNG的包合摩... 左炔诺孕酮(LNG)不溶于水和紫外光照易分解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鼠类不育剂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溶液法,制备出LNG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建立了准确简便的紫外光谱定量检测方法;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了HP-β-CD与LNG的包合摩尔比为1:1,25℃时LNG-HP-β-CD包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87.3L.mol-1;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对包合物的抗紫外光降解性能进行了测试,表明在50h内包合物的降解率小于5%,远低于药物单体。结果表明,HP-β-CD对LNG具有良好的包合作用,可显著提高该药物的水溶性和紫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左炔诺孕酮 包合物 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光降解
下载PDF
亲脂类分子增溶剂单2-氧一(2一羟基丙基)一β一环糊精(单2一HP一β一CD)的制备及其NMR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郝爱友 童林荟 +1 位作者 张复升 金道森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9-371,共3页
文中就亲脂类分子增溶剂单2-HP-β-CD的合成作了研究,产率从文献报道的5%提高到28%。文中还给出了产物的NMR数据。
关键词 增溶剂 羟基丙基 环糊精 包结复合
下载PDF
HP-β-CD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色谱保留机制及拆分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钟辉 满瑞林 唐课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研究了苯基琥珀酸(PSA)对映体的色谱保留机制。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10 mmol/LHP--βCD,20%(体积分数)乙腈,0.05%(体积分数...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研究了苯基琥珀酸(PSA)对映体的色谱保留机制。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10 mmol/LHP--βCD,20%(体积分数)乙腈,0.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pH 2.5,柱温25℃,流速1.0 mL/m 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该文建立了保留因子(k)与ce(HP--βCD)、ce(H+)、包结平衡常数以及苯基琥珀酸的解离常数的关系式,并结合实验对该关系式进行了验证。保留因子的倒数1/k对ce(HP--βCD)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HP-β-CD与苯基琥珀酸对映体形成了包合比1∶1的包合物。在低酸度值下,包结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显示,R-(-)-苯基琥珀酸与HP-β-CD所形成的包合物的包结平衡常数(162.5)比S-(+)-苯基琥珀酸(97.4)的大很多。手性拆分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HP-β-CD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分离过程主要是一个焓驱动的过程,包合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通过比较手性选择体结构,探讨了HP-β-CD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机理。研究表明,分子尺寸大小相匹配以及构象诱导作用大小不同可能是HP-β-CD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d 苯基琥珀酸对映体 拆分机理 保留机制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反相液相色谱
下载PDF
HP-β-CD降低油田地层水中SDBS胶束对其检测光谱的干扰 被引量:1
7
作者 石东坡 尹先清 +4 位作者 郑延成 陈武 付家新 邹华 任朝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3-1808,共6页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扫描的波长差Δλ为25nm时,HP-β-CD不仅具有增强SDBS荧光强度的作用,同时还具...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扫描的波长差Δλ为25nm时,HP-β-CD不仅具有增强SDBS荧光强度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增加SDBS临界胶束浓度的特性。SDBS在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变ΔγGm^Θ随HP-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了在水溶液中,相比于形成胶束,SDBS单体更容易与HP-β-CD形成包结物。SDBS与HP-β-CD包结物的job’s曲线表明了在水溶液中SDBS与HP-β-CD按摩尔计量比1∶1进行包结。按摩尔计量比1∶1加入HP-β-CD后,SDBS胶束对其检测光谱的干扰可显著降低,该定量标准曲线适用于检测临盘采油厂T5-X15和T9-X4两种水样中SDBS的含量(包括浓度大于cmc时),方法的回收率在100.5%~101.2%之间。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表明包结物结构中SDBS分子的苯环基团位于HP-β-CD分子的大口径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羟丙基-Β-环糊精 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定量
下载PDF
布洛芬/HP-β-CD包合物固态体系的表征和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倩 杨星昊 +1 位作者 刘海 乔玉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8-883,共6页
目的:研究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固体包合物的表征与溶解性能的关系。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溶出率测定等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主客体物质的量比(1:0.5,1: 1,1:2)、不同方法(胶体磨法... 目的:研究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固体包合物的表征与溶解性能的关系。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溶出率测定等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主客体物质的量比(1:0.5,1: 1,1:2)、不同方法(胶体磨法、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布洛芬/HP-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及溶解性能研究。结果:制备方法对各包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的表征和溶出速率有显著影响。制备方法显著影响包合物体系内相互作用程度,喷雾干燥制备的体系相互作用程度最强,溶出优劣顺序为:肢体磨>研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对于同一制备条件,提高主客体物质的量比有利于改善包合体系的相互作用和溶出。结论:制备方法和主客体物质的量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布洛芬和环糊精的相互作用和布洛芬溶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 包合物
下载PDF
TAP-HP-β-CD包合物在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华 陈圆 +2 位作者 陈晓兰 王妲妲 陶冠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457-14459,14467,共4页
[目的]研究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TAP-HP-β-CD)包合物的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甲砜霉素(TAP)原料药为对照药,采用小杯法测定TAP-HP-β-CD包合物的累积体外溶出度;将10只三黄鸡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研究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TAP-HP-β-CD)包合物的体外释药和鸡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以甲砜霉素(TAP)原料药为对照药,采用小杯法测定TAP-HP-β-CD包合物的累积体外溶出度;将10只三黄鸡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灌服TAP-HP-β-CD包合物和甲砜霉素粉后,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0.08、0.25、0.50、1.00、1.50、2.00、3.00、4.00、6.00、8.00、10.00和12.00h鸡翅静脉采血2ml,取其血浆加入内标氟甲砜霉素,以乙腈提取溶剂,用RP-HPLC内标法检测其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物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TAP-HP-β-CD包合物的体外释药速度快,TAP包合物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相对生物利用度高。[结论]该研究为TAP新剂型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hp-β-cd包合物 溶出度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HP-β-CD包合紫杉醇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涛 孙方迪 +3 位作者 高声传 潘卫三 侯悦 孙学惠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HP-β-CD(hydroxypropyl-β-cycloextrin)与紫杉醇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等摩尔系列法和相溶解度法等测定HP-β-CD与紫杉醇在水溶液中的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HP-β-CD与紫杉醇在水中可形成1:2以... 目的:研究HP-β-CD(hydroxypropyl-β-cycloextrin)与紫杉醇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等摩尔系列法和相溶解度法等测定HP-β-CD与紫杉醇在水溶液中的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HP-β-CD与紫杉醇在水中可形成1:2以上摩尔比的包合物。紫杉醇与HP-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呈现典型的AP型,AH大于0,升高温度有利于包合反应的进行,且附加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紫杉醇的溶解度。结论:HP-β-CD可增加药物紫杉醇的溶解度,选择合适的投料比、适当的温度和恰-当的水溶性辅料(HPMC)对包合物的制备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紫杉醇 包合比 相溶解度
下载PDF
甲砜霉素及HP-β-CD甲砜霉素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邢晓玲 王妲妲 +4 位作者 袁小秋 张小华 洪伟鸣 蒋春茂 郁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11-14,共4页
用健康家兔经口服给药(剂量为30mg/kg),研究甲砜霉素及HP-β-CD甲砜霉素的药动学规律。以RP-HPLC法测定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程序软件处理。家兔单剂量口服给药甲砜霉素和HP-β-CD甲砜霉素血药浓度-时间... 用健康家兔经口服给药(剂量为30mg/kg),研究甲砜霉素及HP-β-CD甲砜霉素的药动学规律。以RP-HPLC法测定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程序软件处理。家兔单剂量口服给药甲砜霉素和HP-β-CD甲砜霉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甲砜霉素主要动力学参数为:Lagtime(0.05±0.02)h,t1/2ka(0.83±0.02)h,t1/2ke(2.27±0.31)h,T(peak)(1.84±0.12)h,C(max)(6.98±0.95)mg/L,AUC(34.98±0.68)mg(/L·h),F(110.74±0.02)%。HP-β-CD甲砜霉素主要动力学参数为:Lagtime(0.02±0.01)h,t1/2ka(0.91±0.16)h,t1/2ke(0.86±0.15)h,T(peak)(0.96±0.07)h,C(max)(8.59±0.55)mg/L,AUC(43.02±0.87)mg(/L·h),F(142.07±0.02)%。HP-β-CD甲砜霉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表现为分布广泛,消除迅速;口服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hp-β-cd甲砜霉素 药物动力学 hpLC
下载PDF
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远 宋洪涛 郭涛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8期791-793,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LD50。取2%的兔红细胞混悬液,进行溶血试验。用新西兰大耳兔耳缘静滴法,观察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家兔静脉注射包合物水溶液,根据家兔体温... 目的:考察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LD50。取2%的兔红细胞混悬液,进行溶血试验。用新西兰大耳兔耳缘静滴法,观察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家兔静脉注射包合物水溶液,根据家兔体温升高情况来判断注射剂中热原限度是否合格。通过对豚鼠注射给药,观察药物的过敏反应情况。结果: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的LD50为109.2 mg·kg-1。该包合物无溶血作用,无血管刺激性。热原检查、过敏性试验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是一种安全的中药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大蒜油hp-β-cd包合物 安全性
下载PDF
姜黄素与HP-β-CD的包合作用机理及理化性质探讨
13
作者 高苏亚 王黎 +1 位作者 范涛 李华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9-391,396,共4页
采用光度法和Hildebrand-Benesi双倒数方程考察姜黄素与HP-β-CD的包合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升高温度,姜黄素与HP-β-CD的包结常数增大,ΔrGm<0,ΔrHm>0,ΔrSm>0,表明其包结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其作用方式主要是一熵... 采用光度法和Hildebrand-Benesi双倒数方程考察姜黄素与HP-β-CD的包合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升高温度,姜黄素与HP-β-CD的包结常数增大,ΔrGm<0,ΔrHm>0,ΔrSm>0,表明其包结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其作用方式主要是一熵驱动下典型的疏水作用。Hildebrand-Benesi双倒数方程线性拟合较好,说明其包合比约为1∶1。据此在不同温度下制备姜黄素-HP-β-CD包合物,采用光谱法表征并验证,测得包合率均>98%,包合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较姜黄素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hp-β-cd 包合作用 理化性质
下载PDF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14
作者 石东坡 许慧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诱导氧化作用,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氧化剂H2O2的用量,4-甲氧基苯甲硫醚可以被选择性地氧化成4-甲氧基苯甲亚砜或4-甲氧基苯甲砜。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氧化剂H2O2的用量,并控制反应温度为45℃时,4-甲氧基... 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诱导氧化作用,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氧化剂H2O2的用量,4-甲氧基苯甲硫醚可以被选择性地氧化成4-甲氧基苯甲亚砜或4-甲氧基苯甲砜。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氧化剂H2O2的用量,并控制反应温度为45℃时,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主要氧化产物为4-甲氧基苯甲亚砜;增加氧化剂H2O2的用量至充足时,并升高反应温度达80℃,4-甲氧基苯甲亚砜将被进一步氧化为4-甲氧基苯甲砜。在反应体系中,HP-β-CD不仅能提高反应物4-甲氧基苯甲硫醚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还能与4-甲氧基苯甲硫醚相互作用,从而催化氧化反应过程。此外,在水溶液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分子能够进入HP-β-CD分子的疏水性内腔,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自发形成“4-甲氧基苯甲硫醚/HP-β-CD”主客体包结物。在HP-β-CD选择性催化氧化作用下,4-甲氧基苯甲亚砜或4-甲氧基苯甲砜的收率分别可达87%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苯甲硫醚 hp-β-cd 4-甲氧基苯甲亚砜 4-甲氧基苯甲砜 氧化
下载PDF
β-酸-番茄红素/HP-β-CD复合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万茸 田秉仁 +3 位作者 许丹 王杰 程建华 刘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6,共10页
研磨法制备β-酸-番茄红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复合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评价该复合包合物溶液中β-酸和... 研磨法制备β-酸-番茄红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复合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评价该复合包合物溶液中β-酸和番茄红素在光、热和酸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成功制备β-酸-番茄红素/HP-β-CD复合包合物,且明显改善β-酸和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其中,β-酸的溶解度可达3.47 mg/mL,番茄红素可达0.53 mg/mL。相较于紫外光照射和自然光条件下,复合包合物溶液避光放置16 d后,其中β-酸和番茄红素的保留率分别在80%和60%以上;而在10~90℃的温度范围内持续保温12 h后,也均可保留70%以上。在酸性条件下,β-酸会结晶析出,因此较低的pH值(pH<5)会对复合包合物中β-酸的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而酸碱对番茄红素的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β-酸-番茄红素/HP-β-CD复合包合物对改善β-酸和番茄红素的光、热稳定性有积极的影响,该复合包合物更适宜用于中性和偏碱性的食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酸 番茄红素 羟丙基-Β-环糊精 复合包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兰玉 王敏 +2 位作者 申雁冰 骆健美 郑宇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的阴离子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0±2.3)nm,Zeta电位为–33.9,mV.分别以脂质体中钙黄绿素的泄露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含量,以表征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微生物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的阴离子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0±2.3)nm,Zeta电位为–33.9,mV.分别以脂质体中钙黄绿素的泄露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含量,以表征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微生物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P-β-CD作用下,两者的通透性变化趋势一致.分析比较HP-β-CD作用下的甾体化合物17,а,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RS)在脂质体和菌体细胞中的通量变化的相关性,表明脂质体与细胞通量变化的拟合度达到97.9%,相关性显著(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脂质体制备方法以及获得的脂质体能够模拟真核细胞,应用于真核微生物的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羟丙基-Β-环糊精 蓝色犁头霉 通透性
下载PDF
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scutellarin-loaded HP-β-CD/chitosan nanoparticle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Box–Behnken design 被引量:4
17
作者 Shanshan Liu Paul C.Ho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4期378-385,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nd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scutellarin(SCU)-loaded HP-β-CD/chitosan(CS) nanoparticles(CD/CS-SCU-NPs). CD/CS-SCU-NPs were prepared by ionic cross-linking method and the pro...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nd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scutellarin(SCU)-loaded HP-β-CD/chitosan(CS) nanoparticles(CD/CS-SCU-NPs). CD/CS-SCU-NPs were prepared by ionic cross-linking method and the process and formulation variables were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ith a three-level, three factor Box–Behnken design(BBD).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added amounts of CS, 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and Pluronic F-68 during the preparation. Dependent variables(responses) were particle size and entrapment efficiency. Mathematical equations and respond surface plots were used to correlate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formulation variables were optimized to achieve minimum particle size and maximum entrapment efficiency by calculating the overall desirability value(OD). The optimized NP formulation was characterized for particle size, PDI, zeta potential, entrapment efficiency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 optimized CD/CS-SCU-NP formulation was prepared. Results for particle size, PDI, zeta potential and entrapment efficiency were found to be around 200 nm,0.5, 25 mV, and 70% respectively. For in vitro study, the release of SCU from the NPs exhibited a biphasic release and was in accordance with Higuchi equation. The optimized preparation was simple with the probability for industrialization. The combination use of RSM, BBD and overall desirability values could provide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for incorporating CD into CS nanoparticles as drug delivery carrier and help develop lab-scale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ox–Behnken DESIGN CHITOSAN hp-β-cd Nanoparticles
下载PDF
氯氮平HP-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口腔崩解片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颖 耿立坚 赵瑛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制备氯氮平环糊精包合物口腔崩解片,确定其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将氯氮平制成HP-β-CD包合物,正交设计法选择崩解剂、填充剂后制成口腔崩解片,考察崩解片的崩解时间、溶出度等指标,优选片剂辅料。结果氯氮平包合物包封率和载药... 目的制备氯氮平环糊精包合物口腔崩解片,确定其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将氯氮平制成HP-β-CD包合物,正交设计法选择崩解剂、填充剂后制成口腔崩解片,考察崩解片的崩解时间、溶出度等指标,优选片剂辅料。结果氯氮平包合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1.12%、18.52%,以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为辅料制备的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1 min,累积溶出度101.5%。结论选定辅料可用于制备氯氮平HP-β-CD包合物口腔崩解片,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hp-β-环糊精包合物 崩解剂 口腔崩解片
下载PDF
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19
作者 翟兆峰 王延宝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结果表明,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1∶10(g/mL),包埋温度49℃,搅拌时间53 min,进风干燥温度163℃。该条件下制得的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外观略呈球形,大小基本均一,表面完整且光滑,包埋率达84.7%,平均粒径为7.52μm,含水量为3.72%,堆密度为0.51 g/mL,休止角为35.12°。在相同储藏条件下,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率高于其纯化物,表明微胶囊化有助于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通过不同组别小鼠的运动耐力考察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减少运动后血清中乳酸与尿素氮的含量,从而帮助机体进一步提高运动耐力。该研究可为西番莲果皮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黄酮 羟丙基-Β-环糊精 微胶囊 运动耐力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氟尿嘧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温敏凝胶剂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璐璐 陈少华 +2 位作者 相莉 张秀立 郑稳生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制备氟尿嘧啶(5-Fu)-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阴道用温敏凝胶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u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_(18)柱((150 mm×4.6 mm,5μm);以水(用0.05 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 目的:制备氟尿嘧啶(5-Fu)-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阴道用温敏凝胶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u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_(18)柱((150 mm×4.6 mm,5μm);以水(用0.05 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66 nm;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5-Fu在0.6~1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1.05%(n=9)。3批样品中5-Fu的平均含量为102.70%。结论:本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5-Fu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温敏凝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