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裔作家哈金、裘小龙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之抒情传统
1
作者 余小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观选材引录习惯和微观选词。在皆用清新意象制造诗的意境的同时,哈金倾向引录叙事类、写实性较强的诗歌,而裘小龙往往引录描写性、抒情性强的诗歌;在选词上,哈金一贯坚持语言简约性;裘小龙小说则善用押韵制造乐感,使用大量感官形容词,且其小说“诗”“文”相间模式高度程式化。可见,以哈金、裘小龙为代表的华裔英语作家虽然以英语为西方读者创作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再现了祖居国古典小说“诗文相间”的文体特征,彰显了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裘小龙 英语小说 “诗”“文”相间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下载PDF
在他者语言中求生存:哈金访谈(英文)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爱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很少有作家像美国华人移民作家哈金这样在美国文学界突然声名大噪,便受关注。哈金出生于1956年,1985年去美国留学,攻读美国文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哈金是个多产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出版了3部诗集、3部小说集、5部... 很少有作家像美国华人移民作家哈金这样在美国文学界突然声名大噪,便受关注。哈金出生于1956年,1985年去美国留学,攻读美国文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哈金是个多产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出版了3部诗集、3部小说集、5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给他带来各种各样的奖项,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凭借小说《等待》获得1999年"美国图书奖"。这次2004年进行的访谈涉及了许多话题:他作品中的事件是否真实?他为什么谢绝耶鲁大学英文系给他的教授职位?他对待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学界获得的成功以及亚裔文学未来前景的展望?这次访谈中哈金坦露了他用英文创作的三点理由:1.为了表明他在英语中的存在;2.为了个人的生存;3.为了谋求美国作家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存在 真实性 思乡
下载PDF
等待无奈——读哈金《等待》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建国 童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以一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等待》荣获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BookAward)及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PEN/FaulknerAwardforFiction),从此备受世人瞩目。本文试图通过对《等待》中三位主人公的姓名...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以一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等待》荣获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BookAward)及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PEN/FaulknerAwardforFiction),从此备受世人瞩目。本文试图通过对《等待》中三位主人公的姓名进行解读,以揭示作品中展现的人生中的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等待》 无奈
下载PDF
个人记忆与历史再现——谈哈金的流散身份和文革书写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爱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近年来,流散写作和流散者批评成为国际学界关注的焦点。哈金作为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华人流散文学的难得素材。他的流散身份一方面带给他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同时又使得他站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对其加以观察和反思。他... 近年来,流散写作和流散者批评成为国际学界关注的焦点。哈金作为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华人流散文学的难得素材。他的流散身份一方面带给他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同时又使得他站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对其加以观察和反思。他在中国特殊的军队生活经历留给他深深的记忆,成为他抒发情怀、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他的流散者身份又使得他的文学创作与众不同:独特的叙事方式、多彩的题材和巧妙的构思,揭示了人性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哈金的文革书写也进一步加强了西方读者业已形成的东方主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历史 流散 哈金
下载PDF
流散作家哈金的中国想象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66-270,共5页
作为在中国长大,后落户美国的流散作家哈金,当面临两栖身份的文化矛盾时,他选择用"他者"的眼光看待和想象心目中的中国,用自己的童年记忆来代替集体无意识,并基于这样的立场来表达一个"流散"知识分子的民族根基感,... 作为在中国长大,后落户美国的流散作家哈金,当面临两栖身份的文化矛盾时,他选择用"他者"的眼光看待和想象心目中的中国,用自己的童年记忆来代替集体无意识,并基于这样的立场来表达一个"流散"知识分子的民族根基感,以求找到精神归宿,实现个人价值。哈金的"中国想象"具有人文体验性、艺术创造性等特点;但同时亦存在个人想象与集体记忆的落差、流散身份与本土生活的隔膜和外文写作之于他国读者期待视野的迎合与误读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流散作家 文化两栖 他者 中国想象
下载PDF
哈金对中国的选择性呈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克东 傅利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哈金被称为写实派作家,而且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来自中国的"权威",然而,他却为了迎合西方读者,有选择地呈现中国,使西方读者误把片面的某一时代、某一方土的中国当作现代的、全部的中国,实际上是对中国的扭曲书写。
关键词 哈金 选择性 呈现 扭曲 东方主义
下载PDF
从中华本土心理学视角探析哈金小说《等待》中孔林的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云霞 余嘉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第6期76-79,共4页
中华本土心理学,一门国内方兴未艾的理论学科,融合中华文化和传统心理学用以研究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作为已获多项美国文学大奖的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在其中国故事小说中塑造的原生态典型——中国传统人物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利用... 中华本土心理学,一门国内方兴未艾的理论学科,融合中华文化和传统心理学用以研究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作为已获多项美国文学大奖的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在其中国故事小说中塑造的原生态典型——中国传统人物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利用中华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以哈金《等待》中的角色孔林作为分析对象,从传统思想中的孝道观、婚姻观、脸面观三个方面分析孔林在与妻子的18年"离婚长跑"过程中展现出的心理特质及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本土心理学 哈金 等待 孔林 性格
下载PDF
必要性与奢侈性: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文学再现——以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书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58-66,共9页
论文以美国华人文学作家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探讨新移民知识分子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经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作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写照,哈金的《自由生活》通过武男的奋斗经历为挣扎于"必要性"和&qu... 论文以美国华人文学作家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探讨新移民知识分子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经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作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写照,哈金的《自由生活》通过武男的奋斗经历为挣扎于"必要性"和"奢侈性"之间的华人新移民知识分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道路——按照从"必要性"到"奢侈性"的奋斗路径,通过空间转移、自我放逐等手段实现"必要性"和"奢侈性"的统一,解决物质上的生存压力和精神上的存在危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必要性"和"奢侈性"之间的生存经验也有普遍性,对那些挣扎在谋求生存与自我实现之间的普通人也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哈金 《自由生活》 新移民 留学生
下载PDF
论哈金短篇小说的道德问题与国民性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义华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哈金把对道德问题的探讨置于"文革"时代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揭示了特定时代中国政治与道德问题的亲缘性,确立了特定时代中国人"道德史"这一总体结构。哈金很注重文本中心意象的设置以及整体历史语境的构建,实现了... 哈金把对道德问题的探讨置于"文革"时代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揭示了特定时代中国政治与道德问题的亲缘性,确立了特定时代中国人"道德史"这一总体结构。哈金很注重文本中心意象的设置以及整体历史语境的构建,实现了两个转变:从对人的精神困境的反思与批判走向对人的道德批判,从对时代的反思与批判走向对个体灵魂的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新郎》 道德 国民性
下载PDF
从哈金的《战争垃圾》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刚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美国华裔流散作家哈金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多次获得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奖项。2005年哈金凭借其《战争垃圾》再次获得海明威笔会作品奖。在这部作品中,哈金塑造了俞元这一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阐扬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应积极地介... 美国华裔流散作家哈金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多次获得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奖项。2005年哈金凭借其《战争垃圾》再次获得海明威笔会作品奖。在这部作品中,哈金塑造了俞元这一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阐扬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应积极地介入现实政治和社会实践;知识分子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向权贵说真话;知识分子应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思想的启蒙者。俞元这一形象,在当今中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战争垃圾 知识分子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姓名与记忆——以《孩童如敌》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锬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5-98,共4页
哈金的短篇小说《孩童如敌》讲述了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两位幼童改名的故事。从记忆的视角来看,祖孙三代对于更名事件的反映展示了不同代际的华人/裔对于族群集体记忆的认知与态度:相较于年长者对于记忆断裂的焦虑及其对族群传统的坚... 哈金的短篇小说《孩童如敌》讲述了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两位幼童改名的故事。从记忆的视角来看,祖孙三代对于更名事件的反映展示了不同代际的华人/裔对于族群集体记忆的认知与态度:相较于年长者对于记忆断裂的焦虑及其对族群传统的坚持与维护,年轻的华人移民则因现实的考虑而放任了族群记忆的丧失,而更为年幼的孩童则因对华族记忆的排斥与拒绝增加了其自我建构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姓名 记忆 失忆
下载PDF
论哈金的故国书写——以《池塘》《新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杰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4-47,共4页
出生于中国、后移民美国的新移民作家哈金文学成就斐然。一般评论认为哈金的成功在于将故国妖魔化,塑造成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实则不然,哈金直面故国历史,挖掘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困境,反思和批判故国社会现状和负面传统文化,从... 出生于中国、后移民美国的新移民作家哈金文学成就斐然。一般评论认为哈金的成功在于将故国妖魔化,塑造成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实则不然,哈金直面故国历史,挖掘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困境,反思和批判故国社会现状和负面传统文化,从而揭示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故国 《池塘》 《新郎》
下载PDF
哈金《落地》中华人移民身份认同的嬗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5-69,共5页
在短篇小说《落地》中,和尚甘勤意外获得新生的独特经历,不仅表明移民固有的单一文化立场会导致华人新移民在身份认同上的错位,也预示着异质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为人们跨越种族的界限与藩篱提供了可能,这恰好体现了哈金本人... 在短篇小说《落地》中,和尚甘勤意外获得新生的独特经历,不仅表明移民固有的单一文化立场会导致华人新移民在身份认同上的错位,也预示着异质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为人们跨越种族的界限与藩篱提供了可能,这恰好体现了哈金本人"抵达"亦即"回归"的反本质主义的、流动的身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 身份认同 族裔散居 哈金
下载PDF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哈金作品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作者 王娟 孙妮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华裔新移民作家之一,哈金以通过英语叙事向西方读者细致描绘现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深情讲述中国故事而享誉英美文坛,其作品视角独特、文风写实、启示深远,从而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外学界对哈... 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华裔新移民作家之一,哈金以通过英语叙事向西方读者细致描绘现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深情讲述中国故事而享誉英美文坛,其作品视角独特、文风写实、启示深远,从而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外学界对哈金作品赞誉甚高,研究较为系统且呈多元化趋势;而国内对哈金作品的研究尚处于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发展过程。提出应重视哈金作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型范例作用以及其试图跨越语言、积极寻求文化共识与认同的努力与尝试,并加强对哈金作品跨文化传播功能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新移民作家 研究综述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下载PDF
大陆新移民代际冲突人-地关系解读——以《孩童如敌》为例
15
作者 盛周丽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方"概念重释短篇小说《孩童如敌》,研究者会发现:跨界移动而造成的人-地关系骤变才是引发大陆新移民家庭内部代际冲突的主要根源。首先,原先的中国经验无法实现异地转化或移置;其次,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 以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方"概念重释短篇小说《孩童如敌》,研究者会发现:跨界移动而造成的人-地关系骤变才是引发大陆新移民家庭内部代际冲突的主要根源。首先,原先的中国经验无法实现异地转化或移置;其次,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界线阻碍了移民与新地之间有效连结的形成。因此,透过紧张的代际关系,研究者可以预见:在美国人地不相宜的大陆新移民很难找到维系其认同感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孩童如敌》 人-地关系 地方
下载PDF
当东方遇到西方--论华人移民作家哈金小说集《落地》的叙事
16
作者 默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由于创作主体的文化身份所致,新移民作家哈金的小说创作始终具有东方主义的倾向。其短篇小说集《落地》不乏这种倾向,表现了中国内地移民在美国生活的各种面相。在小说叙事中,既有自我文化的呈现与东方主义的表露,也有对于西方文化的奉... 由于创作主体的文化身份所致,新移民作家哈金的小说创作始终具有东方主义的倾向。其短篇小说集《落地》不乏这种倾向,表现了中国内地移民在美国生活的各种面相。在小说叙事中,既有自我文化的呈现与东方主义的表露,也有对于西方文化的奉迎,中西融合的叙事手法在其文本中大量存在,同时,有关中国的记忆一直影响着哈金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落地》 东方主义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论《落地》华人新移民的身份丧失与重建
17
作者 许锬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通过分析哈金小说集《落地》有关华人新移民故事可知,在美的华人新移民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需要权衡历史在场与现实在场,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一方面要解决中华文化与美国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另一方面... 通过分析哈金小说集《落地》有关华人新移民故事可知,在美的华人新移民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需要权衡历史在场与现实在场,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一方面要解决中华文化与美国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到异质文化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在异地重新定位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落地》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
18
作者 孙宗广 《镇江高专学报》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为台湾版《大地》作序言《不朽的〈大地〉》,篇幅不长,但涉及赛珍珠研究若干较为重要的问题。哈金与赛珍珠有相似的跨文化生活与写作经历,其评述总体客观精彩,但在赛珍珠一家的国籍问题、华语界对《大地》褒贬的原因、...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为台湾版《大地》作序言《不朽的〈大地〉》,篇幅不长,但涉及赛珍珠研究若干较为重要的问题。哈金与赛珍珠有相似的跨文化生活与写作经历,其评述总体客观精彩,但在赛珍珠一家的国籍问题、华语界对《大地》褒贬的原因、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长篇小说结构的“病因”等方面的观点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哈金
下载PDF
论哈金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19
作者 王澄霞 丁旻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小说充分展示了性别关系中的政治性内涵,即男女两性关系也是一种权力结构的关系和组合。而男性创作主体哈金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营构方式,则呈现了性别政治的残酷现实。哈金倚恃男性在社会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对“女”... 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小说充分展示了性别关系中的政治性内涵,即男女两性关系也是一种权力结构的关系和组合。而男性创作主体哈金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营构方式,则呈现了性别政治的残酷现实。哈金倚恃男性在社会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对“女”“性”津津乐道,在文字上对女性恣意凌辱,欣赏对女性的凌霸,从中获得心理乃至生理上的满足。男性作家在理性认识上和创作实践中折射出其性别政治观上的矛盾或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性别政治 男性写作 悖论
下载PDF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魏晋南北朝论体文身份之认同
20
作者 杨朝蕾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0-85,共6页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的论体文,经过先秦的孕育和两汉的发展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繁盛。时代思潮造就了"论",其时文士选择了"论",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在漫漫"论"史中,以其韵自天成之自然风格令前代...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的论体文,经过先秦的孕育和两汉的发展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繁盛。时代思潮造就了"论",其时文士选择了"论",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在漫漫"论"史中,以其韵自天成之自然风格令前代、后世莫与比隆。用近人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衡量,论体文堪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文体"。当其以特立独行之姿态与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并列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之内涵才更为丰富,其"文学"才成为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包括文与笔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魏晋南北朝 论体文 时代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