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3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及LC-MS测定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 被引量:1
1
作者 桑育黎 王沛 +2 位作者 郝延军 李楠楠 戚建忠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干果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量进行含量测定.HPLC和LC-MS均使用C18色谱柱,含量测定采取等度洗脱,流动相:甲醇-水(55∶45,体积比);体积流量:1.0 mL·min-1;测定波长:260 ...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干果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量进行含量测定.HPLC和LC-MS均使用C18色谱柱,含量测定采取等度洗脱,流动相:甲醇-水(55∶45,体积比);体积流量:1.0 mL·min-1;测定波长:260 nm;柱温:30℃.LC-MS采取电喷雾离子源,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榛子中氯吡苯脲与多菌灵存在残留,氯吡苯脲质量浓度在1.00~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58%~100.58%;多菌灵质量浓度在1.005~15.075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5.61%~104.39%.实验证明,HPLC与LC-MS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能有效地检测到榛子样品中膨大剂氯吡苯脲及杀菌剂多菌灵的残留,并确定其残留量,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均令人满意.根据被检测的8批样品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两项农药残留量推断,作为一般干果食用榛子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氯吡苯脲 多菌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下载PDF
HPLC-UV法测定舒肝和胃丸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含量
2
作者 宋瑩 崔业波 +1 位作者 张大勇 马晓静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建立舒肝和胃丸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UV)含量测定法,为该制剂中醋香附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舒肝和胃丸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同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目的:建立舒肝和胃丸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UV)含量测定法,为该制剂中醋香附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舒肝和胃丸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同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舒肝和胃丸色谱图中,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指标性成分α-香附酮、香附烯酮分别在0.08036~0.80360μg、0.2112~2.1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1.000;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0%(RSD:1.6%,n=6),102.4%(RSD:2.0%,n=6);稳定性(24 h)、重复性、精密度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α-香附酮和香附烯酮HPLC-UV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为舒肝和胃丸中醋香附含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和胃丸 Α-香附酮 香附烯酮 hplc-UV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含量
3
作者 王倩 王雪芹 +3 位作者 张竞 吕海鸿 徐金玲 朱艳春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ORTECS T3色谱柱(2.1mm×100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为2...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ORTECS T3色谱柱(2.1mm×100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为2μl。采用质谱检测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分别在5.493~175.787,5.131~164.179,5.019~160.619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和0.9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8,7,7μg/kg;定量限分别为15,14,14μ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86.7%,88.9%,RSD值分别为4.0%,2.0%,5.2%(n=6)。仪器的精密度和方法的重复性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高效、重复性好,可用于检测功能性饮料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香兰素 甲基香兰素 乙基香兰素 多反应监测 外标法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铁筷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4
作者 郭瑛 李安林 +2 位作者 贺元 冯倩倩 田莉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0~15 min,280 nm,香草酸;15~70 min,327 nm,阿魏酸);进样量10μL。香草酸、阿魏酸的分离度均>1.5,分离效果好,分别在22.72~727.00μg/mL、9.69~3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1.08%(3.09%)、98.98%(3.11%),铁筷子样品S1中阿魏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最高,S1中香草酸含量为(0.77±1.42) mg/g,阿魏酸含量为(0.36±1.32)mg/g。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波长切换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香草酸 阿魏酸 hplc-DAD波长切换法
下载PDF
枸杞不同部位UV-Vis和HPLC指纹图谱研究
5
作者 闫艳 胡云飞 +2 位作者 张腾腾 黄珊 王文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55-60,共6页
目的采用多维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枸杞果实和根皮中黄酮、香豆素类和苯丙酸类等成分的整体差异,并综合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为枸杞不同药用部位的价值评估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 目的采用多维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枸杞果实和根皮中黄酮、香豆素类和苯丙酸类等成分的整体差异,并综合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为枸杞不同药用部位的价值评估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确定。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药材不同部位进行分类研究,建立分类模型,筛选出重要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反映药材化学组成的整体特征;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苯酚-硫酸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芦丁4个色谱峰。相似度评价表明果实和根皮整体组成差异较大,地骨皮不同产地之间质量缺乏一致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找出芦丁是对整体差异性贡献比较大的化学成分;UV-Vis呈现明显的指纹特性;枸杞子中枸杞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74%~3.79%和1.52%~2.24%,均高于地骨皮中1.92%~2.67%和0.46%~0.58%,且含量分布具有产地差异性。结论综合多指标揭示枸杞果实和根皮中化学成分差异,为枸杞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地骨皮 紫外-可见光谱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枸杞多糖 总黄酮
下载PDF
HPLC法测定1-氟萘中工艺杂质和遗传毒性杂质含量
6
作者 唐莲 杨仁明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建立了1-氟萘中的2种工艺杂质和1种遗传毒性杂质含量检测的HPLC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色谱柱(C18250×4.6mm,5µm);流动相为10mM碳酸氢钠+6mM三乙胺∶乙腈=55∶45,等度洗脱,采集时间为主峰的2倍保留时间;柱温为40℃;检测... 建立了1-氟萘中的2种工艺杂质和1种遗传毒性杂质含量检测的HPLC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色谱柱(C18250×4.6mm,5µm);流动相为10mM碳酸氢钠+6mM三乙胺∶乙腈=55∶45,等度洗脱,采集时间为主峰的2倍保留时间;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各杂质进行计算,各杂质分离度良好,定量限为0.005~0.008μg/ml,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高中低三浓度准确度符合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1-氟萘中杂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1-氟萘 工艺杂质 遗传毒性杂质 含量
下载PDF
HPLC测定蜈蚣配方颗粒中3,8-二羟基喹啉的含量
7
作者 江斌 蔡小兵 +4 位作者 梁素仪 李璐 郑晓英 张辉 谭沛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蜈蚣配方颗粒中3,8-二羟基喹啉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 m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68∶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HPL...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蜈蚣配方颗粒中3,8-二羟基喹啉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 m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68∶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HPLC色谱图中阴性对照无干扰;3,8-二羟基喹啉在0.01163~1.395 mg/ml(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2.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行,本文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评价蜈蚣配方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配方颗粒 3 8-二羟基喹啉 hplc
下载PDF
HP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那格列奈及其主要代谢物M1
8
作者 卞乐乐 潘静 郑永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那格列奈及其主要代谢物M1的HPLC-MS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过乙酸乙酯萃取,以非那西丁为内标。色谱采用岛津C18柱(5μm,4.6 mm×250 m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与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质谱采用选择性...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那格列奈及其主要代谢物M1的HPLC-MS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过乙酸乙酯萃取,以非那西丁为内标。色谱采用岛津C18柱(5μm,4.6 mm×250 m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与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质谱采用选择性离子监测(SIM)阳离子模式,检测对象[M+H]^(+)为:那格列奈318.2,代谢物M1334.1,非那西丁180.1。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625~8μg/mL那格列奈,M1为0.0313~4μg/mL。日内及日间准确度和精密度变异均<10%,血浆样品稳定性良好,提取回收率均>96%,基质效应<5%。结论本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各类生物样本中那格列奈及其代谢物M1的生物等效性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格列奈 代谢物M1 hplc-MS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GC、GC-MS、HPLC三种方法测定水中溴氰菊酯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赖晓丹 吴玲 +3 位作者 张宗明 梁静 马欢 汪苹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52-54,共3页
溴氰菊酯作为第二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水中溴氰菊酯的准确高效测定成为热点研究话题。本文对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GC)、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三种水中溴氰菊酯测定... 溴氰菊酯作为第二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水中溴氰菊酯的准确高效测定成为热点研究话题。本文对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GC)、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三种水中溴氰菊酯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曲线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检测周期等方面对比探讨三种方法各自优缺点,以期为不同水质样品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GC法和GC-MS法检出限较低;GC法仪器分析时间短,但前处理较复杂;HPLC法前处理简单、线性范围宽、维护成本较低,适合高含量样品的测定,而GC-MS法则更适合低含量样品的测定。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水样自身特点及不同方法优缺点,根据需求选择最优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GC-MS hplc 溴氰菊酯 方法对比
下载PDF
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0
作者 袁巧杰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建立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量化分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各分量相对贡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品的校准过程、样品称量、实验过程移取及定容、样... 通过建立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量化分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各分量相对贡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品的校准过程、样品称量、实验过程移取及定容、样品重复实验误差、前处理过程中的回收率不同等。其中校准不确定度中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多,称样量不确定度最小;当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含量为90.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69μg/kg(包含因子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 水产品 河豚毒素 不确定度
下载PDF
HPLC-DAD波长切换法测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含量及游离水杨酸
11
作者 田海燕 刘向国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波长切换法测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含量及游离水杨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目的:建立HPLC-DAD波长切换法测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含量及游离水杨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阿司匹林)、284 nm(双嘧达莫)和303 nm(水杨酸)。结果: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游离水杨酸分别在38.37~383.71、9.60~96.05和1.02~10.21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RSD=0.23%)、99.01%(RSD=0.46%)和100.99%(RSD=0.75%)。本法与标准方法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含量均匀度A+2.2S在4.7~6.4。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更适用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游离水杨酸 含量测定 含量均匀度 hplc-DAD波长切换法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GC法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评价广藿香质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学辉 程心玲 +2 位作者 潘艳琳 张晓斌 肖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70-3677,共8页
目的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 目的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藿香黄酮醇、雷杜辛黄酮醇、广藿香酮的含量。GC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影响广藿香化学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加权TOPSIS模型对广藿香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100.20%,RSD 0.67%~1.64%。毛蕊花糖苷、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列当苷是影响广藿香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18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加权TOPSIS法质量评价贴近度(D_(n))分别为0.3821、0.5129、0.5125、0.5358、0.5357、0.3588、0.5365、0.5483、0.2063、0.1782、0.1426、0.1174、0.7169、0.7495、0.6645、0.7381、0.6234、0.5821,表明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存在质量差异,广东产的广藿香质量较优。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广藿香的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 质量评价 hplc-QAMS/GC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儿童微量血浆中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浓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亚彬 姜锡娟 +1 位作者 张古英 赵宜乐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471-2475,共5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浓度,并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分别以稳定同位素伊马替尼-D8和甲氨蝶呤-D3为内标,取10μL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浓度,并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分别以稳定同位素伊马替尼-D8和甲氨蝶呤-D3为内标,取10μL血浆样本经甲醇沉淀蛋白,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EVO C18(30 mm×2.1 mm,2.6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05%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进样体积为1μL。质谱分析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为m/z 488.2→401.2(达沙替尼)和m/z 502.5→394.2(伊马替尼-D8);m/z 455.1→308.2(甲氨蝶呤)和m/z 458.1→311.1(甲氨蝶呤-D3)。结果达沙替尼的线性范围在0.5~200 ng·mL^(-1)(r>0.9900),定量下限(LLOQ)为0.5 ng·mL^(-1);甲氨蝶呤的线性范围在5~2000 ng·mL^(-1)(r>0.9900),LLOQ为5 ng·mL^(-1)。达沙替尼和甲氨蝶呤的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只需要微量血浆,适用于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甲氨蝶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儿童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顺明 杨勇勋 +1 位作者 张春玲 余凌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0-828,共9页
目的建立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对11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探索药对盐炙前后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采用HPLC... 目的建立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对11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探索药对盐炙前后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采用HPLC法测定知母-黄柏盐炙前后药对中新芒果苷、绿原酸、隐绿原酸、黄柏碱、芒果苷、木兰花碱、药根碱、小檗红碱、小檗碱、柠檬苦素、黄柏酮的含量。结果10批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组内相似度均>0.988,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明显将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分为2类,小檗碱、新芒果苷、芒果苷、小檗红碱、黄柏碱等成分可能是引起两者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成分。定量分析显示,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后芒果苷、黄柏碱、药根碱、小檗红碱、小檗碱的含量增加,而新芒果苷、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降低,柠檬苦素的含量亦有降低趋势,木兰花碱、黄柏酮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从定性与定量评价了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的质量差异;为知母-黄柏药对药味炮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 药对 盐炙 hplc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HPLC-IT-TOF/MS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骨皮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炳然 陈晶 +2 位作者 马启风 张淼 高红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175,I0041,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条件对地骨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优选饮片炮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IT-TOF/MS;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5μL;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条件对地骨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优选饮片炮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IT-TOF/MS;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5μL;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等质谱信息,结合文献信息以及数据库鉴定化学成分,并以各成分的离子峰面积比作为不同炮制品的变化指数进行比较。根据鉴定结果将地骨皮5种主要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分析(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以客观评价经不同炮制方法所得地骨皮的品质。结果共鉴定23种化合物,其中亚麻酸在烘干80℃、焙干100℃时消失,甜菜碱在淘洗2次后消失。地骨皮在不同炮制方法下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淘洗次数的增加,地骨皮中成分含量迅速下降;甜菜碱含量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相反咖啡酰丁二胺含量会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地骨皮甲素、地骨皮乙素均在50℃烘干时含量最高,绿原酸晒干时含量最高。通过对7种地骨皮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30℃晒干,淘洗1次(S1)为最佳炮制方式。结论地骨皮各炮制品中化合物种类和成分均发生变化;S1为最佳炮制方式。阐明了经不同炮制方法后地骨皮成分变化规律,并为地骨皮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hplc-IT-TOF/MS TOPSIS法
下载PDF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及含量对比研究
16
作者 王艳萍 曹莹 《食品工程》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研究了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提取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前期研究筛选出的9种运城市优势桑树品种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提取温度、提取功率、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最优水平,... 研究了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提取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前期研究筛选出的9种运城市优势桑树品种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提取温度、提取功率、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最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功率350 W,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峰分离完好,无拖尾、无连续;1-脱氧野尻霉素在0.1~1.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9);测得不同品种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有差异,赤红大叶(8-12)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最高(1.545 6 mg/g),黄格鲁(8-15)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最低(0.112 5 mg/g)。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hplc 提取条件
下载PDF
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优化中的几点思考
17
作者 王娟 范婷婷 刘丰茂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2期40-46,51,共8页
本文在建立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HPLC分析方法过程中,对溶剂对样品的稳定性影响,梯度或等度洗脱的差异,以及特异性参数设置对纯度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溶剂和流动相中适量加入冰乙酸能有效抑制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解为水... 本文在建立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HPLC分析方法过程中,对溶剂对样品的稳定性影响,梯度或等度洗脱的差异,以及特异性参数设置对纯度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溶剂和流动相中适量加入冰乙酸能有效抑制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解为水杨酸;梯度洗脱尽管能产生比等度洗脱峰形更好、峰宽更窄的色谱峰,但梯度洗脱时,流动相中的乙酸会影响方法特异性。方法最终以甲醇和0.1%冰乙酸溶液为流动相,在276 nm的检测波长下,对99%2-(乙酰氧基)苯甲酸原药及30%2-(乙酰氧基)苯甲酸可溶粉剂进行分析。方法确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制剂中2-(乙酰氧基)苯甲酸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氧基)苯甲酸 hplc 分析方法
下载PDF
HPLC联合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法评价不同产地马齿苋的质量
18
作者 徐晓 徐凯 钟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50,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齿苋中10个指标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化学计量学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齿苋中10个指标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化学计量学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EW-TOPSIS)对马齿苋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该产品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5省18批马齿苋样品中柠檬酸、琥珀酸、咖啡酸、染料木苷、木犀草素、槲皮素、东莨菪亭、6,7-二羟基香豆素、异茴香内酯和佛手柑内酯的含量,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影响马齿苋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联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不同产地来源的马齿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10种成分分别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和准确度良好;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8批马齿苋聚为3类,呈现一定的产区差异;木犀草素、槲皮素、琥珀酸和柠檬酸是影响马齿苋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分析结果显示四川和贵州地区所产马齿苋质量最优,其次为河南、辽宁和吉林。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马齿苋中10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化学计量学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可用于马齿苋的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化学计量学 多组分定量 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综合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HPLC-ECD研究牡荆叶抗氧化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其妹 李影 +5 位作者 李志荣 刘明容 马继敏 余念念 陈荣祥 周亚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4-1134,共11页
为研究牡荆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该研究首先建立了18批牡荆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牡荆叶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鉴定主要酚类化合物且测定其含量,分析牡荆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 为研究牡荆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该研究首先建立了18批牡荆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牡荆叶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鉴定主要酚类化合物且测定其含量,分析牡荆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灰度关联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牡荆叶的谱-效关系。结果表明:(1)牡荆叶的指纹图谱标定21个共有峰,共指认出10个峰,其含量顺序为绿原酸>异荭草苷>木犀草苷>异牡荆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原儿茶酸>荭草苷>异绿原酸B>新绿原酸;不同产地样品间相似性较高,相似度结果为0.816~0.983。(2)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样品含量对分类有一定影响,不同来源样品被分为3类,其中南北方样品存在一定差异。(3)牡荆叶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5.82~61.83 mg·g^(-1)和27.85~157.65 mg·g^(-1),样品均具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4)谱-效关系表明,牡荆叶的抗氧化活性是多种化合物协同作用的结果,峰9(异荭草苷)、峰4和峰5(绿原酸)等化合物对牡荆叶药材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最大。综上表明,牡荆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主要的活性指标是异荭草苷和绿原酸。该研究结果可为牡荆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叶 hplc 电化学检测 抗氧化 -效关系 总酚 总黄酮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HPLC–UV assay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nine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the plasma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被引量:4
20
作者 Nitin Charbe Sara Baldelli +3 位作者 Valeria Cozzi Simone Castoldi Dario Cattaneo Emilio Clementi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6年第6期396-403,共8页
A new metho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ultra violet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atazanavir,dolutegravir,darunavir,efavirenz,etr... A new metho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ultra violet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atazanavir,dolutegravir,darunavir,efavirenz,etravirine lopinavir,raltegravir,rilpivirine and tipranavir in human plasma.For the first time we reported here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HPLC–UV assay to quantify the frequently administered 9antiretroviral compounds including dolutegravir and rilpivirine.A simpl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500 μL aliquots of plasma.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the drugs and internal standard(quinoxaline) was achieved with a gradient of acetonitrile and sodium acetate buffer on a C_(18) reverse-phase analytical column with a 25 min analytical run time.Calibration curves were optimised according to the therapeutic range of drug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 was higher than0.99 for all analytes.Mean 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s(RSD) for all compounds were less than 15.0%,and the mean accuracy(% deviation from nominal concentration) was also found to be less than 15.0%.Extraction recovery range was between 80% and 120% for all drugs analysed.Th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PLC–UV method enable a specific,sensitive,and reliabl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ine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plasma.Good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low limit of HPLC–UV quantification make this method suitable for use in clinical trials and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UV ANTIRETROVIRALS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