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炎患者hs-CRP、IL-6、IL-2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松青 何鼎淳 +2 位作者 宋杰江 邓世满 何超凡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6、IL-2的水平,探讨其与健康人群差异及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慢性肾炎180例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hs-CRP、IL-6、IL-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与正... 目的:检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6、IL-2的水平,探讨其与健康人群差异及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慢性肾炎180例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hs-CRP、IL-6、IL-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治疗前慢性肾炎患者hs-CRP和IL-6、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慢性肾炎患者的hs-CRP和IL-6、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hs-CRP和IL-6、24 h尿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hs-CRP、IL-6、IL-2与24 h尿蛋白相关性分别为0.475,0.561,-0.439,治疗后hs-CRP、IL-6、IL-2与24 h尿蛋白相关性分别为0.221,0.390,-0.314。结论:慢性肾炎患者hs-CRP、IL-6水平升高而IL-2水平降低,治疗前hs-CRP和IL-6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IL-2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后hs-CRP与24 h尿蛋白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hs-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24h尿蛋白
下载PDF
Marine bacterium strain screening and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efficiency analysis
2
作者 孙爱丽 刘菁华 +3 位作者 史西志 李德祥 陈炯 唐道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029-1035,共7页
A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HS-24, was isolated from an offshore seawater environment. The strain, which can degrade cypermethrin (CYP) and deltamethrin (DEL), was identified as Methylopha... A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HS-24, was isolated from an offshore seawater environment. The strain, which can degrade cypermethrin (CYP) and deltamethrin (DEL), was identified as Methylophaga sp. The optimal culture and degradation conditions for CYP and DEL by strain HS-24 is pH 7 at 28℃. Under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strain HS-24 exhibited a broad degradation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0, 200, 400, 600, and 800 mg/L for CYP and DEL. The metabolic intermediates were analyzed by NMR, which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CYP and DEL removal occurred mainly because of a biological process. The toxicity of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strain HS-24 was studied simultaneously by measuring 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uminescence bacterium. 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ability of strain HS-24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xicity of CYP- and DEL-contaminated aquaculture seawater.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strain HS-24 is thus revealed as a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marine aquatic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bacteria seawater environment Methylophaga sp. hs-24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崔素敏 张会敏 +2 位作者 王东凌 王鸽 张虹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2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改善(P <0. 05),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 0. 05);两组患者的24 h UAER、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hs-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下降水平更显著(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和肌酐(Cr)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降低24 h UAER和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瑞舒伐他汀 缬沙坦 血脂 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超敏C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肾功能
下载PDF
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静 闵青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氢氯噻嗪片,25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口服奥美沙坦酯片,20 mg/次,1次/d。氢氯噻嗪片用法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情况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血清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对促进高血压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酯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高血压 24 h动态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于凤霞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1片/次,1次/d。...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口服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于患者治疗前1天和服药8周后进行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定心血管危险因素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变异、白昼舒张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 CRP、Hcy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病不仅降压作用强,且血压变异性小,还能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 氯沙坦钾片 高血压 24 h动态血压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