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厚金 林永成 +2 位作者 王立 周世宁 L.L.P.Vrijmoed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3,80,共5页
对中国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326号)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A~H,其中,8-羟基-9-酮-7(11)雅槛蓝烯-12,8-交酯(A)为新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 对中国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326号)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A~H,其中,8-羟基-9-酮-7(11)雅槛蓝烯-12,8-交酯(A)为新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 IR,FAB-MS,NMR(2DNMR)及元素分析数据得到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hypoxylonOceanicurm 代谢产物 8-羟基-9-酮-7(11)雅槛蓝烯-12 8-交酯 海洋微生物 南海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对1,2,3,4-四氢萘的转化及其产物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厚金 蓝文健 林永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
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nicum(326#)以葡萄糖(10g/L)、蛋白胨(2g/L)、酵母膏(1g/L)、20%的人工海水为培养基,在培养液中添加200mg/L的1,2,3,4-四氢萘,培养7d,对转化产物进行提取,经GC-MS和NMR检测,发现转化产物中有1个主要氧化产物3,... 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nicum(326#)以葡萄糖(10g/L)、蛋白胨(2g/L)、酵母膏(1g/L)、20%的人工海水为培养基,在培养液中添加200mg/L的1,2,3,4-四氢萘,培养7d,对转化产物进行提取,经GC-MS和NMR检测,发现转化产物中有1个主要氧化产物3,4-dihydro-4-hydroxy-1(2H)_naphthalenone,占96.16%。另外3个氧化产物为:3,4-dihydro-1(2H)-naphthalenone,1,2,3,4-tetrahydro-1-naphthalenol和1,2,3,4-tetrahydro-1,2-naph-thalenediol。该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发生在四氢萘的非活性的饱和碳上,显示出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nicum(326#)具有独特的生物氧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生物转化 hypoxylon oceanicum 1 2 3 4-四氢萘 气相色谱-质谱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番荔枝内生真菌Hypoxylon sp.B38的代谢产物研究
3
作者 林筱 鲁春华 +1 位作者 黄耀坚 沈月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91-793,共3页
从番荔枝内生真菌Hypoxylon sp.B38的固体平板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通过NMR和MS等方法把它们分别被鉴定为Lachnellin D(1)、D ienetriol 9(2)、Lachnellin C(3)、Lachnellin B(4)和Benzo[d][1,3]d ioxol-5-ylm ethanol(5)。
关键词 番荔枝 hypoxylon sp.B38 NMR lachnellin
下载PDF
海洋炭团菌Hypoxylon sp.低沸点代谢物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乐长高 林永成 +3 位作者 姜广策 周世宁 关利平 罗文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中国南海海洋炭团菌Hypoxylon sp.经人工培养、提取分离低沸点成份.通过GC—MS分别测定了菌体代谢物中的9个化合物和培养液中的9个代谢物。
关键词 海洋炭黑菌 低谢物 低沸点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Silphiperfolene-Type Terpenoids and Other Metabolites from Cultures of the Tropical Ascomycete Hypoxylon rickii(Xylariaceae)
5
作者 Frank Surup Eric Kuhnert +1 位作者 Elena Liscinskij Marc Stadler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5年第3期167-173,共7页
A culture isolated from ascospores of Hypoxylon rickii,a xylariaceous ascomycete collected in Martinique,had yielded botryane,noreremophilane and abietane-type terpenoids in a preceding study,but additional metabolite... A culture isolated from ascospores of Hypoxylon rickii,a xylariaceous ascomycete collected in Martinique,had yielded botryane,noreremophilane and abietane-type terpenoids in a preceding study,but additional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by extensive HPLC–MS analysis in other fractions.Herein we report the further isolation of four new sesquiterpenoids with a silphiperfol-6-ene skeleton from extracts of H.rickii.The plana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NMR and HRMS data as 13-hydroxysilphiperfol-6-ene(1),9-hydroxysilphiperfol-6-en-13-oic acid(2),2-hydroxysilphiperfol-6-en-13-oic acid(3)and 15-hydroxysilphiperfol-6-en-13-oic acid(4).For compounds 2–4 we propose the trivial names rickinic acids A–C.Their stereochemistry was assigned by ROESY correlations as well as by the specific optical rotation.Additionally,the known compounds,botryenanol,dehydrobotrydienol,cyclo(Phe-Pro),cyclo(Pro-Leu),(?)-ramulosin and aeleostearic acid were isolated.The antimicrobial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the new compounds are also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xylon XYLARIACEAE Natural produc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Structure elucidation
下载PDF
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Hypoxylon investiens NX9的次级代谢产物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会 石绵绵 +3 位作者 李伟 吴水生 王明兹 郑永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0,共6页
研究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Hypoxylon investiens NX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将菌株H.investiens NX9进行液体发酵20 L,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4.448 g有机粗提物,采用色谱技术从中分离到6个萘酮衍生物和1个倍半萜... 研究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Hypoxylon investiens NX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将菌株H.investiens NX9进行液体发酵20 L,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4.448 g有机粗提物,采用色谱技术从中分离到6个萘酮衍生物和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核磁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S)-regiolone (1)、3,4-dihydro-3,6,8-trihydroxy-3-methyl-naphthalenone (2)、xylarenone (3)、(3S,4R)-3,4-dihydro-3,4,5-trihydroxynaphthalen-1(2H)-one (4)、4,5-dihydroxy--tetralone (5)、3,4-dihydro-3,4,8-trihydr-oxy-1-naphthalenone (6)和xylaranol B (7).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实验显示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活性,ρIC50为5.23 mg·mL^-1.研究表明以药用植物的内生菌为资源,是发现活性药物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杉 炭团菌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钩藤内生真菌Hypoxylon sp.HD-2014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喻奕虎 陈嘉怡 +4 位作者 易维婷 李苗苗 李霞 曾慧婷 袁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816-3821,共6页
为了研究钩藤内生真菌Hypoxylon sp.HD-2014大米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methyl (E)-5-hy... 为了研究钩藤内生真菌Hypoxylon sp.HD-2014大米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methyl (E)-5-hydroxymethyl-6,7-dihydroxy-4,5-epoxy-octanoate-2-ene (1)、(2E,6E)-nona-2,6,8-triene-4,5-diol (2)、8-O-(R)-methoxynodulisporin A (3)、3-硝基丙酸(4)、3-硝基丙酸甲酯(5)、3,4-二羟基苯乙醇(6)、2,4-二氯苯甲酸(7)、cis-4-hydroxyscytalone (8)、4,6,8-tr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 (9)、isosclerone (10)、4H-1-benzopyran-4-one-2,3-dihydro-5-hydroxy-8-(hydroxyl-methyl)-2-methy (11)、5-methylmellein (12),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12在A549与HepG2细胞上均无显著的抑制活性。联合药敏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与阳性对照氯霉素有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hypoxylon sp.HD-2014 次生代谢产物 联合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Lenormandins A—G,new azaphilones from Hypoxylon lenormandii and Hypoxylon jaklitschii sp.nov.,recognised by chemotaxonomic data 被引量:1
8
作者 Eric Kuhnert Frank Surup +5 位作者 Esteban B.Sir Christopher Lambert Kevin D.Hyde Adriana I.Hladki Andrea I.Romero Marc Stadler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5年第2期165-184,共20页
Seven new azaphilone pigments named lenormandins A–G were isolated from stromata(fruiting bodies)of the xylariaceous fungus,Hypoxylon lenormandii using 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and thei... Seven new azaphilone pigments named lenormandins A–G were isolated from stromata(fruiting bodies)of the xylariaceous fungus,Hypoxylon lenormandii using 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NMR spectroscop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other spectral methods.Their occurrence in herbarium specimens(including various type materials collected in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and several fresh collections was studied by analytical HPLC with diode array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HPLC-DAD/MS),revealing that this group of pigments is specific for Hypoxylon lenormandii from various geographic regions and otherwise only occurs in closely related taxa,i.e.H.sublenormandii and an undescribed fungus from Sri Lanka,for which we propose the name H.jaklitschii.The status of the new specie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molecular phylogenetic data based on ITS and partial beta-tubulin sequences,and by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TAXONOMY hypoxylon PHYLOGENY Secondary metabolites SYSTEMATICS XYLARIACEAE
原文传递
炭团木霉Trichoderma hypoxylon中一个新倍半萜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洪波 陈林 +3 位作者 吕海宁 刘欢 汪世华 尹文兵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8,共6页
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是农业和工业应用的重要资源库。通过对1株炭团木霉Trichoderma hypoxylon的化学研究,从其大米发酵物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和红外等光谱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 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是农业和工业应用的重要资源库。通过对1株炭团木霉Trichoderma hypoxylon的化学研究,从其大米发酵物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和红外等光谱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tichodermacid(1)、3-吲哚乙酸甲酯(2)、3-吲哚乙酸(3)、1-乙酰基-β-咔啉(4)、monaspilosin(5)和hydroheptelidic acid(6)。其中化合物1为新倍半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团木霉 次级代谢产物 倍半萜
原文传递
一株高产黑色素香灰菌菌株的鉴定、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10
作者 黄海辰 李晓敏 +3 位作者 薛帆正 吴小平 张君丽 傅俊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94,共11页
为筛选一株产黑色素能力强的菌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通过ITS测序鉴定11株供试菌株,以菌丝生长速度、平板L值等指标筛选出一株产黑能力强的香灰菌,并对其生长所需碳源、氮源、pH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11株供试菌株均为香灰菌(Hyp... 为筛选一株产黑色素能力强的菌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通过ITS测序鉴定11株供试菌株,以菌丝生长速度、平板L值等指标筛选出一株产黑能力强的香灰菌,并对其生长所需碳源、氮源、pH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11株供试菌株均为香灰菌(Hypoxylon sp.),其中Hp.sp0006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球大且均匀、L值最低,并且发酵液黑色素含量最高。该菌株最优培养条件是,以葡萄糖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碳氮比20∶1并添加10 mg维生素B1,黑色素含量可达(1.21±0.17)g/L。香灰菌Hp.sp0006是一株产黑色素较高的菌株,优化后的培养基更有利于黑色素的合成,为香灰菌黑色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黑色素 培养优化 单因素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香灰菌黑色素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尧 马爱民 +2 位作者 佀国涵 王雪梅 谢笔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70-473,共4页
从香灰菌中分离得到黑色素,其产量为33.01%。经紫外/可见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香灰菌黑色素同合成黑色素具有基本一致的化学结构。通过检测抗氧化剂抑制5-硫代-(2-硝基苯甲酸)(TNB)被氧化程度,比较香灰菌黑色素同合成黑色素及Vc的抗... 从香灰菌中分离得到黑色素,其产量为33.01%。经紫外/可见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香灰菌黑色素同合成黑色素具有基本一致的化学结构。通过检测抗氧化剂抑制5-硫代-(2-硝基苯甲酸)(TNB)被氧化程度,比较香灰菌黑色素同合成黑色素及Vc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灰菌黑色素抗氧化能力强于Vc,略低于合成黑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黑色素 分离 抗氧化剂
下载PDF
香灰菌黑色素对真菌生长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尧 王雪梅 +1 位作者 马爱民 谢笔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1-504,共4页
以PDB培养的香灰菌丝体为材料,提取、纯化香灰菌黑色素,并测定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生长及对其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多酚氧化酶活力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在不同的香灰... 以PDB培养的香灰菌丝体为材料,提取、纯化香灰菌黑色素,并测定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生长及对其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多酚氧化酶活力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在不同的香灰菌黑色素浓度范围内,六种真菌胞外多酚氧化酶最大酶活的出现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黑色素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香灰菌与银耳混合培养过程中酶系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辉 赖淑芳 +6 位作者 郑珠霜 王丽芬 陈桂珍 朱传进 万春和 孙淑静 胡开辉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4期57-61,共5页
该实验对纯香灰菌(Hypoxylon sp.)培养及其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培养原料基质降解相关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香灰菌长满菌袋后淀粉酶与漆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 该实验对纯香灰菌(Hypoxylon sp.)培养及其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培养原料基质降解相关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香灰菌长满菌袋后淀粉酶与漆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木聚糖酶活力在培养至15 d达到最大值5 000 U·m L-1,纤维素酶活力培养至5 d后,稳定在40 U·m L-1左右,可以有效降解木料培养基。银耳与香灰菌混合培养后,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其中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与香灰菌纯培养相似,而淀粉酶在培养至第10天达到最大值2 253 U·m L-1,其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漆酶活力培养至第5天达到最大值71.33 U·m L-1,随后迅速下降,蛋白酶活力变化情况与淀粉酶相似,第15天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05 U·m L-1。说明混合培养中两者具有互作效应,可以有效促进胞外蛋白的分泌,提高基质降解相关酶活力,促进菌体对基质的降解,提高养分的供应。该结果可为银耳优良菌种的选育,两者的配比以及栽培料的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银耳 基质 降解 酶活
下载PDF
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瑞清 高海燕 《菌物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提取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采用悬滴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试验选用紫... 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提取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采用悬滴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试验选用紫外线、温度、pH、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结果表明: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的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抑菌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团菌 提取物 樟子松枯梢病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美洲山杨炭团菌溃疡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玉环 潘丽梅 +5 位作者 阎明真 殷勤燕 陈宗泽 戴秉丽 王旭明 袁毅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阐述了70年来美洲山杨(PopulustremubcidesMichx.)炭团菌(Hypoxylonmammatum(Wahl.)Mill.)溃疡病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病菌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病害的侵染循环、寄主植... 阐述了70年来美洲山杨(PopulustremubcidesMichx.)炭团菌(Hypoxylonmammatum(Wahl.)Mill.)溃疡病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病菌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病害的侵染循环、寄主植物的化学保护反应(植物抗毒素)、炭团菌毒素、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影响、抗病性的遗传等.并探讨了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 山杨 炭团菌 溃疡病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和2-苯基乙醇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立志 林隆基 +3 位作者 宋燕娇 杨娟 邓优锦 江玉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0-215,共6页
为了检测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的利用情况和2-苯基乙醇的生成量,建立了一种利用HPLC外标法同时检测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和2-苯基乙醇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5μm,250 mm×4.6 m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 为了检测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的利用情况和2-苯基乙醇的生成量,建立了一种利用HPLC外标法同时检测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和2-苯基乙醇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5μm,250 mm×4.6 m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7 mL/min;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8 nm;流动相A:0.6%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结果表明:两种物质的浓度分别在1~5和1.02~5.1 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L-苯丙氨酸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23和3.409 mg/L,2-苯基乙醇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67和1.890 mg/L,L-苯丙氨酸加标回收率为99.16%~101.58%,RSD(n=6)为0.67%,2-苯基乙醇的加标回收率为98.53%~101.06%,RSD(n=6)为1.22%。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可满足对香灰菌发酵液中L-苯丙氨酸和2-苯基乙醇风味物质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发酵液 L-苯丙氨酸 2-苯基乙醇 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香灰菌gpd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悦 刘冬梅 +2 位作者 许丹云 王媛媛 马爱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7-103,共7页
为了构建香灰菌的转化体系,研究香灰菌的基因功能,需要获得高活性的启动子元件。本实验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得到gpd基因以及其基因上游约1000 bp序列,使用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Signal Scan Search Request、PLANTCAREA ... 为了构建香灰菌的转化体系,研究香灰菌的基因功能,需要获得高活性的启动子元件。本实验通过PCR技术分别克隆得到gpd基因以及其基因上游约1000 bp序列,使用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Signal Scan Search Request、PLANTCAREA database软件分析发现,gpd基因上游区域内不仅包含启动子所需的特征核心元件TATA-box、CAAT-box、G-box、GC-box、CT-rich等,还含有一个高分值的转录起始位点。为进一步验证该序列的启动子功能,将gpd启动子元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潮霉素基因(hph)连接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其转化香灰菌丝。潮霉素抗性筛选、绿色荧光蛋白检测结果显示,香灰菌gpd启动子成功驱动了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成功,为香灰菌外源基因表达及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GPD 启动子 载体构建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
下载PDF
杨树炭团溃疡病传入国内的风险分析
18
作者 杨晓文 陈水木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指出了杨树炭团溃疡病(Hypoxylon mammatum)是一种国外危害严重的杨树病害。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原则,对杨树炭团溃疡病进行了初步地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杨树炭团溃疡病传入国内的风险极大,应加强检疫。
关键词 杨树炭团溃疡病 风险分析 寄主
下载PDF
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瑞清 高海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0-917,共8页
【目的】获得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活性物质。【方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水提方式采用直接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2种方法,酯提方式选择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醇3种萃取... 【目的】获得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活性物质。【方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水提方式采用直接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2种方法,酯提方式选择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醇3种萃取剂。各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选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2个指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采用悬滴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的研究选用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采用柱层析、纯化采用薄层层析、结构鉴定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气质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测试技术。【结果】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有3个组分,组分Ⅰ的抑菌率最高(72.94%)。组分Ⅰ含3种化合物,其中得率最高(57.952%)的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化学式为C11H12O3。其他两种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本研究首次发现上述3种化合物的天然存在。【结论】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自然环境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作为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妆品中,作紫外防护吸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均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上述3种化合物天然存在的发现,对于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团菌(hypoxylon perforatum) 提取物 樟子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NX9产石杉碱甲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方方 王明兹 +2 位作者 刘海元 郑雅媗 吴水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7-832,共6页
采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Hypoxylon investiens)NX9的摇瓶发酵条件及培养基配方,以提高石杉碱甲的产量。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种龄60 h、接种量8%。培养基配方(g/L)为:马铃薯200、丙酮酸钠1、乙酸钠0.2... 采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Hypoxylon investiens)NX9的摇瓶发酵条件及培养基配方,以提高石杉碱甲的产量。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种龄60 h、接种量8%。培养基配方(g/L)为:马铃薯200、丙酮酸钠1、乙酸钠0.2、甘露醇50、葡萄糖50、硫酸镁0.5、硫酸铵10、硝酸钠5、维生素B6 0.1;pH 6.4。在上述条件下,石杉碱甲的摇瓶发酵产量为16.93?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倍。以优化后的培养基作为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发酵液中石杉碱甲的含量进一步提高至27.4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团菌 石杉碱甲 发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