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疆分离株A/Goose/XJYL/10/2003H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分析
1
作者 崔尚金 雷程红 +6 位作者 成进 李曦 符芳 王靖飞 吴春燕 童光志 孔宪刚 《畜禽业》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禽流感病毒新疆株A/Goose/XJYL/10/2003(H5N1)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长为1758bp的HA全基因序列。序列测定后,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株与广... 根据已发表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禽流感病毒新疆株A/Goose/XJYL/10/2003(H5N1)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长为1758bp的HA全基因序列。序列测定后,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株与广东、香港和东南亚等不同地区的H5N1禽流感病毒HA的核甘酸序列的同源率很高,其氨基酸切割位点附近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新疆株为独立分支,属于欧亚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sni HA基因 克隆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陆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立冬 李俊华 +7 位作者 胡世雄 张红 刘富强 陈碧云 杨维中 余宏杰 龙智钢 陈裕旭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来源,分析、总结疫情发现与报告、标本采集等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患者是由于暴露于病死禽及...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来源,分析、总结疫情发现与报告、标本采集等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患者是由于暴露于病死禽及其所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临床医护人员标本采集意识较低、居民对禽流感防治知识及其危害认识不足。结论本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禽—人”传播,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人传人”现象;建议加大对临床医护人员和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禽流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人禽流感的敏感性和标本采集意识,提高普通居民参与禽流感防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 感染来源 健康教育
下载PDF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的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进平 胡世雄 +7 位作者 刘富强 张红 李俊华 高立冬 刘孙杰 肖善良 陈媛 曾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探讨2006年2月4日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报告的1例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相关知情人,了解病例活动情况以及所在地家禽死亡情况,查阅临床病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鼻咽分泌物、气管吸取物、肺... 目的探讨2006年2月4日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报告的1例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相关知情人,了解病例活动情况以及所在地家禽死亡情况,查阅临床病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鼻咽分泌物、气管吸取物、肺穿刺物、唾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PCR)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结果病例发病前6d有宰杀鸡鸭史,对103例密切接触者经7d的医学观察,没有发热和异常情况,病例主要表现为双肺渗出性病变伴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迅速进展为呼吸循环哀竭,病例气管分泌物、肺穿刺液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咽拭子、唾液检测阴性。结论该病例是一起“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致死的病例,正常家禽有可能携带H5N1禽流感病毒,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 RT—PCR Real—time—PCR
下载PDF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尸体解剖病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白燕琼 徐钢 +4 位作者 龚自力 李世辉 徐玉川 李科 胥维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尸体解剖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尸体解剖1例人感染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对其心、肺、肝、脾、肾和大脑等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对肺组织进行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以及电镜观察。结果人感... 目的探讨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尸体解剖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尸体解剖1例人感染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对其心、肺、肝、脾、肾和大脑等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对肺组织进行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以及电镜观察。结果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病变为双肺弥漫性肺泡损伤,透明膜形成,以及多灶性出血。肺泡腔内充满淡红粉染物(即水肿液)和不等量的各种炎细胞,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少许中性粒细胞以及吞噬细胞为主。肺泡壁血管广泛性扩张淤血,部分肺泡壁透明膜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炎细胞主要以 T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结论人感染禽流感病理形态学改变以肺部最明显,主要为双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弥漫性渗出性病变,渗出的细胞以 T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肺部广泛性实变、肺水肿、肺出血导致呼吸窘迫是本病的主要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传染病 急性 尸体解剖 hsni病毒
原文传递
雏鸭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主要组织器官超微病理变化及病毒抗原分布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伟 仇铮 +1 位作者 刘明 郑世民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8,共8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RT-PCR检测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雏鸭后的主要组织器官超微结构变化和病毒抗原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5N1亚型AI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21日龄雏鸭感染AIV后第3~7...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RT-PCR检测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雏鸭后的主要组织器官超微结构变化和病毒抗原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5N1亚型AI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21日龄雏鸭感染AIV后第3~7天,RT-PCR结果显示,雏鸭各个实质器官内均有AIV分布,但不同组织无论病毒出现时间,还是病毒的持续时间,均有较大差异,其中肝脏和胰脏,检出病毒时间最短,持续时间最长;组织显微病理学结果显示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或溶解;肺泡上皮细胞部分细胞核固缩变形等。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5N1亚型AIV感染雏鸭后具有广泛的组织细胞嗜性,其中,肝脏和胰脏是该株AIV复制的主要靶器官,AIV诱导呼吸器官和免疫器官发生明显的细胞坏死或凋亡可能是H5N1亚型AIV致病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雏鸭 组织器官 超微病理变化 病毒抗原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