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桂平 杜元灏 +2 位作者 颜红 张新军 黄立芳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方法]将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法组、传统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 ,分别治疗6周 ,在治疗前后测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抑郁自评量表 ...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方法]将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法组、传统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 ,分别治疗6周 ,在治疗前后测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抑郁自评量表 (SDS) ,并用放免法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ORT)的含量。[结果]调神疏肝针法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调节功能亢进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轴) ,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结论]调神疏肝针法可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调神疏肝针法 hrsd SDS ACTH CORT
下载PDF
从奇经论治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曹铁军 黄芳 +1 位作者 李霞 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观察从奇经论治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5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48例,以百会、神庭、内关、太冲为主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HRSD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 目的:观察从奇经论治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5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48例,以百会、神庭、内关、太冲为主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HRSD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91.1%。结论:从奇经论治抑郁症疗效令人满意,且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奇经 督脉 阴维脉 hrsd量表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障碍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艳云 马锐华 王拥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确定心理治疗在卒中后情感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人员在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间,对所有首发卒中患者在48h内进行心理量表(HRSD、HAMA、HAD)的筛查,将存在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研究。研究中分别... 目的:确定心理治疗在卒中后情感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人员在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间,对所有首发卒中患者在48h内进行心理量表(HRSD、HAMA、HAD)的筛查,将存在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研究。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后2周、4周、出院前进行心理量表评定。入组患者为152例,年龄27—79岁,随机选择80例作为心理治疗的干预对象,其余72例为对照组。结果: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中,接受心理治疗组患者,在心理治疗后情绪改善明显,具有明显差异;未接受心理治疗的对照组,在临床接受药物治疗,情绪改善不明显。其中心理治疗组在两周内HAMA、HRSD、HAD的减分率均明显。经对心理治疗组出院前心理评定发现,心理治疗有比较稳定持久的疗效。结论:心理治疗是急性期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抑郁障碍 卒中后 临床研究 2004年3月 2003年6月 心理量表评定 情感障碍 HAMA 治疗组 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 卒中患者 研究对象 药物治疗 hrsd 心理评定 治疗手段 出院前 对照组 接受 治疗后 减分率 HAD 急性期 疗效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乔小芬 牛俊红 +1 位作者 马文有 李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477-478,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共7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在均接...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间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共7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在均接受系统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BPR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对象进行评定;结果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在干预前年龄、性别、病程、病程、首发、复发、HRSD、BPRS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HRSD、BPR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01),但研究组HRSD、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施行合理和个别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抑郁情绪,同时,对其精神病性症状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 hrsd BPRS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斌 叶兰仙 +3 位作者 李宝珠 司夏樱 张玉堂 王有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脑损伤程度;评估以戒酒、促脑细胞代谢为主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生化诊断指标;为药物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脑损伤程度;评估以戒酒、促脑细胞代谢为主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生化诊断指标;为药物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中的NSE含量测定,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全部病例进行头颅CT检查以及BPRS和HRSD精神症状的评定。结果病例组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4周后血清NSE含量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病例组的CT检查异常率93.33%,血清中NSE含量与BPRS分值(r=0.588,P<0.001)、HRSD分值(r=0.581,P<0.00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清中NSE含量,可以反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还可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精神障碍 汉密顿抑郁量表 简明精神病量表
下载PDF
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中风危险因素常规预防治疗,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对照组18例氟西汀,20mg/次,1次/d。治疗组20例醒脑开窍...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中风危险因素常规预防治疗,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对照组18例氟西汀,20mg/次,1次/d。治疗组20例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完骨、百会、风池、天柱、内关、神门、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行针刺督脉针法,2min/次,20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2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RSD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症 针刺 氟西汀 hrsd评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性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宫翠风 王惠萍 +3 位作者 尉秀峰 李涛 林聪聪 贾婧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患者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测量,选取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抑郁程度在重度以上的患者1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组...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患者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测量,选取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抑郁程度在重度以上的患者1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组成研究组。同时,选取130名心理健康的高中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期创伤性经历问卷对两组被试分别进行调查,并采用回归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抑郁发病前有较多的创伤经历,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r=6.42,P<0.01)。结论:童年期创伤性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是导致青少年罹患抑郁发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 创伤经历 青少年抑郁症 汉密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MPAIRMENT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被引量:16
8
作者 BinPeng Shun-weiLi +1 位作者 HongKang Xi-zhenHu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using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nd evoked-related potential (P3).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diagnosed 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using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nd evoked-related potential (P3).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diagnosed of OSAS were tested by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HRSA) an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RSD). Other three groups, OSAS patient group (n=21), snoring group (n=21), and control group (n=21), were administered polysomnography (PSG), auditory evok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 and clinic memory test.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general linear model (GLM) analysis and Post Hoc test. Results Twelve OSAS patients’ scores of HRSA and HRSD were beyond the normal range, 26.42 ±4.48 and 22.08 ±3.97 respectively. The auditory P3 latency in OSAS group was 363.1 ±22.9 ms (Fz), 368.57 ±28.03 ms (Cz), in snoring group 336.57 ±31.08 ms (Fz), 339.81 ±31.76 ms (Cz), in control group 340.8 ±28.7 ms (Fz), 338.29 ±29.21 ms (Cz).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SAS group and snoring group, as well as control group (P<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snor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P3 amplitude among three groups. Memory quotient (MQ) reduced in snoring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Emotional disturbances are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in OSAS patients. Abnormal auditory P3 latency indicates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SAS patients. Nocturnal hypoxaemi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it. Snorers should be monitored because of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cognitive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evoked-related potential cognitive function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泉泉 尤加永 沈学武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23期2843-2846,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进人艾司西酞普兰组(n=32)或帕罗西汀组(n=32)接受为期6周治疗,分别在治疗第0、1、2、4、6周末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进人艾司西酞普兰组(n=32)或帕罗西汀组(n=32)接受为期6周治疗,分别在治疗第0、1、2、4、6周末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HRSD)及《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总分评估患者疗效,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脱落患者数据视为不可用,不予统计。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脱落1例,帕罗西汀组脱落2例,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83.9%(26例)和58.1%(18例)。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76.7%(23例)和56.7%(17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2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量表总分改善明显好于帕罗西汀组(P<0.01),第4周、第6周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周HAMA量表艾司西酞普兰组总分好于帕罗西汀组(P<0.05)。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组明显少于帕罗西汀组(x2值=14.93;P值<0.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早期即有明确的抗抑郁及焦虑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焦虑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汉米尔顿焦虑量表 不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段性心理护理的研究
10
作者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6期219-220,共2页
目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段性心理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2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取普通心内科心理护理,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段性心理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2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取普通心内科心理护理,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阶段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日常生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HRSD评分、SF-3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抑郁心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心理护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下载PDF
帕金森病疼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馨 彭国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2316-2318,共3页
疼痛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疼痛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从40%~85%不等[1],均高于同龄对照组.不同文献[1-5]均显示,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疼痛组与同龄无疼痛组相比,起病... 疼痛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疼痛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从40%~85%不等[1],均高于同龄对照组.不同文献[1-5]均显示,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疼痛组与同龄无疼痛组相比,起病早、病程长,且UPDRSⅢ评分、H-Y分期、HRSD、HAMA分值以及左旋多巴剂量均高于无疼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相对于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国内在临床诊治方面的报道则显得零散.为了增加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疼痛的认识,本文重点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临床表现 疼痛 治疗 UPDRSⅢ 左旋多巴剂量 非运动症状 hrs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