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与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目的筛选与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0例,应用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4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6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资料、心理及行为资料、社会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前进法)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纳入变量的回归系数和OR值分别建立预测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前进法)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家人是否监督、功能锻炼频率、功能锻炼时长、功能锻炼方式种类最终进入回归方程。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分值分别为0~85分和3~22分,判定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的分值分别为≥52分和≥12.5分。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可以筛查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为预防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提供指导和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氏评分系统中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肩关节角度及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和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owe氏评分中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可改善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更为可行、重复性高的保守治疗SIS的方案。方法应用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测评肩部肌群肌力及姿势评估,发现失衡的肩部肌肉,观察组48例应用肌肉调衡...目的对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更为可行、重复性高的保守治疗SIS的方案。方法应用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测评肩部肌群肌力及姿势评估,发现失衡的肩部肌肉,观察组48例应用肌肉调衡训练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SIS,并与46例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并用HSS肩关节评分系统、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评分评估疗效,应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例患者完成评估治疗,其中观察组完成48例,对照组完成46例。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86.40±8.83)分,JOA评分(88.25±7.33)分;对照组治疗后HSS评分(68.93±11.84)分,JOA评分(78.09±6.79)分。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治疗后HSS评分、JOA评分均上升(t=-32.881、-28.098、-22.680、-26.646,P<0.05),且观察组的HS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130、6.965,P<0.05)。结论治疗SIS的两种保守方案均有效,但应用肌肉调衡训练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且经济有效、容易掌握、利于推广,是一种较合理的可行的SIS的康复治疗方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筛选与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0例,应用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4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6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资料、心理及行为资料、社会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前进法)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纳入变量的回归系数和OR值分别建立预测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前进法)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家人是否监督、功能锻炼频率、功能锻炼时长、功能锻炼方式种类最终进入回归方程。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分值分别为0~85分和3~22分,判定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的分值分别为≥52分和≥12.5分。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可以筛查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为预防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提供指导和依据。
文摘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氏评分系统中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肩关节角度及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和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owe氏评分中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可改善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摘目的对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更为可行、重复性高的保守治疗SIS的方案。方法应用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测评肩部肌群肌力及姿势评估,发现失衡的肩部肌肉,观察组48例应用肌肉调衡训练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SIS,并与46例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并用HSS肩关节评分系统、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评分评估疗效,应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例患者完成评估治疗,其中观察组完成48例,对照组完成46例。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86.40±8.83)分,JOA评分(88.25±7.33)分;对照组治疗后HSS评分(68.93±11.84)分,JOA评分(78.09±6.79)分。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治疗后HSS评分、JOA评分均上升(t=-32.881、-28.098、-22.680、-26.646,P<0.05),且观察组的HS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130、6.965,P<0.05)。结论治疗SIS的两种保守方案均有效,但应用肌肉调衡训练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且经济有效、容易掌握、利于推广,是一种较合理的可行的SIS的康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