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香止泻方对HRV腹泻乳鼠小肠黏膜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1
作者 肖瑞飞 谢朝晖 +2 位作者 彭芝配 滕久祥 肖璐琼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秦香止泻方对人轮状病毒(HRV)腹泻乳鼠小肠黏膜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HRV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92只出生3~5 d的乳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病毒唑组,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2只,空白组经口灌入不含... 目的研究秦香止泻方对人轮状病毒(HRV)腹泻乳鼠小肠黏膜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HRV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92只出生3~5 d的乳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病毒唑组,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2只,空白组经口灌入不含HRV的培养液,其余各组经口灌入50μL(3.0×108PFU/mL)的Wa株HRV培养液。接种病毒12 h后,各给药组每只乳鼠经口给予相应的秦香止泻方药液50μL,病毒唑组给予同体积的病毒唑,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8 d后用金胶体试纸方法检测粪便HRV抗原,观察一般情况和腹泻评分,采用微板法测定小肠黏膜NO浓度,并对腹泻评分与NO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接种病毒后第2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与模型组和病毒唑组比秦香止泻方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轻腹泻程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N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6天,NO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秦香高、中剂量组与病毒唑组比,第1~5天NO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泻评分与NO浓度存在正相关(r=0.8012)。结论秦香止泻方能明显缩短HRV感染乳鼠腹泻病程,减轻腹泻程度;对小肠黏膜NO浓度的影响可能是该方发挥作用的相关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香止泻方 人轮状病毒 腹泻 一氧化氮 乳鼠 秦皮 木香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洪刚 王金岩 +1 位作者 单风平 吕昌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通过检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感染早期血清中的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FN-γ、IL-4和TGF-β水平,探讨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疾病中的作用。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了5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 通过检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感染早期血清中的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FN-γ、IL-4和TGF-β水平,探讨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疾病中的作用。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了5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患儿血清中IL-17、IL-6、IFN-γ和IL-4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中TGF-β水平则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感染早期病毒活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造成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引起腹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轮状病毒 腹泻
下载PDF
两起儿科病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牟瑾 张顺祥 张韶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47-749,共3页
目的对两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院内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证实这两起暴发均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 目的对两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院内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证实这两起暴发均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内感染,接触性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否经呼吸道传播尚有待证实。季节性的病房环境条件、患儿家属及陪护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病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良是主要的传播因素。结论除了注重对婴幼儿住院腹泻病人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强化儿科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和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腹泻 院内感染 儿科病房 现场流行病学
下载PDF
西藏地区病毒混合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4
作者 马峰 郭安荣 +2 位作者 王进 周功营 赵新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6年第6期332-334,共3页
作者(1990.5—1992.4)采用PAGE和电镜技术,查获得149例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共检出病毒5种13组,病毒混合感染率9.57%(149/1557)。其中多重感染为11.6%;双重感染为4.96%;重叠感染为3.73%。<20岁组为6.49%;&... 作者(1990.5—1992.4)采用PAGE和电镜技术,查获得149例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共检出病毒5种13组,病毒混合感染率9.57%(149/1557)。其中多重感染为11.6%;双重感染为4.96%;重叠感染为3.73%。<20岁组为6.49%;>21岁组为3.08%;流行季节前期居多,散发流行在人口密集的拉萨、林芝和昌都地区。呕吐、发热、脱水和腹泻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文中对发现的冠状病毒从形态和分子结构上作了描述和流行病学分析,除证实在当地感染(3.73%)的存在外,讨论了HECV与人类腹泻的密切病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毒 混合感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秦香止泻汤对人轮状病毒腹泻乳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朝晖 肖瑞飞 +2 位作者 彭芝配 滕久祥 肖璐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秦香止泻汤对人轮状病毒(HRV)腹泻乳鼠小肠黏膜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HRV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192只出生5 d的昆明乳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病毒唑阳性药物组、秦香止泻... 目的研究秦香止泻汤对人轮状病毒(HRV)腹泻乳鼠小肠黏膜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HRV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192只出生5 d的昆明乳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病毒唑阳性药物组、秦香止泻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2只,空白组经口灌入不含HRV的培养液,其余各组经口灌入50μL(3.0×108PFU/mL)的Wa株HRV培养液。接种病毒12 h后,实验组每只乳鼠经口给予相应的秦香止泻汤药液50μL,阳性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病毒唑,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8 d,胶体金试纸方法检测粪便HRV抗原,观察一般情况和腹泻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黏膜iNOS mRNA的表达,并对腹泻评分及iNOS mRNA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接种病毒后第2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秦香止泻汤组与模型组或病毒唑组比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轻腹泻程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且效果优于病毒唑(P<0.05)。1~8 d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循环阈值(CT值)明显降低(P<0.01)。各药物组CT值与模型对照组比显著升高(P<0.05),其中秦香止泻汤高剂量组在第4天较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NOS mRNA表达CT值与腹泻评分呈负相关(k=-5.9156,R2=0.913)。结论秦香止泻汤能明显缩短HRV感染乳鼠腹泻病程,减轻腹泻程度,可能是通过调低小肠黏膜细胞iNOS mRN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香止泻汤 人轮状病毒 腹泻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 乳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腹泻与T细胞的免疫微生态关系
6
作者 吴杰三 林美蓬 +2 位作者 姜毅坚 冯育英 刘纪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5-47,共3页
本文比较了人类轮状病毒(HRV)腹泻与不同人群的T细胞免疫微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1)健康人能保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未查见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均正常。(2)HRV携带者也能维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仅见少量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基本正常... 本文比较了人类轮状病毒(HRV)腹泻与不同人群的T细胞免疫微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1)健康人能保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未查见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均正常。(2)HRV携带者也能维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仅见少量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基本正常,但活性T细胞率降低显著。(3)HRV腹泻患儿发生了微生态失调,粪便中查见大最的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均显著降低。(4)其他腹泻患儿也发生了微生态失调,虽然在粪便中未查见HRV、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但是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也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v腹泻 腹泻 T细胞 免疫微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