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丽芬 包新华 章清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HSD10)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HSD10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已报道的24例患儿资料,总结HSD10缺乏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尿有机酸和基因突变特... 目的探讨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HSD10)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HSD10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已报道的24例患儿资料,总结HSD10缺乏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尿有机酸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患儿男,1岁4个月。患儿5个月时出现智力运动倒退,随后出现癫痫、眼震和呼吸衰竭。体格检查:头围43 cm,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未引出,Chaddock征(+)。辅助检查:乳酸升高,8个月时尿代谢筛查未见异常,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双侧基底节、脑桥背部对称性异常信号,基因突变分析发现HSD17B10突变c.388C>T(p.R130C),母亲无此突变。同时,检索文献共24例HSD10缺乏症患儿,其中男22例、女2例,多于2岁前起病,临床表现为发育倒退、肌张力减低、癫痫发作等,呈进展性病程。23例行尿2甲基3羟基丁酸盐和甲基巴豆酰甘氨酸检测,结果明显升高;13例检测血乳酸升高。24例均有HSD17B10基因突变,其中c.388C>T(p.R130C)最常见。预后:6例死亡,6例存在严重神经功能异常,12例症状轻微。结论 HSD10缺乏症以男性发病为主,常在婴幼儿期起病,呈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生化检查和MRI表现类似线粒体病,尿2甲基3羟基丁酸盐和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通过HSD17B10基因突变分析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 hsd17b10基因 线粒体病 2-甲基-3羟基丁酸盐 甲基巴豆酰甘氨酸
原文传递
新生儿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贝贝 沈仙 +2 位作者 阚清 赵幽燕 程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4-698,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HSD10)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HSD10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和PubMed数... 目的分析新生儿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HSD10)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HSD10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以关键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缺乏症"或"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中文),或"HSD10"等(英文),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收录的文献,对以往报道HSD10缺乏症案例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出生第1天发病,以代谢性酸中毒、血氨增高、血乳酸增高、肌张力减低为主要临床表现。家系三人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遗传自母亲的HSD17B10半合子变异NM001037811:c.650G>A,p.R217Q,依据ACMG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由于患儿于出生第3天死亡,未进行进一步的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患儿母亲有边缘性智力障碍,同胞姐姐正常且该HSD17B10位点为野生型。文献检索并筛选有明确病历及基因检测结果的新生儿共5例,加上本案例共6例,总结临床特征均为男性、出生1周内发病,主要表型包括代谢性酸中毒(血氨增高和血乳酸增高)、低血糖、肌张力减低和惊厥等,6例患儿均于婴儿早期死亡;HSD17B10变异包括c.740A>G,p.N247S、c.677G>A,p.R226Q、c.257A>G,p.D86G和c.650G>A,p.R217Q,无显著的突变热点。结论新生儿期发病的HSD10缺乏症相对少见,由于病情严重、病程短,临床诊断较困难。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肌张力减低和惊厥是导致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c.650G>A可能与严重的新生儿型HSD10缺乏症相关,但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缺乏症 hsd17b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