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在垂直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
作者 陆平 李建华 赵维铎 《中兴通讯技术》 2019年第1期67-74,共8页
提出5G在各行业领域成熟度及应用进程时间表,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全息现实(HR)、车联网、智能电网及智能制造等。对5G在典型垂直行业应用特点、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场景下对5G的关键技术指标要求,并... 提出5G在各行业领域成熟度及应用进程时间表,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全息现实(HR)、车联网、智能电网及智能制造等。对5G在典型垂直行业应用特点、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场景下对5G的关键技术指标要求,并对今后5G在垂直行业领域应用的深入开展和落实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AR/VR/MR/HR 车联网 智能电网 智能制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越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力手段,HR-MRI能提供斑块形态学信息,PET能提供斑块内炎性反应的巨噬细胞代谢信息。本文重点对HR-MRI、PET及一体化PET/MR成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期进行早期影像学预警,有效预防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一体化PET/MR
下载PDF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健康人群豆纹动脉血管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伊代·苏力坦 贾琳 +2 位作者 王云玲 韩秉艳 贾文霄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919-922,共4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中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方法招募60名不同年龄段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B组(40~60岁)、C组(60~8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中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方法招募60名不同年龄段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B组(40~60岁)、C组(60~8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T1WI-3D VISITA序列成像,使用后处理应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重建血管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豆纹动脉分支的数量及深度,并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之间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组左右侧比较显示,双侧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同一侧比较显示,豆纹动脉深度在左、右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SD两两比较表明,A组与C组豆纹动脉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与B组、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豆纹动脉深度及数量逐渐减少。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豆纹动脉形态学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豆纹动脉 血管形态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组织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文学 邓风 岳勇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在生物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的生化、生理反应以及分子的扩散运动,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生化反应网络。在病理条件下,某些生化反应过程会发生改变,代谢中间体可能会出现质和量的变化,核磁共振(NMR)可以对这些过程的研究提... 在生物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的生化、生理反应以及分子的扩散运动,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生化反应网络。在病理条件下,某些生化反应过程会发生改变,代谢中间体可能会出现质和量的变化,核磁共振(NMR)可以对这些过程的研究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目前,有3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用于生物组织的研究:①活体组织定域波谱技术;②生物组织提取物的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③离体组织的高分辨魔角旋转技术。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互为补充,介绍了在生物组织的NMR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生物组织 活体磁共振波谱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 高分辨魔角旋转 定域波谱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